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镇读书文言文及翻译是什么?

作者&投稿:徵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翻译:

元镇是长安人,家里贫穷,不能够拜师读书,又没有书籍,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躲着人偷偷地诵读。从表兄那里得到了一本《书经》,书的四角已经磨灭变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

十岁,在邻居家药笼中见到《诗经》,拿着就快速地跑了。父亲看见了,很生气,督促他到田地里去,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都没有忘记。

很久以后,返回长安,凭借八股文而闻名天下。他从小手不释卷,出门就用骡马驮着书跟随自己,回家就秉烛夜读一直到天亮。他的勤奋让人赞叹。

原文:

元镇,长安人也。家贫,不能从师,彼时无书,尝取旁舍儿书,避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邻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

父见之,怒而叱之,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但闻书声不绝,遂毕身不忘。久之,反长安,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

扩展资料:

元稹少有才名。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一度拜相,在李逢吉策划下,出任同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太和四年(830年),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太和五年(831年)去世,时年五十三,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形成“元和体”。元稹因才华出众、性格豪爽不为朝廷所容,流放荆蛮近十年。

随即白居易也贬为江州(今九江市)司马,元稹量移通州(今达州市)司马。虽然通州、江州天远地隔,可两人来往赠答,计所做诗,有自三十韵、五十韵直至百韵者。诗词成就巨大,言浅意哀,扣人心扉,动人肺腑。

乐府诗创作受到张籍、王建的影响,“新题乐府”直接缘于李绅。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有《元氏长庆集》传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在政治上,元稹在担任监察御史时大力反腐,在地方官任上重视发展农业,也有一定政绩。



1、翻译:元镇是长安人,家境贫寒,不能拜师,那个时候也没有书籍,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躲避着人,偷偷诵读。他从表兄处得到了一本《书经》,书的四角已经磨灭变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十岁,在邻居家药笼中见到《诗经》,拿着就快速地跑了。父亲看见了,很生气,督促他到田地里去,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都没有忘记。很久以后,返回长安,凭借八股文而闻名天下。他从小手不释卷,出门就用骡马驮着书跟随自己,回家就秉烛夜读一直到天亮。他的勤奋让人赞叹。
2、原文:元镇,长安人也。家贫,不能从师,彼时无书,尝取旁舍儿书,避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邻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而叱之,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但闻书声不绝,遂毕身不忘。久之,反长安,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

元镇是长安人,家里贫穷,不能够拜师读书,又没有书籍,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躲着人偷偷地诵读。从表兄那里得到了一本《书经》,书的四角已经磨灭变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
十岁,在邻居家药笼中见到《诗经》,拿着就快速地跑了。父亲看见了,很生气,督促他到田地里去,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都没有忘记。
很久以后,返回长安,凭借八股文而闻名天下。他从小手不释卷,出门就用骡马驮着书跟随自己,回家就秉烛夜读一直到天亮。他的勤奋让人赞叹。

1、翻译:元镇是长安人,家境贫寒,不能拜师,那个时候也没有书籍,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躲避着人,偷偷诵读。他从表兄处得到了一本《书经》,书的四角已经磨灭变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十岁,在邻居家药笼中见到《诗经》,拿着就快速地跑了。父亲看见了,很生气,督促他到田地里去,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都没有忘记。很久以后,返回长安,凭借八股文而闻名天下。他从小手不释卷,出门就用骡马驮着书跟随自己,回家就秉烛夜读一直到天亮。他的勤奋让人赞叹。

2、原文:元镇,长安人也。家贫,不能从师,彼时无书,尝取旁舍儿书,避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邻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而叱之,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但闻书声不绝,遂毕身不忘。久之,反长安,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

1、翻译:元镇是长安人,家境贫寒,不能拜师,那个时候也没有书籍,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躲避着人,偷偷诵读。他从表兄处得到了一本《书经》,书的四角已经磨灭变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于是就通晓了《书经》的大意。十岁,在邻居家药笼中见到《诗经》,拿着就快速地跑了。父亲看见了,很生气,督促他到田地里去,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都没有忘记。很久以后,返回长安,凭借八股文而闻名天下。他从小手不释卷,出门就用骡马驮着书跟随自己,回家就秉烛夜读一直到天亮。他的勤奋让人赞叹。
2、原文:元镇,长安人也。家贫,不能从师,彼时无书,尝取旁舍儿书,避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邻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而叱之,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但闻书声不绝,遂毕身不忘。久之,反长安,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
对元镇“取旁舍儿书”和“见《诗经》取而疾走”的做法,有人认为精神可贵,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盗窃行为。
爱读书固然是好事,但他这种行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错误的。元镇因为自己家贫无书就去偷邻家孩子和邻居药笼中的书,这是不可取的。偷窃是道德问题,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偷窃的借口,学知识之前先要学会做人。
这两种行为体现了元镇的好学,虽然他当时有偷书的行为,但他是为了学习,而且他的家庭也确实非常贫困,偷窃别人的书也是万般无奈下的行为,是情有可原的。


博永发愤文言文阅读答案
4. 《高中文言文阅读傅永附答案及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l2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①,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傅永发愤读书文言文翻译
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 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注释 ①寻:不久 ②过:超越,胜过 ③请:请求 ④让:责备 ⑤涉猎:泛览群书 ⑥露布:公开的文告。 2. 傅永发愤读书古文解读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投奔北魏,不久又投奔南方...

闻诗解颐文言文翻译是怎么样的?
闻诗解颐文言文翻译如下:匡衡的字叫稚圭,他勤奋好学但没有蜡烛,邻居家有蜡烛但不借给他,他便将墙壁凿了一个小孔,把烛光引过来,拿着书对着烛光读书。同镇有一个人连自己的姓名也不认识,但家中有钱,收藏了很多书。匡衡为他干活,但不要工钱,他奇怪地问匡衡为什么。匡衡说:愿意借来你的书,...

孙权劝学的知识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译文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

赵普文言文全文翻译
赵普文言文全文翻译原文: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译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事物,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劝勉他读书。?原文: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译文:晚年读书很勤奋,每次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箱子取出书,原文: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

刘羽仲死读书译文
译文:刘羽仲是清沧州人,性格孤僻,喜欢谈论古代制度,实际上所做之事不切实际。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土匪袭扰当地,刘羽仲便训练了一队民兵(前去)与之战斗,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几乎被俘。乡里的人都责怪他。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

庄有恭文言文
1. 神童庄有恭 文言文翻译 译文: 粤中部的庄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声。(他的)家在镇粤将军署旁边,有一次放风筝玩耍,(风筝)恰好落到将军署的内院中,庄有恭直接进入要求归还。所有衙役都认为他岁数小而忽略了他,没有来得及阻挡他进入。将军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状态与众不同,急促喝问他说:“小孩从哪来...

张芝传文言文
3. 阮元传文言文全文翻译 清史稿阮元传 【原文】 阮元,字伯元,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召对,上喜曰:“不意朕八旬外复得一人!”嘉庆四年,署理浙江巡抚,寻实授。海寇扰浙历数年,沿海土匪勾结为患。元征集群议为弭盗之策,造船炮,练陆师,杜接济。五年夏,寇大至,元赴台州督剿,请以定海镇总兵李长庚总...

年羹尧镇西安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年羹尧镇西安的翻译 原文: 年大将军羹尧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238666332,厚养幕中。蒋孝廉衡应聘而往,年 甚爱其才,曰“下科状头当属君也。”盖年声势赫濯,诸试官皆不敢违故也。蒋 见其自用威福,骄奢已极,因告同舍生曰:“年公德不...

杨继盛文言文心好字的意思
2.杨继盛羡慕读书文言文翻译《杨继盛羡慕读书》文言文翻译:杨继盛七岁时母亲去世。继母妒嫉他,让他放牛。杨继盛经过里塾,看见里面的儿童都在读书,很是羡慕。于是告诉了哥哥,请求自己也能够跟着私塾老师一起学习。哥哥对父亲说了,父亲让他学习,但还要放牛。杨继盛十三岁时,才能够从师学习。家庭贫困,学习越发刻苦自厉。

叙永县15956371625: 元镇读书文言文及翻译是什么? -
沃秀武活: 1、翻译:元镇是长安人,家境贫寒,不能拜师,那个时候也没有书籍,有时拿邻居家孩子的书,躲避着人,偷偷诵读.他从表兄处得到了一本《书经》,书的四角已经磨灭变得模模糊糊了,而且也没有划分句读,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于...

叙永县15956371625: 《祖莹偷读》 文言文怎么翻译? -
沃秀武活: 《祖莹偷读》文言文翻译如下: 祖莹,字元珍,是范阳郡遒县人.祖莹的父亲叫季真,在朝中担任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职务. 祖莹八岁的时候就能背诵《诗》、《书》,十二岁时是中书的学生.他迷恋读书,日日夜夜地学习,他的父母担心他...

叙永县15956371625: 书低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什么? -
沃秀武活: 书低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指对古代文献中使用的文言文进行翻译和注释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需要理解古代文献的语言、词汇和语法结构,并将其转化为现代汉语,以便现代读者能够理解和阅读.同时,注释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它提供...

叙永县15956371625: “三余”读书的文言文和译文. -
沃秀武活:[答案]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由是诸生稍...

叙永县15956371625: 文言文读书与作文的翻译原文: 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矣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 -
沃秀武活:[答案] 译文:(人们)读书就像熔化铜一样,把铜聚集起来放进火炉里,用大的鼓风器扇火炉,铜没有熔化鼓风器就不停地扇,很费力气.作文好像浇制器皿,铜已熔化,(人们)按照模型浇制器皿,一熔就成功,只要知道模型,根本不费力气.这叫做在...

叙永县15956371625: 文言文中路的翻译是什么 -
沃秀武活: 1 本义:道路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2 路程;行程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叙永县15956371625: 文言文 翻译 映雪读书 晋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灯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1、解释句中加括号字(1)性敏(好)学(2)于冬月(尝)映雪读书 -
沃秀武活:[答案] 好:喜好,爱好. 尝:曾经

叙永县15956371625: 王冤,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的文言文翻译翻译 -
沃秀武活:[答案] 王冕,字元章,父亲让他去放牛,他偷偷的进入学舍听学生们读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