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作者&投稿:盍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①》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②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斲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③,而余为徐州④。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⑤,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 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⑥。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⑦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⑧,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注〕 ①文与可:即文同(1018—1079),北宋画家,字与可,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与苏轼为中表兄弟。善画山水,尤善画竹,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开后世“湖州竹派”。筼筜(狔ú状犱ā状犵云当)谷:山谷名,在洋州(今陕西洋县)西北,以盛产筼筜(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名。偃竹,仰斜的竹子。 ②子由:苏轼胞弟苏辙的字。 ③“及与可”句:文同于宋仁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知州,十年还京师汴梁(今河南开封)。 ④“而余”句:苏轼于熙宁九年任徐州(治今江苏徐州)知州。 ⑤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⑥ 陈州:治今河南淮阳。 ⑦ 湖州:治今浙江湖州。⑧曹孟德:即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时进位丞相,子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特点的优秀散文。

  全文分三段。第一段开头不是直接就写悼念之情或两人的交往,而是 从文与可的画竹理论写起,突兀不凡,生面别开,起首就给人以一种新鲜感。文章说文与可认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画竹之前先要把握对象的整体形象和精神实质,做到融会于心,酝酿成熟,然后振笔直书,一气呵成,才能生动传神地把它再现出来。相反,如果临时求其细微末节,机械地一节一节画,一叶一叶描,就无法画活竹子。这实际是主张意在笔先,反对临画敷衍;主张整体上的“神似”,反对枝节之间的“形似”。作者以赞同的口吻所表述和发挥的这个见解,十分精辟,不仅对整个文艺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胸有成竹”已成为人们处事的准则,和活在群众笔底口头的成语了。上述行文生动流畅,如用“兔起鹘落”的比喻,就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运笔的神速。下面作者接着叙说自己对这个文与可教给他的道理,虽然心里明白,但实践起来却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就在于“不学之过”,并把此画竹方法提到哲理的高度,“岂独竹乎”,说明了这一点。最后又引用其弟子由(苏辙)送给文与可的《墨竹赋》中的几句话,通过《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和《天道》中轮扁斲轮两个典故,说明子由对与可所画竹子的看法:庖丁解牛由于掌握规律而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文惠君从中悟出了养生之道;轮扁造车轮,使正在读书的齐桓公懂得了技艺只能从实践中体会的道理,与可在画竹中寄托的思想说明他也是个深悟事物规律的人。作者认为子由仅得与可的画意,而自己并得其画法,是最了解与可的人。这段通过叙述文与可的画论以及子由和作者自己对此画论的反映,不仅写出了文与可画技的高妙和见解的卓绝,而且也道出了自己对文与可的敬仰之情和知己之感。其中有议论,有描写,或述人之言,或直抒己见,纵横错落,灵动多变,显得言而有味,情理俱谐。

  第二段叙述作者和文与可交往中的趣事。先写与可画竹开始不自贵重,于是四方之人纷纷拿着细绢登门求画,引起他的讨厌,把绢掷在地上骂道:“吾将以为袜!”要把细绢作袜穿。后苏轼为徐州知州,苏轼自己也是个 善画墨竹的名家,所以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开玩笑地说:近来告诉士大夫,可到彭城(即徐州)去求画,“袜材当萃于子矣”。临末还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说:“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鹅溪在今四川盐亭县西北,是盛产作画用的名绢的地方。寒梢指竹子,这两句意思是将要用名绢为苏轼画一幅万尺长的墨竹。苏轼就风趣地回答说:“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接着叙两人书信往返,就世上是否有万尺竹展开争论。苏轼证实有这样的竹子,并写诗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意即在想像天地或艺术意境中是存在具万尺长气势的竹子的。这里苏轼偷换了一个概念,回答得十分巧妙。所以文与可又回信笑着说:“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并把所画的筼筜谷偃竹图送与苏轼,说“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形容他画的竹子形神兼备,气势非凡。这不仅进一步证明了苏轼的竹有万尺之说,而且也可看作是他“胸有成竹”画论的卓越实践,既巧妙点题,非常自然地交待了《筼筜谷偃竹图》的由来,又和开头画竹理论的叙说相呼应,衔接十分紧凑。下面就抓住筼筜谷这一地名,继续写两人信牍往来:文与可任洋州知州时,要苏轼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即是其中之一,诗云:“汉川(汉水)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箨龙即竹笋。“斤斧何曾赦”,即把竹笋砍伐了,连下称“馋太守”,又把笋都吃了,所以说“渭滨千亩在胸中”。《史记·货殖列传》有“渭川千亩竹”之语。文与可接到这封诗信时,正值与妻子在谷中“烧笋晚食”,碰巧被苏轼的话说中,所以读罢诗句“失笑喷饭满案”。全段写得幽默风趣,亲切自然,而就在这些日常生活的琐事中,在这些戏语笑话里,文与可和作者坦率、高雅的胸襟气度,机敏、超卓的智慧才能以及两人的亲密友谊,都得到了活泼而生动的表现。

  最后一段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先说在文与可死后七个月,“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哭失声”三字写尽了作者睹物思人的无限悲痛。 接着又引用曹操祭桥玄的典故来点明文章主旨。此典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曹操年少时不为人所器重,而桥玄却很赏识他。桥玄死后,曹操有次行军经过桥玄的故乡睢阳,曾遣使致祭桥玄,并作《祀故太尉桥玄文》,文中说:“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作者引用这个典故来强调“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引用典故十分自然贴切,平淡语中现出悼念亡友的挚情一片。如果说第一段重议论,第二段重叙述,那么这简短的第三段,则更富有绵长的抒情意味。

  该文信笔挥洒,舒卷自如,“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文中有正论,有戏语,或引诗赋,或摘书牍,时而讲琐事,时而举典故,机变灵活,姿态横生。不过它虽然写得随便洒脱,纵横变化,但并不杂乱无章,散漫失纪,而是始终紧扣题目,环绕着文与可所画的《筼筜谷偃竹图》来展开文章:先是议“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这是画《筼筜谷偃竹图》的基础;中间是叙两人的诗歌赠答,书札往来,交待《偃竹图》的由来和有关趣事;后是写见画思人,抒发悲怆之情,通篇以画相贯串,以怀念友情为中心,显得形散神不散,做到了自由挥洒和谨守章法的完美结合。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字,而前人曾评此作“戏笑成文”(郑之惠《苏长公合作》)。这篇散文的主要部分确实颇多诙谐之语,写得妙趣横生,但唯其如此,正可见出作者和文与可的“亲厚无间”,而文与可一旦亡故,作者的悲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以喜衬悲,也益见其悲,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此文语言天然本色,朴素清新。全文好似从作者胸中自然流出,滔滔汩汩,毫无滞碍,所用语言不加雕琢,文从字顺,活泼流畅。正如明代王舜俞所说:“文至东坡真是不须作文,只随便记录便是文。”(《苏长公小品》)




成语胸有成竹出自宋代的谁
成语胸有成竹出自宋代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出处原句: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单字解释:胸:1.人和陆生脊椎动物(四足类)躯干的一部分。位于颈部(或头)与腹部之间。2.指心里(与思想...

文与可画__谷偃竹记拼音
虽然这只是一首绘画题记,但是文采依旧斐然,写出了文同高明的画论、高超的画技和高尚的画品,写出了作者自己与文同的友谊之深,情感之厚。一般的绘画题记,主要是描述画面的形象,叙说画家作画的过程。而苏轼却打破了一般题记的常规写法,这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它实际上是一篇纪念文章,是表现对...

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文言文剖析]
在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运用具有丰富的变化。例如,'与可没与陈州'中的'没'是通假字,通'殁',表示死亡。'少纵即逝矣'的'少'则通'稍',意为稍微。古汉语中,'贵重'一词古义指看重,如'初不自贵重',而今义则指物品的价值。'发函得诗'中的'发'古义为打开,今义则指发送。词类活用...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Ȯ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安徽省定远中学陈立新作者简介他出身于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早有文名。同王安石一样,苏轼对北宋的局势也感到不安。然而由于他所处的中等地主阶层的地位,不愿过多触犯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他三十岁以前大部分时间过的书房生活,对社会国家强兼并而引起的危机,远...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这篇记叙文中阐述画论的两个成语是什么?_百 ...
1、胸 有 成 竹 【拼音】: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解释】: 原 指 画 竹 子 要 在 心 里 有 一 幅 竹 子 的 形 象。后 比 喻 在 做 事 之 前 已 经 拿 定 主 意。【出处】: 宋 · 苏 轼《文 与 可 画 筼 筜 谷 偃 竹 记》:“故 画 竹,必 先 得 成 竹 ...

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关联成语
在艺术领域,苏轼与文与可并肩,同属于赫赫有名的“湖州画派”。他们的关系中,一个成语“胸有成竹”尤为引人注目。这个成语的由来,源于苏轼对文与可画艺的高度评价。苏轼曾言,文与可在动笔前,已经将竹子的形态深深印在心中,如同兔子跃起,鹰隼瞬间锁定目标般精准,形容他在创作时的胸有成竹...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作品赏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不过是一篇绘画题记,却写出了文同高明的画论、高超的画技和高尚的画品,写出了作者自己与文同的友谊之深,情感之厚;文章看去好像随笔挥写,却是形散神凝,“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作为一篇绘画题记,大多要描述画面的形象,叙说画家作画的过程,交代收藏者的得画经历,总之,不...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作品主旨
作为记人散文主要记述了苏轼和文与可以论竹为题,酬诗为乐的一段交往,体现了两人间的真挚情感。以论竹为诗题,写苏轼和文与可之间赠诗为乐的往事,表现了文与可平易而不从俗的品德。以曝画而引起睹物思人,忆旧伤怀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的悼念之情。 文章语言朴素自然,叙述往事,娓娓如道家常...

重读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是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教授了好几遍,但印象都不深刻。这个假期因为线上授课的原因,我在家重读这篇文章,刚好书房里放着我喜欢的音乐,读着读着,竟然泪满...

文与可是哪个故事里的人物?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

涪城区15589689355: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的原文、译文? -
进穆三磷: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

涪城区15589689355: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
进穆三磷: 竹子开始生出时,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节、叶都具备了.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象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丈高,都是一生长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

涪城区15589689355: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一切相关内容《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的文章要翻译,句式特点,重点词语等等很多很全的内容 -
进穆三磷:[答案]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

涪城区15589689355: 各位 高手 求一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艺术赏析的论文 急急急呀 谢谢 -
进穆三磷: “胸有成竹”说,即胸中必须先有鲜活的形象,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造型.“得心应手”说,即必须把艺术表现方法变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方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形象. “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所欲画者并非指实物,而是映现于胸...

涪城区15589689355: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说明了什么? -
进穆三磷: 苏轼借本文阐释了画竹的理论:画竹要做到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同时也向我们描述了苏轼和表叔文与可之间风趣而珍贵的友情.

涪城区15589689355: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
进穆三磷: 文与可 北宋仁宗时期的一位著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文同具有高超的画竹才能,但画竹只是作为寄托,他实际是了解、掌握了事物规律的人.成语:胸有成竹,说的就是文同画竹子.文同豁达、爽朗的思想性格,也表现了苏轼同他的亲密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突出了文同的品德.作知州而“清贫”,以竹笋为食,是写其廉洁,携妻子游山,自备晚炊,是写其旷放,而“渭滨千亩在胸中”,则又照应前面的“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议论,以诙谐的笔调,通过文同的趣人趣事、雅人雅事,写出他的画竹理论主张.

涪城区15589689355: 文与可画筼箉谷偃竹记翻译 -
进穆三磷:[答案] 竹子开始生出时,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节、叶都具备了.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像剑拔出鞘一样长... 与可把信寄给我说:“近来告诉文人们说:'我们画墨竹这一流派的人,已传到近在徐州的苏轼,你们可去求他画.'做袜子...

涪城区15589689355: 胸有成竹文言文 -
进穆三磷:[答案]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①耳,而节叶具焉②. 胸有成竹典故漫画 自蜩腹蛇蚹③以至于剑拔十寻④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 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筼筜,yúndāng,一种大竹.) 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

涪城区15589689355: 【胸有成竹】赏析 -
进穆三磷: 这个成语很形象,运用了类比.借以表达做事之前已经已经过深思熟虑或者充分的准备了. 【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已经非常熟练很有把握了.【结构】主谓式【近义词】成竹在胸、胜券在握[1]、心中有数 ...

涪城区15589689355: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什么文?
进穆三磷: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文艺随笔,也是一篇悼念性的记人散文,是苏轼为好友兼表兄文与可《筼筜谷偃竹》画卷所写的一篇题画记.提出了“胸有成竹”的文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