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智老死不相往来是道德经里那一章的

作者&投稿:宏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德经里的老死不相往来是什么意思~

老子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80章)。这是说:邻国很近,彼此可以互相望见,鸡鸣犬吠之声也互相能听到,但是大家彼此直至老死也不相往来。

大家要问了,老子不是要淡化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吗?那么还有什么智慧可以向他学习呢?

我们来解读三层内涵。

第一层,先说老子心中的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现代人对于“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念当然是不会赞同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发现老子的理念自有其内在的思路。这就是老子发现,人类社会越向前发展,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这个道理,我们一想就通。比如原始农业社会,那种自足的生活使得人际关系很简单,也很淳朴。一旦商业发展了,人际关系就复杂了许多。再比如说,发展到现代,有了上网这一信息交流方式,也使得人际关系多了许多以前从来没有的复杂东西。

老子在第80章中描写了心目中的一个理想的国家、社会、人际关系,我们可以称为“乌托邦”、“伊甸园”,或者是“世外桃源”。在这里充满着安适、恬淡、淳朴、简单、自足、平衡,人们不争,不斗,不你死我活,不恋名利,不贪财物。其实,不仅老子这样美美地向往、描写过。此后又有多少人这样向往、描写过,中国有,外国也有。

老子那个时代,正处在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国家内部政权的争夺,君王与臣子、大臣之间,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等等,有很多的矛盾,很复杂的人际关系。大家去读老子的书,就发现他对于这方面的事情有许多论说。因此,老子对于历史、现实中的社会以及人际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后,心中向往着已经远逝的远古的淳朴的社会、人际关系。这是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他不仅个人向往那种人际关系,又希望用这种淳朴、简单、惬意的人际关系来校正当时的以及此后的人际关系。他提醒大家,人类的人际关系本来并不像眼下这么复杂、难于梳理,曾经存在着一种理想的状态。人们是否可以反思一下,将自己调整一下?甚至人类全体是不是可以反思一番,将全体调整一番?这不是很深刻吗?

《老子》还说过一个很睿智的道理: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第77章)

天之道是让事物平衡,人之道是相反。天之道是将有余的一方减少下来,补充给不足的一方,这就是平衡;人之道是将本来已经不足的一方还要减少下来,去补充给已经有余的一方。确实,在自然界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动态的生态平衡;在社会中可以看到贫富的不均衡。老子要人们效法天道。如果人们校正了这种人际关系,那么不是很好吗?这是第二层意思。当然现实中,老子的这种想法是很难做到的。

第三层,老子又从理想状态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给人们以人际关系方面智慧的教诲。国学大师钱穆曾经说过:“庄周是一玄想家。”他又说:“老子不然。老子乃一实际家,彼乃一切从人事形势利害得失上作实际打算。”因此我们看庄子,是庄周梦蝶,蝶化庄周,像是一只蝴蝶在现实与梦幻中飞呀飞。庄子一会儿又像是一鲲鹏,水击三千里,搏风九万里,逍遥游于长空蓝天。老子固然有他飘逸的仙风道骨的风采,然而读他的书时,又常常看到从书中走来一个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一个脚踏实地的老子!

老子一方面向往那种“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境界,但他是个大智者,当然又清醒地面对现实,当然也就要把现实中的人事关系琢磨研究得深透。比如老子是反对战争的,他的理想国中就提出来:“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在这个国家里,虽然有铠甲兵器,但是根本没有陈列的必要,因为这里用不着打仗。这里对战争说不!但是那是理想状态,老子当时的生活中战争多得很,因此他也要精心研究。他说;“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第69章)因此大家可以想到,老子面对如此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他怎么会看轻人事,轻视人际关系的问题呢?如果不重视的话,不就又是“几丧吾宝”了?

老子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80章)。这是说:邻国很近,彼此可以互相望见,鸡鸣犬吠之声也互相能听到,但是大家彼此直至老死也不相往来。

大家要问了,老子不是要淡化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吗?那么还有什么智慧可以向他学习呢?

我们来解读三层内涵。

第一层,先说老子心中的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现代人对于“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念当然是不会赞同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发现老子的理念自有其内在的思路。这就是老子发现,人类社会越向前发展,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这个道理,我们一想就通。比如原始农业社会,那种自足的生活使得人际关系很简单,也很淳朴。一旦商业发展了,人际关系就复杂了许多。再比如说,发展到现代,有了上网这一信息交流方式,也使得人际关系多了许多以前从来没有的复杂东西。

老子在第80章中描写了心目中的一个理想的国家、社会、人际关系,我们可以称为“乌托邦”、“伊甸园”,或者是“世外桃源”。在这里充满着安适、恬淡、淳朴、简单、自足、平衡,人们不争,不斗,不你死我活,不恋名利,不贪财物。其实,不仅老子这样美美地向往、描写过。此后又有多少人这样向往、描写过,中国有,外国也有。

老子那个时代,正处在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国家内部政权的争夺,君王与臣子、大臣之间,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等等,有很多的矛盾,很复杂的人际关系。大家去读老子的书,就发现他对于这方面的事情有许多论说。因此,老子对于历史、现实中的社会以及人际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后,心中向往着已经远逝的远古的淳朴的社会、人际关系。这是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他不仅个人向往那种人际关系,又希望用这种淳朴、简单、惬意的人际关系来校正当时的以及此后的人际关系。他提醒大家,人类的人际关系本来并不像眼下这么复杂、难于梳理,曾经存在着一种理想的状态。人们是否可以反思一下,将自己调整一下?甚至人类全体是不是可以反思一番,将全体调整一番?这不是很深刻吗?

《老子》还说过一个很睿智的道理: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第77章)

天之道是让事物平衡,人之道是相反。天之道是将有余的一方减少下来,补充给不足的一方,这就是平衡;人之道是将本来已经不足的一方还要减少下来,去补充给已经有余的一方。确实,在自然界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动态的生态平衡;在社会中可以看到贫富的不均衡。老子要人们效法天道。如果人们校正了这种人际关系,那么不是很好吗?这是第二层意思。当然现实中,老子的这种想法是很难做到的。

第三层,老子又从理想状态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给人们以人际关系方面智慧的教诲。国学大师钱穆曾经说过:“庄周是一玄想家。”他又说:“老子不然。老子乃一实际家,彼乃一切从人事形势利害得失上作实际打算。”因此我们看庄子,是庄周梦蝶,蝶化庄周,像是一只蝴蝶在现实与梦幻中飞呀飞。庄子一会儿又像是一鲲鹏,水击三千里,搏风九万里,逍遥游于长空蓝天。老子固然有他飘逸的仙风道骨的风采,然而读他的书时,又常常看到从书中走来一个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一个脚踏实地的老子!

老子一方面向往那种“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境界,但他是个大智者,当然又清醒地面对现实,当然也就要把现实中的人事关系琢磨研究得深透。比如老子是反对战争的,他的理想国中就提出来:“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在这个国家里,虽然有铠甲兵器,但是根本没有陈列的必要,因为这里用不着打仗。这里对战争说不!但是那是理想状态,老子当时的生活中战争多得很,因此他也要精心研究。他说;“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第69章)因此大家可以想到,老子面对如此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他怎么会看轻人事,轻视人际关系的问题呢?如果不重视的话,不就又是“几丧吾宝”了?

汗,是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吧?
这句源自老子《道德经》第80章
全文: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章,倒数第二章,“小国寡民”开头的那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0章


老死不相往来是在感情中真正放下的样子吗?
可是,在感情里,不爱了就是不爱了,即便是还放不下,也不会去想要让自己继续被伤害,所以,很多人在分手之后,都会把对方的联系方式全部都删除,或是拉黑,其实,这样的果断,并不是说真的放下了,而是一种自我逃避,感情里真正的放下,不是拉黑删除,也不是老死不相往来,而是这个样子。1、...

关于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句子
在网上看了很多的帖子,很多都讲到了关于交友的问题,有一些人可以深交,有一些人可以浅交,有一些人不交也罢,其中有一个评判标准就是人品。人品,即为道。以人品为道,人品与自己相当或高尚的人可以深交。人品不如自己的人可以浅交,人品差的人不交也罢。道近则为谋,道远则不相为谋。再者,我们...

诛仙经典语句!!!
佛门道家,历史悠久,老死不相往来,修真之术也各自都起源于其思想流派。以道家为例,其主旨在于一个“道”字,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注:语出《道德经》德经第五章)。 道教则源于道家思想,便连太极玄清道的三重境界,也是以道家神话中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道教所说的化胡为佛,到底是不是真的?
老子在给关尹尹喜留下《道德经》之后,便不知所踪,但是最多的传说是当时老子见周室衰败,不可挽救,又加上自己的主张是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于是骑青牛西去归隐。或是归隐深山修道,抑或是按照早期道教的说法,他本来是太上老君化身,托身为老子前来布道,回归老君本身。 这个说法单独看没有什么一点,不仅给老子增加...

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这句话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说过的一句话。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教训”前后指代是不一样的。后者指的是人类从各历史事件中获取的经验教训,前者指的是人类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人类总是在重复同样的错误。所以黑格尔真正想说的是,就像...

前夫遇见了困难该不该帮助他?
4. 个人价值观:你的个人价值观和对待他人的道德观念可能对你的决策产生影响。如果你认为帮助他是正确和善良的行为,那么你可能会愿意伸出援手。然而,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自我保护:在帮助他之前,确保你不会牺牲自己的福祉和幸福。确保你的决定不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或伤害。2. 边界和限制:...

你更接受“分手后还是朋友”还是“老死不相往来”呢?为什么?
看情况吧。如果是和平分手,我更接受“分手后还是朋友”。即使分手后做朋友的寥寥无几,但个人观点是:虽然分手了,但毕竟相互那么的了解,曾经无话不谈,曾经把对方看得甚至比自己还重要,分手后就老死不相往来有点遗憾。如果双方都同意,做朋友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如果是因为背叛而分手,或者种种...

老子:名不畏死下 的一句是什么?
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故绝圣弃知”的出处是哪里
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

为什么老死不相往来
分手后不能做朋友。假设双方分手之后都另结新欢,你却仍以旧爱做朋友,新情人心理怎么想。谁不认为你与旧爱是藕断丝连呢?新欢必然心中不满,更怕在拉拉扯扯中搞出一个对角关系来。虽然也有一些相安无事的例子,但这些故事总不免另人听出一丝尴尬来。当你看到旧情人,你又怎能忘记曾与他同甘共苦一...

吴中区13141393134: 民智老死不相往来是道德经里那一章的 -
诏左普罗: 汗,是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吧? 这句源自老子《道德经》第80章 全文: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吴中区13141393134: “老死不相往来”的典故与来历?
诏左普罗: 老死不相往来 “老死不相往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不密切,彼此隔绝,互不往来.说这句原话的是春秋时的老子,即老聃.《史记·货殖列传序》曾引过老子的话...

吴中区13141393134: 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和出处 -
诏左普罗: 意思是:鸡鸣狗叫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两国的人从来也相互不交往. 出自: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0章. 原文:“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释义:两个国家离得很近相互都可望见,连鸡鸣狗叫的声音都能听到,...

吴中区13141393134: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什么意思? -
诏左普罗: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出自于道德经·小国寡民(出自《道德经》中的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吴中区13141393134: 老子主张的是老死不相往来还是不”老死不相往来” -
诏左普罗: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

吴中区13141393134: 《老子》里的游戏提到“老死不相往来”
诏左普罗: 老子》八十章,原文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说两个国家离得很近相互都可望见,连鸡鸣狗叫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两国的人从来也相互不交往.此乃典故的思来! 两千多前年的古人思想,我想能用现在的哲学思想——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来分析,想想看你叫鸡与鸡斗,狗与狗好是完全可行的,但你叫狗与鸡打架不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它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动物.剑网OL与剑世OL是两个不同系的网游,虽是同个公司的产品但也是和不到一起去的,如果你硬拉死拽那么唯一的后果就是:J4吞并J1,正如一户人家养的狗和鸡拽在一个窝里绝对是狗吞下鸡.

吴中区13141393134: 无为而无不为,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全文是什么 谁写的 -
诏左普罗: 这些话都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

吴中区13141393134: 道德经第八十章 翻译 -
诏左普罗: 1、【寡】动词用法,使……少.小国寡民:把国家变小,让每个国家的人口稀少.【陈】陈列,安放.【甘】甜美,这里作动词用,甘其食,让人民吃得好.【美】衣服好,穿着舒适.也是动词用法,美其服,让人民穿得好.【虽有舟舆,无以乘之】虽然有船有车,却没必要乘坐它们(因国土小,各国又互不往来)【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虽然有铠甲兵器,却因为没有战争而不用把它们陈列出来. 2、老子的这个理想国,国小人少,人们足不出国(其实只能算是一个村),国与国之间互不往来,没有争夺,永远太平,其实就是要退回很早的原始社会中去.,

吴中区13141393134: 老子所说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什么意思
诏左普罗: 本取自《老子》八十章,原文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说两个国家离得很近相互都可望见,连鸡鸣狗叫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两国的人从来也相互不交往.

吴中区13141393134: 老子主张老百姓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理由是什么 -
诏左普罗: 《老子》第八十章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