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不忍人”与孔子的“仁”有何区别与联系

作者&投稿:允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孟子的故事~

1、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

2、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3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一暴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quot;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2) 引领而望:“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3) 君子远庖厨:“是以君子远庖厨。” (《梁惠王》)释: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
(4) 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
(5) 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梁惠王》)释: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真是不能。
(6) 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梁惠王》)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7) 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梁惠王》)释: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
(8) 与民同乐:“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梁惠王》)释: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
(9)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释: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注: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化于此)
(10) 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释: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11) 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梁惠王》)释:如果燕国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
(12) 救民于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3) 箪食壶浆:“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4) 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梁惠王》)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
(15) 解民倒悬:“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公孙丑》)释: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正好像被人倒挂着而给解救了一般。
(16) 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
(17) 具体而微:“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公孙丑》)释: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的博大精深。
(18) 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孙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
(19) 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
(20) 返求诸己:“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公孙丑》)释:(射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返躬自问罢了。
(21) 与人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公孙丑》)释: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22) 绰绰有余:“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公孙丑》)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
(23) 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公孙丑》)释: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24) 此一时,彼一时:“彼一时,此一时也。” (《公孙丑》)释: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25) 舍我其谁:“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公孙丑》)释:在今日的社会里,除开我,还有谁呢?
(26) 为富不仁:“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滕文公》)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
(27)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滕文公》)释:若是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爬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
(28) 乱臣贼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滕文公》)释: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
(29) 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0) 不虞之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释: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
(31) 好为人师:“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释: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32) 何出此言:“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离娄》)释: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33)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离娄》)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
(34) 手舞足蹈:“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离娄》)释:快乐一发生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了。
(35) 不为已甚:“仲尼不为已甚者。” (《离娄》)释:孔子是做什么事都不过火的人。
(36) 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离娄》)释:蓄积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37) 夜以继日:“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离娄》)释:抬着头考虑,白天想不好,夜里接着想。
(38) 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万章》)释:三年后,太甲悔过,自己怨恨,自己悔过。(艾,音yi)
(39) 先知先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万章》)释: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觉者来使后知后觉者有所觉悟。
(40) 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万章》)释:“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乐,先敲钵钟,最后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终的一样。
(41) 却之不恭:“‘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万章》)释:(俗话说),“一再拒绝人家的礼物,这是不恭敬。”为什么呢?
(42) 杀人越货:“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憝。”(《万章》)释:(《尚书 康诰》)说,“杀死别人,强夺财物,横强不怕死,这种人,是没有人不痛恨的。”
(43) 茁壮成长:“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万章》)释:(孔子曾经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说,“牛羊都壮实地长大了。”
(44) 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万章》)释: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那一个时代。
(45) 一暴(pu)十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章》)释:纵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冷它十天,没有能够再长的。
(46) 专心致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告子》)释:假使让弈秋(下棋高手)教授两个人下棋,其中的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
(47) 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释:如果两者(生命和义)不能并有,便牺牲生命,而要“义”。
(48) 杯水车薪:“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告子》)释:如今行仁的人,好像用一杯水来救一车柴木的火焰,(结果连他们已实行的这点点仁都会消失的)。
(49) 言归于好:“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告子》)释:所有我们参加盟会的人订立盟约以后,完全恢复旧日的友好。
(50) 以邻为壑:“今吾子以邻为壑。” (《告子》)释:如今你却使水流到临近的国家去。

(51) 习焉不察:“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尽心章》)释:如此做去,却不明白其当然;习惯了却不深知其所以然。
(52) 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尽心》)释:穷困便独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
(53) 不言而喻:“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释:(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至于手足四肢,在手足四肢的动作上,不必言语,别人一目了然。”
(54) 引而不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尽心》)释: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55) 仁民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尽心》)释: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56) 当务之急:“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尽心》)释: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是急于当前重要工作。(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者)。
(57)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心》)释: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
(58) 茅塞顿开:“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尽心》)释:山坡的小路只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
(59) 言近旨远:“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尽心》)释:言语浅近,意义却深远的,这是“善言”。
(60) 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尽心》)释:(这种人)同流合污,(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

“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思是: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抱负和理想的人不会为个人得失而讨价还价,更不会纠结于小事,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伟大的目标 。
出自:《论语·卫灵公》。
原文:《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朱熹《论语集注》:“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说:“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扩展资料:

”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自《论语》。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
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不忍则乱大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孟子的“不忍人”:
孟子思想中,为一般人所熟知的,是他的性善论。但是性善是什麼意思?何以要说性善?人人都是性善吗?性善论的理据又是什麼?这些问题许多人不见得答得上来。
孔子以「不安」说仁,到孟子则以「不忍」说仁,但其理据是一致的。在<公孙丑上>孟子引述「孺子将入井」为例,来指陈心善即是性善。

孟子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

这里有一个问题:人有怵惕恻隐之心或许可从上面这个例子证明,但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如何证明?孟子为何在说了恻隐之心后,可以毫无根据下,一连串带出羞恶、辞让、是非之心。1有人就质疑孟子如此之推论是不合逻辑之论证。而林忆芝(以下简称林氏)<孟子不忍人之心释义>一文(以下简称林文),刊於<<鹅湖学志>>第二十五期(台北:鹅湖月刊杂志社,2000年12月)最主要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分析「不忍人之心」的性质及其与「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的关系。以为孟子释疑之用心,可为感佩。但是由於其对孟子的思想脉络间有诸多的曲解,落入不很相应的知识的思辨,反而节外生枝,减弱了孟子精彩之处,也限制、模糊了孟子道性善的全幅意义。笔者即依其较有问题的章节为主干,尝试以当代新儒家之义理为主,略作评述之。

二、「孺子将入於井章」的涵意

在「孺子将入井」一例中林氏说道:

「乍见」、「孺子」、「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等,是这个假设中十分重要的条件。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陈特【伦理学释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页274。
有了这些条件的限制,可以免除不必要的争论,使意思更加明确。2

对此,我十分认同其见解。此乍见孺子入井,而生之不忍人之心,是纯粹的,相应於无条件的道德律令的心,全无感性欲求,私利动机之夹杂,即这便是纯粹意志,自由意志。由於有此纯粹的本心之呈现,可证真正的道德行为,是可以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发生的。3孟子所要论证的,是人之本性自然流露。因此孟子排除了一切扭曲人性的现实的因素,方能昭示出人类的道德经验之普遍性向。但是林氏进一步说明孟子所以把条件限定为「孺子」,是因为「孺子」才使人必会感到「不忍」,倘若将入於井的是「成年人」,则反而令人会有罪有应得之感。其言道:

倘若一个有知识的成年人,明知入井有危险而毫无理由地跳入井中,则他应对自己跳井的行为负上全部责任。我们总觉得明知故犯是罪有应得的。然而「孺子」无知,根本没有责任可言。所以当人面对这一情况必会感到「不忍」。4

首先,林氏曾注明这段话是引自李瑞全先生【当代新儒学之哲学开拓】一书。然笔者经查阅其本文如下:

「孺子」这一角色所昭示的也是同样的一个意思。因孺者与种种可能有之恩怨利害较少瓜葛,可免除此不忍人之心之发动,或缠夹著其他隐藏的动机在内,由是得以还我们本性的一个本来面目。且孺子之纯真形相在此当更易於激发出此不忍之情。5

很明显,李先生认为「孺子」这一角色所昭示的意思应是「更容易於激发出此不忍之情」,显然并不可以引申到如林氏所言:「对於一个有知识的成年人,明知入井有危险而毫无理由地跳入井中是罪有应得的」过度引申,显然曲解李先生之原意。
所以,所谓的「不忍人之心」,应是在「乍见」任何一人之危及生命之际,都能有此纯粹、无条件、全无感性欲求的本心呈现,也就是在「乍见」之际,「本心」对人甚或「禽、兽、草、木、瓦、石」6之将入井之事的「随感而应」,完全是本心之如如的直接呈现,乃是天理之自然流行。在这里根本不再需要也无余情向外去寻求其他什麼理由。而不是如林氏所言,在「乍见」之当下还能思量此人之内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注2,页215。
3.杨祖汉著【儒家的心学传统】(台北:文津出版社,81年),页62。
4.同注2,页216。
5.李瑞全著【当代新儒学之哲学开拓】(台北:文津出版社,82年),页120。
6. 朱本思问:「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顼,亦有良知否?」先生曰:「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真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扈,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
动机是否为明知故犯,若是,则还称之为「乍见」、「怵惕」吗?那不违反孟子的假设了吗?即便在「乍见」之当下还能思量此人之内心动机是为明知故犯,罪有应得,难道「不忍人之心」也无从显现吗?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论语子张篇>就是知道他犯罪的实情,心仍有不忍而有哀伤之情。是以,林氏在此有「内轻外重」、「舍近求远」之想法。如蔡仁厚先生所言:

现代的人亦常常不能就孟子的指点而反求诸己,以当下肯定人性之善,他们总觉得一个例证不够,想要多找几个来证明一下,看起来他们似乎在认真求证。实际上,他是把「生命的问题」转入「知识的领域」,根本是一种「内轻外重」、「舍近求远」的想法。7

生命的问题回归生命;知识的问题回归知识。不同层次的问题当分开言之。「性善」是生命中的事,它不是一个知识性的命题。所以孟子对於性善的论证不同於纯外延的逻辑论证,而是一种内容意义的义理论证。8而林氏就是把它当作知识性的经验命题来分析,如此便无绝对性与普遍性可言。孟子又如何可谓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呢?是以林氏在此可谓节外生枝,画蛇添足,反倒减弱主题的意思。
另外,针对「非悪其声而然也」的解释,普遍上有以下两种解法。其一:即「不愿听见讨厌的哭啼声而拯救孺子。」9这也是林氏的看法。其二:即「不是担心假若不救小孩就会使自己受到见死不救的恶名声。」10林氏认为:

孟子说「非悪其声而然也」,就连出於生物本能的因素也排除,没有人会喜欢听小孩子哭啼的。因此,也许有人会为了不愿听到讨厌的哭啼声而拯救孺子。11

其补充说明:

「非悪其声而然也」的「声」若解作「名声」、「名誉」,则与「非所以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责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王阳明<传习录下.钱德洪录>另阳明於大学问亦明之曰「大人之能以天下万物为一体,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以天下万物为一也。…..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而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阳明全集卷二十六)
7.同上,页200。
8.同上,页193
9.以此解释者,林氏在其注解中举了三位。分别是刘殿爵<英译孟子>,杨伯峻<孟子译注>与金良年<孟子译注>。详细内容请参阅同注3,页217
10.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页237「声,名也」焦循着<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页233赵注:「所以言人皆有此心,凡人暂见小小孺子将入井,贤愚皆有惊骇之情,情发於中,非为人也,非恶有不仁之声名,故怵惕也.」蔡仁厚著【孔孟荀哲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印行,88年五刷),页200。
11.同注2,页217
誉於乡党朋友也」一句的意思相同。而作「孩子的哭声」解,则意思会更为丰富。12

首先,其所谓的「生物本能」,是指「悪其声」,还是「孩子的哭声」,还是另有所指呢?既笼统又抽象。其次,如果「非悪其声而然也」与「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之意思是相同,当然「非悪其声而然也」就变成重覆句,可谓赘词。但是「想要得到邻里亲朋的赞誉」与「担心受到见死不救的恶名声」这二句话之实质意涵是否相同呢?前者是积极的邀功,即假设我去救他的话会导致如何的结果。后者是消极的避过,即假设我不去救的话又会导致如何的结果。即做正反是非两面的思考,这是一般人合理正常性的假设。孟子无非就是要排除一切的计虑及隐藏的动机。就如李瑞全先生所言:

此论证的目的,要证出这悸动的恻隐之情乃是自发的,不是受我们在日常生活之流程所制约的一个结果。除了上述排除种种其他的动机外,此论证最重要的部分是在情景的布排(乍见、孺子)。而此情景的安排,是要显示出这种不忍人之情之涌现,乃是在人之最本然之状态中出现………是以孟子的论证方式,是在撇除一切计虑及隐藏的动机以及日常生活中之夹杂鼓荡,而以一无辜的生命将要受伤害的情景以示我们本性上的反应。13

由於要示出人性本善的普遍性,是必要将一切扭曲人性的现实表现-人为造作-的因素排除。是以这二句话是在如此之前提下所假设的,且其意义也不同。况且林氏
把「非悪其声而然也」解释成「不愿听见讨厌的哭啼声而拯救孺子」。这似乎对孟子情景的布排之焦点有所不明。其言:

所谓「孺子」,乃是幼小的婴孩刚学懂步行的。婴儿亦即<滕文公上.墨者夷之章>中的「赤子」,是无知的婴儿。由於婴儿无知,根本就不知道入井会危险。所以孺子对於跌入井中并无责任与罪咎。14

既然婴儿是无知的,也就是没有是非对错的观念,其根本就不知道入井会危险,甚而嬉乐於中,没有恐惧害怕,如是,其怎麼会因惧怕而有哭声产生呢?更不可能有厌恶孩子哭叫声之事发生。职是之故,林氏在此并未能真正掌握孟子文义。
接著林氏认为:

孟子建构「孺子将入於井」这个例子,目的在於说明「不忍人之心」是人人皆有的本性。当人看见「孺子将入於井」,人心「自然涌现」出一种「道德上不忍的感受」,这只是一个「端倪」,只是心中的一种「悸动」,并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同注2,页217注15
13.李瑞全著【当代新儒学之哲学开拓】(台北:文津出版社,82年),页120-121。
14.同注2,页215
表现为具体的行动。孟子要指出的,不是由乍见孺子入於井而来的拯救行动,而单单是不忍人之感这一悸动就证明人是善的。孟子「性善」的主张其根据即在此。15

「孺子将入於井」章是孟子证明人性本善最关键之一章,稍有不慎,极易曲解孟子之原意,而减弱其主题之意义。的确,孟子从「不忍人之感这一悸动就证明人是善的。」因为这是「仁心之端」的显现,据此即可以证明人是善的。但是本章是否须如林氏所言「这只是一个「端倪」,只是心中的一种「悸动」,并未表现为具体的行动。孟子要指出的,不是由乍见孺子入於井而来的拯救行动,而单单是不忍人之感这一悸动就证明人是善的。」「端倪」是否还要强调有没有拯救行动蕴含其中?这是否反而限制住孟子深广的意涵呢?推论上是否有过多之嫌?
就此章而言,杨祖汉先生认为:

「孟子明显地是即心言性,性由心显之义理,恻隐等四端之情,便即是仁义等理之呈现,此中并无情与理之形而上与形而下之不同,「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即『恻隐之心,仁也』之意,当下在吾人生命中呈现之恻隐,虽只是端绪,萌糱,但便即是超越的本心之呈现,在一般人之生命中发用虽是几希之微,但在本质上和在圣人生命中者并无差异。」16

故,虽只是「端倪」,但「便即是超越的本心之呈现」,在「本质上」和圣人生命中者并无差异。是以,「端倪」虽只是个发端,并不意味其「并未表现为具体的行动」义。徐复观先生就将此「今人」在「乍见」之际的「怵惕恻隐之心」,往具体的拯救行动去解释,显得更有力道。

按「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的例证,「乍见」是说明在此一情况之下,其未受到生理欲望的裹胁而当体呈露,此乃心自身直接之呈露,而此心自身直接之呈露,却是仁之端或是义礼智之端。「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数句,是说明由此心呈露而采取救助行动,并非有待於生理欲望之支持,而完全决定於此一呈露之自身,无待於外。由此可见,四端为人心之所固有,随机而发,由此而可证明「心善」。孟子便把这种「心善」称为「性善」。17

意即,在「乍见」之际,是仁之端或是义礼智之端之当体呈露。是以孟子此章并非只是在描述人有恻隐之心而已,而其「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数句等附
带条件,是说明了真正付诸实践的道德行为,是人性本善的必然取向,意即「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同注2,页21
16.杨祖汉著【儒家的心学传统】(台北:文津出版社,81年),页71。
17.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北:台湾商务发行,88年12刷),页172。
此心呈露而采取救助行动」之道德行为是「本心仁体」证成中无之必不然的必要条件,缺此不可。而「由此心呈露进而采取救助行动」之道德行为才是「义礼智之端」的「当体呈露」。如未能把「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数句当作恻隐之
心之必要条件,则此恻隐之心便不是孟子真正的恻隐之心。18亦即王龙溪所云「知
能处即是知,能知处即是能。」19本心良知之知,便涵良能之能。此知本身即能生起不已的道德活动,不只是知是非而已。故林氏很主观的认为孟子此章完全无「良能」之意,而单单只有「良知」之悸动,把「知」、「行」完全二分,消除了「良知」蕴含「良能」的可能性,恐与孟子之道性善不相应。
笔者以为若在语句上稍做修正,或许会更符合孟子之原意,即「孟子要指出的,是不忍人之感这一悸动就可证明人是善的,而无必要由乍见孺子入於井而来的拯救行动方能证之。」若是,则不失孟子从「怵惕恻隐之心」言性善之深意,也保住良知即良能的必然性。

三、「不忍人之心」与四心的关系

本章可谓是林氏整篇论文的要旨所在,意即其所要处理的问题:

有人认为孟子以「孺子入井」的例子说明人皆有恻隐之心,继而指出人皆有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若无此心,则「非人也」。这个结论是不合逻辑的,推论并不恰当。这个批评不无道理,只是如果对孟子「不忍人之心」这个观念,由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则论者的疑问自可解决。20

此段之问题是:如要解决有人的疑问,不宜从扩大「不忍人之心」使统全德,乃是要说明行文的方式。在后三心是一种省略法,吾人当可以用另三个例子以说明后三心亦皆如「孺子入井」一样是自然感发。如在<鱼与熊掌>章孟子即举发羞恶之心之例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台北:鹅湖出版社,73年初版),页237。朱子注: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辞,解使去己也。让,推以与人也。是,知其善而以为是也。非,知其恶而以为非也。人之所以为心,不外乎是四者,故因论恻隐而悉数之。言人若无此,则不得谓之人,所以明其必有也。盖,「羞」,耻己之不善也,故义以行之;「是」,知其善而以为是也。即孟子所谓:「智之实,知斯二者(仁义)弗去是也」(离娄章句下);「让」,推以与人也。然推与人者无非「仁义」,即孟子言「礼之实,节文斯二者(仁义)是也」(离娄章句下)。故「羞耻之心」就是一种行动表现;而「是非之心」便是见之明而守之(仁义)固;而「辞让之心」便是推「仁义」与
人。
19.何谓知行合一?有本体,有功夫,圣人之学,不失其本心而已。心之良知谓之知,心之良能谓之行。孟子只言知爱知敬,不言能爱能敬。知能处即是知,能知处即是能,知行本体原是合一者也。知之真切笃实处,谓之行,行之明觉精察处,谓之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是后世学者分做两截用功,故有合一之说。知非笃实,是谓虚妄,非本心之知矣。行非经察,是未昏冥,非本心之行矣。故学以不失其本心者,必尽其知行合一之功,而后能得其知行合一之体。
20.同注2,页225。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告子上10>

人会因不愿受不礼貌的对待,而宁死不食,这不是羞恶知心的存在的最确切的证明吗?故无三心之发用者,皆是「无道德意识」之人。既然「道德意识」是人之所以为人之特徵,则无道德意识者,在价值上可以说是「非人也」。
 林氏以为外人评得「不无道理」,必须扩大恻隐的「不忍人之心」来统括三心,是不得行文之法,且如此辩论亦不切中义理的。以下便是林氏探讨「不忍人之心」与恻隐等四心之关系:

不忍人之心与恻隐之心的关系

孟子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林氏认为:

孟子是由人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以证明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可见「不忍人之心」又可称为「怵惕恻隐之心」。孟子进而说,无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即「非人也」。可见此三心亦与人人皆有的「不忍人之心」有极密切的关系。就笔者分析所得,在孟子的哲学思想中,所有道德心皆源於同一个「不忍人之心」,所以「羞恶之心」又可称为「不忍人之心」;「辞让之心」又可称为「不忍人之心」;「是非之心」又可称为「不忍人之心」。21

依林氏的分析,的确「不忍人之心」与恻隐等四心应有其一定的关系,但是否就意味「不忍人之心」与此四心分别皆相等呢?
首先,林氏认为「不忍人之心」又可称为「怵惕恻隐之心」。这句话若依文句表面之意义来看似乎可以如此说。朱子注:『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此即所谓不忍人之心也。』若依整段的语文脉络来看似乎也不成问题。即当恻隐之心是在「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数句的条件下而成立,则此恻隐之心乃是不忍人之心。牟宗三先生说:

仁是一切德性之所从出,孟子即由此仁心之全而说人之性,人之所以为人之理,真几。这样说性意义最大的,便是孟子直接表达道德意识,这道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同注2,页227。
意识即指「道德的心」说。孔子论语中未曾有「心」字,「心」的概念,是首先由孟子创出的,其实是自然就可从仁转出的。孟子对人的道德心分四方面,即「四端」去了解。22

牟先生在此特别提出,「仁」是一切德性之所从出,而孟子即由此『仁心之全』而说人之性,其中深藏其意。若「仁心」(恻隐之心)就是「仁」,即是一切德性之所从出,何以牟先生要加「之全」二字呢?可见牟先生在此是要特别强调,「仁心」(恻隐之心)不是分开的讲,而是要包含羞恶、辞让、是非等三心,方谓『仁心之全』。这是一般人最容易误解、疏忽之处。是以牟先生特别加「之全」二字。事实上,「仁心」即是「道德的心」,亦即是「不忍人之心」。仁义礼智,本是一理之四面,不可分开说。然而林氏矛盾迷糊之处,便是,「不忍人之心」:时而是四端之心分开而言之;时而又似合而言之。前者如:「不忍人之心」是人人皆有的本性,当人看见「孺子将入於井」,人心「自然涌现」出一种「道德上不忍的感受」,这只是一个「端倪」,只是心中的一种「悸动」,并未表现为具体的行动,孟子要指出的,不是由乍见孺子入於井而来的拯救行动,而单单是不忍人之感这一悸动就证明人是善的。23后者即如本节所述,所有道德心皆源於同一个「不忍人之心」。本节,林氏若要把「不忍人之心」又可称为「怵惕恻隐之心」,则此「不忍人之心」
与「恻隐之心」应是「仁心之全」(全德之称)之说方可。故其对「不忍人之心」的释意,未能分说清楚,可谓混淆不清,令人莫衷一是。
其次,其认为所有道德心皆源於同一个「不忍人之心」,所以「羞恶之心」又可称为「不忍人之心」;「辞让之心」又可称为「不忍人之心」;「是非之心」又可称为「不忍人之心」。如此的推论是有问题的,道理很简单。例如我们说「博爱」是「仁心」的表现,即「博爱」源於「仁心」,但是我们可以因此便说「博爱」又可称为「仁心」吗?故其推论是错的。接著,其后面的推论:即把羞恶、辞让、是非之心都用「不忍人之心」置换,其实即是重复地说「无不忍人之心,非人也」24,这也是有问题的。虽然说「结论」是真的,但是由於「前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都用「不忍人之心」置换)是假的,故其论证是否有效是无法据以判断的。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台北:台湾学生,87年九刷),页89。
23.同注2,页218。
24.同注2,页228
25.林正弘【逻辑】(台北:三民书局,91年重印三版一刷),页9。
不忍人之心与羞恶之心、辞让之心的关系

林氏认为:

『在孟子而言,「不忍人之心」乃是人的道德本心,是一切道德的根源,能够涵盖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羞恶之心既源於人心之不忍,则其所不忍为何?其认为「羞恶之心」乃是不忍人格尊严受损害的一种心情。26

林氏很用心要把主在说明恻隐的「不忍人之心」与其他三端之心做一个合理性的连结与推论,但是无意当中就落入经验的思辨中,即后验、不纯粹、有条件的思辨中,可谓严重减消孟子的道性善之说的醇度。文中提到「不忍人格尊严受损」,那麼何谓「人格尊严」?是社会学上所谓的「人格尊严」吗?是否「要誉」可以增加人格尊严,而「恶其声」是否意味人格尊严受损呢?若是,则此「羞恶之心」便是有条件说的,落入思前想后的衡量,而不是心灵内在的道德理则27之自然呈现。依牟宗三先生对「羞恶之心」的说法,是由憎恶罪恶而起。28而所谓的罪恶,纯粹是由道德意识(道德的心)的道德的善映照(Reflect)(善的映照)出来的。29故「羞恶之心」是出於本心善性之自体自觉,是自律、无条件的,而不是他律、有条件的之说。
同样的,林氏把「辞让之心」解为「不忍人的人格尊严受损害的一种心情。」也是犯了相同的错误。故只要离开「道德意识」自身而说道德,都已经不是最好的道德学了。

四、「不忍」与「能忍」之关系及「不忍之心」与「不忍人之心」之比较

林氏在其结论处强调,「不忍」是先天的,而「能忍」是后天的。他说:

人天生是不忍的,心有不忍,身体有不忍,性情有不忍,然而人由不忍而变为能忍,具有忍耐的能力,乃是经过后天学习而得,从现实生活去考量,人必须由不忍学习忍,因为这样才能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譬如在<论语><八佾篇>中,子贡不欲宰杀告朔之饩羊,孔子却宁愿保留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同注2,页228-229。
27.仁义礼智作为本心真性的先验内容,本文之所以名之为「理则」盖一方面因为「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另一方面「心知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换言之,他们既是普遍之理,也是规范性的法则,故合而言之名为「理则」。.参阅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学的历史省察与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8年),页64
28.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台北:台湾学生,87年九刷),页90
29.同上,页86。
「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孔子并不是没有「不忍之心」,可是却认为,只要继续保留告朔之饩羊,鲁君仍然有机会复行告朔之礼,羊之死,是有道理、有价值的,因此忍心宰羊。「…..」「不忍」的感觉,是心的自然状态;「忍心」则是后天的磨练或是应生活的能力。「不忍」是先天的,而「能忍」是后天的。故孟子以「不忍之心」为人先天本有之性。30

依上文,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其所谓的「先天」即等於「天生」,亦即与生俱有的,「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上六>故「不忍」是先天的,应符合孟子之意。其所谓的「后天」,意指后验或经验的,不是天生俱有,而是经学习而来。其认为「能忍」是后天的,笔者认为此说是没有根据的,有待商榷。包括其说,「身体有不忍,性情有不忍」,都已迂曲远离孟子的思想核心-以心善言性善。
故林氏以先天与后天之思考进路来谈本心是很有问题的。林氏指出:

人为了生活上的方便,「不忍之心」的范围会日渐缩窄,人能忍耐的事情随之而增加,由是,「心」的感觉会因应生活而日渐麻木。因此成年人有一危机,就是会因为生活而完全丧失「不忍之心」,即是为生活而心灵变得麻木不仁。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又说「人之所以异於禽於兽者,几希矣!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唯有大人与君子这些圣贤,既能保有「不忍之心」又能适应生活,不会变成麻木的人。31

由前半段,可以看出林氏似乎是否定「能忍之心」。因为「能忍之心」一旦增强,「不忍之心」随之缩窄,则近於「麻木」。故成年人比孺子更能忍,故近麻木不仁。似乎林氏把「能忍」当作「麻木不仁」来看待,因为「不忍」即「仁」也;相对之,「能忍」即「不仁」也。故其能果断而言「成年人有一危机,就是会因为生活而完全丧失「不忍之心」,即是为生活而心灵变得麻木不仁。」乍看

《史记》说孟子有著述七篇传世《汉书艺文志》说有十一篇东汉末赵岐说孟子有《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四篇外书,则十一篇当是在七篇外又加外书四篇。赵岐认为外书四篇内容肤浅,与内篇不合,当是后人所作。流传至今的《孟子》,即赵岐所说的内篇。全书虽非孟子手笔,但为孟子弟子所记,皆为孟子言行无疑。从书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他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又说三代得天下都因为仁,由于不仁而失天下。他又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人民,“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君主如有大过,臣下则谏之,如谏而不听可以易其位。至于象桀、纣一样的暴君,臣民可以起来诛灭之。他反对实行霸道,即用兼并战争去征服别的国家;而应该行仁政,争取民心的归附,以不战而服,也即他所说的“仁者无敌”,实行王道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学说和思想,在中国古代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最有影响的儒家宗师,从而获得了“亚圣”的称号。从北宋开始,《孟子》一书取得儒家经典的地位。南宋时朱熹将《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宋到明、清,“四书”成为士子必读之书。
先秦儒家除孔丘外,还有两个最主要的代表:一为战国中期的孟轲,一为战国末期的荀况。他们对孔丘的思想都作过重大发展。但孟轲的思想体系基本上仍是孔丘的体系,他是孔丘的忠实继承者,因此人们往往把孔孟并提而有所谓“孔孟之道”。荀况对孔丘思想的发展更大,且有部分质变。他实际上是儒法合流、礼法统一的先行者。
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和他们的政治思想一样,基本上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来的“礼治”和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的法律观点,对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影响很大。
维护“礼治” 为了维护“礼治”,孔丘在“礼坏乐崩”的春秋末期仍然主张“为国以礼”,提出并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作为整个儒家的理论基础在法律上,他主张必须以“礼”作为适用刑罚的指导,只有在礼乐的指导下,刑罚的运用才能得当,才不致使人们无所适从。
从维护“礼治”出发,儒家主张:①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名分。孔丘首倡“正名”,要求纠正违反等级名分的混乱现象,反对犯上作乱,反对僭越。孟轲宣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不容背离。荀况则把确立“贵贱有等,长幼有差”的礼,说成是“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的“大本”。②坚持“亲亲为大”。礼治是宗法和等级相结合的产物。孔、孟尤重“亲亲”的宗法原则,一再强调“笃于亲”,认为“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甚至当“亲亲”与法律发生矛盾时仍然坚持亲亲,提倡“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见亲亲相隐)。孔、孟不强调“任人唯亲”,主张“举贤才”,“尊贤使能”,但必须由亲及疏、由近及远。荀况更重“贤能”,主张“贤能不待次而举”,可以破格提拔。不过他也认为在贤能相等的前提下,应当由亲及疏。
儒家还鼓吹礼乃“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西周以后,神权不断动摇,统治者开始利用天地、阴阳等自然现象来论证礼的合理性与永恒性,认为天地、阴阳都有上下、尊卑之分,因而把这些现象附会为划分尊卑贵贱的依据。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以孟轲为代表的思孟学派,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思想,神秘地赋予“天”以封建伦理道德属性。从而论证礼的合理性与永恒性。他们还把礼具体化为“父慈、子孝、兄良、弟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等十种“人义”。其间虽然互有要求,但并不是对等的,而是体现了宗法等级原则,后来即演变为指导封建立法的“三纲五常”。他们又把人们的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说成是与“天理”对立的“人欲”。“人欲”不能任其随意发展,必须用原于“天道”的“人义”加以治理,否则就会“坏国、丧家、亡人”。因此,儒家认为礼是不可动摇的,“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提倡“德治” 儒家在统治方法上,提倡“为政以德”的“德治”或“以德服人”的“仁政”,主张“王道”,反对“霸道”;相对地说,重视道德感化作用,轻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儒家的德治包含三方面内容:①“省刑罚,薄税敛”。儒家吸取了以往奴隶主贵族统治的经验教训,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劳动人民的重要性及其反抗力量的强大,比较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减轻刑罚和赋税,反对苛政、暴政和严刑峻法。孟轲指出:“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荀况也曾引证古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他们认为使人民衣食无着是引起犯罪和反抗的主要根源,因而主张富民。这种思想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后世经济立法曾产生良好影响,是儒家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②重教化,反对“不教而杀”。基于“德治”、“仁政”,儒家认为统治人民不应靠刑罚而应靠教化,反对“不教而杀”。孟轲主张“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荀况为了“化性而起伪”、改恶为善和禁恶劝善,既重刑罚也重教化。儒家所谓教化,就是进行礼教,除剥削者内部外,主要是对劳动人民灌输宗法伦理道德和等级观念,同时宣扬重义轻利,目的是使人们习于顺从而不反抗。③宽猛相济,德主刑辅。儒家虽重教化,但从不否定刑罚的必要性,当教化不起作用时仍然主张诉诸暴力,使用刑罚。孔丘曾赞赏使用“宽以济猛、猛以济宽”两手的统治者。荀况也说“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治之经,礼与刑”。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儒家总认为刑罚是教化的辅助手段,后人把它归结为“德主刑辅”。
重视“人治” 儒家既主“礼治”、“德治”,必重“人治”,轻法治。因为礼治要求维护等级制,突出统治者个人的作用。德治又要求有能以身作则、充分发挥道德感化作用的统治者,也重视统治者个人的作用。因而在“人治”与“法治”的论争中,儒家始终坚持“人治”。其基本论点是:①“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认为政治的好坏取决于统治者,特别是最高统治者个人的好坏,主张“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贤人政治”。②有治人、无治法。荀况是先秦儒家中最重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的一个。但在“人治”与“法治”的论争中,他仍然认为关键是“人”而不是“法”,并提出了“有治人,无治法”的著名论断。理由是:法对于治理国家虽然很重要,但法毕竟是人制订的,仍然取决于“人”,即所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即使有了“良法”,也得靠“人”来掌握和贯彻,因此他强调说:“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把“人治”、“法治”之争提到了法理学的高度。

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故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
孔子的“仁”可以拆字为“两个人‘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仁者爱人“,不单纯指统治者与百姓的关系末叶包括普通人之间的相处!
"仁“还有一层意思,”克己复礼“为仁”

一孔之见!!!!!!

孔子的仁是道德上的仁,如仁义
孟子的仁是政治上的仁,如仁政


孟子的“不忍人”与孔子的“仁”有何区别与联系
很明显,李先生认为「孺子」这一角色所昭示的意思应是「更容易於激发出此不忍之情」,显然并不可以引申到如林氏所言:「对於一个有知识的成年人,明知入井有危险而毫无理由地跳入井中是罪有应得的」过度引申,显然曲解李先生之原意。 所以,所谓的「不忍人之心」,应是在「乍见」任何一人之危及生命之际,都能有此...

孟子告子上中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告诉的道理是什么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告诉的道理是说:人性本善,也就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有善的因子,都有与人为善的本性。这是孟子的观点。孟子说人性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他的学说,与上述第二种学说的一个方面有某些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他的确...

不忍人之心和四端的关系
孟子仁学能够同时在形上与形下两个层面充分展开仁的超越性与可切近性的论证。人即仁,仁即人。人、仁始终统一。“不忍人之心”是可感、可知的,随意而发,随情而生,它可以与经验事物联系在一起,又可以获得形上的本体超越。人之“四端”萌动,仁意呈现。一切体仁、达仁的追求都不过是“四端”...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为何体现孔子思想的阶级和时...
按照孔子"仁者爱人"的说法,仁的基本含义应该落实到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上面,具体地说,应该承认人的存在,尊重人的人格,具有明确的人化意识和行为。孔子"仁"的思想强调人伦义务,希望人人尽伦尽职。这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就应该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以"爱人"解释仁,作为仁...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原文读音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原文读音为:rén jiē yǒu bù rěn rén zhī xīn。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出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自《孟子》的《公孙丑章句上》。2.《孟子》的介绍:《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什么意思
君子能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事情,能宽容别人不能宽容的人,能待在别人不能待的地方。这句话出自马南的《燕山夜话 涵养》。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德。宽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对待事物的方法以及与人相处的原则。我们要学会接受别人的长处之时,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

孔子与学生之间有哪些令人忍俊不禁的趣事
一定会拜见我们南子夫人,我们南子夫人也想见见您。”孔子辞谢客套一番,不得已就跟来人去了。南子夫人坐在葛布帷帐中等待。孔子进门后就叩头行礼,美貌绝伦的南子夫人也在帐中盈盈回拜,行动时,所戴环佩玉器发出叮当撞击的清脆响声,此情此景,令谨尊礼法的孔圣人也不免心中怦然。

孟子关于“人之初性本善”的那段原文是什么?
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

论语十二章和大学之道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关系
论语十二章和大学之道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关系如下:1、《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版),为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版”教材,分为六三制七年级上册和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 ,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文...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这句话出自孟子的经典如儒家作品《孟子》的《告子章句上》。原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嵩县18342732783: 与孔子的仁政思想相比,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特点 -
以贡扶他: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在孔子的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孔子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而孟子同时提出了自然持续利用的思想.

嵩县1834273278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有两个比喻句,它们有什么意义急! -
以贡扶他:[答案]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 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 孔子还主要强调的是后天教养的 一方面. 孟子就不同了,他不仅展开了论述,指出了那相近的人性就 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

嵩县18342732783: 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有何不同? -
以贡扶他: 孔子和孟子的“仁”同出一源,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同在于,孔子的“仁”注重个人修养,提倡“仁者爱人”,并以此为基础来推行“仁政”;而孟子的“仁”更偏重“仁义道德”的忠孝思想,是对孔子之“仁”的发展和补充.

嵩县18342732783: 孔子与孟子有何不同?
以贡扶他: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第二,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第三,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

嵩县1834273278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啥意思 -
以贡扶他: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出自《孟子》的《公孙丑章句上》.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 作品名称 人皆有不忍...

嵩县18342732783: 孔子的仁学思想与孟子的仁学思想有何不同? -
以贡扶他: 孔子的仁为仁者爱人,要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孟子的仁学是要求统治者以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仁学思想体系.

嵩县18342732783: 孔子的仁学思想与孟子的仁学思想有何异同 -
以贡扶他:[答案]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

嵩县18342732783: 在儒家思想的传承中,孔子提出的“仁”和孟子所说的“仁”有什么异同点? -
以贡扶他:[答案] 孔子的仁主要侧重是士大夫自身的修养,另外也有一部分为政者对百姓的仁 孟子则不同,在自身修养上很少谈到仁,而讲大丈夫,仁主要在于为政者对百姓的仁 而政治上的仁两者也有不同 孔子的仁政只是泛泛而谈,除了少收税没有多少具体的内容 ...

嵩县18342732783: 孔孟的不同之处 在哪里 -
以贡扶他: 首先,对待人性问题,孔子主张“仁”为根本,而孟子主张“义”为首要.我们如果稍微留心一下他们二人的观点不难发现,孔子在许多场合都要求人们尊奉“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之民莫非王臣”的愚忠思想,他因此也就要求人们忍辱负重...

嵩县18342732783: 孔子何孟子的区别??
以贡扶他: 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故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