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伍子胥的问题(正史)~~~~~~~~~~~~

作者&投稿:诸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 伍子胥~

伍子胥的逃亡生活
伍子胥,名员,子胥是字,又称申胥。楚国人,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
484 年。子胥的父亲名伍奢,兄伍尚。其先人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
名。他的后人,因而在楚国也有名气。
楚平王使楚大夫费无忌到秦国为太子建娶妇。妇美好。无忌先回楚,劝
说平王纳秦女,为太子另娶妇。平王听从了他的意见,后生子熊珍。无忌原
为少傅,而伍奢为太傅。无忌既以秦女献媚于平王,因离太子而事平王。无
忌恐怕平王死而太子继位,杀害自己,便设法陷害太子建。建的母亲是蔡女,
平王不喜欢她。平王逐渐对建疏远了,令守边地的城父。无忌不断向平王进
谗,说太子因为秦女,对王怨望,要王有些防备。还说太子居城父将兵,外
交诸侯,就要作乱了。平王召伍奢询问。伍奢知无忌进了谗言,因说:王为
什么为谗贼小臣而疏骨肉之亲?无忌对平王说:王如不制止,将要被擒了。
于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奋扬使告太子,太子奔
宋。无忌对平王说:“伍奢有二子,都是贤能,不杀,将是楚国的忧患。可
以伍奢为质而召之。”王使使对伍奢说:能招二子来你就能活着,不然则死。
伍奢说:“我有两个儿子,长子为人慈温仁信,若我叫他,他会来的。小儿
子固执刚强,能成大事,他看到,来后也一定被捕,他是不会来的。”平王
不听,召公子,说: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说:“我能见父
一面,虽死犹生。”遂往楚就父,后与父俱被戮于市。平王复遣使追捕子胥,
使者追到野外。子胥对使者说:回去告诉你的王,要释放我的父兄;不放,
楚国将为废墟。使者还报平王,平王发兵追赶,不得而返。伍奢听到伍员已
逃走,说:楚国的君臣将苦于兵了!
子胥在去宋寻找太子建的路上,遇好友申包胥。子胥说:父母之仇不与
戴天履地,兄弟之仇不与同域接壤,我将亡楚。申包胥说:你能亡之,我能
存之。子胥至宋时,有大夫华氏之乱,便同太子建由宋奔郑,再由郑到晋。
晋顷公想以太子建为内应而灭郑,许以郑封太子。事泄,郑定公与子产诛太
子建。子胥同太子建的儿子胜奔吴。
相传伍子胥行到昭关(今安徽含山北),几为关吏所捕。随后,楚兵又
追赶到来。正不得脱身时,见江上有个渔舟溯流而上。子胥呼渡。渔父歌着:
“日月昭昭乎寝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一面就把船靠近芦苇湾里。子胥
正向渔船走去,渔父又唱着:“日月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力?
事寝急兮,当奈何?”子胥上了船,渔父把他送过江。他看见子胥面有饥色,
为他去取饭。子胥怀疑有诈,深藏芦苇之中。待到渔父回船,持饭再三寻找,
子胥慢慢出来,炮餐一顿,想以“百金之剑”相谢。渔父说:“楚国已出法
令,得伍员者,赐粟五万石,爵能执珪。我哪里图你的百金呢!”子胥问其
姓名,答以“芦中人”,希望富贵之后莫相忘!子胥走了几步,再回顾时,
渔父已把渔船弄翻,自己沉到水中去了!子胥沉默悲哀良久,才又前行。到
了吴国,行乞于深阳市上。他在这里遇见了一个未嫁的女子,击绵于濑水之
上,他向她乞讨到一筐米饭。子胥吃饱之后,嘱她收拾碗盏,不要向外声张。
女子说,“我独与母居三十年,贞洁自守。今与丈夫饭食,是越礼行为,因
我不忍心而至此。您走吧!”当子胥前行几步,回头看时,女子已自投于濑
水中。子胥既至吴都,披发赤足涂面行乞于市上。吴人见他象个贵族的后裔,
又不是本国人,猜想是逃亡出来的,便报告了吴王僚。
吴王僚问明情况,准备擢用子胥,相与论政。子胥劝吴代楚。当时公子
光图谋夺取王位,深怕王僚伐楚有功,于己不利。便极力劝阻王僚,不要听
信子胥,说子胥是为报私仇而说这些话的。子胥知道公子光的用意,推荐专
诸,于公子光,自己退野躬耕,等待时机。专诸,或作鱄设诸,堂邑人。伍
子胥在逃往吴的途中,遇见专诸与人斗,盛怒之下有万夫莫当之势,但其妻
一呼即还。子胥怪而问之。专诸说:“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子
胥从他的表面和言论上知他是勇士,便阴相结纳。专诸被推荐于公子光后,
甚受光的礼遇。
伍子胥在吴的功业
公元前515 年,吴王僚乘楚平王之丧,派公子掩余、烛庸率师围潜。又
派季札聘鲁,观察中原列国动向。楚派大军在潜地夹攻,吴军进退不得。公
子光认为时机已到,假意宴请王僚。在王僚的森严戒备下,专诸以进献炙鱼
为名,在鱼腹中藏剑,乘间抽剑杀死王僚,专诸也当场被杀。公子光即位,
就是吴王阖庐。阖庐命专诸之子为卿,重用子胥,使知国政。
在伍子胥与闻吴国国政之初,阖庐就提出来立国大计。他说:“吾国僻
远,顾在东南之地,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宾。君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
不设,田畴不垦,为之奈何?”子胥说:“治国之道,安君理民是其上者。”
而立城廓、设军备,实仓廪、治兵库则是安君理民的手段。子胥奉命把城郭
仓廪都建立起来。他所建吴都城姑苏,周回四十七里,有陆门八,水门八,
是当时一座很大的城。他还奉命训练兵卒习术战骑射御之巧。所有这些,都
提高了吴国在军事上进攻防守的水平,也是吴进一步接受中原文化的标志。
这是伍子胥入吴后立下的第一件重要功业。
公元前512 年,即阖庐四年,吴灭徐,准备伐楚。伍子胥提出了一个伐
楚的战略方针。他说:“楚执政众而乖,莫适任患。若为三师以肄焉。一师
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楚必道敝。亟肄以之,多方以谗之,
既罢而后以三年继之,必大克之。”这大意是说,楚国掌权的人多,意见不
一致,也没有一定的计划。
公元前511 年,吴伐楚,攻夷(城父)、潜、六、弦(今河南潢川县等
地),使楚国将士疲于奔命。公元前508 年,楚伐吴,军队驻在豫章。吴用
一支兵在豫章迎击,暗中转移实力到巢邑,在豫章抗击楚军之后,集中兵力
围住在巢邑的楚军,大败楚军,俘获了楚公子繁。
公元前507 年,蔡、唐跟晋、吴结盟,共同对付楚国。公元前506 年,
晋国在王室刘文公参加下,在召陵开了十八国诸侯的盛大盟会,共谋伐楚。
由于晋人索取蔡国的财贿不得,又出尔反尔,而会盟作罢。但是,因为伐楚
之势毕竟无可扭转,这年夏天,蔡国灭了不参加盟会的沈国。冬天,蔡、吴、
唐伐楚的大战爆发了。
在蔡、唐二国军队的引导下,吴国军队向楚国进发,先是乘舟溯淮到蔡
地登陆,然后把战船放在水湾处,和楚军夹着汉水对峙。楚令尹囊瓦的军队
渡汉水进击,从小别打到大别(均在汉阳县北)和吴交锋三仗,都没有得手。
他自知不敌,即想逃走。这时,两国军队已集中到柏举(今湖北麻城县)进
行决战。阖庐之弟夫概王摸清了楚军士气低落,就带领自己所属五千兵士进
攻,把楚军打得大败,囊瓦奔郑。吴军跟踪作长距离的追袭。在清发(今湖
北安陆县)突击半渡河水的楚军,在雍澨(今湖北京山县)又突击正在开饭
的楚军,一连打了五个胜仗,就长驱进入楚之郢都。楚昭王出逃。
伍子胥找寻不到楚王,掘了已故一王之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之仇。
申包胥逃在山中,使人告伍子胥说:“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
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
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说,“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
倒行而逆施之。”于是申包胥到秦国乞求救兵,秦哀公表示要商议,请他先
在宾馆住下。他说,我国君民正在受难。他靠在秦庭门外哀哭着,七天七夜,
哭声不绝。秦哀公被感动了,说:“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遂
决定发兵五百乘救楚,这已经是第二年(前505 年)。秦楚联军打败夫概王。
楚􏷣射被吴俘虏,他的儿子跟从子西收集散兵游勇,又在军祥(今湖北随县)
打败吴军。秦楚联军灭了唐国,吴军又在公婿之溪和麇地(今湖北与陕西交
界)连吃败仗。夫概王乘机回国想夺取王位,但被阖庐打败,奔楚,楚封为
棠溪氏。这年越国也抄吴后路,向吴进攻。吴国自己也消耗不少,只好撤军。
吴国回师的次年,公元前504 年,吴太子终累又用舟师打败楚军,俘虏
楚国两个水军将领和七个大夫,又在繁阳(今河南新蔡县北)打败楚子期的
陆军。楚国元气大伤,国内人心惶惶,形势紧张,于是把都城往北远迁至都
(今湖北宜城县东南)。史称:“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破强楚,
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可以说子胥在吴的功业达到了顶点。
伍子胥之死
公元前496 年,越王允常死,勾践继位。吴国乘丧伐越。越出兵抵御,
战于槜李(今浙江绍兴县)。吴军大败,吴王阖庐伤指,在回师途中死去。
阖庐生前听从子胥的意见,以儿子夫差接位。夫差决心报仇,使人站在宫门,
每当他出入,就喊:夫差,你忘了越国杀了你父亲吗?夫差就回答:不敢忘,
三年一定报仇!
刚到第三个年头,夫差就发兵要报仇。公元前494 年,吴军在夫椒(今
太湖椒山),一举打败越军,并一直攻进越境。勾践只剩下五千甲士,保守
会嵇,眼看无力较量,为了免于亡国,只好接受文种“卑辞厚礼”向吴请和
的建议,派大夫到吴军中,卑辞下气,向吴请罪,勾践愿为吴王臣仆,夫人
为奴妾、大夫士及其妻女为吴服役,越国的宝器献给吴王。夫差打算答应,
伍子胥不同意。他讲了个夏少康怎样从危险中求生存,发展壮大终灭政敌寒
浞,中兴夏朝的故事,并分析吴越两国同处三江之地,不能并存的形势。他
说:远方敌国,即使吴能降服,但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而占有越国,
我能居其地,能乘其车,这是一个不能或失的时机。又说:勾践是个能人,
加上范蠡、文种这班良臣,一旦他们归国图强,那会长期为患于吴国的。
正当吴国君臣争议未决之际,越装饰美女八人,送给吴太宰伯噽。太宰
伯噽接受了贿赂,就对夫差说:古来攻人国家,无非是使人家降服而已,现
在越国请降,纳贡称臣,还有什么要求呢?他又引文种朝见吴王,一面说好
话,一面委婉地威胁,说越国万一得不到吴王的宽宥,勾践将会杀妻灭子,
销毁宝器,用这剩有的五千甲兵和贵国拼个死活。说这样,吴国再强,也不
会有什么利益,只有损失吧?这样软硬兼施,使已经开始骄奢自满的夫差终
于首肯了这个和议。子胥叹道:“姬姓应该衰败了。这是养虎贻患。越国将
会发展国力,训练军民,二十年之后,吴国就变成池沼废墟了!”
夫差认为越国小,这次会一蹶不振,不足为患的。同时,他也被越国人
的甘辞厚赂所迷醉。他一心向中原地区进取,当年伐陈,次年入蔡,把蔡迁
于州来。公元前489 年,再次伐陈。公元前488 年,向鲁征取百牢的献礼。
公元前487 年,助邾伐鲁。公元前486 年,成邗沟,通江淮,作北进的准备。
公元前485 年,联合鲁、邾、郯伐齐,从海道进兵。这是中国最早的海军,
不过却被齐国打败。公元前484 年,又跟齐战于艾陵(今山东莱芜县东北),
与鲁联合败齐,俘虏齐国中军将领国书等五大夫,缴获革车八百乘,甲首三
千,将这些战利物都给了鲁国。
就在公元前484 年,早已归国励精图治的越国君臣入吴朝贺吴国代齐的
胜利。吴举朝上下皆大欢喜,独有子胥心情沉重。他说:“这是越国存心豢
养吴国而已。这个心腹之患一天不除,即使得了齐国,也不过是块石田,不
能种植庄稼。”他断定:“越不为沼,吴其泯矣!”①他见吴王如此,趁为使
者去齐之便,把自己的儿子寄托给齐国鲍氏,改姓王孙氏。伍子胥没完没了
的谏诤,吴王夫差越来越听不进去。加上伯噽的谗言,夫差早就对子胥越发
不满。他伐齐得胜回国时,得知子胥寄予齐国的事,立即以私通敌国,怀有
二心的罪名,赐子胥以属镂之剑,迫使自杀。伍子胥认定自己的见解是正确
的,坚持他的灭越主张,始终不渝地抗争至死。死前,他对夫差说:“请把
我一双眼睛挂在姑苏城东门,让我总有一天看见越国大军从这门进来”。事
实证明,他是最清醒的,只是夫差没有为他办理这件后事,而是恨及枯骨,
把他的尸首包在皮革里,抛在江中,名曰“鸱夷浮江”,使之葬于鱼腹。此
后十二年,公元前471 年,越灭吴。《汉书·艺文志》,兵书有“伍子胥十
篇,图一卷”,久佚。

这两个人都是有血海深恨的人,伍子胥是杀父之仇,勾践是灭国之恨!这二种仇恨都是很深刻的! 对于伍子胥,他选择了离开楚国,到吴国发展,然后借吴国之兵重创了楚国!最后将楚平王破棺鞭尸,这么多么强烈的仇恨!为了报复杀害父兄的楚平王,伍子胥因个人之怨,而让整个楚国遭受了巨大的灾难!而这楚国居然是他的故国!楼上那位说的也要道理,但是我们不能以现在的评价标准去衡量古人,伍子胥这个做法也许自己很快意,但是楚国老百姓会怎么评论他呢?估计也就和我们评价吴三桂同志差不多!当然他的行为,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可是人死魂灭,报仇也是于事无补!自己出个气罢了! 至于勾践,易中天说反感这个人,或许指的是勾践灭吴之后杀害了他夫人和文种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自古使然也。温柔一点的有“杯酒释兵权",激烈一点的有"炮打功臣楼”。作为君主,害怕手下尾大不掉,这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历史上的很多案例也证明了,这种行为对新政权的稳定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文种在勾践羁押期间主持越国工作,深受百姓爱戴,勾践回来了,能不忌惮他吗?勾践、夫差都是枭雄之辈,勾践类似刘邦,夫差近似项羽;勾践忍辱负重,后发制人!夫差盲目自大,养虎为患! 对于这两个人的人品,我都不怎么赞同伍子胥刚毅果决,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人往往不会在乎别人的感受,而意气用事!伍子胥的这种性格也最终害了他!勾践口蜜腹剑,城府极深。在感情上,他属于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或许是在吴国的经历让他的性情大变,后来他的性格愈发阴冷险恶!

《东周列国志》当中有过记述。但是这些不见于正史,无从考证。
野史记载:子胥根据暗号到了止芦之漪。渔父又唱了曰:“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寖急兮,当奈何?”
这个渔父是奇人,同情伍子胥遭遇,看他饿的狼狈面带饥色,还招待吃喝,伍子胥于是解下佩剑想报答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中有七星,价直百金,以此相答。”渔父很高深,说好象你的脑袋不止这个数呀,朝廷的布告上说了,抓了你送官,可赐粟五万石,爵执圭,你这算什么意思?伍子胥在浩荡的水边,感到逃亡以来第一次心里升起温暖,与渔丈人相约富贵莫相忘,可才走几步回头,看见这个渔父已经自沉水中了。
伍子胥一路逃亡,进入到溧阳时,已经困顿不堪,乞讨度日了。伍子胥在濑水之上遇见一女子浣纱,篮中有饭。伍子胥向她乞食,女子说,妾独与母亲居住,三十岁而尚未嫁,不好随便让男子吃饭。伍子胥说,夫人赠穷途之人一餐饭难道也会有何嫌疑吗?女子打量一番伍子胥,知他非等闲之辈,于是盛饭给他。饭毕,伍子胥谢她。那女子叹道,妾三十年自守贞明,不愿随便嫁人,又怎能随便赠饭与不相识的男人吃呢?我这回是越规礼仪啊。又劝子胥快上路。伍子胥走远回望,见那女子已投濑水自尽。

这是《史记》中的吧
史记中有许多东西都是司马迁根据当地的传说记载的


伍子胥是哪个朝代的人伍子胥朝代说明
1. 伍子胥生活在春秋末期,约公元前559年至公元前484年。2.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出生于楚国,今湖北省监利县老带黄歇侍裂芦口镇。他是春秋末期吴国的杰出大夫和军事家,因封于申地,也被尊称为申胥。3. 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被楚平王杀害,他被迫逃离祖国,最终抵达吴国。在那里,他协助吴王阖闾...

伍子胥列传原文及翻译伍子胥列传原文及翻译详解
《伍子胥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伍子胥是春秋末期的吴国大夫、军事家,名员,字子胥,楚国人。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年),因楚平王怀疑太子建作乱,于是迁怒于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将他们骗到郢都杀害,伍子胥只身逃往吴国。伍子胥...

如何看待伍子胥和勾践?
而这楚国居然是他的故国!楼上那位说的也要道理,但是我们不能以现在的评价标准去衡量古人,伍子胥这个做法也许自己很快意,但是楚国老百姓会怎么评论他呢?估计也就和我们评价吴三桂同志差不多!当然他的行为,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可是人死魂灭,报仇也是于事无补!自己出个气罢了...

如何看待伍子胥和勾践?
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由此可见,司马迁虽然对伍子胥破楚时的所为不满,但认为伍子胥是不拘小节的烈丈夫,不会白白送死,能...

吴王夫差与伍子胥的故事
公元前484年,夫差便赐死伍子胥,赠剑令他自尽。伍子胥仰天长叹说:“唉!奸臣伯嚭作乱,大王反而杀我。我使你的父亲称霸诸侯。在你还未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几位公子都争立为太子,我与先王冒死力争,差点不能被立为太子。吴王夫差极怒,五月初五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鸱夷革裹着抛弃于钱塘江中,吴人...

文武全才的伍子胥─读史之十一篇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本楚国人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

伍子胥是哪个朝代的人
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来。端午起源 由于伍子胥尸沉于钱塘江之事比屈原投江为早,有些文献则认为,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与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如划龙舟与食粽子。关于端午节的来源,从古到今,有着多种说法,除了伍子胥、屈原和曹娥等人物纪念说,还有龙节、蓄兰沐浴等说法。上古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

伍子胥知恩图报
这么一想,郑定公立即召集所有的大臣前来商议对策,他说:“诸位爱卿,大家都知道,伍子胥是吴国最厉害的大将军,现在他带领的士兵马上就要攻打我们郑国了,倘若他的军队一来,我们的国家用不了多久就会灭亡,到时候别说是像现在这样有饭吃有房子住,恐怕我们能不能活命都是问题了。” 大臣们纷纷附和国君的话,也开始为各自...

伍子胥冒死救主公子胜 成功逃出楚国
伍子胥和申包胥,两个曾经是至交好友,后来因为灭楚护楚的问题产生分歧,最终分道扬镳,成为死敌。 申包胥图像 就个人成就和后世知名度来说,伍子胥和申包胥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伍子胥出生贵族,很早就已经出名了,后来到了吴国之后,更是闻名于春秋各国。反观申包胥,连生卒年都没有人知道,后世唯一知道就是他...

揭秘伍子胥父亲一生忠义却被国王杀害
夫差主张留下勾践,伍子胥则主张立即杀死勾践。君主和臣民之间开始出现隔阂。后来两人在先灭越还是先灭齐的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夫差认为岳的灭亡并不令人担忧。伍子胥认为越国离吴国太近,吴国必须清除周围的障碍,才能消灭羌兵。这时,恰好有一个针对伍子胥的诬告。夫差听了大怒,立刻给伍子胥下了死...

会昌县15778583327: 关于伍子胥的问题(正史)~~~~~~~~~~~~ -
席昆齐多: 《东周列国志》当中有过记述.但是这些不见于正史,无从考证. 野史记载:子胥根据暗号到了止芦之漪.渔父又唱了曰:“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寖急兮,当奈何?”这个渔父是奇人,同情伍子胥遭遇,看他饿的狼...

会昌县15778583327: 正史上记载的伍子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
席昆齐多: 伍子胥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两千多年来对于伍子胥的评价褒贬不一. 后世评价有两个极端,一说他是隐忍的君子,认为其“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孝已爱其亲,天下皆欲以为子.”褒其为千古孝子,为报家仇投吴灭楚. 伍子胥隐忍君子的说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之中提出的,原文是“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理解这句话的大意是“伍子胥像兄长一样随着自己的父亲而死是对的,最后他隐忍下来,为自己的父兄报了大仇,成就了自己的不朽之名”.(这个不敢苟同,依古代的道德观既然是孝子就应该为父出头,伍子胥同其兄长伍尚一同赴死).

会昌县15778583327: 怎样看待伍子胥 -
席昆齐多: 怎样看待伍子胥,你要得到答案应该把史记里面的《史记·伍子胥列传》看一遍,光听别人说是不够的. 在史记中司马迁毫不掩饰对伍子胥的偏爱,无一贬词几乎全是正面的肯定与歌颂 他写道:“向令伍子胥从奢供死,何异于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重于后世.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假使伍子胥追随他的父亲伍奢一起死去,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放弃小义,洗雪重大的耻辱,让名声流传后世.可悲啊!当伍子胥在江边困窘危急的时候,在路上沿途乞讨的时候,他的心志难道曾经有片刻忘掉郢都的仇恨吗?所以,克制忍耐,成就功名,不是刚正有气性的男子,谁能达到这种地步呢!

会昌县15778583327: 伍子胥到底是楚国人还是吴国人? -
席昆齐多: 伍子胥本是楚国人,被楚平王下令追杀而逃到吴国.关于伍子胥有两个流传千古的故事,一个是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还有一个就是劝夫差放弃攻齐,不要中勾践美人计,结果被赐死,他要求死后剜其双眼悬于城门,观越灭吴,九年后吴果然被越国灭亡.

会昌县15778583327: 伍子胥是怎样的人 -
席昆齐多: 伍子胥(-前484年)(胥,音虚),名员(员,音云),字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属今湖北监利县(另一说襄阳市谷城冷集区沈湾(原系光化富乡村,1949年划归谷城))人,后来吴国封他于申,因此又叫申胥. 伍子胥先袓伍举,以正直进谏楚庄王而得名声,因此其后代于楚国亦有名声. “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司马迁 虽然司马迁对伍子胥破楚时的所为不满,但认为伍子胥是不拘小节的烈丈夫,不会白白送死,能忍受屈辱,最终为父亲报仇雪恨,成就不朽之名.

会昌县15778583327: 伍子胥怎么投靠吴国的? -
席昆齐多: 伍子胥本为楚国人.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 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入为乱”,于是迁怒于太傅伍奢,将 伍奢 和其长子伍尚 骗到郢都杀害,伍子胥只身逃往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遂成为诸侯一霸.

会昌县15778583327: 伍子胥建阖闾大城的历史背景和简单介绍? -
席昆齐多: 伍子胥的命实在是不好,也许他的八字太硬,就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吧.他被勾践用离间计所害,虽然夫差确实是昏庸,但是成天面对一个动不动吹胡子瞪眼睛的恃功自傲的老头,能不心烦么.伍子胥被赐死了,他临死前悲愤不已,让人把他...

会昌县15778583327: 评价一下历史人物伍子胥 -
席昆齐多: 伍子胥(?~公元前484)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谋略家.名员,字子胥. 不从兄而死,是其勇也 以弱吴破楚,是其智也 破楚报父仇,是其孝也 沉金于江畔,是其义也 预知吴之亡,是其明也 身死而不避,是其忠也 伍子胥真豪杰也,

会昌县15778583327: 关于伍子胥的问题我的地理实在很糟,历史也很混沌.大家不要笑我.1
席昆齐多: 1《史记 伍子胥列传》注:◇集解张晏曰:“胥山在太湖边,去江不远百里,故云江上.”.”□正义吴地记云:“胥山,太湖边胥湖东岸山,西临胥湖,山有古丞胥二王庙.”从地图上看,太湖距长江不止百里.上面有一位朋友说钱塘江经达太湖,所以推测是钱塘江.另《东周列国志》中,蔡元放的评价也说“江”是钱塘江. 但《史记》中又有注说“按:其庙不干子胥事,太史误矣,张注又非.” 不知张注“非”在何处.看了上面各位的回答,越来越糊涂了. 2《史记》中说: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 可见伍子胥自刎时用的是“属镂”之剑,而非“七星龙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