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集解51】不说之说

作者&投稿:咎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论语·八佾】3·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 其如示诸斯矣!”指其掌。

【大意】有人向孔子请教禘祭的理论。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的人治理天下,就了如指掌了。”一边说,一边指着手掌。

前章说,鲁国的禘祭为僭礼,或逆祀,孔子“不欲观之”。本章有人向孔子请教禘祭之礼,孔子答“不知”。可孔子明明是知道的,若不知就不会“不欲观之”,知其非礼而勿视。孔子说“不知”,实有难言之隐。孔安国注:“答以不知者,为鲁君讳也。”在《论语》里孔子对大夫僭越的怒斥之声不绝于耳,可从未听他说过一句鲁君或鲁国的不是。鲁国行禘祭,是鲁君僭天子礼。闵僖逆祀,也是鲁君之过。在孔子的伦理体系中,君与父相对、忠与孝并论。《论语·子路》叶公对孔子说:“我们这儿直率的人,父亲偷羊,儿子便告发他。”孔子说,“我们那儿的直率与你们不同。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13·18)这在今天看来是违背法制精神,可谓愚忠、愚孝。但孔子的忠君,与大一统时代的忠君已有本质的区别。大一统时代的忠君是皇权压迫下的俯首听命。而孔子的忠君,是受血缘亲情所支配的本能行为,是不可违抗的天命。那违抗天命会如何?良心不安。即使是现代人告发自己的亲生父亲,于法理而言虽通,可于情也难逃内疚,周围人也会用异样的眼光来评价。用现代人的父子之情来理解孔子的君臣之道,就能体会孔子“为鲁君讳”的苦衷。“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4.18),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婉转劝止,不被接受,仍恭敬不违,忧愁而不抱怨。孔子的事君之道与事父母之道是一以贯之的。

《论语·述而》陈国的司败问孔子,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7·31)孔子的回答可说是睁眼说瞎话。因为“鲁昭公不知礼”已是天下共知。据《左传·昭公五年》载,鲁昭公到晋国去朝拜伯主晋侯,从郊劳至赠贿,没有失礼的地方。晋平公就问大夫女叔齐,“鲁侯不是不善礼吗?”女叔齐说了番春秋大义,指出昭公知“仪”而不知“礼”,列举了一通昭公不任用贤臣,鲁国政令出自私家,违反大国盟约,欺凌小国等等政务无能的理由来解释其“不知礼”。若以此论,那春秋几乎就没有知礼的诸侯了。鲁昭公之所以被天下耻笑“不知礼”,是因为他娶了一位吴国的同姓女人。而周礼规定“同姓不婚”,坐实了笑柄。吴国的始祖是周朝先祖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亶父有三子,泰伯、仲雍、季历。季历的儿子是姬昌,即周文王。传说,亶父预见到姬昌的圣德,因此想打破惯例,将君位传给幼子季历,再由季历传给姬昌。泰伯为实现父亲的意愿 ,便偕同仲雍出走至勾吴。《论语·泰伯》云:“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8·1),就是称赞泰伯的让国之举。周朝统一天下后,将吴国分封给泰伯的后代。所以吴国与鲁国同宗,都姓姬。鲁昭公娶了吴女,不便称之吴姬,改名为吴孟子,孟子可能是这位夫人的字。《左传·哀公十二年》书曰:“昭夫人孟子卒”,不书其姓,为尊者讳。然瞒不过天下人的眼睛。孔子明白陈司败所问为何,坚决不言君亲之过。故明知昭公违礼,亦答其知礼。孔子退出后,陈司败就对巫马期质疑孔子的品行说,“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我听说君子是无所偏袒的,君子难道也会有私心吗?巫马期将这话传给孔子。孔子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我真幸运,假若有错,人家一定给指出来。孔子不说亲君之过,还将过归于自己。这就是孔子的事君之道。一国之国君知礼与否,关乎国家声誉和安全。君臣荣辱一体,辱君即是辱己,且陷一国之人于不义 。不若代君受过,一人受过,保住国之颜面。

然国君有过,臣子只一味包庇、遮掩,而不当有劝谏之责吗?劝谏,乃臣之首责。臣子是国君的助手,就是为国君出谋划策,察过纠偏的。但要讲究方式方法,私下里说,关起门来说,婉转地说,一而再再而三地说,类同“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而不是抗言犯上、背地私议、聚众闹事或里通国外,这样不是为了佐正国君,而是为了扬自己之声名、盗治国之功业。

齐国有位名臣叫晏婴,也是孔子崇拜的古之贤人。齐景公生性奢糜,多亏有晏婴善谏约束。有一次景公趁着晏婴出使鲁国,便在大冬天役使国人建造大台。国人皆翘首以盼晏子归来。晏婴回来后,先给景公唱了首歌:“冰冻的水浸洗着我,君主让我没法活。”边唱边流泪。景公忙制止他说:寡人停止建台就是了。婴晏拜谢景公后,飞驰到大台,拿鞭子抽打那些干活不卖力的人,说,“我们这些卑下的小人,都有房遮风挡雨,现在国君叫你们建个台,还不快点干”。国人都说,晏子是在帮老天施行暴虐。而就在这时,景公停止建台的命令到了。国人皆感谢景公。孔子说:“古之善为人臣者,声名归之君,祸灾归之身,入则切磋其君之不善,出则高誉其君之德义,是以虽事惰君,能使垂衣裳、朝诸侯,不敢伐其功。当此道者,其晏子是耶!”(《晏子春秋》)自古善于做臣子的人,总是把好名声归于君王,把灾祸归于自身,入朝就和君主切商其不善之处,出朝就高度赞誉君王的美德仁义,即使是侍奉无能懒惰的国君,也能使他轻松治国、称霸诸侯,而不夸耀自己的功劳。晏子就是孔子心目中为臣之道的楷模。

孔子没有晏婴的高位,不是君主身边的重臣。能当面劝谏国君机会并不多。《论语》中载有孔子与鲁定公、鲁哀公的对话,屈指可数。国君常是派人来向孔子问礼。比如《论语·阳货》篇,“孺悲欲见孔子”(17·20),孺悲就是鲁哀公派来向孔子讨教士丧礼的。本章“或问禘之礼”之“或”,可能也是鲁君派来的礼官。孔子不便对第三者中介指责鲁国行禘礼不宜,故答“不知”,但又想通过这个“中介”传达对鲁君的劝谏,故又言“知其说者之于天下,其如示诸斯矣!”通晓禘礼之深义,那治理天下就了如指掌了,孔子一面说,一面指着自己的手掌。“如示诸斯”,示,为假借字,同“置”,摆放之意。或曰同“视”,犹言“了如指掌”。言下之意,鲁国之乱,皆由僭禘而起,国君僭越天子礼,继而大夫、陪臣也竞相僭之。若循礼而治,何乱之有。《中庸》有言:“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可为此章之注脚。这就是孔子婉转劝谏的方式。言其不知,是不能说,转而言知礼而国治,实刺鲁乱之根源。此乃“不说之说”也。


清朝时为什么自称中国?
那时后它的正式国名是大清国,“中国”是一个广义是称呼。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至1659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逐步掌控全国。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

古代四库全书的书名是什么
周易函书约存_周易函书别集49-易笺,学易初津,易翼宗,易翼说50-周易孔义集说,易翼述信51-周易浅释,周易洗心,丰川易说52-周易述,易汉学,易例,易象大意存解,大易择言53-周易辨画,周易图书质疑,周易章句证异,乾坤凿度,易纬稽览图,易纬辨终备,周易乾凿度,易纬通卦验,易纬乾元序制记,易纬是类谋,易纬...

三国志11威力加强
何晏——论语集解 (政治+4) 王基——时要论 (政治+4) 曹植——辩道论 (政治+4) 苇昭——博弈论 (政治+3) 王昶——治论 (政治+3) 阚泽——乾象历注 (政治+3) 严畯——孝经传 (政治+2) 谯周——仇国论 (政治+2)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有关孔子和孟子
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直到现在,还有不少西方思想家,力图在孔子学说中寻求解决伦理道德方面问题的启示。所以说,《论语》作为...

孔子资料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 “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 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

孔子资料斤千亿
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

孔子生前的资料
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

何为“四书五经”,有书名和作者,最好有简单的介绍。
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孟子》:《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你不知道的那个武夷山:武夷山
就在五夫镇,朱熹完成了《论语训蒙口�》、《训蒙绝句》、《曾子年谱》、《家礼》、《论语集解》、《诗集传》等早期的著作。 朱熹的故居紫阳楼就在五夫镇村外的荷花塘边,又名紫阳书室,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朱熹从15岁起在此定居,一直到晚年迁居建阳为止,断断续续在这里住了近50年。紫阳楼位于屏...

盗版三国志攻略秘籍
1500 <\/P><P>【论语集解】 <\/P><P>种类 :专论 <\/P><P>效果 :政治+5 <\/P><P>价钱 :1000 <\/P><P>【典论】 <\/P><P>种类 :专论 <\/P><P>效果 :政治+5 <\/P><P>价钱 :1000 <\/P><P>【博奕论】 <\/P><P>种类 :专论 <\/P><P>效果 :政治+5 <\/P><P>价钱 :1000 <\/P><P...

延长县18734418355: 板栗有什么营养 -
双耿板蓝: 栗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每100克栗子含含糖及淀粉62~70克,蛋白质5.1~10.7克,脂肪2~7.4克,碳水化合物40~45克.生栗子维生素的含量可高达40~60毫克,熟栗子维生素的含量约25毫克...

延长县18734418355: 请问有谁能帮我翻译下面的句子 -
双耿板蓝: 子路请益,孔子答以“无倦”.请益,即是请孔子加以说明.颜渊篇颜子请问其目,也是请益的意思.无倦,即是先之劳之,永不懈怠.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

延长县18734418355: 论语 注解 -
双耿板蓝: 本人所要说的是,你所要的《集解》式答案,虽不是一人所述,但却都是一个调子,犹如今人的所谓“转录”一样,所以,也就都是错误的了.试问:什么样的聪明才是上等聪明?什么样的聪明才是下等聪明?即使一个人有着会造原子弹那样的...

延长县18734418355: 古籍的注释体例主要有哪几种,各自特征是什么 -
双耿板蓝: 古书的注释形式很多,各有特点.例如:“诂”,就是用当代的语文去解释古代的语言,或用普通话去解释方言.“训”,是用通俗的词语去解释难懂的词语,如《尔雅》有《释训》一篇.“传”,即传述的意思,如《论语》有《齐说》二十九...

延长县18734418355: 论语中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
双耿板蓝: 一直很困绕我的就是历代的解释有两派:一是这个“端”是“道”,异端就是与孔子之道相违背的“道”,朱熹说如杨墨二派;一是这个“端”是事物的性能的两个方面,如刚与柔.哪种解释,更近于孔子的本意呢?我看还要仔细的分析一下. ...

延长县18734418355: 介绍论语及孔子200到300字 -
双耿板蓝: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