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有哪些?

作者&投稿:博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利: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仕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

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的利弊如下:1、利:公平公正:科举制度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无论出身贫富,只要有才能、有知识,都有机会参加考试,这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公平公正。2、促进学习:科举制度使得读书成为一种追求,激发了人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了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传播。稳定社会:科举制度为底层人士提供了一条...

科举制度的利弊有哪些?
利:1. 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 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 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如唐诗的繁荣与科举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弊:1. 封建社会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

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的利表现在:有利于控制思想文化。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对各国选拔人才具有借鉴意义。弊端体现在: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技和文艺的发展。使学校成为了科举的附庸。科举制度的历史影响: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较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

科举制度有哪些利弊?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1. 僵化教育模式: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这使得教育过于注重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这种僵化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缺失,不利于社会的发展。2. 官员素质参差不齐:虽然科举制度选拔出了一些优秀的官员,但由于考试内容单一,过于注...

科举制度有哪些利弊?
利:有利于控制思想文化;科举制度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科举制度能够打破阶级控制。弊:科举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科举制度阻碍了科技和文艺的发展;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

科举制的利弊
科举制的利弊如下:科举制度的利 1、科举制度有利于控制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决定思想文化,但思想文化对政治经济又有不可忽略的反作用,且不仅是维护国家安稳的保障还能成为颠覆证券的有力武器。书院有利于集中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选拔能够为统治者效劳的拥护者。2、科举制度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科举制度有何利弊?
优点:1、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大的优点是公平公正。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使得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地位,既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又缓和了社会的矛盾。2、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而且促进了社会上努力读书求学的风气...

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有哪些?
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利弊是?
1、社会稳定发展的利器科举制度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推动社会的发展,被统治者可以通过四书五经有效实现梦想并不需要因此流血牺牲,这对于所有的人而言都是比较有优势性的,能够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2、社会流通利器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要说最可怕的应该就是敌人的阶级固化,这主要是指社会的发展。中国...

我国古代科举制的利弊
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

秦淮区15844112330: 古代科举制的利弊 -
康谈雅屏:[答案] 利: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

秦淮区15844112330: 科举制的利弊 -
康谈雅屏:[答案] 利: 1.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2.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3.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相当文... 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秦淮区15844112330: 科举制对中国的影响(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
康谈雅屏:[答案] 积极影响: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 消极影响: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到了明朝,八股取士,使得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清朝,由于文字狱的影...

秦淮区15844112330: 科举制度的利弊是什么?
康谈雅屏: 作为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余年,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制度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得到了隋唐...

秦淮区15844112330: 科举制的弊端有哪些? -
康谈雅屏:[答案] 关于科举制度的不足之处和消极影响 按照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科举制度相关图片(14张) ...

秦淮区15844112330: 请问科举制有什么危害呢?我国古代科举制严重危害读书人的思想,还有什么原因呢? -
康谈雅屏:[答案]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只许考生作八股文,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这为中国的封建制度培养人才. 至于另外的朝代,总得来说对国家选拔人才是有帮助的.

秦淮区15844112330: 科举制度对于我们的影响,利弊 -
康谈雅屏: 科举制度的好处:科举制度出现在隋朝,到唐朝正式确立为制度并发扬 科举制度,打破了传统的中正九品制(按门第选拔人才),给贫苦人民创造了一个新的出路,使得穷苦人也可以通过读书做官,而豪门子弟不学无术,也不能进入朝廷.这样...

秦淮区15844112330: 科举制有哪些弊端 -
康谈雅屏:[答案] 关于科举制度的不足之处和消极影响按照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科举制度相...

秦淮区15844112330: 科举制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
康谈雅屏:[答案] 隋文帝利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拨官员,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朝时期,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对科举制进行了完善,直到1905年才被废止,给我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实行科举制度,便于在全社会选拔人才,扩大的人才...

秦淮区15844112330: 汉代的察举制度和唐代的科举制度的区别和优缺点? -
康谈雅屏:[答案] 察举制是地方长官在地方上辖区内考察,选举人才并推荐给中央.科举制度就是由中央通过考试来考察人才. 察举制的优点: 1.在察举制下,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士任官的唯一依据.地方士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有一定的社会威望,或有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