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无所及例句

作者&投稿:乐正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中带有所字的句子是原文~

所 suŏ
1. 处所;地方。
例:《诗 魏风 硕鼠》:「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2. 道理;方法。
例:《礼记 哀公问》:「今之君子……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
3. 宜;适宜。
例:《易 系辞下》:「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4. 用作官衙或公家其他办事机构的名称。
例: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所之名见于六朝永昌二年置牺所,又有钱所,天监中有刻漏所。」
5. 元、明、清时驻军和屯田军的一种建制。
例:《元史 兵志二》:「睿宗在潜邸,尝于居庸关立南、北口屯军,徼巡盗贼,各设千户所。」
6. 相当于时。
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连琐》:「隶捉石以投,骤如急雨,中杨腕,不能握刃。方危急所,遥见一人,腰矢野射。审视之,王生也。」
7. 意。谓流露的情态。
例:《汉书 周亚夫传》:「此非不足君所乎?」
8. 可,可以。
例:《晏子春秋 杂下十》:「圣人非所与熙也。」
9. 不定数词,表示大概的数目。
例:《史记 李将军列传》:「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
10. 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此」。
例:《吕氏春秋 审应》:「齐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爱之心也。」
11. 代词。表示疑问。
例:《史记 张丞相列传》:「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却邪?’」
12. 量词。用于地点、位置。
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
13. 量词。用于计量建筑物。
例:汉班固《西都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14. 量词。用于其他物件。
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岸上并有庙祠,祠前有石碑三所。」
15. 副词。犹尚,还。
例:唐高适《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诗:「知君悟此道,所未披袈裟。」
16. 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若」。古代常用于盟誓中。
例:《书·牧誓》:「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17. 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而」。
例:汉王充《论衡•说日》:「《易》曰:‘日月星辰丽乎天,百果草木丽于土。’丽者,附也,附天所行。」
18. 助词。表示结构。与动词相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
例:《诗·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19. 助词。相当于「之」、「的」。
例:《史记•平准书论》:「《禹贡》九州,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纳职焉。」
20. 助词。表示语气。多与表被动的介词「为」配合使用。
例:《汉书•霍光传》:「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21. 助词。用于前置宾语后。多与「唯」配合使用,相当于「是」。
例:《国语•晋语四》:「除君之恶,唯力所及。」
22. 助词。用于句中补凑音节。
例:《左传•成公二年》:「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

比较,比量。
《孟子·告子下》: 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
《史记·游侠列传》: 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於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春秋左传·桓公十五年》: 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比拟,看成和...一样。
《诗经·谷风》: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春秋左传·襄公五年》: 书曰,叔孙豹,鄫大子巫,如晋,言比诸鲁大夫也。

类似,相像。
《史记·天官书》: 太白白,比狼;赤,比心;黄,比参左肩;苍,比参右肩;黑,比奎大星。

比方,比喻。
《礼记·学记》: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

比照,与...相当。
《韩非子·内储说上》: 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
《史记·齐太公世家》: 其子曰公孙无知,厘公爱之,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
《战国策·齐人有冯谖者》: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例,可以仿效或依据的事情。
《韩非子·有度》: 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

亲,亲近。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
《尚书·伊训》: 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

接近,靠近,挨近。
《战国策·八年谓魏王》: 或以政教不修,上下不辑,而不可恃者;或有诸侯邻国之虞,而不可恃者;或以年谷不奉,畜积竭尽,而不可恃者;或化於利,比於患。

并列,并排。
《史记·苏秦列传》: 倍韩、魏之地,过卫阳晋之道,径乎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百人守险,千人不敢过也。
《鬼谷子·中经》: 虽有美行盛誉,不可比目合翼相须也。

齐等,同样。
《孟子·滕文公上》: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协调,配合一致。
《孟子·滕文公下》: 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
《诗经·六月》: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

勾结。
《荀子·不苟》: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以殊於世也。
《春秋左传·昭公十四年》: 楚令尹子旗有德於王,不知度与养氏比,而求无厌,王患之。
《韩诗外传·卷二》: 君子易和而难狎也,易惧而不可劫也,畏患而不避义死,好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乱。
《管子·重令》: 所好恶,不违於上;所贵贱,不逆於令,毋上拂之事,毋下比之说,毋侈泰之养,毋逾等之服。

阿私,偏袒。
《春秋左传·襄公三年》: 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
《新序·杂事一》: 君子谓祁奚能举善矣,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

合,适合。
《庄子·逍遥游》: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管子·五辅》: 中正比宜,以行礼节。

和谐,和睦。
《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百物去其所与异,而从春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然也。
《吕氏春秋·应同》: 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

辅助,佐助。
《国语·齐语》: 桓公召而与之语,訾相其质,足以比成事,诚可立而授之。

密,密集。
《诗经·良耜》: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吕氏春秋·达郁》: 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

皆,都,到处。
《战国策·张仪说秦王》: 出其父母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也,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断死於前者比是也。

及,等到。
《史记·高祖本纪》: 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
《晏子春秋·景公冬起大台之役晏子谏》: 晏子使于鲁,比其返也,景公使国人起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

为,替。
《孟子·梁惠王上》: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通“庀”:治理。
《庄子·徐无鬼》: 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

(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文言文中的无所及例句
(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无所的文言文解释
1. 【文言文翻译“无所至怪,当是南郡戏耳”】 没有可能引来怪异,定是桓玄开玩笑罢了 (8)桓南郡①小几时,与诸从兄弟②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威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车骑③.车骑曰:“无所④致怪,当是南郡戏耳!”问,果如之.【注释】①恒南...

初中语文常见的15种文言文固定句式
“有”、“无”仍是动词,“(所)以……”是 “有”或“无”的宾语。如“军中无以为乐”,就是“军中无所以为乐”,但不必机械地译为“军中没有用来作乐的东西”,可改变语法结构译成“军中没有什么用 来作乐的”。“有以……”的译法类同。如下面的例子: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文言文虚词所的用法
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如: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前所谴责,因而获免.(...

文言文表示无语的句子
文言文表示无语的句子 1.表达无语的诗句1——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全文: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

古文中“有所”,“再给几个简单的例句,我是高中
“有所”指“有……的(东西、事情、情况、地方、做法、行为、人)”.“所”是助词,本质上是和其后的动词“避”构成所字结构,“所不避”指“不躲避的”,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词组,“有”与“所不避”构成动宾结构.文言文中“有所”“无所”常出现,因此可以将其看作固定词组翻译.再如:吾入关,...

文言文省略句高中例句
1. 在线等文言文省略句例句 省略句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不发生歧义,就可以省去句子的某些成分。 这些省去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省略句。 古汉语省略句的省略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同,都是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但省略的成分却要广得多,如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分句省略等等。 (一...

初中文言文虚词及例句
1. 求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虚词 有课文例句的 初中常用的五个虚词(以、而、之、其、于) 以一、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 1.屠惧,投以骨虎视之,庞然...

无乃…乎高中文言文例句
无乃…乎高中文言文例句如下:吾观斯人,状貌端庄,无乃君子乎?言辞之严肃,举止之庄重,无乃贤者乎?学问之渊博,见识之广阔,无乃圣人乎?默默无言,沉思良久,无乃有所忧乎?其行止稳健,谈吐得体,无乃精明强干乎?

总结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874483237: 文言文中的无所及例句 -
才旦童治必: (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874483237: 无所在古文中的意思 -
才旦童治必: 所,是所在,场所的意思,是指一个地方,所以“无所”就是“没有地方”的意思,比如:无所遁形: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形迹.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874483237: 古文中“有所的意思古文中有所、  无所”分别是什么意思啊
才旦童治必: 有所,无所类同.有:存在.无:没有,不存在.所:此为代词.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尺有其短处,寸有其长处...... 《列子》: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生命没有停息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874483237: 古文中“有所”,“再给几个简单的例句,我是高中 -
才旦童治必: 故患有所不避也 该句译为“所以(遇到)灾祸也有不躲避的呀” “有所”指“有……的(东西、事情、情况、地方、做法、行为、人)”.“所”是助词,本质上是和其后的动词“避”构成所字结构,“所不避”指“不躲避的”,所字结构相当...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874483237: 所在古文中的意思 -
才旦童治必: 「所」在古文中的字义如下: 1、用作名词,意思是:处所;地方. 例句:先秦·佚名《硕鼠》:“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释义: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 2、用作名词,意思是:合理的结果;应有的归宿. 例句:清·黄宗羲《...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874483237: 语文必修一和二文言文中“无以”“有以”的句子 -
才旦童治必: 语文必修一和二文言文中“无以”“有以”的句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本文言文中所有包含“无以”“有以”的句子: 《烛之武退秦师》 无 《荆轲刺秦王》 1、臣乃地有以报太子.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鸿门宴》 3、军中无以为乐. 4、项王未有以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文言文中所有包含“无以”“有以”的句子: 《诗经》两首 无 《离骚》 无 《孔雀东南飞》 无 《诗三首》 无 《兰亭集序》 无 《赤壁赋》 无 《游褒禅山记》 无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874483237: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
才旦童治必: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874483237: 例句和出处 初中文言文里找 -
才旦童治必: 不言而喻:《孟子_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874483237: 之在古文中的用法 -
才旦童治必: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874483237: 初中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有哪些 -
才旦童治必: 一.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