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伐吴结果怎么样

作者&投稿:妫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刘备兴兵伐吴的结局是怎样的?~

惨败,使蜀汉元气大伤。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而张飞又被部下所害。孙派遣使者前来请和,刘备大怒不许,吴将陆逊等屯兵秭归,被蜀将吴班击破。刘备军占据秭归,派遣马良联合武陵五溪蛮夷。
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刘备派遣黄权督江北水军,自率陆军进军。秋七月,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将军冯习、张南、傅肜 、程畿等战死。
夷陵之败让新建的蜀汉政权受到沉重的打击,不仅损失大量士兵与物资,还有多名将领阵亡。而隔年君主刘备的死亡更让这个建立在他名望之上的国家摇摇欲坠,国内叛乱四起。
丞相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能重建军队与弥平这些叛乱,并让国力提升到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

扩展资料:
刘备伐吴的背景:
公元219年,关羽水淹七军,捉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为解樊城之围,遂致书孙权,劝他袭取荆州。
孙权召集众将,拜吕蒙为大都督,总领江东军马,点兵三万,选一些精兵扮作商人,皆白衣,摇橹西上,昼夜行进,直抵蜀军烽火台江边。悄然袭取了荆州。
关羽闻信后大惊,自带关平、廖化领兵回荆州。回军途中,蜀军斗志皆失,逃散无数。关羽带残兵退至麦城(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南),吴军遂围住麦城。
关羽廖化杀出重围,去上庸求救兵。上庸守将刘封、孟达拒发救兵,关羽在麦城,只剩三百余人,粮草又尽,救兵不至,关羽只得令周仓、王甫坚守麦城。
自带关平、赵累突围。关羽率二将,领二百残兵突围出北门。在临沮山路中伏被擒,拒不降吴,父子遇难。
刘备为关羽报仇,亲自率军攻伐东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夷陵之战

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3个月后,立刻以替大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气势强劲。东吴国君孙权立即以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军的攻势,决战开始后,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火烧连营"。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迫使蜀军西退,在彝陵一带打败蜀军,史称“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爆发于公元222年,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和蜀汉(刘备)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八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后,辖有长江南北八郡的战略要地荆州为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所瓜分。曹操占据南阳和江夏北部,孙权据有南郡和江夏南部,刘备则夺取了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公元210年,在刘备的请求和鲁肃的规劝之下,孙权又把位于长江北岸的战略要地借给了刘备。这样一来,刘备实际上就基本控制了荆州。不久,刘备又先后夺取了益州和汉中,历史上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就这样形成了。汉中和荆州是蜀汉的两个战略基地,从汉中可以北出潼关,攻打洛阳;从荆州北上可以经襄阳攻打许昌,东下则可以直捣吴国的腹地,使蜀汉处于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地位。处于长江中、下游的东吴政权,面对刘备势力的迅速发展,深感不安。只是由于当时双方合力抗曹尚是共同的战略目标,这一矛盾才暂时未曾激化。到了公元211年,孙权占据交州(今广东、广西)后,力量进一步扩大;而当时曹操正忙于兼并关中马超、韩遂势力,稳定后方,无暇南顾。孙权便趁这个机会向刘备索还荆州,而刘备则以“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为藉口拒绝归还。两国矛盾日趋尖锐,曾一度以兵戎相见。最后虽然达成了平分荆州的协议:以湘水为界,孙权占有江夏、长沙、桂阳,刘备据有南郡、武陵、零陵,但是两国间的矛盾并未真正消除。
  公元219年,孙权乘蜀汉荆州守将关羽率军北攻襄阳、樊城,与曹魏大军激战不已,造成后方空虚之际,派遣大将吕蒙“白衣渡江”,袭占关羽的后方基地江陵。关羽闻讯后仓猝率军回救,结果兵败被杀,孙权遂占有了整个荆州。这样一来,孙、刘矛盾便全面激化,最终导致了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一个月后,刘备决定大举攻吴,企图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魏文帝曹丕见到孙刘联盟内部分化瓦解,不胜高兴,并乘机煽风点火,多方寻找机会以加剧吴蜀之间的矛盾冲突,好坐收渔人之利。蜀汉方面诸葛亮、赵云等绝大多数大臣、将领都看到了大举攻吴对蜀不利,因此再三规谏刘备不要出兵攻吴。但是,正在气头上的刘备丝毫也听不进这些意见。
  至于孙权方面,在夺得了荆州之后,为了巩固既得利益,也不愿再加剧吴蜀之间的冲突,曾两次遣使主动向刘备求和,但均为刘备所断然拒绝。东吴南郡太守诸葛谨(诸葛亮之兄)也曾给刘备写信,向他陈说利害,希望刘备停止攻吴行动。刘备同样置之不理。
  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十多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率领4万多人为先头部队,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今湖北巴东)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
  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奋起应战。他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
  陆逊上任后,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的仔细分析,指出刘备兵势强大,居高守险,锐气正盛,求胜心切,吴军应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再伺机破敌,耐心说服了吴军诸将放弃立即决战的要求。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线。然后在那里停止退却,转入防御,遏制蜀军的继续进兵。并集中兵力,准备相机决战。这样,吴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了蜀军。
  公元222年正月,蜀汉吴班、陈式的水军进入夷陵地区,屯兵长江两岸。二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建立了大本营。这时,蜀军已深入吴境二三百公里,由于开始遭到吴军的扼阻抵御,其东进的势头停顿了下来。在吴军扼守要地、坚不出战的情况下,蜀军不得已乃在巫峡、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为了调动陆逊出战,刘备遣前部督张南率部分兵力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孙桓是孙权的侄儿,所以吴军诸将纷纷要求出兵救援,但陆逊深知孙桓素得士众之心,夷道城坚粮足,坚决拒绝了分兵援助夷道的建议,避免了分散和过早地消耗兵力的行为。
  从正月到六月,两军仍然相持不决。刘备为了迅速同吴军进行决战,曾频繁派人到阵前辱骂挑战,但是陆逊均沉住气不予理睬。后来刘备又派遣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营,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8千人马,企图引诱吴军出战,伺机加以聚歼。但是此计依然未能得逞。陆逊坚守不战,破坏了刘备倚恃优势兵力企求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蜀军将士逐渐斗志涣散松懈,失去了主动优势地位。
  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无可奈何,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由于蜀军是处于吴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上,远离后方,故后勤保障多有困难,且加上刘备百里连营,兵力分散,从而为陆逊实施战略反击提供了可乘之机。
  陆逊看到蜀军士气沮丧,放弃了水陆并进、夹击吴军的作战方针,认为战略反攻的时机业已成熟。为此他上书吴王孙权说:交战之初,所顾虑的是蜀军水陆并进、夹江直下。现在蜀军舍舟就陆,处处结营,从其部署来看,不会有什么变化。这样就有了可乘之机,击破蜀军,当无困难。孙权当即批准了陆逊这一由防御转入反攻的作战计划。陆逊在进行大规模反攻的前夕,先派遣小部队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这次进攻虽未能奏效,但却使陆逊从中寻找到了破敌之法——火攻蜀军连营的作战方法。因为当时江南正是炎夏季节,气候闷热,而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其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一旦起火,就会烧成一片。
  决战开始后,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迫使蜀军西退。吴将朱然率军5000首先突破蜀军前锋,猛插到蜀军的后部,与韩当所部进围蜀军于涿乡(今湖北宜昌西),切断了蜀军的退路。潘璋所部猛攻蜀军冯习部,大破之。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攻击。守御夷道的孙桓部也主动出击、投入战斗。吴军进展顺利,很快就攻破蜀军营寨40余座,并且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杜路、刘宁等卸甲投降。刘备见全线崩溃,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蜀军数万之众。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刘备乘夜突围逃遁,行至石门山(今湖北巴东东北),被吴将孙桓部追逼,几乎被擒,后卫将军傅彤等被杀。后依赖驿站人员焚烧溃兵所弃的装备堵塞山道,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入永安城中(又叫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
  这时,蜀军镇北将军黄权所部正在江北防御魏军。刘备败退后,黄权的归路为吴军所截断,不得已于八月率众向曹魏投降。
  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吴将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扩大战果。陆逊顾忌曹魏方面乘机混水摸鱼、袭击后方,遂停止追击,主动撤兵。九月,曹魏果然攻吴,但因陆逊早有准备,魏军终于无功而返。次年四月,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夷陵之战中,陆逊善于正确分析敌情,大胆后退诱敌,集中兵力,后发制人,击其疲惫,巧用火攻,终于以五万劣势的吴军一举击败兵力占有优势的蜀军,创造了由防御转入反攻的成功战例,体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军事才能,表明他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至于刘备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他“以怒兴师”,恃强冒进,犯了兵家之大忌。在具体作战指导上,他又不察地利,将军队带入难以展开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之中;同时在吴军的顽强抵御面前,又不知道及时改变作战部署,而采取了错误的无重点处处结营的办法,终于陷入被动,导致悲惨的失败,自食“覆军杀将”的恶果,令人不胜感慨。
  夷陵之战对于三国鼎立的局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对蜀汉来说,它大损国力,基本上毁灭了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对东吴来说,虽然打赢了战争,但是却进一步损害了吴、蜀关系,从战略上看,亦不无失策之处。

败了

大败

被陆逊火烧连营700里,败逃白帝,托孤,死了、


刘备当初没有伐吴而是北伐的话 结果又会是什么样的
刘备称帝后,蜀国实力达到了最鼎盛的时候,天下三分,蜀得其一,但刘备为了夺回荆州,帮关羽报仇,居全国之力伐吴,夷陵惨败,全军覆没,蜀汉多年培养的人才也折在了里面,蜀国元气大伤,自此再无问鼎的可能,假使当年刘备没有伐吴而是直接北伐那么结果会怎么样呢?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出兵70万伐吴,但真正...

刘备伐吴是为了帮关羽报仇还是为了拿回荆州?
其实刘备这次伐吴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拿回荆州,毕竟荆州对于蜀国来说太重要了,只是最后在夷陵刘备惨被,最后蜀国的国力也日渐衰弱,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年底,关羽兵败,不但自己丢了命,就连荆州也落入了孙权之手。这不但是对刘备集团的重大打击,也断送了刘备集团的跨有荆益...

刘备伐吴结果怎么样
关羽闻讯后仓猝率军回救,结果兵败被杀,孙权遂占有了整个荆州。这样一来,孙、刘矛盾便全面激化,最终导致了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一个月后,刘备决定大举攻吴,企图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魏文帝曹丕见到孙刘联盟内部分化瓦解,不胜高兴,并乘机煽风点火,多方寻找机会以加剧吴...

曹丕率领十万大军伐吴,结果遇到什么尴尬事,不战自退?
曹丕率领十万大军伐吴的时候,要经过长江,可是天气突然变得很冷,天上还下了大雪,水面都结冰了,准备充足的曹丕因为天气的原因不得不无功而返。曹丕是曹操之后魏国的接班人,他实现了曹操没有完成的梦想,他逼着汉献帝禅位,曹丕终于建立三国之中的第一个国家魏国,曹丕成为了魏国的君主。曹丕继位之后,...

刘备东征东吴是为关羽报仇?刘备伐吴的真实原因?
刘备为何要执意征讨东吴,真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吗刘备准备伐吴,并不是为了关羽报仇,而是想要夺回荆州。希望能够壮大自己的实力,更加希望能够将汉献帝熬死,这确实有一些异想天开。夺回荆州关羽的死对蜀汉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损失,无论你是不是比较喜欢这位心高气傲的将军,这位将军的存在真的如同是一道...

伐吴是刘备一意孤行的决定吗?为什么在曹丕篡汉后改变了?
对蜀汉有利的是,刘备准备伐吴时,曹丕刚刚篡汉仅一年时间,曹丕虽然抛出“九品中正制”和北方的世家大族做了利益交换,但内部总还是有忠于汉室的反对派的,曹丕又是二代继承人,他需要时间理清内部的次序,短时间内不会插手南方。因此,这个时间是最合适来干掉孙权的,再晚个一年半载的,...

刘备最后伐吴成了他衰弱的根本,刘备伐吴有哪些必要性?
刘备伐吴是为了给关羽报仇,也是为了巩固政权。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吴、蜀两国结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公元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年号为章武。同年,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闻刘备将来伐,遣使求和,备不许。吴南郡太守诸葛瑾给备来笺[jiān]说...

伐吴兵败夷陵后,刘备为啥不回成都要驻留永安城?
刘备之所以想要伐吴,是因为他在坐镇永安的时候,军事力量得到补充,夷陵虽然惨败,但是刘备还是收聚了不少残兵败将,刘备就是一面旗帜,凡是在夷陵惨败,归来的汉兵,自然会再回到刘备旗下,如同廖化那样无论如何也要回归故国的义士,肯定也是大有人在。再说,在江州的预备役总指挥,赵云已经到达永安,给...

三国演义70万大军如果没去伐吴,而是给诸葛亮北伐,结果会怎么样?
我觉得当时应该也没有什么可以成功的机会,首先,如果当时去北伐的话,吴国肯定是会去偷袭蜀国,这样的话就要同时面对魏国和蜀国,这个北伐肯定是会失败的,而且魏国的力量是大于蜀国的,一旦被为国将这些军队给拖住的话,那么吴国就可能会进攻蜀国的重要的地区,肯定就会造成蜀国提早灭亡,总的来说,从...

三国历史年表
备伐吴。张飞遇害。 51、222年,权称吴王。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备。 52、223年,4月,备死于白帝城,禅继帝位。 53、8月,丕五路伐蜀。蜀吴重修和好。雍闿叛乱。 54、225年,亮南征。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南方。 55、226年,丕病亡,曹睿继位。 56、12月,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权围攻江夏,...

梁子湖区18022004838: 刘备伐吴结果怎么样 -
以货维柳: 大败

梁子湖区18022004838: 三国中最终刘备伐吴成功了么? -
以货维柳: 没有成功 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 失败了 理由是记功冒进 轻视敌人

梁子湖区18022004838: 三国刘备如果伐吴成功,结局将又会是什么? -
以货维柳: 魏国会马上统一 因为刘备根本没多少兵力 虽然当时是他一生兵最多的时候 但是也就10多万 伐吴成功 蜀国也不会好到哪去 顶多还有10w 10w兵力守蜀路还可以 但是守江南那地方? 刘备会水战么 即使有人才 但他只有10w兵 守2倍地盘也会被各各击破 再说 刘备本来就是理亏 借荆州不换 相当于2个差不多武力的兄弟齐心协力能和一个大人打个平手 但是一个兄弟打死了另一个兄弟 你认为累个半死的那个兄弟还能打过那个大人么? 这样蜀国顶多活10年 因为就算他打了下来 但是他根本没实力保护 自保都难还打自家兄弟 他这么做就是不为大局考虑 计较私利

梁子湖区18022004838: 刘备伐吴怎么失败的 -
以货维柳: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爆发于公元222年,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和蜀汉(刘备)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八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梁子湖区18022004838: 刘备伐东吴成功了吗 -
以货维柳: 没有成功

梁子湖区18022004838: 刘备伐吴,为什么失败了 -
以货维柳: 一,报仇心切,不听谏言: 当刘备得知两个结义兄弟都被杀了,还是被自己亲家孙权所杀.肯定极其愤怒,自然听不了诸葛等人的谏言.此其一. 二,不善兵法,百里连营: 刘备出身于草民,自然少读兵书,不懂百里连营为兵家之大忌.此其二. 三,骄傲自满,疏于防备: 刘备在于陆逊对决前,曾大胜吴兵,而骄傲自满.又及陆逊当时不出名,是个白面书生,刘备就看不起他.

梁子湖区18022004838: 刘备在伐吴时被谁打败了 -
以货维柳: 关羽死后,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阻.兴起70W大军伐吴.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打到了吴国都城附近,孙权排除众议,任陆逊为大将,誓死保卫国都,陆逊巧用计谋,引蜀军入林.最终火烧连营700里.大胜蜀军,蜀军丢盔弃甲,败走回国.很久一段时间内 蜀国无力发起北伐大计.可以说刘备的一时冲动 毁了蜀国统一中国的希望.如果只是关羽被杀,刘备不伐吴,那伐吴前张飞虐待士兵就不会发生,张飞也不会被愤怒的手下杀掉,连损2员大将不算,刘备还损失了荆州要地,和几十万大军,战败后自己也撒手西去.留下诸葛亮一人独撑蜀国,偏偏刘备死前还对诸葛亮说如果能辅佐自己的儿子就尽力辅佐,不能就自立为帝,害诸葛亮一心培养了一个亡国废物.最终导致蜀国的灭亡.

梁子湖区18022004838: 刘备攻打孙权谁赢了 -
以货维柳: 都输,刘备尽损全国之兵70万,东吴折耗10万精锐,两国国力大减,可以说为晋的统一减少了阻力、

梁子湖区18022004838: 刘备伐吴,东吴损失了多少大将? -
以货维柳: 夷陵之战东吴基本没有损失大将. 《三国演义》有两处误导: 1.甘宁并非死于夷陵之战,更非为沙摩柯射杀. 2.朱然与潘璋等吴国将领是在夷陵之战中立下战功,并非演义中所写战死于此战.

梁子湖区18022004838: 刘备伐吴是为谁报仇 刘备报仇成功了吗 -
以货维柳: 有着方面的因素,但主要是夺回荆州,其次挽回蜀汉的声威,其三甚至接口灭吴.统一长江流域.有的说是4万,有的是说是6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