五四时期文学和八十年代有何异同

作者&投稿:姜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八十年代的文学的作品会成为第二个五四时期,以小说为例~

五四时期的文学特征之一就是开放,带有西方文化色彩。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被禁锢的思想突然喷发,形成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反映在文学领域就是对西方文学模式的模仿。
八十年代的文学思潮经历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从寻根文学开始,中国当代的文学结构和写作模式就带上了明显的西方色彩。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莫言的小说等都有着对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的模仿。
而且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八十年代的文学有着一种井喷的态势,所以说八十年代的文学的作品会成为第二个五四时期。

90年代的中国文学就其所体现的文学关系而言,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以作家一作品为主而展开的文学关系;另一种是以作家一读者关系为主所展开的文学关系。尤其是后一种文学关系,反映出90年代中国文学关系的新变化。
新世纪十年,是文学形势和文学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十年,变化的标志是以纯文学(或称严肃文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学日趋边缘化和网络文学为主体的新型文学的日趋兴盛。

五四时期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相比,二者存在着现行后续的关系。但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八十年代文学对五四文学有继承,也有发展。
(一)五四时期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的相同点。一是创作的思想背景方面,五四时期和八十年代初期,都处于中国社会的思想转化期;二是文学的主体性方面,对于“人的文学”的强调和文学自身价值的重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当代文学界和五四时期的现代文学界所共同倡导的。八十年代文学界“重写文学史”的运动,根本在于重新确立文学的主体性意义。这与五四时期文学先贤们所倡导的理论,即强调作家主体对于社会人生的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讲,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三是艺术手法方面,对外来流派、风格和方法的宽容迎纳等,不管在五四十年文学中还是在八十年代文学中都有着显著的表现。四是文学创作特点方面,八十年代文学不仅继承了五四文学启蒙的传统,并且将这种传统贯彻到实践中,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了与五四十年同样繁荣的局面。洪子诚先生在谈到八十年代的文学时说,八十年代的文学就是在“复活‘五四’作家的‘启蒙’责任和‘文人’意识,以及重建那种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立场。”可见,八十年代文学与五四文学存在着现行后续的关系。 《五四乡土小说与八十年代寻根文学比较研究》也以五四乡土小说和八十年代寻根文学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分析、思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这两个时期的乡土文学创作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在相类似的历史文化语境下文学创作会呈现出相类似的状态”。
(二)五四时期和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的不同点。一是创作的社会背景不同。五四时期处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时期,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刚刚度过了十年内部动乱;二是文学启蒙的意义不同。如果说八十年代文学体现的是一种“反思”,而五四时期的文学则是一种革命性的思潮,其目的是要从思想文化层面启蒙愚昧麻木落后的国民;三是产生的文学社会效应不同。八十年代文学创作中,并没有出现像鲁迅那样博大精深的划时代的文学巨人,在熔中外古今为一炉时,在对时代现实、民族深层心理的发掘、剔括上,八十年代的作家还缺乏像鲁迅那样的智慧、魄力和勇气,因而八十年代文学对国民思想影响的深刻性远不及五四时期的文学;四是文字特色不同。五四时期的文学,是白话文刚刚开始阶段,以文言文创作仍然是主流,而八十年代用文言文进行文学创作已基本上绝迹。

五四时期的文学主要以思想解放为核心,打破旧思想的束缚,追求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八十年代的文学首先是回忆,回忆文革的生活,其次是反思,反思文革的影响,最后是希望,主要表达新思想新生活新潮流。

从20年代乡土文学到80年代寻根文学 从20年代乡土文学到80年代寻根文学索燕华提要:本文将20年代乡土文学与80年代寻根文学放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进程中考察,从民族文化看的角度来揭示这两种文学的内在联系看和继承发展。从这幅乡土———寻根画面中,挖掘出民族精神看世界更深层的文化心理,改造和重塑民族的灵魂,揭示民族文化的精粗优劣,从而在历史新时代,改造和重建民族的文化。*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历史进程,是在民族历史大转折、社会大变革中,在东西方文化的大撞击、大交流中,不断形成文学的现代民族意识的进程。无疑,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负载者———农民,就成了这一进程中的主体观照对象。纵观这一历史进程,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民族历史两次大变革、东西方文化两次大碰撞时代,即在...饱含着乡土气息的农民题材小说———20年代的乡土文学和80年代的寻根文学,在东西方文化的大撞击,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揭示这两种文学的内在联系和继承发展,改造和重建民族的文化,揭示民族文化的精粗优劣、社会大变革中、大交流中,是在民族历史大转折。无疑、传统与现代。纵观这一历史进程:在民族历史两次大变革,即在掀开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页的“五四”时和迈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的新时期(改革时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负载者———农民,就成了这一进程中的主体观照对象,在新与旧,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从这幅乡土———寻根画面中,改造和重塑民族的灵魂。与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农民文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们是在历史走进20世纪的现代中国、斗争和渗透中,挖掘出民族精神世界更深层的文化心理、文明与愚昧之间冲突从20年代乡土文学到80年代寻根文学 从20年代乡土文学到80年代寻根文学索燕华提要:本文将20年代乡土文学与80年代寻根文学放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进程中考察、东西方文化两次大碰撞时代。*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历史进程,从而在历史新时代,在时代的交叉点上,崛起了以寻根意识为宗旨,不断形成文学的现代民族意识的进程

从20年代乡土文学到80年代寻根文学 从20年代乡土文学到80年代寻根文学索燕华提要:本文将20年代乡土文学与80年代寻根文学放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进程中考察,从民族文化看的角度来揭示这两种文学的内在联系看和继承发展。从这幅乡土———寻根画面中,挖掘出民族精神看世界更深层的文化心理,改造和重塑民族的灵魂,揭示民族文化的精粗优劣,从而在历史新时代,改造和重建民族的文化。*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历史进程,是在民族历史大转折、社会大变革中,在东西方文化的大撞击、大交流中,不断形成文学的现代民族意识的进程。无疑,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负载者———农民,就成了这一进程中的主体观照对象。纵观这一历史进程,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民族历史两次大变革、东西方文化两次大碰撞时代,即在...饱含着乡土气息的农民题材小说———20年代的乡土文学和80年代的寻根文学,在东西方文化的大撞击,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揭示这两种文学的内在联系和继承发展,改造和重建民族的文化,揭示民族文化的精粗优劣、社会大变革中、大交流中,是在民族历史大转折。无疑、传统与现代。纵观这一历史进程:在民族历史两次大变革,即在掀开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页的“五四”时和迈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的新时期(改革时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负载者———农民,就成了这一进程中的主体观照对象,在新与旧,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从这幅乡土———寻根画面中,改造和重塑民族的灵魂。与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农民文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们是在历史走进20世纪的现代中国、斗争和渗透中,挖掘出民族精神世界更深层的文化心理、文明与愚昧之间冲突从20年代乡土文学到80年代寻根文学 从20年代乡土文学到80年代寻根文学索燕华提要:本文将20年代乡土文学与80年代寻根文学放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进程中考察、东西方文化两次大碰撞时代。*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历史进程,从而在历史新时代,在时代的交叉点上,崛起了以寻根意识为宗旨,不断形成文学的现代民族意识的进程

五四时期的文学是对革命充满着激情的,力图打到旧传统创造新世界。八十年代的文学多是反思,反思中国过往几十年的革命,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伤痕文学。


中国20世纪小说发展史
后来考虑到与中国近似的情况,比如印度、日本、东南亚,还有非洲,最后,拉美文学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他们的“文学爆炸”近年介绍了不少,我们才发现它们的文学也是都在上世纪末八十到九十年代发生了突变的。反过来看欧美文学,也是在同一时期产生了对自身传统的反叛,这些反叛明显地从非洲黑人文化,从东方...

那些文学作品能代表80年代人的生活?90年代呢?还有21世纪的最初10年...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这是知青小说,写的是我们这里哦,黑土地北大荒,文革时期的,稍早一点点,今夜有暴风雪也多少算80年代)刘索拉《你别无选择》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八十年代主题)(北方城市俄式风情就是我家嘛)池莉《来来往往》(90年代?)九十年主题的作家还有...

汪曾祺八十年代作品属于哪个文学思潮 理由 急
(5)多年以后,当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后,在谈及创作经验时,他总不忘记强调民间文学对自己的影响。汪曾祺八十年代重出文坛时有人...四、 重氛围渲染,表现健全的人性和健康的美。《受戒》、《大淖记事》开八十年代中国小说新格局。在这类作品里,汪曾祺不重人物性格,而重氛围渲染,以玄远...

五四运动90年的历史给我们的昭示有哪些?
1921年10月,北京政府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壬戊学制),小学六年,初中四年,高中两年,大学四至六年,以美国为蓝本,教育得到革新。文学艺术 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文学新时代。五四以后,中国出现了大小40多个文艺社团,如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深远。这个时期,出现了大批文学巨匠,如...

当代文学八十年代的三大论争是什么
八十年代文学的三大论争:1、关于西方现代派的论争 引起对西方现代派文艺论争的是1982年《外国文学研究》发表徐迟的《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徐文的着眼点是在我国大规模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文学如何适应并创造出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化”文学。由于徐文直接把西方现代派与中国新时期文艺的未来发展结合在一...

为什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中国文学兴盛
整体而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小说,是以人的文学与艺术的文学为其发展主潮;而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商品意识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成,在现代商业文明与后现代化文明的双重影响和制导下,小说的商品化、世俗化和泛众化浪潮,日趋严峻地对小说的文学性和审美性构成难以避免的解构与消蚀。新时期的小说是以短篇小说...

求以下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的解释。。。
"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4、反思文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

三十年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失落的原因有哪些?
浪漫主义文学的一蹶不振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究竟是值得庆幸的好事,还是必须引以为鉴的教训? 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上,我们也注意到了新时期十年来一些研究者观点以及研究方式所发生的变化。其中具有倾向性意义的,第一是在浪漫主义文学消逝原因寻觅方面由外在和表层向内在与深层的转变。在八十年代初期,有的论者在分析五四...

联系文学思潮,论述文学类型在现代的多向演变。
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 对翻译文学历史地位的重新确认,是在八十年代末期“重写文学史”的呼唤中应运而生的。在回顾新文学史的著述历史时,敏锐的学者已经注意到,对翻译文学的历史定位,早在解放前的文学史著作中就多有涉及,比如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郭箴一的《中国...

请问哪位能帮我找下这方面的资料:分析40年代国统区文学创作的基本...
第三阶段(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一、文学思潮、论争:40年代文学论争多,一方面固然与时代与政治的左右相关,但从另一层面看,则又是新文学理论建设更深入的探讨与建树。这几次论争,几次重要的论争是: (1)1940年以后国统区关于“民族形式...

嘉峪关市18732718228: 五四时期文学和八十年代有何异同 -
无柱吡诺: 五四时期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相比,二者存在着现行后续的关系.但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八十年代文学对五四文学有继承,也有发展. (一)五四时期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的相同点.一是创作的思想背景方面,五四时期和八...

嘉峪关市18732718228: 五四时期的文学和八零年代文学的对比 -
无柱吡诺: 90年代的中国文学就其所体现的文学关系而言,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以作家一作品为主而展开的文学关系;另一种是以作家一读者关系为主所展开的文学关系.尤其是后一种文学关系,反映...

嘉峪关市18732718228: 中国当代文学论述题八十到九十年代比之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有什么不同 -
无柱吡诺: 改革前和改革后的区别

嘉峪关市18732718228: “试论50 - 70年代文学与80年代文学的关系” -
无柱吡诺: 继承与发展,反思与批评,一种是陶醉自得,一种是挣脱束缚,对新生活,新思想的追求与向往(当然这种向往是有限的).是一个转折,不仅在思想上,在文学上的表现也是如此.都是为政治服务,但政治的影响慢慢减弱.

嘉峪关市18732718228: 急求一题: 80年代以后的中国当代文学与50 - --70年代文学相比,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何不同?试论 -
无柱吡诺: 敢尊重部分历史的史实了,毕竟改革开放了,高考也恢复了.四人帮被打倒了,可以说思想被解放了.敢说敢写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