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记之而去省略了什么

作者&投稿:锐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这番景致”。译文: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一、原文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二、译文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三、出处

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赏析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而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小石潭记注释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_然不动;_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一作:下彻)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

小石潭记通假字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比喻) 两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省略句: 1、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这番景致”) 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2、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的岸边”)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蜿蜒。

文言文之的用法举例
1. 文言文中“而”和“之”的用法(举例)有哪些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4、闻水声,...

第80期【名家实录】徐杰《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生:我认为还有“潭西南而望”和“坐潭上”也是。 师:好。 生:还有“近岸”。 师:不错,由远及近。 生:还有“潭中”。 师:是潭中的鱼,作者可没有涉水到潭中去。 生:还有“记之而去”。 师:“去”是什么意思? 生:离开。 师:对,写了“到”,也写了“离”。游记,离不开行踪的,根据行踪来写景,叫...

部编版七上语文文言文之得用法
1. 七上年级所有文言文“之”的用法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

小石潭记 原文翻译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文言文中“之”有哪些用法?
(《陈涉世家》)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三、“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文言文翻译之什么意思
1. 文言文翻译中之的解释是什么 “之”字的用法:一、“之”作代词用 如下列加点的“之”字: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

小石潭记翻译,原文,注解,课件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 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几百步,隔着竹林,...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江汉区15754216391: 请总结《小石潭记》全文中的省略句,并标出省略成分,最后分别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海律鱼腥:[答案] 《小石潭记》中的省略句:1.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这番景致”) 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2.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的岸边”)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蜿蜒. 3.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 ...

江汉区15754216391: 小石潭记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有例句 -
海律鱼腥:[答案] 古今异义 1.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 今义:前往,到某处. 3.闻:古义:听到、听闻.(闻水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 今义:住. 5.可:古义:...

江汉区15754216391: 小石潭记的句子特殊结构及作用 -
海律鱼腥: 文中的特殊句主要是省略句和倒装句.省略句,使得句子简洁明快不罗嗦.例如:1.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我”) 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2.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弯曲.3.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4. 心乐之.(省略主语“我”)我心里感到很高兴.5. 坐潭上.(省略“于”)(我)坐于潭上.倒装句,或宾语前置,或谓语前置,突出了要描写的对象.1.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好像人身上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江汉区15754216391: 小石潭记通假字 -
海律鱼腥: 、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往.) 2、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3、闻水声(闻,古义:听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不可久居(居,古义:停留.今义:住.) 5、潭中鱼可百许...

江汉区15754216391: 《小石潭记》全文翻译?古今异义?什么是面?什么是远?实为写什么?什么是动?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
海律鱼腥: 翻译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

江汉区15754216391: 小石潭记的特殊句式都有什么? -
海律鱼腥: 特殊句式倒装句: 1.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修辞手法: 1....

江汉区15754216391: 补充句中省略的词语什么坐什么潭上 -
海律鱼腥: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知你问的是否是《小石潭记》中的这句,若是,那就是省略了动词“坐”的主语“我”,亦即该文的作者柳宗元;还省略了引出“坐”的地点的介词“于”.此句完整的表达是:我坐于潭上.

江汉区15754216391: 文言文中 之 的用法区分 -
海律鱼腥: 【之】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

江汉区15754216391: 《小石潭记》第四段默写,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解释重要的字词,最后说明句式. -
海律鱼腥:[答案] 【原句】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句】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寂静... 【句式]】省略句:“坐潭上”,省略介词,即是“坐(于)潭上”. 【原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句]】...

江汉区15754216391: 之 字的用法 -
海律鱼腥:[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 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