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韵与律的几个问题

作者&投稿:宓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律诗的几个问题~

  律诗第一句叫首联,第二句叫颔联,第三句叫颈联,第四句叫尾联。
  唐诗从格律上分古体诗(古风或古诗)和近体诗(今体诗或格律诗);从数字上又分五言和七言两种。律诗指近体诗而言的,要求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1、位置固定 2、韵脚不重)。
  平水韵30平声韵目
  上平声15韵: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但是读音有别:例
  送魏大将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帐别三河道,
  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
  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一东韵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 益
  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
  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 二冬韵

  还要遵从十三辙
  乜斜辙 ie yue
  发花辙 a
  衣期辙 i yu -I er
  遥迢辙 ao
  中东辙 eng ing ong
  人辰辙 en in yun
  由求辙 ou iu
  怀来辙 ai
  言前辙 an
  江阳辙 ang
  梭坡辙 e o uo
  灰堆辙 ei
  姑苏辙 u

你对《声律启蒙》实际作用的理解有一点偏差
《声律启蒙》只是古代的启蒙用书,虽然也涉及到韵的概念,而且是按各个韵部分章的,但是韵只是它内容的一部分而已,它更多的内容在于对仗、平仄。
因此你不能把《声律启蒙》作为学习用韵的教材,只能看成是一部“例句集锦”,如果作为学习用韵的教材,或者作为用韵的标准的话,它还是太单薄了,而且非常不全面。

例如第一章:上卷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整篇里基本上只有对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属于韵部“一东”里的,不算重复的只有18个字,而真正的“一东”部里面有74个字。很明显少了太多!~~
再加上声律启蒙只包含了平声韵里的三十个韵部,正常一部平水韵有106个韵部。
所以,在用韵这一方面,声律启蒙只是把某一平声韵里最常用的几个字拿出来做了几个例句,只是“例句集锦”,不能作为教材,更不能作为标准。真正的用韵标准应该是古代朝廷指定的各种“韵书”。

建议你学习用古韵的话,首先要先去了解一下古代韵书的发展历史,这样才能了解《切韵》《广韵》《平水韵》等等著名韵书的沿革及之间的区别。
如果你需要一本书告诉你哪个字和那个字是同一韵部的,它们之间是否押韵,那建议你买一本《平水韵》,这是现代人做古韵诗的最常用韵书,也是古代用韵的标准。(各个朝代韵书的产生和发展不一样,经常会变,但是平水韵应该是应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遇到用韵时候不知道能用哪些字时,一翻就知道了~

1.拗律(违反平仄常格的律诗);拗救(律诗的拗句,须用拗救,有拗有救,才不为病);拗字(律诗中不合常格的字)2.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3.
第一,“冬部”的主元音是o,“东部”的主元音是u。后来逐渐不分了。
第二,“冬”“东”的区别在韵母而不在声母,所以,二者的区别不是阴平与阳平的区别,因为声调阴阳的区别主要在于声母的清浊。(当然也有其他情况,譬如西南官话入声归阳平,但与此问题无关)
第三,汉语中ü这个音是明朝才开始有的,来自古遇摄三等字,到元代表现为复合元音iu,到明末,见系、精组的遇摄三等字读成了单元音ü;知章组则读京剧湖广音中的那种“舌尖、后、高、圆唇元音”,就是u拖个尾巴的那个国际音标符号。这个音到了清代以后,在北方、西南,读为了u,在武汉长沙等地则读为ü。
“比较浊”的说法不对。因为这是个元音,与声母无关,也就说不上什么清浊的问题。 现在能这么深入研究中国文学的人不多了!!楼主不简单啊!!!!先赞一个!!

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称为“拗句”,不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应补上一个平声,也叫“救平”,但注意补救的字不能在句末。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孤平  诗律术语。律语大忌。指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一字用了仄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三字用了仄声,全句除了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声,故称。唐人律诗最忌“孤平”。倘在上述句型五言第一字或七言第三字位置上遇到必须用仄声字的情形,则要采取“拗救”的办法。《平水韵》你可以看看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2/1/62755.shtml这个网站

在格律诗中,不论是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也不论是上句还是下句,凡是句子中的平仄安排不合格律的,这个句子就称为拗句,句中不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拗句有时可以采取补救的办法,就是在本句或邻句中,改变其他字的平仄安排,这种方法称为拗救。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拗救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 当句救

当句救是指在出现拗句的本句的适当地方,选一个字,把这个字的平仄作相应的改变,使全句读起来声调仍有高低,不会由于出现拗句

而影响声律的和谐。但必须注意这个补救的字,不能用在句末。例如

李白的五律《宿五松下荀妪家》,其颈联为“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其格律安排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出句完全合律,而对句第一字应平声,现在用了仄声“月”字,如果不救,就成了“仄平仄仄平”犯了孤平,因此第三字必须改为平声,现在用了平声字“明”,对句变成了“仄平平仄平”,就合律了。

又如杜甫的《后至》中:“远在剑南思洛阳”本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应平而用了仄声,如果不救,就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犯了孤平。现在补救,第五字应仄,改为平声字“思”,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不拗了。

另一种在出句中自救的方法,被成为特定的平仄格式。如七言中的

“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种格式即“仄仄平平仄平仄”。其特点是将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如张籍的七绝《凉州曲》

的第二首中后两句“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其出句本来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其第六字应仄,现在用了平声字“恩”

为了补救,将应平的第五字改为仄声“主”字,成了“仄仄平平仄平仄”。又如五言诗的“平平平仄仄”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种格式即“平平仄平仄”,如杜甫的《月夜》,尾联是“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出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现在第四字用了平声字“虚”,那么应平的第三字改为仄声字“倚”,成了“平平仄平仄”,但这里必须注意,七言的第三字和五言的第一字必须是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了。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是一种特定的平仄格式。

(二) 对句救

所谓对句救,就是当句中出现拗字,而在本句中没有条件补救时,便

在下一句的适当位置进行补救。例如唐代温庭筠的五律《商山早行》

中的颈联,“榭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此联的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现在上联第三字应该平声处,却用了仄声字“落”,

成了拗句,对句第一字本来可平可仄,现在用了仄声字“枳”,如果

不救,就犯孤平。所以必须改为平声字,一个“明”字,既救了本句也救了上句。这种情况在唐诗中是累见不鲜的,我们不再举例了。

(三) 半拗句可救可不救

杜甫的《寄杜位》中“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其平仄

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下句平仄对,而上句第五字应平,却用了仄声“万”,而上下句都没有救,以至造成仄声三字尾。又如韦应物的五律《淮上喜逢故人》中的颈联,“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按格律应该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第三字应平,却用了仄声“一”,造成三连仄,同样上下句都没有救。由此可见,凡诗句由于内容需要,而出现拗句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固然可以在本句或下句采取补救,但如果受字面限制,也不必勉强去救。


中国古代诗词在韵律上的用法
诗词创作要重视艺术性,并重几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韵律”,要讲究字词的搭配、音调的和谐,在这些方面,古人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这里就不引经据典了(有《诗品》、《词品》、《曲品》等一套丛书,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阅)。 谈到诗词的韵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仄,由南北朝时期的沈约等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后...

压韵、格律、平仄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为写格律诗词,有个继承问题。学习旧韵,对更好地理解、把握前人的作品及其作品的音律、节奏等变化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也不至于闹出说“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不押韵”的笑话来。 最早的《平水韵》韵书,现在已经难见到了。清代以后人们写诗时所用的韵书主要是依据《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

诗词韵律的区别
《词林正韵》原书韵目用《集韵》标目,分目繁多,标目有僻字。<词韵简编>一书删去僻字,故称“简编”。 《中华新韵》是“五四”运动以后,国内音韵学家在谋求语音统一方面这一基础上孕育出来的。《诗韵新编》则是依照《中华新韵》归纳现代汉语为十八个韵部编写的,按照现代汉语规范化读音用韵而为旧体...

诗词往往讲究韵律,那么诗词讲究哪些韵律呢?
诗中韵脚“枝”、“思”两字便属同韵字押韵,它们隔句在同位置上重复出现从而造成一种和谐和回环的音韵之美,使得作品读来朗朗上口。关于押韵,现在有很多观点,但主要的是押韵从宽从严、用旧韵还是用新韵的问题。新韵的韵书有很多版本,但若你普通话说得很好,这些韵书也就没什么必要,顶多备本新华...

诗词格律十讲 王力
拗句和律句是反义词。孤平的句子也是拗句的一种。但是,拗句可以补救。补救的办法是:前面本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就在后面适当的位置用上一个平声意味抵偿。所谓孤平拗救,是指仄平脚的句子五言第一字用仄,第三字用平;七言第三字用仄,第五字用平,即:五言:仄平平仄平七言:(仄)仄仄平平仄平 试看下面的...

为什么很多中国古代诗歌不符合韵律???
中唐以后,才逐渐出现邻韵通押,如杜牧的《清明》诗用的十三元韵,但首句却用了邻韵十二文。词押韵不那么严格,像平声,词就合并到了14韵。押韵还有选韵和次韵的难易问题。作诗,主动地选韵或被动地限韵,会碰到难易问题。像平声中的四支、十一真等,包含的字多,选用就容易,称为宽韵;而像...

诗词韵律上的讲究
因为写格律诗词,有个继承问题。学习旧韵,对更好地理解、把握前人的作品及其作品的音律、节奏等变化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也不至于闹出说“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不押韵”的笑话来。最早的《平水韵》韵书,现在已经难见到了。清代以后人们写诗时所用的韵书主要是依据《佩文诗韵》、《诗韵集成》、《...

诗词格律浅谈
即:对仗、字数等要求;律,即韵律。包含平仄、音韵等。 诗词格律一般有四大要素:用韵、平仄、对仗、字数。 什么是用韵?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 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 一定的位置上。 所谓韵部,就是将...

唐诗里的韵律
到了宋朝,“唐韵”改为“广韵”,又有几个韵同用,实际只剩下108韵(作为宋代诗词押韵的标准)。到了元末,把同用的韵都合并起来,另外又合并了几个,于是只剩下106韵,就是通常所说的“诗韵”。一直沿用至今。唐朝的格律诗,有一定的体式,下面是唐代格律诗常见的格式。⑴ 五 言 绝 句 A ...

什么是诗词的韵律
押韵还有选韵和次韵的难易问题。作诗,主动地选韵或被动地限韵,会碰到难易问题。像平声中的四支、十一真等,包含的字多,选用就容易,称为宽韵;而像五微、十二文等韵,包含的字较少,选用就难,称为窄韵;还有些韵,如三江、十五咸等,包含的字更少,选用很难,称为险韵;而像有些朋友“限韵”,则迹近于文字游戏...

郓城县13688267093: 律诗韵与律的几个问题 -
仉败清蒙: 在格律诗中,不论是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也不论是上句还是下句,凡是句子中的平仄安排不合格律的,这个句子就称为拗句,句中不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拗句有时可以采取补救的办法,就是在本句或邻句中,改变其他...

郓城县13688267093: 关于律诗的几个问题
仉败清蒙:律诗第一句叫首联,第二句叫颔联,第三句叫颈联,第四句叫尾联. 唐诗从格律上分古体诗(古风或古诗)和近体诗(今体诗或格律诗);从数字上又分五言和七言两种.律诗指近体诗而言的,要求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1、位置固...

郓城县13688267093: 诗歌的格律和韵律有什么区别? -
仉败清蒙:[答案] 一般说来,格律要求的内容比韵律要多一些,韵律包含在格律之中.很多诗歌都是只讲韵律,不必讲究格律的.而格律只是适用于格律诗词,韵律则只适用于传统定义中的诗歌.但现代诗已经突破了格律和韵律的束缚. 以下是百度百科关于格律和韵律的介...

郓城县13688267093: 问个关于古诗的韵律的问题 -
仉败清蒙: 你好,首先,古诗分五言和七言绝句,一般为四句,八句及以上的被称为律诗,古诗压的韵一般在最后一个字,一般为第1和3、2和4或1.3.4句押韵,这里明显是第一.三.四压的,另外这里有些资料,你看了会了解的,希望你采纳,全手打,资料发不了请留下QQ邮箱

郓城县13688267093: 七律押韵的问题 -
仉败清蒙: 二四六八句要(ya ),三四句五六句要(不必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

郓城县13688267093: 关于诗押韵的问题一般而言律诗中首句可韵可不韵,但是二四句必须韵.而第三句话可以不韵.我想说的是有没有第三句也可以韵的呢?比如说四句都有脚可以... -
仉败清蒙:[答案] 可以在一三五七句上押韵,不过这样的诗韵着实难以搭配.一首律诗二四六八4个韵还不是那么容易找呢,如果找8个韵,就更增加了作律诗的难度. 芳菲说的“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不是指韵脚的,而是指诗句用字平仄的.

郓城县13688267093: 律诗一般讲究平仄,押韵和对仗,通常情况下要求( )句押韵,( )联和( )联对仗. -
仉败清蒙: 末句押韵,颈联和颔联对仗. 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