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子路的仲由(子路)简介

作者&投稿:壤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子路字仲由,是哪里人士?~

仲由,字子路,据说是春秋末鲁国卞人(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据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尸子》说)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
子路负米
子路生长在非常贫穷的家庭里,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他怕父母营养不够,为了让父母能吃到米饭,他要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背回家奉养父母。虽然是这样辛苦,但是子路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后来子路发达了,环境和物质条件好了,可是他的父母已经先后过世了。生活环境这么好的情况下,他很想要报答父母之恩,可是父母已经不在身边了,所以他非常的痛心。   孔老夫子赞叹子路是一位非常尽孝的人。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所以孔夫子说,不敬父母,即使有孝心有孝行,都不称为孝,因为那跟家里养牲口几乎是无别的。

每次读《论语》,我都发现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一个人,虽然不能与孔子同辉并峙,却依然凭借自己的独特可爱的个性和孔子亦师亦友的关系,超越了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和超级商人、外交家的子贡,成为拱卫孔子这颗“北辰”诸星中最夺目的一颗,他就是我的祖先仲子路。
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鲁国卞人(今山东平邑县仲村镇人),小孔子九岁,名仲由,字子路或季路。在《论语》中,曾经四十次提到子路或他的言行。
子路出身贫寒。《说苑》中说他:常食藜藿之实。却是个孝子,二十四孝中第一个就是子路幼年“百里负米”的故事,做大官以后,仍然锦衣玉食时仍然不忘逝去的双亲,连老师孔子都称赞他:生事尽力,死事尽思。
子路年轻时鲁莽,好斗却又勇敢果断。在他第一次见孔子的时候,“凌暴孔子”,想必是拳头上见分晓了。然而孔子虽然也武力不弱,却并没有针锋相对,反以柔克刚,“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服”,可以说是孔子以礼仪感化了子路,收到了门下。在一次北游中,孔子让随行的三个弟子颜回子贡和子路各自陈述志向,子路倾吐了自己的镶兵强国之梦:愿得白羽若月,钟鼓,赤羽若日之音上闻乎天,旌旗翩翻,下蟠于地。由且举兵而击之,必也攘地千里,独由能耳,使夫二子为从焉!这段理想的描述极为壮观,可惜历史没有给他机会,如果他真的有机会统兵鏖战,说不定也能旌旗蔽空,舳舻千里,成为一时之雄。孔子听了他的豪言,赞叹:真是一个勇士啊。孔子到宋国被围困,子路发怒,拿起戟就要与对方大战三百合,所以孔子常常叹息:子路好斗勇猛超过我,就是不知道如何处理事情(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就是在孔子身边侍的时候,子路也显示出刚强的样子(行行如也)。面对子路的勇,孔子教诲他: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虽然如此,并没有教化到把他的脾气改掉。
子路豪爽。在诸弟子围着孔子述说自己的志向时,子路毫不犹豫说:愿意与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同乘车马,共用衣装。(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里的子路拥有的是一副重情义轻金钱的侠肝义胆。
子路崇尚实干,且颇具政治才能。《论语》说他:听到知识,没有实施之前,就不愿听到听到新的知识。(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从孔子那里学到了做人为政的知识,曾做了鲁国权臣季氏的门臣,以实践自己的所学。又曾经治蒲三年,孔子“三称其善”。对于自己的政治能力,子路在另一次叙述志向时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孔子也赞不绝口,认为他: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可见治理一个地方,子路确实有一套办法。《论语》中也认为孔门弟子中政事方面杰出的是子路和冉求。
子路不盲从。他几乎是唯一一个敢当面批评孔子,表达自己态度的孔门弟子。子路到卫国做官,走前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治理国家必先“正名”,子路嗤之以鼻,认为这是迂腐可笑的。虽然孔子后来又解释了半天所谓的“名不正则言不顺”,相信子路仍然持保留意见。还有三次,子路对孔子的言行表现出明确的态度:不悦。一次是,孔子去见作风和美貌同样享有“盛誉”的卫国国后南子,虽然孔子几乎连南子的手都可能没有碰到,但是子路不高兴,孔子赶紧发誓:如果做了违背礼仪的事情,就让上天惩罚我吧(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又一次,公山弗想在鲁国造反,邀请孔子前去,孔子怀着用自己理论治国安邦的伟大愿望,打算前去实现从前的宏伟理想。子路上来就浇了他一头冷水:没有地方去也就罢了,何必去他那里呢?估计后来孔子也没有去成。另一次,晋国人佛肸叛乱,招孔子去,孔子又动心思了,结果子路旗帜鲜明——反对,说:从前您不是教导我们说:“其身不善,君子不入”么?现在怎么又要出尔反尔呢?孔子估计是面红耳赤,狡辩了一番:白的东西,即使染也染不黑的(白也,涅而不淄)。只好又作罢。孔子周游列国时,路过陈国,被与自己政见相左者围困,弹尽粮绝,孔子没办法,搞精神胜利法,“弦歌不绝”,子路怒气冲冲来见(愠见),说:君子也有困顿的时候么?孔子只好做“画饼充饥”状,以精神饼来补物质饼,说:君子在困顿时能坚守道德,小人困顿时就要胡作非为了。直到后来让子贡去楚国搬来救兵才算解围。一次,子路叫子羔去做一个地方的长官,孔子说这是害那里的子弟。子路发问:有百姓,有土地和谷物,为什么还要读书才叫做有学问呢?(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无话可说,只好说:我就讨厌那些口齿伶俐的人。在所有的学生都对老师的见解、教导和行为心悦诚服顶礼膜拜时候,子路却能屡次站出来,表达与老师不同的自己的个人见解,这就是那个独具个性的可爱子路。也惟有这个子路,连孔子都得看看他的脸色再决定怎么办。
子路忠于孔子,因而也得到了孔子的信任。孔子周游列国时五十四岁,当时年已四十五岁的子路毅然辞官紧随,作为孔子的护卫,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征途,所以孔子曾经称赞他:自从我得到了子路,没有人敢辱骂我了(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得不到实行,我就乘小船到海外去,跟随我的,除了子路还有谁?(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困于陈蔡时,子路煮了猪蹄,孔子问都没问,就直接吃掉了。这也间接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子路二十多岁就认识了孔子,很早就入了孔门,在孔门众弟子中,他是较为年长的,有名的弟子中,也许就颜回的父亲颜路长于子路,他一边依仗着自己的不凡身手担任孔子的护卫,一边以长弟子的身份帮老师管理着后入门的各位年轻师弟们,年轻的师弟们也对子路执长辈礼。直到六十多岁遇难,一生大半时间都跟随着孔子,这在孔子弟子中是绝无仅有的。
公元前481年,此时子路担任了卫国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次年,也就是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政变,子路在外听说,态度鲜明:“食其食者不避其难”,毅然前往。战斗中,子路受伤了,缨带断了,子路想起老师的教导,君子死而冠不免,于是在重结缨带的过程中被砍作肉泥。年六十二。有人笑子路太迂,此时还在干这些事情。但是年过花甲的子路是抱着尽自己的职责的想法而来的,他明明知道此行凶多吉少,却决然来了,即使他不结缨,也依然难以活着回去,虽然他年轻时曾经有着“暴虎冯河”的勇力。他以行为实践了老师孔子的“杀身成仁”。知子莫如父,知徒莫如师。孔子听说卫国内乱而子路去了,就叹息:嗟乎,由死矣!果然不出所料。《礼记》中说:子路死后,孔子在中庭哭子路,有人祭奠子路,孔子倒头便拜。听说被剁成肉酱,孔子让人“覆醢”,再也不吃肉了,看都不看了。而且每次听到打雷,都感到心中不安。在最得意弟子颜回和儿子孔鲤死后,子路就是孔子的精神支柱,他的死给了孔子一个巨大而沉重的打击。就在在孔子的最亲密伙伴和学生子路去世的次年,孔子也去世了。
子路穷其一生都在实践着老师孔子的理想和路线,积极入世,参与政事,继承了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现实精神,实现自己治理国家的追求;同时忠心于老师,尽职于国家,勇担责任,慷慨赴难,至死都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这点上,他与“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谭嗣同极为相似,谭嗣同与康有为的关系也是亦师亦友,在康有为首倡变法之后,谭嗣同无畏地为变法,为自己所坚守的理想献身了,谭死后康有为也曾以一联痛挽谭嗣同:复生不复生矣(谭嗣同字复生),有为安有为哉?谭嗣同是不是了解子路,我们无从知晓,但是相隔两千五百年的两个人,却同样具有着令人叹服的品行,永远散发着辉耀千秋的光芒,成为后人仰视的楷模。无论哪方面,子路都不愧是孔子最杰出的弟子和儒家思想最忠实的守护神。他也不愧是一个顶天立地铁骨铮铮的男子汉。
苏轼曾说: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子路当不朽。
【子路受教】
原文: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译文: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只是说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由此说来,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启示:
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同样重要。两者加在1起,就是锦上添花,好上加好了。此外,若引申出“不能骄傲自满,应该时刻鞭策自己,更进一步”的意思也说得过去。
【子路尽力 负米奉亲 亲没仕楚 叹不及贫】
原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裀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译文:
子路生长在非常贫穷的家庭里,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他怕父母营养不够,为了让父母能吃到米饭,他要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背回家奉养父母。虽然是这样辛苦,但是子路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后来子路发达了,环境和物质条件好了,可是他的父母已经先后过世了。生活环境这么好的情况下,他很想要报答父母之恩,可是父母已经不在身边了,所以他非常的痛心。
孔老夫子赞叹子路是一位非常尽孝的人。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所以孔夫子说,不敬父母,即使有孝心有孝行,都不称为孝,因为那跟家里养牲口几乎是无别的。
启示:
从「子路负米」这则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孝无分贵贱,上自天子下至贩夫走卒,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计千辛万苦,你都能曲承亲意,尽力去做到。
人在一生当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只有一天一天的减短。尤其在现代社会里,有人十三、四岁就离家,负笈在外,一直读到高中、大学、研究所,就离开了自己的父母。我们能跟父母相聚的时间是这么的短暂,是不是更要珍惜跟父母相处的日子,好好的孝敬他们呢?现代的父母经常很感慨的说,他不奢求子女会孝顺他,只要不让他担忧挂心,他就非常的幸运了。
当今社会,有很多父母在晚年的时候孤独无依,被送进养老院,子女很少去过问、探望,所以他们非常的孤苦,尤其是内心更为难过。一个人,从组成家庭之后,他就把一生的青春奉献给了孩子、社会和工作,不辞辛劳付出了大半辈子,到了晚年,照理讲应该是安养天年的时候。可是我们看到,当前有许多老人晚年的处境非常凄惨,无人过问,孤独无依,有的甚至三餐不继,并不是因为他穷,而是他没有能力自己来料理。人一旦步入老年,儿女不在身边,眼看亲人、左邻右舍一个一个离他而去,他就会失去斗志,对人生燃不起希望,百病也就更容易侵蚀了。
我们读到,子路为了让父母吃到较好的食物,都能不计劳苦,到千里、百里之外负米、背着米回来,奉养父母。古人孝顺父母之心,确实是我们没有办法体会的,感动之余,我们真的应该要向古人学习。




仲由字子路 卞人也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仲由,字子路,卞地人。比孔子小九岁。子路性情粗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曾经欺凌孔子。孔子用礼乐慢慢地诱导他,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作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最...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原文及翻译
子路要听到什么道理,没有马上行动,只怕又听到新的道理。孔子说:“只听单方面言辞就可以决断案子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崇尚勇敢超过我之所用,就不适用了。”象仲由这种性情,不会得到善终。“穿着用乱麻絮做的破旧袍子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

仲子路的仲由(子路)简介
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鲁国卞人(今山东平邑县仲村镇人),小孔子九岁,名仲由,字子路或季路。在《论语》中,曾经四十次提到子路或他的言行。子路出身贫寒。《说苑》中说他:常食藜藿之实。却是个孝子,二十四孝中第一个就是子路幼年“百里负米”的故事,做大官以后,仍然锦衣玉食时仍然不忘逝去的双亲,连老师孔子都...

孔门十哲之一子路
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仲由为人果烈刚直,有勇力多才艺,事亲至孝。18岁时,适逢孔子东游到卞,受到孔子赏识,然欲凌暴孔子,孔子设礼相诱给仲由讲了道理使其信服,收其为弟子。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

子路是仲由吗?
是的,仲由是名字,子路是表字,表字是根据人名的含义另取的别名。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文言文答案
1. 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 子路 南山之竹 文言文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仲尼弟子列传(节选)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①,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

子路死时有典故叫什么?
子路死时的典故叫做君子死,冠不免。子路名字叫做仲由,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相,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仲由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道:“君子死...

仲由为什么叫子路?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子路是他的字,因为在兄弟中排名第四,所以又字季路。子路的老家在鲁国卞人(今属山东省泗水县),系著名的“孔门十哲"之一。他深受后世儒门弟子的崇敬。子路以政事见称,为人正直,又会些武术,曾跟随老师孔子周游列国,担任老师的警卫员,是孔子的左膀右臂,还是孔门七十二...

关于子路一生的介绍
主要成就无宿诺仲由一生追随孔子,保护孔子,积极捍卫或努力实践孔子的思想学说,对儒家的贡献、对后代的影响也是很大,为子至孝,善政为民,诚实守信,忠义仁勇,闻过则喜,闻善则行,见义必为,见危必拯,其德其行如日月在天、江河行地。光照人间润泽华夏,位列十哲,世称先贤。子路的伉直好勇在师从孔子之前即已形成,...

仲由和子路的关系
子路是仲由的字,所以叫仲由。子路是孔子的大弟子。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里仲村人。“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家祭祀。仲由性情刚直,好勇尚武,曾陵暴过孔子,孔子对他启发诱导,设礼以教,子路接受孔子的劝导,请为弟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做孔子...

天镇县17166385289: 子路生平简介 -
汤欣欧洲: 子路一般指仲由,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今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 仲由少年时,从事各种劳作来维持家庭生活,师从孔子.拜入孔...

天镇县17166385289: 孔子的弟子仲由的资料 -
汤欣欧洲: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之野人,即今山东平邑县仲村(据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尸子》说)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敢于批评孔子:《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欲至卫国求仕,当时卫灵公夫人南子深...

天镇县17166385289: 子路的简介 -
汤欣欧洲: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时期鲁国卞人,即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据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尸子》说)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仲由除学六艺外,还为孔子赶车,做...

天镇县17166385289: 子路简介谁有? -
汤欣欧洲: 中文名称: 子路 又名: 仲由 季路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 生卒年: 542-480 相关人物: 孔子 生平简介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春秋末年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人).生于鲁襄公十一年,卒于鲁哀公十五年,小孔子9岁,是孔子门中年龄较大的弟子.出身寒微,其性耿直好勇,为人爽直、粗莽.从师以后先后在鲁、卫两国当官,后随孔子游学于列国.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随孔子结束游历回到鲁国,,继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卫国发生内乱,子路不顾安危挺身入险,死于乱中,时年63岁.

天镇县17166385289: 子路是谁?孔子的哪个弟子?历史关于他的故事都有哪些?可以详细的描述一下嘛? -
汤欣欧洲: 中文名: 仲由 别名: 子路,季路,先贤仲子 国籍: 春秋时期鲁国 出生地: 鲁国卞((今泗水县泉林镇卞桥) 出生日期: 公元前542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480年 职业: 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孔悝家宰 信仰: 儒学 主要成就: 孔门七十二贤...

天镇县17166385289: 仲子是哪里人仲子,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生于公元前542年,死于公元前480年.他是孔子的早期最著名的弟子,他一生追随孔子,保护孔子,积极... -
汤欣欧洲:[答案] 仲子,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生于公元前542年,死于公元前480年.他是孔子的早期最著名的弟子,他一生追随孔子,保护孔子,积极捍卫或努力实践孔子的思想学说,对儒家的贡献、对后代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他为子至孝,善政为民,诚实...

天镇县17166385289: 如何赞扬春秋战国时期的子路 -
汤欣欧洲: 老师孔子的评价值得一看: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19]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19]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20]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21]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20]

天镇县17166385289: 古代孝子负米简介 -
汤欣欧洲: 仲由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他非常孝敬父母.因为从小家境贫寒,为人非常节俭.经常吃野菜度日.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

天镇县17166385289: 仲由,字子路,春秋时曾任长垣县宰,何时被封为河内公?
汤欣欧洲: 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河内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为“卫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

天镇县17166385289: 孔孑的徒弟子路和孑贡的简介 -
汤欣欧洲: 1、子路一般指仲由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孔门十哲"之一. 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卫乱,父子争位,为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