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方孝孺忠君报国,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作者&投稿:鞠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姚广孝曾奉劝朱棣:
“南有方孝孺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方孝孺是学者的代表人物,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姚广孝曾劝朱棣不要杀方孝孺,朱棣也点头同意了,但因为方孝孺的“不识时务”,朱棣还是决定杀掉他。
朱棣花费四年时间,经过无数腥风血雨才走到今天,换言之,临门一脚之际,不论谁挡在面前,都会被朱棣直截了当地当场诛杀。在攻破南京城后,朱棣便找到方孝孺来写即位诏书,方孝孺来到大殿之上,大声哭喊,对朱棣没有一丝尊敬。
朱棣耐着性子对方孝孺说:
“先生不必难过,我只不过是仿效周公辅助成王罢了。”
朱棣就是给方孝孺一个台阶下,只要方孝孺服个软,这事情也就过去了。
方孝孺咆哮道:
“成王在哪里?”
朱棣回:
“已经自焚身亡。”
“那为何不立建文帝的儿子?”
朱棣压住怒火:
“国家当以长者为君。”
“那为何不立建文帝的弟弟?”
朱棣不想再多做解释:
“这是朕的家事!”
方孝孺不仅没有按照要求书写即位诏书,还大声喊道:
“死就死吧,诏书我是绝对不会写的。”
方孝孺说完后,并把纸笔扔在地上,对朱棣极为不敬,于是朱棣被成功激怒了。
朱棣虽然不是开国之君,但常年带兵打仗,身上杀伐之气很重,本身靖难之役就没有什么正义可言,朱棣信奉的是丛林法则,成王败寇,况且他本就是朱元璋四子,有合法继承权。
朱棣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你是不怕死,难道不怕株连九族吗?”
此时的方孝孺已经无所顾忌:
“便十族奈我何!”
事情发展至此也没有什么悬念了,朱棣不接受任何人的威胁,既然方孝孺想死,那便诛杀方孝孺十族。方孝孺被杀是板上钉钉的事,而被他牵连致死者达八百七十三人。
对于方孝孺的评价,我们从正反两反面来说分析,我们先说正面的。
方孝孺是当时明代读书人的领军人物,他竭尽全力为建文帝出谋划策,来抵御朱棣的进攻,但方孝孺不通权谋和军事,所以他的计策大多没有作用。
建文三年,方孝孺曾建议使用离间计,想让朱高炽、朱高煦的矛盾扩大,搞起北军内乱,建文帝同意了方孝孺的建议。派锦衣卫千户张安,拿着册封燕王世子的印信,交给了朱高炽,但朱高炽并没有拆开,而是直接交给了朱棣。离间计宣告失败,朱高炽仁厚不假,但并不糊涂。
朱高炽曾坚守北平,抵御李景隆五十万大军,为北军立下赫赫战功,岂能轻易背叛父亲。朱棣北军打到长江以北,方孝孺建议用水军在江上和朱棣一决胜负,却没想到水军主将陈瑄直接投降朱棣,北军顺利渡江。
方孝孺在职期间,几乎所有的朝廷诏令都经过他手,那些不靠谱的人事任命和错误决策,也经过他手,在战争出谋划策方面,方孝孺没有起到丝毫作用。
在战略决策上和战术上,方孝孺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方孝孺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直接投降朱棣,在方孝孺看来,朱棣就是乱臣贼子,应该受到上天的责罚。
所以方孝孺选择抵抗到底,哪怕朱棣杀他全家老小,诛灭十族,方孝孺也不会妥协。自古王朝覆灭之际,总会有一些誓死报国之人,比如李若水、文天祥,正是他们的存在,民族的脊梁才得传承下来。虽然方孝孺算不上英雄,但他的矢志不渝也值得后人尊敬。
方孝孺的墓碑,位于南京雨花台区,万历年间汤显祖为其修缮了陵墓,建立祠堂,碑上所刻:
“十族殉忠天遗六氏,一抔埋血地接孝陵。”
为何后人对方孝孺的评价不高,主要在于他的死牵连了太多人。
朱棣虽然是千古明君,缔造了伟大的永乐盛世,但由于在即位之初杀戮太多,也经常被后人诟病。朱棣本不想杀方孝孺,奈何方孝孺宁死不屈,并激怒了朱棣,重要问题就在于激怒了朱棣。
以身殉国这无可非议,而方孝孺却牵连了八百多人,这些人应是无辜的。方孝孺可以不为自己考虑,因为他已经抱着必死的想法,但他的家人和朋友呢?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
朱棣靖难和亡国之祸不同,毕竟朱棣也是老朱家的人,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这基本属于内部斗争,没有人规定朱棣不能做皇帝。对于整个大明王朝,以朱允炆的能力,根本无法和朱棣相比,让朱棣做皇帝,对国家更为有利。
不是所有人都想做忠烈之辈,方孝孺的家人、学生、朋友,其中有很多普通人,作为普通人他们可能只想平安地活下去,这权力的争斗,跟他们没什么太大关系。
方孝孺为了自己的志愿,以身赴死,这已经足够报答建文帝的恩德,为何他要牵连那么多人。方孝孺可以拒绝书写诏书,甚至方孝孺可以直接拒绝觐见朱棣,以方孝孺秉性,他的死无法改变,但这样做便不会直接激怒朱棣。
那些被牵连的人也得以偷生,毕竟朱棣和朱元璋不同,只要服从他的统治,朱棣是不会为难他们的。比如解缙、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名臣,都先后归顺了朱棣。
解缙帮助朱棣,修编《太祖实录》,编纂了《永乐大典》,杨荣在朱棣去世之后,即刻封闭消息,并及时告知朱高炽,使得皇位顺利交接,保证了政权的稳定。他们都成为国家的肱股之臣,没有人说他们是投降派,他们的功绩也会名留青史。
方孝孺忠贞有余,能力不足,他无法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也没有慧眼识人的本领,他和黄子澄、齐泰一起把靖难之役搞得一塌糊涂,让本应毫无悬念的战争,变成了朱允炆的坟墓。
大量无辜者牵连被杀,都源自方孝孺的义愤之举,这让方孝孺的忠烈之名,也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至于这段历史,是否是清朝编明史的时候刻意抹黑朱棣,已经无从查找了。


方孝孺不识时务啊?是吗
文死谏,武死战。什么是识时务?方孝孺如果识时务,就好比战争还没打,武将就投降了。如果所有人都识时务,世界上就不会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事情了。方孝孺的坚持,一方面是报建文的恩,再一个也是坚持一种理念。朱棣打了正统皇帝,朱棣认为合理。现在朱棣是正统了,他希望别人打他吗?所以方孝孺...

明朝为什么方孝孺死也要拖十族的人?
不是方孝孺要拖十族人,众所周知,古代最重的刑罚就是灭族之罪。一般有灭三族,诛九族,历史上只有方孝孺一人被灭十族。当时明成祖朱棣,取了自己的侄儿的江山,他命方孝孺为自己书写诏书,但是方孝孺是天下 大儒,儒家思想忠君,方孝孺心中的皇帝只有建文帝。为此他大骂朱棣为燕贼篡位。朱棣非常 生气,...

明朝为什么要迁都
总之,方孝孺所处的时代,“杀身取义”和“忠君爱国”是最高的信条,方孝孺的所为,让人震撼和感动,他...1402年6月17日,朱棣在南京(应天府)登上明朝帝位,登基仅五个月后的1402年12月18日,便接受礼部

古代人为什么要忠君?
如果按照我们现代人的观念,一个古代大臣只有主张推翻君主制,提倡全民投票选拔国君,才能称为进步人士;由于诸葛亮、魏征、方孝孺等人都是君主制坚定不移的拥护者或捍卫者,并用实际行动让君主制发挥了更大作用,是否都成了反面人物,应该批判呢?诚然,君主制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三纲”也为一些国君滥杀...

中国历史上的罪大恶极的卖国贼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的罪大恶极的卖国贼有:曹汝霖1915年和陆徵祥一起奉袁命同日本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40年石友三在开封与日本驻军司令佐佐木签订协议,公开投敌。1943年后,孙殿英率部投降日军,当了汉奸“和平救国军”,配合日军多次和我军作战。王揖唐“七七”事变后,叛国投敌。“九·一八...

古代忠君的悖论是什么?
古代忠君的悖论是指忠诚于君主的概念在某些方面与现代道德伦理存在冲突。古代忠君思想认为,一个好的臣子应该忠于自己的君主,甚至在君主犯错时也要忠于君主,这种忠诚超越了一切其他考虑,包括道德和正义。然而,这种忠君思想与现代道德伦理存在冲突。现代道德伦理强调个人责任和良知,认为一个人应该遵循道德准则...

方孝孺为什么会遭灭十族?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方孝孺对于建文帝朱允?傻摹爸摇薄?\/p>建文帝朱允?啥杂诜叫⑷娑?眩?唤鼋鍪且晃痪?主,更是一位知己。建文帝朱允?啥杂诜叫⑷嬗兄?鲋?鳎?舱?是因为如此,方孝孺才会如此的忠心。但是,在很多人称赞方孝孺的忠时,同样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忠君这一点是绝对没有人质疑的,...

永乐皇帝
老师 一般最多诛杀九族 九族:以自己开始起计上数四代为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下数四代为子、孙、曾孙、玄孙 明成祖杀方孝儒--- +了一族 老师 诛十族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他也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忠心不二,明成祖的第一谋士姚广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

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人被诛灭九族呢?真实的答案让你意外
最有名的当属明时期诛方孝孺的十族,而从史料上却找不到这样的记载,事实上,诛九族也只有一人,诛十族可能也就是民间流传的一个说法了。 从古代族诛的...景清是洪武年间的进士,朱棣发动靖难最后攻入南京,景清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节就准备和方孝孺等一批大臣一同赴死。但是,其最终并没有选择这个“忠君”方式,他先假...

古代遇到诛九族亲戚们该怎么办,有机会逃脱吗
但是史载方孝孺只有九岁的幼子被朋友收养,可见诛十族之说不可信,景清忠于文帝,假作投降朱棣,伺机行刺,遗憾的是不是专业刺客,动手之前被发觉了,这比不肯写诏书罪行大多了,朱棣是夷其族。没有夷九族,并不代表仁慈,牵涉到方孝孺案被杀的有八百多人,景清虽然名义是只夷其族,但在其家乡进行了...

广南县18488612614: 明朝历史人物评价怎么评价明朝的方孝孺,200字,请写出你对他的个
谢受硫酸: 方孝孺一介书生,手无束鸡之力,却面对专制君主的屠刀视死如归,抗节不屈,这可谓感天地泣鬼神!受到后人的无限敬仰和赞颂.就其个人气节来看,历史上实在不多见,这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方孝孺死后,其门人德庆侯廖永忠之孙庸、铭等人捡其遗骸,葬于聚宝门山上,死于宁海县城之方氏族人,有义子马子同收其残骸,投于井中,后称此井为义井.

广南县18488612614: 方孝孺的人生事迹 -
谢受硫酸: 方孝孺是明代的学者,早年中进士,进入建文帝朱允文朝廷,靖难之变后,由于反对朱棣,遭到朱棣的责罚,由于朱棣把他的学生也列入惩罚范围,成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诛十族”.

广南县18488612614: 历史上哪个人最固执? -
谢受硫酸: 明朝方孝孺,因为坚决不承认明成祖朱棣的合法即位,拒绝为朱棣讲好话,朱棣强行把他头按下,方孝孺仍然不屈,朱棣最后没有办法,威胁他再不识时务,不但要杀他,而且要诛他10族,结果方孝孺仍然不屈,死后被诛杀10族.因为第十族不...

广南县18488612614: 古时最有气节之人 -
谢受硫酸: 1.方孝孺(1357-1402),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 在“靖难之役”期间,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

广南县18488612614: 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诛十足的人是谁 -
谢受硫酸: 其实是两个人:方孝孺和景清.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

广南县18488612614: 方孝孺的死如何影响明代士风?他又如何影响明的政治?
谢受硫酸: 方孝孺的死可以看作是士大夫对封建继承体系的维护,这种封建继承体系也可以看成是传自周礼的秩序、规范!在儒家眼里秩序和规范无疑很重要!方孝孺的死从后来明朝士大夫对皇位传承体系中可以看出来,特别是嘉靖皇帝即位风波!在明代加强皇权打压外朝权利,凸显后宫、宦官大权冲击了儒家的一贯国家政治传统!激起大范围士大夫议政现象...如东林党事件!同时议政现象也为后来的明清之际资本主义民主思想萌芽提供社会基础

广南县18488612614: 求关于方孝孺的故事 -
谢受硫酸: 惠帝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发动争夺皇位的战争.惠帝廷议讨伐,诏檄也都出于方孝孺之手.朱棣夺得皇位后要他投降并命他起草诏书,他却写了“燕贼篡位”四字,于是被杀,宗族亲友株连者数百人.

广南县18488612614: 历史上被灭十族的人有哪些人 -
谢受硫酸: 相传只有一个 明初方孝孺,反对朱棣继位,把朱棣惹火了,诛杀十族,除了母族、父族、妻族外,有把门生故友算成一族给杀了!

广南县18488612614: 历史上被灭十族的人是谁?
谢受硫酸: 方孝孺(1357-1402),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在“靖难之役”期间,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刚直不屈,孤忠赴难,被诛十族.

广南县18488612614: 中国历史上唯一被灭十族的人是谁 -
谢受硫酸: 方孝儒 朱棣在攻下南京后,得大明皇位.迫令方孝儒为他起草即位昭书.方孝儒反对朱棣篡权,宁死不从,掷笔于地说:“死即死耳,诏书不草!”燕王大声说:“诏不草,灭汝九族!”方孝儒针锋相对的说:“莫说九族,十族何妨!”朱棣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