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注释和评析

作者&投稿:函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苏轼《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②》注释和评析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③,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 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 风露透窗纱。 恰似姮娥怜双燕④, 分明照、画梁斜⑤

  【注释】

  ① 少年游:词调名。调见晏殊《珠玉词》,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以为名。又名小阑干、玉蜡梅枝。双调。此词五十一字,前段六句,后段四句,各两平韵。

  ② 题一本无“代人寄远”四字。 润州:隋唐州名,宋时为军、府,治所即今江苏镇江市。

  ③ 余杭门:宋时杭州北门之一。

  ④ 姮(heng)娥:即嫦娥。《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

  ⑤ 照画梁,语出宋玉《神女赋》序:“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皓若明月舒其光。”

  【评析】

  苏轼在词坛上的起步较晚。根据朱彊村的编年,苏轼现存最早的词,是宋神宗熙宁五年通判杭州时所作的《浪淘沙》“昨日出东城”、《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潮》等篇。这个时间,比起他最早的编年诗(宋仁宗嘉祐四年)来,晚了整整十三年。这种现象,说明在北宋初期,词的地位仍然较低。在封建士大夫们的眼里,词被视为“艳科”、“小道”,不过是写男欢女爱、伤春伤别之情,在酒筵之间供歌儿舞女们唱唱,娱怀遣兴而已,不过是一种“诗余”。所以苏轼在进入仕途之初,不会首先去涉足词坛,这是可以理解的。

  从熙宁五年到熙宁七年,苏轼在杭州的这一段时间,共存词四十余首,一般认为是他词作的早期。这一时期,苏词尚未摆脱时代风气的影响,内容主要是写伤春伤别、浅恨闲愁,风格也基本上是婉约的,读起来与晏欧词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我们这里分析的《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一词,便可以看成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的暮春时节。熙宁六年,润州大旱,朝廷拨粮三万石,募饥民兴修水利以代赈。苏轼于十一月离杭赴润赈灾,至熙宁七年四月仍滞留润州,离别亲人已有半年之久,感于“行役未归”,故有此作。细绎词中的内容,与诗人这一段时间的经历完全吻合,所以我们推测,题中“代人寄远”的“人”字,指的正是诗人的妻子。托为家人“寄远”,实际上是一种从对面写起的手法,就像杜甫的《月夜》一样,通过写妻子的愁苦,反过来衬托自己思念亲人的苦闷。有人将“代人寄远”解释成“代妓寄远”,是缺乏根据的。

  词的上片,是通过两个场景的描写,来表现闺中人的离情别绪。这两个场景,一个是去年冬天,冒着满天纷纷扬扬的大雪,妻子送别丈夫于余杭门外的情景;另一个是今年春天将尽、杨花柳絮漫天飘飞之时,妻子在闺中对远行亲人的苦苦思念。这一段描写,从表面上看,词意较为明显,感情的线索似乎也比较简单,其实,这里却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内涵。

  首先,是词中展示的时间线索。作者在这里写了两个时间:“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尽”,而联系这两个时间概念的,是“犹不见还家”一句中的“犹”字。这条时间线索具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渲染了时间上的距离感,显示了离别的漫长,而这恰恰是人物痛苦产生的原因;另一个作用,是造成一种如泣如诉的感觉,好象这位闺中人正面对着我们,哀怨地向我们倾诉着她离别亲人后的痛苦,诉说着冬去春来,岁月的熬煎。这种时间上的距离感、感情上的倾诉感,都是通过这条时间线索表现出来的,假如词中没有这样一条明确的时间线索,这一段描写的感人力量显然就要大大削弱。

  其次,是诗人在这一段中的巧妙比喻。以杨花喻雪,出自《世说新语》中谢安问子侄“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女谢道韫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著名故事;以雪喻杨花,则出自韩愈的《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些,本不是什么新鲜的比喻。诗人的巧妙之处,在于抓住了这两种自然景物可以互拟的特点,先以杨花喻雪,再以雪喻杨花,这就不仅轻而易举地描绘出这两种景物的形象,而且突出了雪与杨花相似这一点。惟其相似,闺中人在看到“今年春尽”的杨花时,才会蓦然回忆起“去年相送”时的情景,而“杨花似雪”、“雪似杨花”这一对比喻,也就成为联结前后两个场景的重要的内因。

  另外,“杨花似雪”、“雪似杨花”这样一种回环往复的修辞形式,使人很容易联想起《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表现手法。这种修辞方式,造成了韵律的回荡,增添了语言的流动感,使得这首词从一开始就笼罩在一种优美的艺术氛围之中。

  如果说,词的上片所描写的场景是阔大的,那么到了下片,摄取的镜头就变得极近、极细小;从抒情的角度看,闺中人的感情也表现得更婉曲、更细微。

  “对酒卷帘邀明月”一句,显然是化用了李白《月下独酌》诗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句的句意,但李白所表现的,仅仅是孤独和寂寞,而闺中人的对月,更多的则是寄托了对离人的怀念。共对中天明月,相隔无限关山,此时此刻,她的“卷帘邀月”,包含着多少无法排遣的愁苦,又寄托了多少热烈的期待和渴望!然而现实却是无情的。她的心上人还远在天涯,她们的重逢还不知何日,所以下一句:“风露透窗纱”,笔调便转为凄清。夜深了,冷风和雾气透过窗纱,打在闺中人的身上,她心中的悲凉是可想而知的。这时候,她抬起头来,正巧看到冷月的清辉穿过窗户,照在栖息于画梁的双双燕身上,这就更强烈地触动了她的离愁。

  “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一句,包含着丰富而曲折的艺术内容。首先,它写出了双燕的幸福。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双燕总是被当作爱情幸福的象征,同时又与离别的痛苦形成对比来加以表现的。如晏殊的《蝶恋花》词中,就是把“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与思妇的“离恨苦”对照着来写的;又小山词《临江仙》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亦是如此。在本词中,诗人写出燕子双双,依偎于画梁之上,栖香正稳,也正是为了反衬出闺中人的孤独和愁苦。这一层意思,在词中是很明显的。

  第二层意思,是写闺中人的心理。“恰似”二字,显然系闺中人之所想:望着皎洁的月光,她很自然地想到了月宫中的寂寞嫦娥。她想象着,嫦娥见到人间的这一对幸福的燕子,看到它们形影相从、双止双栖,该会是多么羡慕,以至深情地把月光投射在双燕的身上。在闺中人的这种痴想中,我们感到有一种寄托:她实际上是在嫦娥这个形象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借嫦娥的“怜双燕”,来写自己对爱情幸福的羡慕和渴望。只不过对于封建淑女来说,这种感情是羞于剖露的,所以借“恰似”之想,比较曲折地加以表达罢了。

  另外,这一句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通过写景物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分明照、画梁斜”,写的是月光照耀下栖息在画梁上的燕子,但同时,它又把闺中人那种久久凝视、如醉如痴的神态,也“分明”地暗示给我们了。我们可以想象:月亮西沉了,“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我们的女主人公,早已是“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了,但她却久久地坐在窗前,痴痴地仰望着画梁上的双燕,不肯离去。她的孤独和痛苦、她的期待和渴望,都在她这种凝神痴望的神态中表现出来了。所以,“分明照,画梁斜”一句,不仅是景物的正面描写,同时也是人物形象、人物感情的侧面烘托。它使得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加深婉而细腻,这也是此词以景语结尾却显得格外缠绵动人的原因之一。

  苏轼的这首《少年游》,是他早期的重要代表作,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早期词作的一些突出的特点。

  首先,就是词的题材还是传统的伤春伤别、浅恨闲愁的内容,生活面还相当窄;它的表现手法和使用的语汇,也基本上没有超出欧阳修、晏殊词的藩篱。把这种词与苏轼密州以后的作品相比较,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苏轼倅杭时期的词作,其豪放词风还没有形成。过去有些评论对苏词此期评价过高,是不够妥当的。但是,苏词创作之始,就具有一些鲜明的艺术特色,这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此词的语言,疏朗、明快,特别是上阕,清新自然,纯乎口语,而表达的感情,又确实是清切婉丽,优美动人。正像楼敬思所说,是“冲口而出,无穷清新”(《词林纪事》引)。这种语言风格,是应当给予充分肯定的。过去有人批评此词的上片“抒情过于率直”,其实并不公允。因为在北宋前期的词坛,“天然”还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只是到了后来,词才日益以婉曲蕴藉、绵邈细密为“正宗”,反而把词的最初的形态——民间词的许多特点丢失了。

  另外,此词虽然描写爱情,却不涉艳俗,更没有柳永、黄庭坚辈的那种“淫媟之辞”。它所表现的爱情是诗人真挚感情的抒发,是发自肺腑的心声。不轻浮、不造作。这些特点,在苏轼后来的词作中始终保留着,成为苏词风格的重要方面。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的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的注释译文
⑴少年游:词牌名。⑵润州:今江苏镇江。⑶余杭门:北宋时杭州的北门之一。⑷“对酒”句:写月下独饮。⑸姮娥:即嫦娥,月中女神。亦代指月。《淮南子·览冥训》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高诱注曰“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

古诗《少年游〉〉
【宋词-《少年游》-苏轼】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笎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苏轼词作鉴赏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远润州时(今江苏镇江)。为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少年游 苏轼润州作,代人寄远。去年相送...
(1) (2) 略

《少年游》词牌的格律变化多样,都有哪些不同版本和作者的特色?_百度...
而苏轼、周邦彦和姜夔的别格作品有所不同:苏轼《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仄...

少年游经典诗词鉴赏,10首《少年游》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少年游 并刀如水宋---周邦彦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少年游词牌 适合写什么样的词
少年游词牌适合写爱情、抒情、友情、送别、怀古、心境等主题的词。该词牌字数一共有五种,分别是91字、92字、94字、95字、96字,其格式为双调,平韵。

表现青春朝气的诗句(10首《少年游》)
《少年游》始见于晏同叔《珠玉词》。按晏殊所在年代(991--1055)可知。少年游: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今天小编为您搜集整理十首《少年游》,与君共赏。《少年游·离多最是》【宋代】晏几道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

《鹧鸪天代人赋》译文及赏析
思妇诗颇多亦有深厚的传统,因此稼轩写主人公之苦闷愁思能感同身受,写来其情不虚,其意不隔,“情真景真,与空中语自别”(许昂霄《词综偶评》)。我们大胆假想,也极有可能是以“代人赋”为障眼法,借以自写情怀 ,如李义山之《代赠》、苏东坡之《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之类。

关于饮酒的古诗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译文:在此风声呼啸之地熟人故交已是很少了,那里可以找一登高远望之处送别归去的友人呢?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香之酒,明日就要成为断根的飘蓬一般匆匆离去了。5,题袁氏别业 \/ 偶游主人园 唐代:贺知章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清镇市13063892938: 苏轼少年游解释 -
再肤塞雪:[答案]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纱窗. 却是姮娥怜双燕,分明照、话梁斜.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乞补外郡,被朝廷...

清镇市13063892938: 苏轼少年游解释 -
再肤塞雪: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纱窗. 却是姮娥怜双燕,分明照、话梁斜. 【翻译】 去年送你时到了杭州郊外,雪下得异常得大 今年春天都...

清镇市13063892938: 诗歌鉴赏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
再肤塞雪: 此词艺术上的成功集中在两处:一是利用飞雪与杨花形状相似,却代表着两种不同节后的特点,互为比喻,一可以形象地表示气候由极冷到极暖,历时长久;二可以构成洁白迷蒙的景象,象征着纯真而纷乱的情思.也就是说,雪与杨花互喻,既...

清镇市13063892938: 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 - 13题少年游
再肤塞雪: 12. “代人寄远”的形式巧妙在从对方着笔,借家中的思妇想念行役在外的丈夫的口吻来表达词人自己的思归之情.(2分)上片以思妇之口,诉说丈夫离家已久,当归未归;...

清镇市13063892938: 《少年游》的中心思想,情感表达 -
再肤塞雪: <<少年游>> 【宋】周邦彦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简析】这是一首描写恋情的词篇.上片,烘托室内气氛,极写...

清镇市13063892938: 苏轼的少年游赏析 -
再肤塞雪: 开篇总揽灞桥全景“参差烟树灞陵桥”一句,直接点明所咏对象,暮色苍茫中,杨柳如烟;柳色明暗处,霸桥横卧.灞桥是别离的象征,眼前凄迷的灞桥暮景,更易牵动羁泊异乡的情怀. 好像是 我也不怎么清楚

清镇市13063892938: 描写雪景的诗词以及与沁园春雪的不同 -
再肤塞雪: 经典的有《诗经·小雅·采薇》,全诗太长,名句如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将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场景进行对比,表达了战士离家和归来时不同的心境.给人忧伤的感觉,基调相对低沉.而《沁园春·雪》非常豪...

清镇市13063892938: 苏轼的词,字少点.
再肤塞雪: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清镇市13063892938: 苏轼的有关月的诗句 -
再肤塞雪: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清镇市13063892938: 少年游? -
再肤塞雪: 额~~~你说的是谁写的啊? 欧阳修的《少年游》 阑干十二独凭春. 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 二月三月, 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 江淹浦畔, 吟魄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 更特地, 忆王孙. 少年游 宋-柳 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 高柳乱蝉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