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中的“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董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即心即佛.于念无念,念念不住.什么意思~

释义:一切法相皆是众生妄心产生的无明业相的显现,不执着诸业相,即是离妄,离一切颠倒妄想即是清净心,清净心即是佛心。前念不生后年不灭,念念不起心,念念不著相,即是如来清净本性。
出处:出自佛教禅宗祖师惠能说,弟子法海等集录的《六祖坛经》

扩展资料:
《六祖坛经》禅学思想:
一.“佛法不二”思想:慧能佛法不二的说法其实归根于道,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禅受中国传统文化道学的影响。而且方东美先生还从“格义学”角度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论证了中国佛学在形成阶段主要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二.自修自悟“顿悟成佛”:“自修自悟”是惠能修禅基本原则,《六祖坛经》指出“善知识,见性自净,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惠能的自悟自修首先是建立在依自力不依他人的基础上的。
三.“不立文字”: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之渊源是释迦牟尼的“拈花微笑”的典故。惠能南宗的“不立文字”之本意并非完全主张不要文字,也不仅仅是教导弟子们在学习经教时不执着、不拘泥于文字,而是要突破语言文字的遮蔽,努力去把握语言文字后面所蕴含的真理。
四.“三无”思想:“三无”思想即“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六祖把其视为禅门修行的三大纲领。《六祖坛经》说:“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实相无相,但实相也并非离开万物,别有所指,这就需要有般若,以般若故不住于相,透过诸相,始能通达法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六祖坛经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六祖慧能大师《坛经》的主要宗旨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六祖慧能大师《坛经》的主要宗旨。《六祖坛经》是目前唯一非佛说而称为经的汉文经典,也是世界佛经史上第一部非佛说的异国经典。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禅宗中的这个无念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境界,真的是一念不起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讲一个小故事:有个禅者独自在花园中静坐,突然闻到一阵芳香随着晚风徐徐飘来,他兴奋不已,同时也陷入了沉思。平时有风吹送花香时,心绪不静,不一定能闻到。心静的时候花不一定开放,花开放也不一定有风吹,此时此刻在黄昏下闻到这么美妙的花香是多少因缘际会的巧合啊。
  
正当他沉浸在自己的愉悦兴奋之中的时候,师父突然走过来跟他说了一段话:“守戒律的人,不一定要开花结果才有芬芳。有禅定的心,没必要在因缘里寻找芬芳,他的内心永远保持喜悦的花香。智慧开花的人,他的芬芳会弥漫整个世界,不会受时节限制。一个内心拥有戒、定、慧品质的人,即使在逆境里也可以飘送无念的芬芳呀!”
  
禅宗的诸多境界都是语言无法描述的,但是又不得不通过文字指导后学,正所谓在心为禅,出口为教,禅教结合才能使人有所受用。
  
禅宗的这个无念是于念而不念,见一切法,不执着一切法;遍一切处而不执着一切处。怎么理解呢?就是眼睛看到的一切色,耳朵听闻的一切声,鼻子闻到的一切香,舌头尝到的一切味,身体感受的一切触,意识思维的一切法,都不染于心。色、声、香、味、触、法是六个贼,之所以称其为贼,是因为它们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媒介,劫掠一切诸善法财。
  
无念就是常净自性,看着六贼从六门走出,在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这就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哪怕自性起了念,虽然眼能见色,耳能闻声,身有觉知,但是于心不染,于境不粘,这也是万般自在的,所以这就是无念。《维摩经》云:外能善分别诸法相,内与第一义而不动。
  
慧能大师的这个无念,不是让人们离群索居,闭目塞听,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念,而是照样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照常从事各种活动,只是要求对任何事物、任何对象都不产生贪取或弃舍的念头,不执著好恶、美丑的观念。很多对修行一知半解的人打坐的时候就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努力使得自己空掉一切,其实这是坐枯禅,根本不是真正的打坐。

《坛经》云:“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这个“坐”不是原本意义上的坐,而是指的念不起或者说无念。无念的“无”是取消对事物所持有的有无、善恶等两边对立性的观念;“念”是使得心与真如相应。这才是禅宗主张的打坐、坐禅。
  
“无念”不仅是用来指导修行打坐的原则和方法,而且还是通万法、见诸佛境界和至佛地的途径。《坛经》云:“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位地。”

意思是:若见到一切万物存在,而心不生分别,念头不停住于物,就是无念。

出自:《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之般若三昧无念行(经文)。

原文: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作者:法海、宗宝等。

创作年代:唐宋。是佛教禅宗祖师惠能说,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

释义:当你看到万物万象的时候,心无杂念,思绪不会因为事物干扰而停留,就是无念。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六祖坛经》最早起源于六祖惠能大师应邀至大梵寺开示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法海将此事记录题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一卷》。惠能回曹溪山后,传授“无相戒”,故法海于书名补上“兼授无相戒”。这时《坛经》开始外传,俗称《六祖法宝记》。

“坛”,即高台。惠能曾坐在韶州大梵寺的一个高台上为众人说法。惠能的弟子法海按照惠能的嘱咐,把他说法的内容记录下来,编纂成书,于是就有了《六祖坛经》。该部典籍不仅记下了惠能的佛学理论,也记录了他的身世、经历和得法、传法的经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般若三昧 

百度百科——六祖坛经



若见到一切万物存在,而心不生分别,念头不停住于物,就是无念。

简单的理解,念是人心的活动,平时我们见到事物,心里就生分别,即所谓的感性认知,然后又通过理性来分析探讨,以为这就是我们了解了世界,了解了宇宙,却不知道这正是一切虚妄分别,一切错误,一切痛苦的开始。无念,就是要我们的心见事物时,心不黏着,不起分别,要明白我们所见所感的一切,都是六根带来的形象概念而已,不是真实的存在。平时我们感知到事物,心念即起,然而此念起后,并不随事物消灭,反而执著于已经消逝而去的形象,这就是所谓的“染著”。六祖告诉我们,念念之中,要不思前境,如此就是《金刚经》中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了。

个人理解为:因惠能师祖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知要去掉妄念浮云,无念,无相,无住,即可顿悟成佛。其实这就是古代的唯心主义了。心静万物皆静。此话应该是说心不去想,既无念也

1、念:指心中染著的意思。例如看到喜欢的,成语叫「念念不忘」。

2、法:泛指六尘。也就是所有一切。

3、凡是见、闻、嗅、舔、摸、想到的,心中都没有贪爱,就称为无念。

4、进入无念的方式就是「无贪爱」,简称「无欲」

对佛法、气功、2012感兴趣吗?请进入「法迄巴」贴吧

一切法就是你所见的形形色色事物。学会面对事物时候事来就做,过后不留。简单的举例:饿就要吃饭,专心吃过碗后就不要去考虑这顿饭好吃不好吃等等问题了。就是无念。


《六祖坛经》中的“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若见到一切万物存在,而心不生分别,念头不停住于物,就是无念。出自:《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之般若三昧无念行(经文)。原文: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作者...

请介绍六祖慧能的五个智慧名言?
五, “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迷惑的人,即使佛站在面前,他还以为是普通人。而已经开悟的人,认为众生人人都是佛。六祖坛经 ■总结:六祖慧能讲:“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能看懂了社会众生,就是看懂了佛性。佛法都是在生活和社会中总结出来的,讲的都是人生中的道理。...

什么是佛说的般若?
这句话是佛教的经典禅语,讲的是关于佛家的顿悟思想,出自《六祖坛经》中的《般若品第二》章。般若念bō rě,也作班若、波若、钵若、般罗若等,是梵语音译,一般读作“波耶”。在佛家的经典中有意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的意思,具体包含的东西很广。愚和智是一种用来代表佛家思想的符号,人...

一念愚即般若绝 一念智即般若生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个愚蠢的念头就断绝了智慧,一个明智的念头就产生了智慧。这句话出自于《般若品第二》,也就是出自《六祖坛经》,讲的是惠能向信众讲论般若智,即禅宗的真谛。般若是辨识智慧,是消除见者和所见结合并引向解脱之道的方法,通过合一各分支的实践,不纯逐渐减少,知识之光将照亮辨识能力。

一念般若生啥意思
意思是:产生了一个愚蠢的念头,般若就没有了;如果产生了一个有智慧的念头,般若就会产生。般若,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是“智慧”的意思 这句话出自《六祖坛经》中的第二章《般若品第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

若心有往,即为非住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也可以换成“若心有住,住即非住”。换成《六祖坛经》中的话,就是“若觅真不动,动上(即)有不动”。也就是说,《金刚经》中,觉者说,菩萨修行布施,应离一切相发心,不应住相生心,应生无所住心。但是,倘若一旦心有所住,这个住仍是“住”相。此时,若同时...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是什么意思?
语出《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罗蜜?...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请问用意何在?意指为 ...
六祖惠能的名言之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就最能说明其含义,如果一个人他心中无善恶,那又何须去辩善恶。世间之事如果无善,那便是无恶。因此这句‘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所指的就是:真正得道的人,往往就是在道之外。而对社会的影响的话,这句话对于...

“心无所念,亦无所持”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心中没有念想 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支持自己的了。一 、何名无念?《六祖坛经·般若品》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於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

时时勤拂拭 勿使染尘埃的意思
这句的意思是说,屏除自己身体内心不好的行为及念头,日日除,时时除,日久天长,心即如无垢明镜一般。即能包溶万物。

城东区19144729668: 关于“心”的问题 -
丹娜特制: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第十篇,意思是说:做事不要去祈求结果,但要有认真去做的心.放在俗世简单来说:就是你只管按你的本意去做,不要去担心做出来的结果.这样就没有困忧了.

城东区19144729668: 这句话似乎很有道理
丹娜特制: 实际上,这几句话阐述了佛教禅宗的基本教义. 例如,第一句,“心不迷不随生死”,是说,如果心不迷红尘,就可以不受生死的左右,达到解脱生死的境地.而佛教讲,佛者,觉也.就是说,人主要觉悟,就可以成佛. 所以,这句话就是佛教基本教义的另一种阐释. 后面的三句话,也都是这样的情景,不再赘述.

城东区19144729668: 什么是顿悟?怎么才能顿悟? -
丹娜特制: 顿悟,是指谓顿然领悟.顿悟是禅宗的一个法门,相对于渐悟法门.也就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见性”法门.它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当然这不是唯一途径,顿悟更主要的是通过灵感...

城东区19144729668: 佛教,无念在任何地方都要做到吗?在极乐世界与涅槃境界呢? -
丹娜特制: 无念者, 无杂念也并非无一毫之念;无想者 ,不想过去现在未来之事也 ,并非一无所想,若一无所念一无所想 ,则心置於何处,故心专一则杂念自无 ,神摄一则妄想自除 . 念.就是意识对事物的认知过程.无念就是剔除认知过程中隐含的“判...

城东区19144729668: 无念还有业障吗?
丹娜特制: 石头也是无念,没有业障又如何?佛教不是无念,而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念只是前半部分.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很简单,但念佛就是因无所住而生其心南无阿弥陀佛 :xianhua

城东区19144729668: 什么叫净六识?何谓净?净六识=灭六识吗? 怎么样才算净?无我是无六识吗? -
丹娜特制: 你的想法是谬论啊,除了个别的残疾人六识不全,人怎么可能没有六识呢?残疾人不全的那六识部分并没有净化,而是现世中显现的不良果报啊.所谓的净,就是不染,不染就是不让六识去贪恋染着色、声、香、味、触、法,佛门的一切修行都是在净化而已.——参看“金刚经”净跟灭是全然不同的,修行可以净化六识,死亡之时才会完全灭掉六识.在生死之际,中阴显前那个石光电火的时候,你的心识会因为这个暂时的六识关闭而产生极大的力量,六道轮回的种子开始作用,你就可以从此解脱、或者堕落.——参看“中阴救度”无我并非无六识,而是修行六识的净化后,对“我”及“我所”不在执着,随缘自在,脱离这些因“我”而生的烦恼.

城东区19144729668: 佛教经典语录 -
丹娜特制: 佛说;世人营营为了名,世人碌碌为了利.为名者终为名损身,为利者犹如袖蛇而行,抱虎而眠.待到险危之时,在悟出一个空字,为时晚矣!

城东区19144729668: 修道,修心之法,口决.想修道 -
丹娜特制: 佛道修行在心中,若欲修心,先达根本.佛陀正法心传第二十八代达摩祖师在《血脉论》云: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又云:见本性为禅.若不见性,即非禅也.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至道幽深,不可语会,典教凭何所及.但见本性,一字不识亦得.所以,见性是修行的根本;所以在《六祖坛经》中五祖弘忍大师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城东区19144729668: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
丹娜特制: 问:六祖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要如何识本心呢?答:「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出自《六祖坛经》,是五祖对六祖说的.五祖弘忍告诉六祖慧能说:「如果没有认识本心所在(没有亲证本心)的话,修学佛法都将落于玄...

城东区19144729668: 什么是道?? -
丹娜特制: 佛教以人为中心,故其道不远人.但人的根性有利钝,习染有厚薄;同具净信,而悟境有高低,修学有优劣.且人的生活环境各殊,志趣乐欲互异.故在道的接受与修学上必须照顾特点,力求相应,而不可胶柱鼓瑟固执不变.六祖慧能对志诚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