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苏轼原文赏析在线翻译解释

作者&投稿:游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译文

去年相送于馀杭门外,大雪纷飞如同杨花。如今春天已尽,杨花飘絮似飞雪,却不见离人归来,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呢?

卷起帘子举起杯,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月光无限怜爱那双宿双栖的燕子,把它的光辉与柔情斜斜地洒向画梁上的燕巢。

注释

少年游:词牌名。六朝乐府「杂曲歌辞」有《少年行》,与此稍异。近人梁仲策《词学·调名》称:「调名源自鲍明远《行乐诗》:『春风太多情,村村花柳好。少年宜游春,莫使颜色槁。』」检今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辑鲍明远诗,并无此几句。调见北宋晏同叔《珠玉集》。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为创调之作,并取以为调名。调名本意即咏怀少年之恣意游乐。一说北宋柳屯田词为创调之作。因词中有「贪迷恋、少年游,似恁疏狂」句,取「少年游」三字为词调名。《乐章集》《张子野词》入「林钟商」,《清真集》分入「黄钟」、「商调」。此调最为参差,各家句读亦多出入,今分七体,其源俱出于晏词。或添一字摊破前后阕起句作四字两句者;或减一字摊破前后阕第三、四句作七字一句者;或于前后阕第二句添一字者;或于两结句添字、减字者。《词律》以柳词为定格,而《词谱》则以晏词为正体。韩涧泉词有「明窗玉蜡梅枝好」句,更名《玉蜡梅枝》。萨天锡词名《小阑干》。

「润州作,代人寄远」: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皆作「润州作」。

润州:龙榆生笺引《元和郡县志》:「润州东有润浦口,因以名。」又引《清一统志·镇江府》:「隋开皇十五年置润州,唐天宝元年改丹阳郡。宋仍曰润州丹阳郡,开宝八年改镇江军。」

馀杭:龙榆生笺引《清一统志·杭州府》:「隋置杭州,大业三年改曰馀杭郡。宋仍曰杭州馀杭郡。」

邀明月:唐·李太白《月下独酌》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姮娥:《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东汉·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汉避文帝讳改嫦娥。

照画梁:傅子立注引战国楚·宋玉《神女赋》:「月初出,照屋梁。」刘尚荣按:「《文选·卷十九·宋玉〈神女赋〉序》原句作『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傅《注》截取句中数字,又误『日』为『月』。」

赏析

此词是作者假托妻子在杭思己之作,其实是写自己的不归之感,含蓄婉转地表现了夫妻双方的一往情深。

这首词有点特别。王文诰《苏诗总案·卷十一》对此词作了说明:「甲寅(熙宁七年)四月,有感雪中行役作。公(东坡)以去年十一月发临平(镇名,在杭州东北),及是春尽,犹行役未归,故托为此词。」这就是说,此词是作者有感于行役之苦而怀恋杭州及其家小而作,可是他托以「代人寄远」的形式,即借思妇想念行役在外的丈夫的口吻来表达他的思归之情。

上阕以思妇的口吻,诉说亲人不当别而别、当归而未归。前三句分别点明离别的时间——「去年相送」;离别的地点——「馀杭门外」;分别时的环境——「飞雪似杨花」。把分别的时间与地点说得如此之分明,说明夫妻间无时无刻不惦念。大雪纷飞本不是出门的日子,可是公务身,不得不送丈夫冒雪出发,这种凄凉气氛自然又加深了平日的思念。后三句与前三句对举,同样点明时间——「今年春尽」,地点——「家」,环境——「杨花似雪」:杨花飘落,杨花飞舞,可是去年送别的丈夫「犹不见还家」。原以为此次行役的时间不长,当春即可还家,可此时春天已尽,杨花飘絮,却不见人归来,不能不叫人牵肠挂肚。这一段引入了《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手法,而「雪似杨花」、「杨花似雪」两句,比拟既工,语亦精巧,可谓推陈出新,绝妙好辞。

下阕转写夜晚,着意刻画妻子对月思人的孤寂、惆怅。「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说的是寂寞中,思妇触景伤怀,便希望借酒浇愁,本想仿效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卷起帘子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让她倍感凉意,只能邀月对饮,可见孤寂之甚,只有凉意侵袭,可见悲凉之至。结尾三句是说,妻子人间孤寂地思念丈夫,恰似姮娥月宫孤寂地思念丈夫后羿一样。姮娥怜爱双栖燕子,把她的光辉与柔情斜斜地洒向那画梁上的燕巢,月光给梁间幸福的双燕挥洒温柔的光辉,好生怜惜,而对于孤寂伤怀的自己,月亮却毫不在意,这就不能不使妻子由羡慕双燕,而更思念远方的亲人,那份愁苦、凄惶真令人不堪忍受。

这个思妇的所思所念,是身为征人的作者所设想的,这样作者的恋家思归之情昭然若揭。

此词艺术上的成功集中在两处:一是利用飞雪与杨花形状相似,却代表着两种不同节后的特点,互为比喻,一可以形象地表示气候由极冷到极暖,历时长久;二可以构成洁白迷蒙的景象,象征着纯真而纷乱的情思。也就是说,雪与杨花互喻,既有表情上的深度,又有形象上的美感。二是构思新巧别致。将「姮娥」与作者之妻类比,以虚衬实,以虚证实,衬托妻子的孤寂无伴;又以对比衬托法,通过描写双燕相伴的画面,反衬出天上孤寂无伴的姮娥和梁下孤寂无伴的妻子思情之孤苦、凄冷。从双栖燕反衬出单栖人已是一种纤巧的联想,而把月照梁上燕,看作是月中嫦娥只垂爱于成双成对的燕,而不顾怜空闺独守之人,就更是一种绮思妙想了,其表现力远胜于一大段思妇的内心独白。这高超的艺术手法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魂。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公元1074年(宋神宗七年)三月底、四月初,苏轼时任杭州通判,因赈济灾民而去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王润之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苏轼原文赏析在线翻译解释
「润州作,代人寄远」: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皆作「润州作」。润州:龙榆生笺引《元和郡县志》:「润州东有润浦口,因以名。」又引《清一统志·镇江府》:「隋开皇十五年置润州,唐天宝元年改丹阳郡。宋仍曰润州丹阳郡,开宝八年改镇江军。」馀杭:龙榆生笺引《清一统志·杭州府》:「...

苏轼哪几首诗最出名?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定风波 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

少年游 苏轼的意思及赏析?
熙宁六年冬天,他又被两浙转运使派到常、润、苏、秀等州赈济灾民,直到第二年入夏才回杭州。这首词就是苏轼有感于行役之苦而怀恋杭州及其家人而作。此词采用了“代人寄远”的形式,即借家中的思妇想念行役在外的丈夫的口吻来表达他的思归之情,这也是唐宋“闺怨”诗词常用的写法。全词如下:去年...

苏轼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原文写作背景注解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①。去年相送②,余杭门外③,飞雪似杨花④。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⑤,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⑥,分明照,画梁斜。①润州:今江苏镇江。古代女子寄诗给在外的丈夫,叫做“寄远”。据《苏诗总案》卷十一,熙宁七年(1074)四月,“有感雪...

帮忙赏析一下苏轼的少年游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宋神宗熙宁七年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远润州时(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王润之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

苏轼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注释和评析
我们这里分析的《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一词,便可以看成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的暮春时节。熙宁六年,润州大旱,朝廷拨粮三万石,募饥民兴修水利以代赈。苏轼于十一月离杭赴润赈灾,至熙宁七年四月仍滞留润州,离别亲人已有半年之久,感于“行役未归”,故有此作。细绎词中的内容,与诗人...

苏轼写雪景的诗
苏轼写雪景的诗如下:1、《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2、《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独自披榛寻履迹...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的介绍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写夫妻别离时间之久,诉说亲人不当别而别、当归而未归;下片转写夜晚,着意刻画妻子对月思人的孤寂与惆怅。词用飞雪似杨花和杨花似雪这两个比喻贯穿上片,结构精致,文思巧妙。全词情景交融,如一幅幽美的画卷,运用对比与类比手法,营造...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的注释译文
⑴少年游:词牌名。⑵润州:今江苏镇江。⑶余杭门:北宋时杭州的北门之一。⑷“对酒”句:写月下独饮。⑸姮娥:即嫦娥,月中女神。亦代指月。《淮南子·览冥训》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高诱注曰“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

镇巴县17226386639: 苏轼 少年游 -
吉鸦捷立:[答案]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纱窗. 却是姮娥怜双燕,分明照、话梁斜. 赏析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乞补外郡,...

镇巴县17226386639: 少年游苏轼的意思及赏析?越详细越好,不需要的可省略少年游苏轼的意
吉鸦捷立: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苏轼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纱窗.却是姮娥怜双燕,分明照、话...

镇巴县17226386639: 诗歌鉴赏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
吉鸦捷立: 此词艺术上的成功集中在两处:一是利用飞雪与杨花形状相似,却代表着两种不同节后的特点,互为比喻,一可以形象地表示气候由极冷到极暖,历时长久;二可以构成洁白迷蒙的景象,象征着纯真而纷乱的情思.也就是说,雪与杨花互喻,既...

镇巴县17226386639: 苏轼少年游解释 -
吉鸦捷立: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纱窗. 却是姮娥怜双燕,分明照、话梁斜. 【翻译】 去年送你时到了杭州郊外,雪下得异常得大 今年春天都...

镇巴县17226386639: 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 - 13题少年游
吉鸦捷立: 12. “代人寄远”的形式巧妙在从对方着笔,借家中的思妇想念行役在外的丈夫的口吻来表达词人自己的思归之情.(2分)上片以思妇之口,诉说丈夫离家已久,当归未归;...

镇巴县17226386639: 《少年游》的中心思想,情感表达 -
吉鸦捷立: <<少年游>> 【宋】周邦彦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简析】这是一首描写恋情的词篇.上片,烘托室内气氛,极写...

镇巴县17226386639: 苏轼的少年游赏析 -
吉鸦捷立: 开篇总揽灞桥全景“参差烟树灞陵桥”一句,直接点明所咏对象,暮色苍茫中,杨柳如烟;柳色明暗处,霸桥横卧.灞桥是别离的象征,眼前凄迷的灞桥暮景,更易牵动羁泊异乡的情怀. 好像是 我也不怎么清楚

镇巴县17226386639: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的创作背景 -
吉鸦捷立: 此词作于公元1074年(宋神宗七年)三月底、四月初,苏轼时任杭州通判,因赈济灾民而去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王润之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 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自请外任,被调任为...

镇巴县17226386639: 《鹧鸪天 代人赋》 -
吉鸦捷立: 辛弃疾的《鹧鸪天 代人赋》的鉴赏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稼轩词六百余首,用调一百以上.在这些词调中,利用频率最...

镇巴县17226386639: 少年游? -
吉鸦捷立: 额~~~你说的是谁写的啊? 欧阳修的《少年游》 阑干十二独凭春. 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 二月三月, 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 江淹浦畔, 吟魄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 更特地, 忆王孙. 少年游 宋-柳 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 高柳乱蝉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