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九):子罕篇

作者&投稿:标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关键义:所长、礼仪简化标准、原则与本质、天命、育人标准、积极入世

手记:

子罕不是人名,罕,很少。子为孔子。孔子很少谈到功利,却更多谈及命运和仁德。

司马迁《史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手记:

御,驾马车。射,射箭。

人们说孔子博学,却可惜没有擅长的职业。可是,难道博学不能作为擅长么?难道,御与射才能称为所长?是人们的标准就有问题。孔子的回答却没有为自己辩驳,而是“主动”加入标准选择,可见孔子的谦逊与幽默。

手记:

孔子赞同,因节俭,免去以麻织冕,而以纯织冕。但是,孔子不赞同省却拜下的礼仪。孔子是赞同与推崇礼仪的简化,但并不意味着一味不分原则的简化。孔子觉得,省却拜下(在堂下开始叩拜),是心傲慢的表现,不可省。做事需要有原则,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一刀切,急于求成,反而会误入偏离方向。暂不论礼仪问题,仅此论点看出孔子的开明与原则。

手记:

意,主管臆测;必,绝对;固,固执;我,自以为是。这是孔子杜绝的四种习惯。

人类有思想是好处,也是弊端,容易陷于自身的精神世界。殊不知,物质决定意识、人也不可能断绝与外界联系。多关注事实、多了解现实、多与外界交互沟通,不可本末倒置。

手记:

畏,拘禁。孔子被匡地人拘禁。如果上天想丧失斯文(文明礼乐),那我也就不会掌握;但是,上天如果不想丧失斯文(文明礼乐),那匡人又会奈我何?

孔子认为,传播文明礼乐,是上天赋予他的使命,所以会因天命,获得安全,除非上天也不想保全文明礼乐了。非不畏生死,而是把生命看成更高层次的定义。

手记:

太宰问话,有潜台词:孔子不是圣人吗?为何还要学习这么多的技艺?在当时环境下,达官贵族,是不屑于学习技艺的。侧面也看出,孔子出身卑微,是一步步自身努力获得社会地位的。

底层的人,努力不断学习,多一份技艺,只为温饱有靠。而上层阶级,依靠自身资源与条件,早就无需关注温饱了。

手记:

不试,被朝廷重用,入朝为官。

手记:

知乎,知识。叩其两端,指的是问题的正反极限。

孔子对农夫的问题虽然不知道,但是却通过反问穷尽,帮助农夫思考,以解决问题。这便是圣人吧。能人不一定是知识面广,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一种。

手记:

凤鸟至,象征天下太平;黄河出图,象征圣人济济。

个人觉得,孔子并不是抱怨黄河不出图,自己圣人的身份不被肯定。而是,叹息凤鸟未至,天下未有圣明君主。圣人其实任何时代都有,只是没有圣明的君主罢了,是时代造就英雄与圣人。凤鸟何时至,以河出图。

手记:

穿丧服的人、穿礼服戴礼帽的人、盲人,无论对方年纪,遇到,坐着的时候得站起来,见到了,得快走让路。这是礼仪的表现。

手记: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这应该是育人的标准吧。育人,学识与做人同样重要。老师是学生最好与最直接的表率。

手记:

孔子至死也不愿逾越礼仪。子路虽然是对老师的尊敬,想以高规格治丧孔子,但是孔子觉得,自己并不是士大夫,本就“一介草民”,这样操办是糟践周礼,故对子路斥责。

办事,也要尊重当事人,顺从当事人真实想法,不然吃力不讨好。

手记:

好东西,是藏起来,还是出售?孔子觉得,如果遇到能赏识美玉的商人,应该出售。盛世之下,应积极入世。

手记:

九夷,边远地区。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地区的变化,人是主体,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贫穷。所以,要发展,得先改变人主体。发展教育也正是如此。

手记:

社会本该简单,出事公卿,入事父兄,做好自己的分工,履行好自己不同的角色;但是,却被各个扰乱其中的秩序的人,打乱。孔子说的是自己,更应该是对“礼乐崩坏”的不满吧。这是一种人生自律。

手记:

一叹,时间飞逝;再叹,应学习时间这样的精神,不舍昼夜努力向前,不忘初心。

手记:

追求品德的时候,咋没见你像追求美人那样积极?

手记:

堆土成山,填土平地,像这样的过程,主体都在自己本身,你不管是继续坚持完成,还是半途而废,成功的是自己的,失败的也是自己承担,你“止”或“进”想给谁看?矫情着什么?

手记:

这应该是说颜回的领悟能力吧,孔子教导的,颜回能立刻领会并积极及时与坚持执行。

手记:

孔子可惜的是颜渊这样的好学生去世了。因为他至死都没有停止追求至仁至善的脚步。

手记:

出苗、开花、结果。这是因果循环的过程,每一步都值得被关注,可是出了苗,却不开花;开了花,却不结果,那么人们还会肯定其出苗、开花的努力么?晚节不保、功亏一篑,说的就是如此吧。圣人之道便是苗正、秀茂、丰果。

手记:

后生可畏,在于年轻,还有无限的机会与改变。

手记:

孔子:好说、歹说,就是不听,我也是够了!

劝人改戒,说话的人要注意方式,听的人也要不能停于表面,要深入领会。

手记:

同,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里的“不如己者”,指的是没有忠信者。

手记:

慎终:指对父母之丧要尽其哀。追远:指祭祀祖先要致其敬。

手记:

境遇才是检验与认识一个人的最好方式。

手记:

真正强者不是匹夫之勇,而是有真正的内在之力。


《论语·子罕》篇总结
子罕篇学习大约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本篇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夫子的言行举止、他人对夫子的评价及夫子好学、勉励人向学。这一篇的名句非常得多,有好几章都是耳熟能详,越是经典的句子越需要深入体味才能得其深意。开篇即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章从断句分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都能说得通。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什么意思啊
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此句出自论语《子罕》。原文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流。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

《论语·子罕第九》23:难为圣人的“听话不听音”者
《论语·子罕第九》23:难为圣人的“听话不听音”者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孔子向来是反对“嘴炮”的,《论语·学而第一》中,他老人家讲“巧言令色,鲜矣仁”,讲“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

《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引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子罕》第十一章,原文如下: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论语中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意思是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语出《论语子罕第九》,意思是说人是种很自我的动物,从起心动念处,喜欢无根据妄加猜测,表达观点时主观武断,一旦行动起来则喜欢固执己见,做事的过程中更是自以为是。这四种毛病,可以说是人人都有的,它涉及到...

《论语·子罕第九》
    最近有朋友问想学《论语》,如何学?看哪本书,在这里先推荐读熟,书呢建议买拼音版,有很多版本的书部分拼音标的不足够准确,大朋友小朋友都适合诵读,见下图这本书的拼音标的比较准:    最近学习《论语》学到了【子罕第九】,分享一下学习内容和心得。 ...

《论语·子罕第九》26:对于子路的述评记录
《论语·子罕第九》26:对于子路的述评记录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中提出“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关于...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怎么翻译?
翻译:行事当以忠信为主。你能不友爱身边不如你的人吗?即使他们有了过错,也不要害怕改正。出自:《论语·学而第一》、《论语·子罕第九》。原文:《论语·学而第一》: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又《论语·子罕第九》:子曰:“主忠信。无...

《斯文在兹》什么意思?
斯文在兹的意思是文化知识在自己手里。原句出自于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论语·子罕》。原文: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白话译文: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

简叔读论语——子罕第九(15)
是季康子把孔子从卫国接回鲁国的,回到鲁国后,孔子说要 乐正 【《泰伯》里讲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里的成于乐就是说一个人在晚年的时候,能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最大乐趣以及心灵慰藉的东西。而最能让人的修养提升的,就是音乐。】,孔子把《风》《雅》《颂》最重要的两部分,合理的归置...

塔城地区15130956552: 论语子罕原文 -
幸志陈香: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译文:颜渊喟然叹道:“孔夫子的道理,越仰望越显得高远,越研钻它越显得坚固,看它好像在前面,一忽又像在后面.夫子循着次序一步步诱道我;先教我博学文章典籍,然后要我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我想停止不学了也不可能,已经用尽我的才力,而夫子的道依然卓立在我的面前,我想再追从上去,但总感到无路可追从上去.”《论语·子罕第九》

塔城地区15130956552: 《论语子罕》 -
幸志陈香: 《论语·子罕》 原文: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译文: 颜渊喟然叹道:“孔夫子的道理,越仰望越显得高远,越研钻它越显得坚固,看它好像在前面,一忽又像在后面.夫子循着次序一步步诱道我;先教我博学文章典籍,然后要我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我想停止不学了也不可能,已经用尽我的才力,而夫子的道依然卓立在我的面前,我想再追从上去,但总感到无路可追从上去.”

塔城地区15130956552: 《论语》中(子罕篇第九 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1、语读什么?2、“与”是不是同“欤”(通假字) -
幸志陈香:[答案] 语读四声,与同欤,相当于吗

塔城地区15130956552: 论语中《子罕》的主旨是什么 -
幸志陈香: 《论语.子罕》记载的大部分应当是孔子晚年的活动和言论,从这些言论可以看出孔子的思想已经成熟、稳定,对很多问题的态度是豁达和淡定,其为人原则也在这一篇中体现出来,其中“罕言利,与命与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三段内容可以说是这一篇的主旨.

塔城地区15130956552: 孔子说:何陋之有的原文是什麽?(文言文) -
幸志陈香: 此句出处∶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 第九》)

塔城地区15130956552: 《论语·子罕》原文是: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而本文却省略了前句,为什么? -
幸志陈香:[答案]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第14段,全句是——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因为不知道您说的是哪篇文章,只能猜测该省略了前面一部分,可能是因为文章是在后半段“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上做文章,...

塔城地区15130956552: 〈论语〉背景介绍赏析 -
幸志陈香: ” 孔子称学生从来直呼其名;冉有.' 《坊记》的著作年代虽然还不能确定.又有基本上是重复只是详略不同的.《论语》一书:“直言曰言,先见于《学而篇第一》,先见于《雍也篇第六》,于人何所不容.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

塔城地区15130956552: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出自论语哪篇全文 -
幸志陈香:[答案]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出自《论语 子罕篇》子罕篇第九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9.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9.3...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