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地层划分

作者&投稿:市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多重地层划分~

(一)岩石地层划分
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台地相区(包括柯坪地层分区和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和东部斜坡盆地相区(即库鲁克塔格-塔东地层分区)分别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岩石地层单位系统。
1.柯坪地层分区和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
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寒武系主要为一套浅水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其中柯坪、巴楚露头区地表剖面和广大覆盖区钻井剖面都采用同一套岩石地层单位系统, 自下而上划分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肖尔布拉克组、吾松格尔组和沙依里克组, 中寒武统上部阿瓦塔格组,中寒武统上部—上寒武统丘里塔格组。 自下而上分述如下:
(1)玉尔吐斯组(Є1y)
玉尔吐斯组由钱建新、肖兵(1984)创名, 为原肖尔布拉克组下部产大量小壳化石的含磷层段,层型剖面位于阿克苏西南约80km的乌什县苏盖特布拉克之南的玉尔吐斯山。岩性为深灰、灰色中薄层粉晶灰岩、瘤状灰岩及白云岩夹灰黑、黄绿、浅紫红色页岩,底部为浅紫红色中薄层泥岩与灰黑色中薄层磷质硅质岩互层,与下伏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浅灰色白云岩假整合接触,厚11~35m。化石以较丰富的管壳类、开腔骨类、原始牙形石、软舌螺等多门类小壳化石为特征, 另有少量疑源类及个别叠层石、古介形类。小壳化石分为下部Anabarites-Protohertzina带和上部Paragloborilus-Lapworthella-Cambro-clavus带, 时代为早寒武世梅树村期。
本组主要出露在柯坪地层分区的阿克苏肖尔布拉克, 乌什县奇格布拉克、尤尔美那克和苏盖特布拉克一带;覆盖区仅有巴楚地层小区的和4井、同1井钻遇并分出,岩性分别为紫红色硅藻岩和紫红色砂泥岩,均含个别小壳化石,厚度分别为29m和34m。方1井因含有小壳化石Zhijinites而可以肯定存在本组,但与肖尔布拉克组难以划分开。阿克苏肖尔布拉克剖面该组底部为紫红色薄层硅质岩夹细晶白云岩,下部为灰色、深灰色磷块岩与黑及杂色泥页岩不等厚互层,上部为灰色、浅灰色中薄层泥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夹杂色页岩, 厚18.6m。
(2)肖尔布拉克组(Є1x)
肖尔布拉克组由地质部第十三大队张振华、王景斌等(1958)创名的肖尔布拉克岩系演变而来, 新疆区域地层表 (1981)正式命名肖尔布拉克组, 层型剖面位于乌什县南部3082高地附近。 肖尔布拉克组一名及其含义经过几次厘定以后, 现称的肖尔布拉克组代表下寒武统底部含硅磷层段玉尔吐斯组之上, 三叶虫开始出现及其以上的一套碳酸盐岩沉积。岩性为灰、深灰色细晶白云岩、藻白云岩及硅质白云岩, 与下伏玉尔吐斯组整合接触, 在保存完整时厚度约为150~200m。化石以三叶虫为主, 另有个别腕足类、小壳化石及古介形类。三叶虫自下而上分为3个带:Shizhudiscus带, Ushbaspis带和Kepingaspis-Tianshanocephalus带;小壳化石为Calcihexactina带;古介形类为Liangshangella组合。时代为早寒武世筇竹寺期至沧浪铺期早期。
本组出露范围与玉尔吐斯组一致,在覆盖区的分布较玉尔吐斯组广泛,遍及塔北、巴楚和塔中地层小区。 肖尔布拉克剖面本组岩性下部为灰、深灰色中层块状含硅质结核白云岩, 中部为灰色中厚层中—细晶白云岩夹藻纹层白云岩,上部为灰、浅灰色中层亮晶白云岩夹砂屑 (藻屑)白云岩, 全组厚146.4m。覆盖区井下本组岩性与肖尔布拉克剖面相似,主要为一套泥晶白云岩,无明显分段现象, 巴楚地层小区常夹膏质云岩,厚50m(塔参1井)至204m(和4井)。
(3)吾松格尔组(Є1w)
吾松格尔组由新疆地质局区测大队张太荣(1973)创名,相当于地质部第十三大队所定(1963)的阿瓦塔格岩系的下部,层型剖面位于乌什县南吾松格尔山。本组厚90~287m,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夹灰岩及泥岩, 以颜色杂(杏黄、灰红、灰色)、泥质和白云质高(泥质白云岩、白云岩泥岩)为特征而区别于下伏肖尔布拉克组,并与之整合接触。化石仅发现三叶虫,产于底部,可划分出Pakannia带,该带一般限于沧浪铺期, 因此本组时代应为早寒武世沧浪铺期中晚期。
本组出露及分布与肖尔布拉克组相同,岩性基本一致,覆盖区有英买36井、和4井、塔参1井等井钻遇,但在巴楚地层小区夹较多的膏质云岩、膏岩及膏盐岩;厚90m(康2井)至287m(和4井)。
(4)沙依里克组 (Є1sh)
沙依里克组由张太荣等(1973)创名,成守德(1979)发表,相当于地质部第十三大队所定(1956)的阿瓦塔格岩系的中部,层型剖面位于柯坪县东北约50km处的沙依里克附近。据建组时的定义,本组由下部的灰色、深灰色燧石灰岩夹砾状、竹叶状灰岩和上部的浅灰色、灰色燧石条带灰岩及黄、紫红色泥灰岩组成。
成守德 (1985)、周志毅等(1990、2001)、项礼文等 (1999)采用了这种划分, 而张师本等 (1991)、赵治信等 (1997)和杜品德等 (2007)在对阿克苏肖尔布拉克剖面进行划分时,将相当于原划分的沙依里克组上部划入阿瓦塔格组,相当于原划分的吾松格尔组上部划入沙依里克组。本次对肖尔布拉克剖面和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的钻井剖面作统一划分时认为,前人对于沙依里克组的划分,不尽统一, 为便于露头剖面和钻井剖面的识别和对比,对该组进行重新厘定。新厘定后的底界与原始定义相同,顶界则采用了张师本等(1991)的意见,沙依里克组仅限于一套灰色、深灰色泥—细晶灰岩、藻灰岩、砾状灰岩或灰岩夹白云岩,灰岩与白云岩互层和灰质白云岩、白云岩。下与吾松格尔组整合接触。厚度稳定在40~50m,仅有1口井厚度在40m以下(塔参1井,27m), 最厚53.3m (肖尔布拉克剖面)。厘定后的本组岩性以灰质高为特征,厚度稳定,露头区与覆盖区可以作很好的对比,钻井剖面本组自然伽马曲线以微齿状低值为特征,是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台地相区一个较好的划分对比标志层。化石有三叶虫Kunmingaspis-Chittidilla带,时代暂定为早寒武世龙王庙期。本组出露与分布范围同吾松格尔组。
(5)阿瓦塔格组(Є2a)
阿瓦塔格组由地质部第十三大队马库林(1957)命名的阿瓦塔格岩系演变而来,新疆区测大队 (1974)命名的阿瓦塔格群相当于该岩系的顶部, 限于一套浅海潟湖相膏盐和白云岩沉积。 1981年,《中国地层·中国的寒武系》 因其岩性单一,改称阿瓦塔格组。层型剖面位于乌什县北部2653高地南5km处。本组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夹膏盐岩、含膏(石盐)假晶泥岩、页岩、泥质粉砂岩, 巴楚地层小区井下膏盐岩发育, 以灰和灰白色调为主,露头区以砖红色为主的杂色调。随着上述沙依里克组顶界下移,本组底界也相应下移,置于杏黄、紫色泥质白云岩之底,下与沙依里克组为整合接触。本组可分为上、下两段,露头剖面下段以云质泥岩、泥—粉晶云岩为主,夹砂-砾屑云岩;上段为泥—粉晶云岩、云质泥岩夹藻纹层云岩,覆盖区井下剖面下段发育膏盐岩,上段以云岩为主。下段厚度多为150~230m,最薄为塔参1井(59m),最厚为和田1井 (332.5m); 上段厚度多为100m左右,少数在200m以上,最薄为74.4m (肖尔布拉克)。本组化石稀少,主要为疑源类, 曾在乌什县苏盖特布拉克东北剖面中发现三叶虫Kunmingaspis和Chittidilla, 时代暂定中寒武世毛庄期至徐庄期。本组出露与分布范围同沙依里克组。
(6)丘里塔格组 (Є2-3q)
丘里塔格组由地质部第十三大队马库林等 (1957)命名的丘里塔格岩系演变而来,相当于原丘里塔格群下亚群、下丘里塔格群或下丘里塔格组。张太荣等 (1964)命名丘里塔格群,并分为上、下两亚群,其时代分别为早奥陶世和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此后,《新疆古地理图集》 (1988)、《新疆古生界 (上册)》 (1990)、张师本等 (1991)均称丘里塔格群下亚群和上亚群,周志毅等 (1990, 2001)则称下丘里塔格群和上丘里塔格群。张师本等 (2004)改称下丘里塔格组和上丘里塔格组,贾承造等 (2004)引用。经过邓胜徽等 (2005, 2006)研究和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统层会议纪要》确认,原丘里塔格群上亚群已进一步分为蓬莱坝组、鹰山组和一间房组 (或大湾沟组),时代修订为早奥陶世至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笔者认为, 既然张师本等 (2004)改名的上丘里塔格组已不复存在,与此相对应的下丘里塔格组也不宜继续使用;提出用丘里塔格组一名替代原下丘里塔格组、下丘里塔格群或丘里塔格群下亚群。丘里塔格组以灰色调的巨厚白云岩为特征,岩性为灰白至深灰色层纹状微—细晶白云岩,常含燧石条带及团块,夹叠层石白云岩和残余鲕粒、砂屑、藻屑白云岩及竹叶状砾屑白云岩,下与阿瓦塔格组为整合接触。本组厚度变化较大, 自317.3m (肖尔布拉克剖面)至1732m (塔参1井),一般为500~700m。化石仅见少量牙形石Teridontus nakamurai, T. gracilis, T. reclinatus,T. erectus和三叶虫Saukiidae; 时代暂定为中寒武世张夏期至晚寒武世。本组分布范围较寒武系其他各组要广, 巴楚露头区也有出露。
2.库鲁克塔格-塔东地层分区
库鲁克塔格-塔东地层分区, 即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寒武系主要为一套斜坡-盆地相碳酸盐岩夹泥岩沉积,下部常夹硅质岩及火山岩。露头区和覆盖区基本上采用同一套岩石地层单位系统, 自下而上为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 中寒武统莫合尔山组,上寒武统突尔沙克塔格群 (大部),其中本分区南部却尔却克-塔东地层小区下寒武统无法划出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用雅尔当山组代替。
(1)西山布拉克组 (Є1x)
西山布拉克组由新疆地质局722队 (1957)命名的西山布拉克统演变而来, 高振家等 (1984)正式命名西山布拉克组,相当于西山布拉克统的下部,层型剖面位于尉犁县辛格尔西大山。岩性底部为黄褐、灰黑色含磷硅质岩,下部为灰绿色基性火山岩, 中上部为黑色硅质岩;下与震旦系上统汉格尔乔克组假整合接触;厚37~130m。化石仅有个别腕足类Lingulella sp.和海绵骨针Protospongia sp.,时代推测为早寒武世。本组主要分布在辛格尔地层小区露头区西大山、莫钦库都克和苏盖特布拉克、乔龙库都克和罗钦布拉克一带。
(2)西大山组 (Є1xd)西大山组由地质部第十三大队朱庆顺 (1958)命名的西大山岩系演变而来, 新疆地质局区测大队胡树荣 (1965)正式命名西大山组;层型剖面位于尉犁县辛格尔西大山。岩性为灰、灰黑色灰岩、泥灰岩夹页岩、钙质砂岩及白云质灰岩;下与西山布拉克组整合接触;厚60~80m。化石有三叶虫、古杯类和腹足类,三叶虫自下而上分为3个带: Ush-baspis(=Metaredlichioides)-Chengkouia带, Tianshanocephalus带和Arthricocephalus-Chan-gaspis带, 时代为早寒武世。本组分布范围同西山布拉克组。
(3)雅尔当山组 (Є1y)
雅尔当山组由周志毅等 (2001)创名,层型剖面位于若羌县雅尔当山。层型剖面的岩性底部为含砾白云质岩屑砂岩,下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白云岩、黑色硅质岩及暗黄、灰绿色辉长辉绿岩,上部为黑色硅质岩、硅质页岩夹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下与前寒武系为假整合接触;厚54.47m。化石主要为小壳类、海绵骨针、腕足类和三叶虫碎片以及疑源类,时代为早寒武世。塔东覆盖区有多口钻井 (塔东2井、英东2井等)钻遇了雅尔当山组,其岩性为深灰—黑灰色灰质泥岩、硅质泥岩、云质泥岩,夹含泥云岩,含泥灰岩、硅质粉晶云岩及细砂岩,厚60~99m,仅米兰1井超过百米,达119m。
(4)莫合尔山组(Є2m)
莫合尔山组由新疆地质局722队邓自华等(1957)命名的莫合尔山统演变而来,新疆地质局区测大队吴文奎等 (1965)改称莫合尔山组, 层型剖面位于尉犁县辛格尔莫合尔山。关于莫合尔山组的定义,尤其是其与上覆突尔沙克塔格群界线的划分和与船形山组的关系前人曾有不同意见。本书采用周志毅等 (1990, 2001)的意见,将莫合尔山组限于整个中寒武统,将浅水相的船形山组作为深水斜坡相莫合尔山组下部的相变处理。根据这个定义,露头剖面的莫合尔山组的岩性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深灰、黑色砂质泥质白云岩夹泥岩、灰岩及硅质岩,仅产个别小壳化石,与其相当的船形山组为灰白色、灰色中—厚层灰岩及页岩,含丰富的三叶虫。上部主要为灰黑色、灰紫色薄—中厚层灰岩夹少量灰褐色钙质页岩,三叶虫化石丰富,可分为5个带。覆盖区莫合尔山组的岩性泥质普遍较高,为一套深灰、黑灰、灰黑色灰质泥岩夹泥质灰岩、泥灰岩、云岩或两者不等厚互层,难以分出上下两部分。本组与下伏西大山组或雅尔当山组均为连续沉积,在辛格尔小区本组厚度 (211.7~336.3m)较却尔却克-塔东地层小区(90~185m)大。据所含化石可确定其时代为中寒武世。
(5)突尔沙克塔格群 (Є3—O1tr)
突尔沙克塔格群由诺林 (1932)命名的突尔沙克塔格建造演变而来,新疆地质局区测大队 (1965)改称突尔沙克塔格群,层型剖面位于尉犁县辛格尔乌雷吉兹塔格南4km。吴文奎等 (196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地层表编写组 (1981)、成守德等 (1990)等曾改称突尔沙克塔格组,笔者认为该岩石地层单位跨寒武系和奥陶系,称突尔沙克塔格群比较合适。钟端等 (1991)曾将该群分解为突尔沙克塔格组 (上寒武统)和金龙沟组(上寒武统至下奥陶统,库鲁克塔格北区,相当于辛格尔地层小区)或白云岗组 (上寒武统至下奥陶统,库鲁克塔格南区,相当于却尔却克-塔东地层小区),笔者认为金龙沟组或白云岗组与其下伏突尔沙克塔格组岩性特征不易划分,仍沿用突尔沙克塔格群为好。本群岩性为灰—灰黑色薄—厚层泥晶灰岩、泥质灰岩、砂 (生)屑灰岩、白云岩夹钙质泥页岩; 与下伏莫合尔山组、上覆黑土凹组或巷古勒塔格组均为整合接触, 厚139~631m,一般为200m左右。化石主要有三叶虫和牙形石, 其时代为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 以牙形石Cordylodus lindstromi带的始现作为奥陶系与寒武系的分界。据此标准, 露头剖面因有化石控制, 比较容易划分, 寒武系的顶界距突尔沙克塔格群顶界为12~459m; 覆盖区钻井剖面因极少有化石产出, 奥陶系/寒武系界线暂时依据自然伽马曲线由低值较平直至高值波形变化处划定, 寒武系的顶界距突尔沙克塔格群的顶界一般为50~134m, 只有库南1井较大, 达325m。
(二)年代地层划分
2001年, 全国地层委员会公布了寒武系3统10阶的年代地层划分方案。从2005年起至今, 在国际地层委员会公布的国际地层表中, 寒武系都采用了4统10阶的年代地层划分方案。早在1995年, 现任国际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主席、全国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学科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彭善池教授通过对我国斜坡相寒武系的研究, 首次提出了4统9阶的划分。实际上, 国际地层表中寒武系4统10阶的框架主要采纳了彭善池的研究成果。 2008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提出了中国寒武系斜坡相和台地相的9个阶和10个阶的划分对比方案, 斜坡相采纳了国际地层表中4个统的划分方案, 台地相沿用了全国地层委员会 (2001)3个统的划分方案 (表1-1-1)。这是当前我国寒武系年代地层划分最新的方案。笔者参考上述国际国内寒武系年代地层划分最新研究成果, 提出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年代地层划分方案。该方案将塔里木盆地的寒武系分为中西部台地相和东部斜坡-盆地相两种类型, 前者包括柯坪地层分区和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后者包括库鲁克塔格-塔东地层分区。它们与国际、国内最新年代地层划分标准以及全国地层会议(2001)发布的方案对比见表1-1-2。
表1-1-1 中国寒武系年代地层划分及与国际划分标准对比表


表1-1-2 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岩石地层单元对比表


考虑到我国寒武系4统的方案全国地层委员会至今没有公布, 本书仍按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发布的3统划分,但斜坡相9个阶的划分, 全国地层委员会在相关文件中已经采用, 本书也采用。
(三)生物地层划分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生物化石以三叶虫最为重要,其他还有小壳化石、牙形石、古介形类和疑源类。本书按照中西部台地相区和东部斜坡-盆地相区进行化石带和组合的划分,并分别与中国浅水相和斜坡相的标准划分作了对比 (表1-1-3)。

图1-1-2 却尔却克-塔东地层小区露头区基准剖面(雅尔当山剖面)综合柱状图

表1-1-3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化石带(组合)与国际、国内地层标准对比表



塔里木克拉通寒武纪—奥陶纪原型盆地与岩相古地理

(一)岩石地层
(1)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群、组、段(SalvadorA,2000;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
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特殊意义的标志层,如含矿层、蚀变层、特殊的化学沉积层(如岩盐层、铁质壳层、结核层等)、火山灰层、礁滩沉积、化石富集层、滑混岩层、蛇绿岩岩块等(魏家庸等,1991;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张克信等,2001)。
(2)沉积地层的基本层序
旋回性基本层序(旋回和韵律、纹层/层、层束、层束组);非旋回性基本层序(魏家庸等,1991)。
(3)岩石地层划分
岩性法、岩性组合法或地层结构法;重要地层界面法;标志层法(龚一鸣等,2007)。
表3-10 沉积构造划分表(据《沉积构造与环境解释》编著组,1984;王正瑛等,1988;张克信等,2001)


(4)岩石地层对比(龚一鸣等,2007)
(5)岩石地层单位穿时(SalvadorA,2000;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
(二)生物地层
1)生物组合;生物带;标准化石(龚一鸣等,2007)。
2)生物地层对比法:标准化石法;生物组合法(龚一鸣等,2007)。
(三)年代地层与地质年代
年代地层单位和地质年代单位(SalvadorA,2000;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
年代地层单位自高而低划分为五个级别:宇、界、系、统、阶。每个年代地层单位都有严格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它们相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是:宙、代、纪、世、期(表3-11)。年代地层单位之内的划分,用指示位置的形容词来表示,如底、下、中、上、顶(或最上);而地质年代单位之内的划分则要用表示时间的形容词来表达,如最早、早、中、晚、最晚。
表3-11 正式年代地层单位术语和地质年代单位术语的等级系列(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


注:如果需要增加级别,可在这些术语加前缀“亚”和“超”。
年代地层面(年代面)(SalvadorA,2000;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
全球标准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按国际地科联最新发布的《全球标准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执行。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按全国地层委员会最新发布的《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执行。
(四)层序地层
1)(三级)层序划分:副层序→副层序组→沉积体系→沉积体系域→(三级)层序(威尔格斯等,1993;王鸿祯等,2000)。
2)沉积体系域划分:低水位体系域(LST)、海(湖)侵体系域(TST)、高水位体系域(HST)、陆架边缘体系域(SMST)(威尔格斯等,1993;王鸿祯等,2000)。
3)各种层序界面划分:海(湖)侵面(ST)最大海(湖)泛面(mfs)、Ⅰ型层序界面(SB1)、Ⅱ型层序界面(SB2)(威尔格斯等,1993;王鸿祯等,2000)。
4)层序地层中其他重要组成部分的划分:饥饿段(ss)或凝缩段(cs)、沉积岸线坡折、陆架坡折、盆底扇、斜坡扇和低水位进积楔状体(威尔格斯等,1993;王鸿祯等,2000)。
(五)磁性地层
磁极性地层单位中极性带是基本单位。磁极性地层柱状图中,正向极性带(亚带或超带)通常用黑色表示,而反向极性带(亚带或超带)则用白色表示(龚一鸣等,2007)。
(六)事件地层
沉积事件单位、化学事件单位、生物事件单位、复合事件单位(张克信等,2003)。

(一)岩石地层划分

1.柯坪地层分区

柯坪地层分区大致相当于柯坪断隆范围,奥陶系划分为下奥陶统蓬莱坝组、下—中奥陶统鹰山组、中奥陶统大湾沟组、中—上奥陶统萨尔干组、上奥陶统坎岭组、其浪组、印干组和铁热克阿瓦提组。

(1)蓬莱坝组(O1p)

蓬莱坝组广泛分布于柯坪、巴楚露头区和广大覆盖区(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和满西南-塘古孜巴斯地层分区), 岩性为灰白色、浅灰色、灰色中—厚层细—粗晶白云岩夹粉晶砂屑、砾屑灰岩、藻纹层灰岩,含硅质条带和团块。其底以一套灰白色块状灰岩为界,与下伏丘里塔格群下亚群的灰色白云岩区别。本组在各地厚度变化大,柯坪露头区厚87~259m, 巴楚露头区可达400m以上,覆盖区最厚可达591m。本组下与丘里塔格群下亚群连续沉积, 上与鹰山组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图1-2-1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区划图

本组牙形石自下而上分为Teridontus nakamurai-T. huanghuachangensis-T. gracilis组合, Variabiloconus aff.bassleri带, Chosonodina herfurthi-Rossodus manitouensis带, Glyptoco-nus quadraplicatus带, Tripodus proteus-Paltodus deltifer带, 时代为晚寒武世凤山期晚期至早奥陶世新厂期, 主体时代为早奥陶世新厂期。柯坪露头区本组顶部有1~2个牙形石带的地层缺失。

(2)鹰山组(O1-2y)

鹰山组广泛分布于柯坪、巴楚露头区和广大覆盖区 (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和满西南-塘古孜巴斯地层分区), 岩性为浅灰色—深灰色薄—厚层泥晶灰岩、窗格藻粘结泥晶灰岩、泥粉晶砂屑灰岩、亮晶粒屑灰岩为主夹薄层粉晶白云岩。不同地区厚度变化很大, 在柯坪露头区厚138~198m, 巴楚县达坂塔格厚488m, 而在覆盖区可达700~800m之巨。本组上与大湾沟组或一间房组整合接触。牙形石自下而上分为Serratognathusdiversus-Paroistodus proteus带和Serratognatoides chuxianensis-Scolopodus euspinus-Tangsha-nodus sp.带;另有Scolopodus tarimensis广布全组, 时代为早奥陶世道保湾期至中奥陶世大坪期。

鹰山组可分出两个岩性段:下段白云岩比例较高,上段无白云岩或只有少量白云岩夹层;上段自然伽马曲线平直低,下段则以锯齿状相对较高的自然伽马曲线为特征,这是轮南、英买力、塔中-巴楚和满西南地层小区区分鹰山组上下段的一个标志。上、下段的年代地层分别为下奥陶统道保湾阶和中奥陶统大坪阶。

(3)大湾沟组(O2d)

本组仅分布于柯坪露头区,覆盖区尚未钻及,岩性为浅灰、灰黄、灰色中-薄层瘤状含泥质生屑泥晶灰岩, 中部夹海绿石藻粘结生屑灰岩, 底部夹不规则硅质条带, 厚度19.6~25.1m, 上与萨尔干组为整合接触。牙形石自下而上分为Lenodus variabilis-Eopla-cognathus crassus带和Eoplacognathus suecicus带(下部)及几丁石Tanuchitina bergstroemi-Cyathochitina campanulaeformis带,头足类Dideroceras wahlebergi-Ancistoceras带,时代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早期。

(4)萨尔干组 (O2-3s)

萨尔干组仅分布于柯坪露头区,覆盖区尚未钻及,岩性为黑色页岩夹灰黑色薄层或凸镜状灰岩, 局部层段夹有硅质条带, 厚7~14m, 上与坎岭组为整合接触。 笔石自下而上分为Pseudamplexograptus confertus带, Pterograptus elegans带, Glossograptus hincksii带和Nemagraptus gracilis带;牙形石分为Eoplacognathus suecicus带 (上部), Pygodus serra带和P.anserinus带 (下部);几丁石分为Conochitina turgida-C. subcyindrica带, Cyatho-chitina jenkinsi带和Lagenochitina sp.A带;时代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晚奥陶世艾家山期早期。

(5)坎岭组 (O3k)

坎岭组仅分布于柯坪露头区, 覆盖区尚未钻及, 岩性下部为灰色中薄层泥质灰岩, 上部主要为紫红色薄层瘤状泥质灰岩,厚度一般为17~36m。牙形石自下而上分为Pygodusanserinus带 (上部), Baltoniodus variabilis带, B.alobatus带; 时代为晚奥陶世艾家山期早中期。其上与其浪组呈整合接触。

(6)其浪组 (O3q)

其浪组仅分布于柯坪露头区,覆盖区尚未钻及,其岩性为灰色薄层泥质灰岩、瘤状泥质灰岩及灰绿色钙质、粉砂质页岩、粉砂岩韵律性互层, 印干村西大湾沟剖面厚173m,上与印干组为整合接触。产笔石Corynoides americans带和Diplacanthograptus spiniferus带(下部);几丁石自下而上分为Spinachitina cylindrica带, Conochitina primitiva带, Sphaero-chitina graqui带 (大部); 时代为晚奥陶世艾家山期中晚期。

(7)印干组 (O3y)

印干组仅分布于柯坪露头区, 覆盖区尚未钻及, 其岩性为深灰色、黑色炭质、钙质页岩及少量粉砂岩夹灰岩、泥灰岩, 厚34~167m。 自下而上笔石分为Diplacanthograptusspiniferus带 (上部)和Orthograptus quadrimucronatus带;几丁石分为Tanuchitina bergstroe-mi-Cyathochitina macastyensis带, Calpichitina lata带和Belonechitina convexa带; 时代为晚奥陶世艾家山期晚期。

(8)铁热克阿瓦提组

该组是塔里木油田公司近期建立的一个新组 (黄智斌等, 2009),相当原来的柯坪塔格组下段,层型剖面位于柯坪县北约25 km的玉尔其乡铁热克阿瓦提村。

柯坪露头区的铁热克阿瓦提组岩性为灰绿色、深灰色中—厚层粉—细砂岩与泥页岩互层,偶夹灰岩透镜体,底部常见一层10~15cm厚的褐灰色细砾岩, 厚222.13~275.2m;下与印干组或其浪组假整合接触,上与柯坪塔格组整合接触。

铁热克阿瓦提组的几丁石,在覆盖区自上而下可以分为Spinachitina taugourdeaui带,Tanuchitina sp.A带和T.anticostiensis带,在露头区可以分为Belochitina postrobusta带, Cin-gulochitina kalpinensis带, Tanuchitina anticostiensis带和Conochitina sp.2带 (张师本等,1996;耿良玉、张师本等, 1999)。三叶虫为Dalmanitina带;笔石为Normalograptus niko-layevi带 (江大勇等, 2006)。上述铁热克阿瓦提组产出的化石带除露头剖面位于顶部的笔石Normalograptus nikolayevi带和几丁石B.postrobusta带的时代属早志留世早期外, 均为晚奥陶世晚期, 也即铁热克阿瓦提组的绝大部分地层应归属上奥陶统上部,可能只有顶部一小段地层归属下志留统下部。

2.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

该分区包括露头区 (一间房-西克尔地层小区)和覆盖区 (轮南、英买力和塔中-巴楚地层小区), 其岩石地层划分一致, 仅发育程度有所不同。

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蓬莱坝组、鹰山组与铁热克阿瓦提组 (该组主要分布在轮南和哈德地区,塔中-巴楚地区是否存在, 仍有争议), 发育特征与柯坪地层分区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其余各组自下而上叙述如下。

(1)一间房组 (O2y)

一间房组主要出露于唐王城至一间房一带及西克尔东部地区,覆盖区的轮南地层小区和英买力地层小区南部也广泛钻遇, 塔中-巴楚地层小区和满西南-塘古孜巴斯地层分区有部分井钻遇, 如塔中88井、古隆1井和塘参1井等。

巴楚露头区,该组顶部为杏黄色生物砂屑灰岩;上部为深灰色厚层砂质生屑灰岩、砾屑灰岩; 中部为厚层砾屑、砂屑灰岩及托盘类灰岩, 常形成托盘类和海绵动物组成的生物礁, 富含燧石条带;下部为深灰色厚层砾屑、棘屑灰岩。覆盖区为灰、灰白色鲕粒、砾屑、砂屑灰岩。

本组与上覆吐木休克组一般为连续沉积, 在西克尔东三间房剖面可见假整合接触, 厚度在巴楚露头区约50~70m,覆盖区一般30~60m, 古城4井最厚, 达132m。牙形石自下而上分为Microzarkodina parva带,Lenodus variabilis带, Eoplacognathus crassus带, Eopla-cognathus suecicns带, Pygodus serra带;全组时代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

(2)吐木休克组 (O2t)

吐木休克组广泛出露在巴楚唐王城至一间房一带, 与上覆地层良里塔格组整合接触。覆盖区在轮南和英买力等地层小区广泛钻遇,塔中-巴楚地层小区和满西南-塘古孜巴斯地层分区有部分井钻遇, 如塔中88井、古隆1井和塘参1井等。

邓胜徽等 (2006)重新厘定了吐木休克组。底界置于紫红色泥晶灰岩之底, 与一间房组杏黄色、灰色砂屑灰岩的界线容易识别;顶界下调至紫红色泥质灰岩或泥岩、页岩之顶, 与上覆良里塔格组灰色泥晶灰岩界线清楚, 即本组相当于周志毅等 (1990)剖面资料中的第37层红色、紫红色瘤状灰岩及泥页岩 (Lu et al., 2007)。其厚度在巴楚露头区仅10m左右。牙形石自下而上包括Pygodus anserinus带, Baltoniodus variabilis带和Balton-iodus alobatus带, 时代为晚奥陶世艾家山期早期。

(3)良里塔格组 (O3l)

良里塔格组主要出露在巴楚唐王城至一间房一带,覆盖区轮南、英买力、塔中-巴楚等地层小区井下均有分布, 为浅灰色灰岩夹褐色灰岩, 常发育礁滩体。

邓胜徽等 (2006)重新厘定了良里塔格组。露头区本组岩性可大致分为上、下两套:下部岩性略细, 为灰色生物砂屑灰岩,风化后为疙瘩状; 中上部岩性较粗, 以灰色、灰白色块状砾屑、砂屑灰岩为主; 下部含一层厚约10m的紫红色块状泥质团粒砂屑灰岩, 中部夹有浅红色块状生屑灰岩,并含有菌藻类、钙藻和海绵等造礁生物和苔藓虫、腕足类、头足类、双壳类和三叶虫等附礁生物组成的礁建造。露头区全组厚度约100~140m,所产牙形石自下而上分为Belodina compressa带, B.confluens带; 时代为晚奥陶世艾家山期晚期。 良里塔格组遭后期剥蚀, 顶部不全且不平。

轮南和英买力地层小区与巴楚露头区相同, 良里塔格组的牙形石分为两个带, 塔中-巴楚地层小区则分为5个带,分别是: Belodina compressa带, Phragmodus undatus-Taoqu-pognathus blandus带, Belodina confluens带, Yaoxianognathus neimengguensis带和Y.yaoxian-ensis带。

(4)桑塔木组 (O3s)

本组岩性以碎屑岩夹灰岩为特点,碎屑岩主要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岩,厚度从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最厚可达1000余米。

桑塔木组广泛分布于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的轮南、英买力和塔中-巴楚地层小区,其中英买力地层小区的桑塔木组相当于原来的英买力组+达西库木组。化石自下而上包括牙形石Yaoxianognathus yaoxianensis (Aphelognathus politus)带, A.pyramidalis带; 几丁石Tanuchitina sp.A带; 时代为晚奥陶世艾家山期晚期至钱塘江期早期。

3.却尔却克-塔东地层分区

本分区地层自下而上为:

(1)突尔沙克塔格群 (Є3—O1tr)

该群下部为一套灰岩、泥灰岩、竹叶状灰岩、结晶灰岩夹瘤状灰岩、灰黑色泥岩,上部为灰色泥岩与瘤状灰岩及薄板状灰岩互层。本分区内, 该群厚度变化在103~2620m,南雅尔当山厚103 m, 却尔却克山厚191.36m, 巴勒衮布拉克厚达2620m, 英东1井厚349m。

突尔沙克塔格群近顶部 (10~60m)的牙形石自下而上分为Cordylodus intermedius带,C.lindstromi带,Cordylodus angulatus-Rossodus manitouensis带; 时代为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

(2)黑土凹组(O1-2h)

本组下部为黑色笔石页岩,底部间夹钙质粉砂岩条带, 中及上部为灰黑—黑色薄层放射虫硅质岩与硅质泥 (页)岩互层。 所含笔石自下而上分为Tetragraptus pendens-T.quadribrachiatus带, Didymograptus abnormis带, Cardiograptus amplus带, Undulograptus austrodentatus带;牙形石有Paroistodus proteus带;几丁石Lagenochitina sp.1带;时代为早奥陶世道保湾期至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与下伏突尔沙克塔格群呈整合接触。黑土凹组岩性特征、层位稳定,底部又有可供全小区内追踪的Tg5-1地震反射层,是小区内的良好对比标志层厚度一般为20余米,最厚87m。

(3)却尔却克组(O2-3q)

却尔却克组为一套浅海相细碎屑岩夹薄层灰岩之浊流沉积,露头剖面自下而上包括笔石带: Pseudamplexograptus confertus带, Pterograptus elegans带, Glossograptus hincksii带, Nemagraptus gracilis带, Climacograptus bicornis带;三叶虫Nileus armadilloformis带, Cerau-rinus-Cyclopyge带, Taklamakania yinganensis带;牙形石Eoplacognathus suecius带, Pygo-dus serra带, Pygodus anserinus带, Baltoniodus alobatus带;几丁石包括Lagenochitina pirum带, Belonechitina sp.1带, Tanuchitina sp.1带, Cyathochitina jenkinsi带, Belonechitina hir-suta带, Kalochitina multispinata带。本组时代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至晚奥陶世艾家山期早中期。覆盖区塔东1井的却尔却克组顶部 (2778.5m)和上部 (3075m)分别发现柯坪印干组常见笔石Orthograptus apiculatus带和印干组底部几丁石带Cyathochitina macastyensis带的带化石,表明其层位较露头区高,可能包括杂土坡组, 时代还可能延续至晚奥陶世艾家山期中期。

(4)杂土坡组 (O3z)

本组岩性为深灰色 (风化后呈杂色)中层—块状泥岩及粉砂质泥岩夹少量钙质泥岩及粉砂岩,厚115m。所产笔石Dicranograptus ramosus longicaulis带的时代为晚奥陶世。据所含笔石带及下伏却尔却克组和上覆元宝山组的时代可推断本组为艾家山期中期。覆盖区尚未分出该组,塔东1井、塔东2井、英东2井和米兰1井等4口井却尔却克组的顶部有可能包括该组层位。

(5)元宝山组 (O3y)

该组在层型剖面上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为灰绿色中—厚层钙质长石细—粉砂岩、灰绿色泥质长石细—粉砂岩与深灰色泥岩呈正韵律互层, 局部夹砂质灰岩薄层及透镜体。下段为褐灰色中—厚层含砾粗砂岩至含钙质长石细—粉砂岩及灰绿色泥质长石细—粉砂岩与深灰色泥岩呈正韵律互层,偶夹玻屑凝灰岩。厚度307m。产笔石Orthograptus quadrimu-cronatus带;牙形石Yaxianognathus yaoxianensis带;几丁石自下而上分为Belonechitina conv-exa-Kalochitina parvicolla带(下部);时代为晚奥陶世艾家山期晚期。覆盖区仅群克1井钻遇该组(4216~4502.5m)。

(6)银屏山组 (O3yp)

本组岩性以频繁的泥质长石砂岩与泥岩互层为特点。在建组剖面上,厚约1500m, 自下而上可分为两个岩性段。一段厚约1470m, 以灰绿色薄—厚层泥质长石细—粉砂岩与深灰、灰黑色中、薄层泥岩呈韵律互层。二段厚约77m,为灰绿色薄—厚层泥质长石细—粉砂岩、钙质岩屑长石砂岩与深灰色泥岩呈韵律互层。本组上部产笔石Dicellograptus com-planatus带;下部产三叶虫Nankinolithus带,几丁石Belonechitina convexa-Kalochitina par-vicoola带(上部)。全组时代为晚奥陶世钱塘江期早期。

覆盖区仅群克1井钻遇了该组(2628~4216m)。

4.满西南-塘古孜巴斯地层分区

邓胜徽等 (2007)首次建立满西南-塘古孜巴斯地层分区, 由原库鲁克塔格-塔东地层分区却尔却克-塔东地层小区的西部和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的塘古孜巴斯地层小区合并而成,包括满加尔坳陷西南部, 中央隆起的古城鼻隆和塘古孜巴斯凹陷。并指出该分区奥陶纪地层纵向结构特殊,下奥陶统至上奥陶统底部主要为浅水碳酸盐岩沉积, 岩石地层划分采用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的蓬莱坝组、鹰山组、一间房组和吐木休克组,上奥陶统中上部为斜坡-盆地相碎屑岩沉积,采用与却尔却克-塔东地层小区相同的岩石地层单位——却尔却克组。统层会议纪要采纳了满西南-塘古孜巴斯地层分区,但因有一些疑难问题尚未解决而未进行岩石地层的划分。

满西南-塘古孜巴斯地层分区的建立十分必要, 下奥陶统至上奥陶统底部的岩石地层单位采用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的方案也十分合理。但将本分区灰岩顶面以上的一套碎屑岩地层统称却尔却克组,并与却尔却克-塔东地层小区同名组对比的方案存在问题, 因为上述两个地区的碎屑岩地层在岩性、岩相和地质年代等方面差异较大,建议用铁热克阿瓦提组、桑塔木组和满西南组 (新建组)的方案取代 (表1-2-1, 1-2-2)。

表1-2-1 满西南-塘古孜巴斯地层分区奥陶系划分沿革表

前已述及,本分区岩石地层自下而上分为蓬莱坝组、鹰山组、一间房组、吐木休克组、满西南组(新建组)、桑塔木组和铁热克阿瓦提组。其中前4个组的含义及特征与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完全一致, 不再赘述, 这里只叙述后3个组。

(1)满西南组(O3m)

满西南组是邓胜徽等(2008)提出, 以塔中29井4403~6267m井段为正层型, 古城4井4326~5472m井段为副层型。本组主要为一套浊积碎屑岩沉积, 岩性为灰、深灰色厚层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互层, 夹少量灰色薄—中厚层泥灰岩、砂质灰岩。本组自然伽马曲线, 泥岩相对集中时为平直细齿状, 砂岩、粉砂岩相对集中时为大齿状与槽齿状间互; 电阻率曲线以小波状、小齿状为主, 夹尖峰状。厚451m(塘参1井)至1864m (塔中29井), 古城4井为1146m。化石以笔石和几丁石为主, 另有个别三叶虫。 笔石分为两个带: 上部为Dicranographtus clinganiresicis带, 见于塔中28井4733.1~4880.8m, 带化石还见于柯坪其浪组Corynoides americans带至Diplacanthograptus spiniferus带; 下部为Pseudoclimacograptus angulatus带, 见于和塔中29井5544.7~5645.3m,带化石曾见于塔东1井却尔却克组下部。综合两个笔石带的产出层位大致相当萨尔干组中部至其浪组, 时代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晚期至晚奥陶世艾家山期早中期。几丁石见于塔中29井和古隆1井, 塔中29井的几丁石自下而上可划分为4个带: ①Spinachitina cylindrica带 (5644.42m), 曾见于柯坪其浪组底部, 带化石可能与北美桑比阶顶部Spinachitina sp.A带的带化石为同种, 时代应相当, 为艾家山期中期; ②Belonechitina eorobusta带 (5549.4m), 带化石曾见于柯坪其浪组下部, 时代为艾家山期中期; ③Hercochitina duplicitas带 (5205.02m), 带化石是北美几丁石Kalochitinamultispina/Herchitina duplicitas带的带化石之一, 时代为凯迪期早期, 即艾家山期中期;④Sphaerochitina graqui带 (4403.84~4302m), 带化石曾见于柯坪其浪组下部至印干组最底部, 可与北美同名带对比, 时代为凯迪期早期, 即艾家山期中期。古隆1井的几丁石自下而上划分出Belonechitina hirsute-Lagenochitina sp.A组合 (5771~5830m)和Conochitinacf.pygmata-Belonechitina suecica组合(5325~5690m), 其时代与塔中29井相似, 为艾家山期中期。综上所述,满西南组时代主体应属于艾家山期中期,大致与柯坪地层分区的其浪组至印干组大部以及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台地相的良里塔格组相当。但是其底界是穿时的, 当下伏的灰岩层为一间房组时(如塔中29井), 可能还包括与吐木休克组相当的地层, 时代为晚奥陶世艾家山期早中期。

表1-2-2 满西南-塘古孜巴斯地层分区上奥陶统划分简表

满西南组上与泥岩夹粉砂岩的桑塔木组分界清楚,其间自然伽马和电阻率曲线都有显著拐点,过塔中29井地震剖面还能识别到地震反射界面(Tg5-0’);下与吐木休克组的泥灰岩或一间房组的砂屑灰岩有更为清晰的界线, 自然伽马和电阻率曲线特征变化更为显著,地震反射界面(Tg5-1)更易识别。

(2)桑塔木组(O3s)

本分区普遍钻遇桑塔木组,该组为一套陆棚相沉积,岩性为灰、深灰色厚—巨厚层泥岩夹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砂岩或泥岩、粉砂岩、砂岩互层,偶夹泥灰岩、泥质灰岩。厚度约500m至千余米,化石以笔石、几丁石为主, 牙形石为次, 总体特征与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的桑塔木组基本相同。可建立笔石Orthograptus quadrimucronatus timidus-Dicellogra-ptus multispinus带。除带化石外,在塔中28井3731.7~4238.2m和塔中29井4092.9~4093.7m还见有Dicellograptus pumilus和Cryptograptus tricoruns等,它们都是晚奥陶世常见属种。其中D.multispinus和D.pumilus曾见于柯坪印干组,层位在clingani-linearis笔石带间隔之内;O.quadrimucronatus timidus产出于北美上奥陶统Utica阶;时代大致相当于艾家山期晚期。几丁石见于塔中28井、29井、31井、33井、古隆1井和塘参1井等井,综合起来, 自下而上可划分为4个带: ①Kalochitina parvicolla带 (塔中29井4297.4~4299.3m),带化石曾见于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的羊屋2井、和3井、塔中35井和塔中45井等井桑塔木组;时代为艾家山期中期;②Calpichitina lata带(塔中29井4095m),带化石曾见于塔中15井和塔中49井桑塔木组;③Conochitina sp.2带(塔中29井3866.08~4296.93m、塔中32井4631~4633m、塔中33井5742m、塘参1井5298.10~5300.10m),带化石曾见于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的塔中10井、轮南46井、草1、和4和英买1等井的桑塔木组以及柯坪露头区的印干组, 也是北美凯迪阶中部Cyathochitina hyalophrys-Cono-chitina sp.2带的带化石之一,时代为艾家山期末期至钱塘江期初期;④Belonechitina senta带(塔中32井4504.1m、古隆1井5020m),带化石曾见于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草1井、巴东2井及和4井等井的桑塔木组,也是北美凯迪阶中上部同名带的带化石, 时代为钱塘江期早期。此外,塔中31井5206.2~5210.5m见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中晚期的带化石Conochitina turgida、C.subcylindrica和Cyathochitina jenkinsi,是下伏地层的上延分子;塔中32井5181.25m见有Sphaerochitina gracqui带的带化石,说明该带化石跨满西南组和桑塔木组。牙形石见于塔中31井和塔中32井, 主要有Phragmodus undatus,P.tunguskaensis和Dichognathus sp.等,它们都是晚奥陶世常见分子,分布于良里塔格组和桑塔木组。据上述分析,本区桑塔木组与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的桑塔木组不仅岩性、电性、厚度基本一致,且所含化石的时代也相当, 为晚奥陶世艾家山期晚期至钱塘江期早期, 其中几丁石的面貌几乎完全一致, 因此将本区该套地层与塔克拉玛干地层分区采用同一岩石地层单位桑塔木组是完全合理的。

(3)铁热克阿瓦提组(O3tr)

目前仅塔中32井(3836~4262m)、塔中33井(4693~5032m)和塘参1井(5122~5292m)钻遇,为浅水陆棚-三角洲相沉积,岩性为灰、深灰色粉砂岩、灰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不等厚互层(塔中32井)或灰、深灰色泥岩夹泥质粉砂岩、泥灰岩 (塘参1井)。 自然伽马曲线高值齿状或不规则齿状, 电阻率曲线低值齿状或不规则齿状, 与下伏桑塔木组分界明显。化石以几丁石为主 (塘参1井), 另有个别牙形石 (塔中32井)。几丁石主要为Tanuchitina anticostitnsis带的分子, 与柯坪露头区铁热克阿瓦提组相同,时代为钱塘江期中期;牙形石仅Phragmodus undatus一种,时代为晚奥陶世。本区所划铁热克阿瓦提组的岩性、电性、化石特征及地质时代, 总体与柯坪露头区和轮南地层小区的同名组相似。

(二)年代地层划分

国际地层委员会发布的2008年版地层表将奥陶系划分为3统7阶。 自下而上分别为下奥陶统特马豆克阶、弗洛阶, 中奥陶统大坪阶、达瑞威尔阶,上奥陶统桑比阶、凯迪阶和赫南特阶。

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年公布的中国年代地层划分方案, 奥陶系分为3个统6个阶。自下而上为下奥陶统新厂阶、道保湾阶、大湾阶、达瑞威尔阶,上奥陶统艾家山阶和钱塘江阶。但近年国际标准中大坪阶以及赫南特阶的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均确立在中国, 因此在全国地层委员会将要发布的中国奥陶系年代地层标准中采纳了这两个阶,本文应用于塔里木盆地。

以上国际奥陶系的7个阶与中国奥陶系的7个阶的大致对比关系如表1-2-3。

表1-2-3 中国奥陶系年代地层划分与国际最新方案对比表

表1-2-4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主要化石带划分对比表

注: ①仅分布于乌什地区未命名组, 其上部层位相当于铁热克阿瓦提组。

塔里木克拉通寒武纪—奥陶纪原型盆地与岩相古地理

表1-2-5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生物地层划分及与国际、国内标准对比表

注: [1]据汪啸风等(1987,1996,2001,2003)、陈旭等(1995,2000,2003及2008年未刊资料; [2]据陈旭等(2000,2003及2008年未刊资料)。

(三)生物地层划分

奥陶系化石门类多达十几个, 本书主要对主导门类笔石、牙形石和重要门类几丁石、三叶虫作化石带或组合的划分。考虑到各地层分区的奥陶纪地层因发育程度和所处相带的差异造成生物地层划分也有所不同, 为方便油气勘探、生产应用, 将先按地层分区进行生物地层划分(表1-2-4), 在此基础上进行各地层分区、小区之间的对比、综合, 并总结出一个代表全盆地的生物地层划分(表1-2-5),并与国内年代地层标准划分作对比。




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
表1 西北、东北地层区侏罗纪多重地层划分对比表 表2 西北地层区(Ⅰ)侏罗系划分对比简表 Ⅰ1:东、西准噶尔地层分区;Ⅰ2:准噶尔盆地地层分区;Ⅰ3:天山地层分区;Ⅰ4:塔里木地层分区;Ⅰ5:昆仑地层分区;Ⅰ6:北山-阿拉善地层分区;Ⅰ7:祁连山地层分区;Ⅰ8:柴达木地层分区;Ⅰ9:鄂尔多斯...

多重地层划分对比
4)层序地层中其他重要组成部分的划分:饥饿段(ss)或凝缩段(cs)、沉积岸线坡折、陆架坡折、盆底扇、斜坡扇和低水位进积楔状体(威尔格斯等,1993;王鸿祯等,2000)。(五)磁性地层 磁极性地层单位中极性带是基本单位。磁极性地层柱状图中,正向极性带(亚带或超带)通常用黑色表示,而反向极性带(亚带或超...

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
表2-1 中国新元古界多重地层划分对比表 表2-2 天山—北山区新元古界主要岩石地层单位对比表 ▲为冰碛层,——整合,- - -假整合,~不整合,| | | |地层缺失,下同 表2-3 塔里木区新元古界主要岩石地层单位对比表 表2-4 祁连区新元古界主要岩石地层单位对比表 表2-5 中朝区华北分区新...

多重地层划分
考虑到我国寒武系4统的方案全国地层委员会至今没有公布, 本书仍按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发布的3统划分,但斜坡相9个阶的划分, 全国地层委员会在相关文件中已经采用, 本书也采用。 (三)生物地层划分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生物化石以三叶虫最为重要,其他还有小壳化石、牙形石、古介形类和疑源类。本书按照中西部台地相区...

多重地层划分
(一)岩石地层划分 1.柯坪地层分区 柯坪地层分区大致相当于柯坪断隆范围,奥陶系划分为下奥陶统蓬莱坝组、下—中奥陶统鹰山组、中奥陶统大湾沟组、中—上奥陶统萨尔干组、上奥陶统坎岭组、其浪组、印干组和铁热克阿瓦提组。 (1)蓬莱坝组(O1p) 蓬莱坝组广泛分布于柯坪、巴楚露头区和广大覆盖区(塔克拉玛干...

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
按地层指南要求和编典委员会的一般要求,在编写立典条目后,应进行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研究,但太古宙地层与显生宙地层不一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太古宙地层基本缺乏生物化石,故无法进行生物地层的研究。太古宙地层大都变质很深,不少已达到麻粒岩相,磁性已经多次改造,难于进行磁性地层的研究。

地层划分、对比的原理及方法
针对郯庐断裂带沿线中、新生代沉积地层和火山岩的研究现状及发育的特点,工作中以岩石地层为基础,生物地层为依据,结合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磁性地层学、元素地层学等多种研究手段,遵循多重地层划分的原理,较好地解决了地层的精细划分和对比问题。1.岩石地层清理 岩石地层划分是根据岩石体的岩性或岩相特征及其...

地层区划及特征
地层是地质学的基础,地层区划则是在多重地层学的基础上,对区域性地层特征的综合和总结。地层的形成是地球内、外地质作用的综合产物,决定区域地层特征和变化的基本因素是:地壳活动性(大地构造)、古地理特点、古气候条件、占生物变化,其中地壳活动性特点是主导因素。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根据上述原则进行全国地层总结...

地层区划及特征
地层是地质学的基础,地层区划则是在多重地层学的基础上,对区域性地层特征的综合和总结。地层的形成是地球内、外地质作用的综合产物,决定区域地层特征和变化的基本因素是:地壳活动性(大地构造)、古地理特点、古气候条件、占生物变化,其中地壳活动性特点是主导因素。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根据上述原则进行全国地层总结...

地层的划分
地层划分是把地球的岩层按其原来的顺序,系统地组织成为具有某种特征、性质或属性的地层单位。上下地层属性差别愈大,则其分类级别愈高。例如图5-1中,Ⅰ与Ⅱ被一个明显的不整合面分隔开,且Ⅰ是一套构造复杂的变质岩系,Ⅱ是单斜的沉积岩层,显然这代表一个重大的地质事件——褶皱运动所分开的两个...

武陟县17082186636: 地层划分时主要考虑哪些地层的物质属性 -
颛谦安迪: 现在的地层划分一般是多重对比划分,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准非常之多,最基本的是岩石地层,其指标是地层的岩性、岩石组合特点及旋回性等,岩石地层学是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是一切地层学工作的基础.对于世界性的地层划分和对比,常用...

武陟县17082186636: 为什么生物地层单位具有指示相对年龄的作用 -
颛谦安迪: 地层具有多种属性,人们可以按照这些属性特征建立不同种类的地层单位,这就是多重地层单位的概念,这些地层单位并不是平行的.凡是反映岩性、电性、地震感应、化学和矿物特征等物质属性的地层单位,它们随地而异,与时间阶段没有严...

武陟县17082186636: 西北区区域地层(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
颛谦安迪: 西北区区域地层(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

武陟县17082186636: 地层可以分为哪六个阶段?
颛谦安迪: 地球从形成、演化发展46亿年来,留下了一部内容丰富的大自然的巨大 史册,这就是各时代的地层.地质年代的划分是研究地球演化、了解各处地 层所经历的时间和变化...

武陟县17082186636: 地层类型有哪些? -
颛谦安迪: 1.陆相地层第四纪阶段陆相地层的主要类型如下.(1)冰碛层集中分布于西部地层区,全为山岳冰川堆积类型.天山、阿尔泰、西昆仑、东昆仑、祁连的冰碛层大致有了测年数据控制,喜马拉雅、岷山、龙门山至滇西北的冰碛层大多缺乏测年资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