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可以明智,为何那么多人却很排斥史书?

作者&投稿:怀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俗话说“读史可以明智”,为什么这么说?~

俗话说“读史可以明智”,我觉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史书中所记载的一般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以及他们的智慧和心胸,所以经常读史书可以让我们学习到他们的智慧,同时还能开阔我们的心胸,而且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还可以借鉴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会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启发以及帮助,我个人觉得以上就是“读史可以明智”的原因了。

经常读史书的人应该会发现,史书中的每一个典故基本上都是蕴含着一些人生的哲理,这些史书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肯定是有它们的道理的,不得不说古人都是非常有智慧的,虽然他们当时没有我们现在如此先进的科技,可依然没能阻碍他们的发展,他们依旧创下了很多奇迹,有些技术甚至是我们现在都无法超越的,所以说古人真的是有无穷的智慧,而这些智慧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除此之外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也在他们身上完美地展现了出来,因此读史书还可以让我们明礼仪,可以让我们在前进的同时,不要丢弃我们最基本的素养,这样也会开阔我们的心胸,让我们不再狭隘,我觉得心胸开阔了,眼界自然也就开阔了,我觉得明智最重要的就是要明心智,只有心智开明了,才能让我们走得更久,走得更远。

所说“读史可以明智”这句话绝对是用一定道理的,经常读史书的人一定会绝对可以让一个人懂得更多的道理,同时也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史书可以让我们获得越来越通透,这才是史书真正的意义,我个人觉得一个人有多大的成就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定得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没有错,但是要读对的历史,要有自己的思想。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都读明末的李自成起义这书,我们在教科书中读到的是,李自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代表的农民运动推翻了明朝的封建统治。他的口号是“打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但是实际情况是,李自城就是一股流寇,打破北京城也是侥幸。来了并没有不纳粮,而是搞到北京鸡犬不宁。那么,我们要如何选择历史书呢?
这就要首先建立正确的历史史学观了。如果你读历史仅仅是为了一个机构,一个政权,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找借口,找理由的话。你不用读太多历史,只读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历史就好了。打个比方,你碰到一个老板他很有钱,但是钱是骗来的,是不择手段抢来的。你要赞美他,要为他歌功颂德,那么你可以把历史上土匪出身的张献忠好好的歌颂一回。也可以把盗墓的军阀好好的歌颂一个遍。因为这些人得来的政权与你要歌颂的老板得到的钱的手段是一样的。但是,我们读历史是为了这个吗?不是,读史是为了明智。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事理,知道事情发展的规律。是让你知道,今天的沙特换储君,就会带来必然的变动与内部斗争这样的历史经验。所以,你要建立正确的历史观。
什么是正确的历史观?正确的历史观是以讲究事实的,并在事实理论上做出正确的推理,用辩证的思想来推断一个事情的历史方法。只有这样的历史观,才是可以让人明智的。
那么,什么样的书是这样的呢?中国的历史学术是分两个方面的,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点,教科书就是这样的。他们会把李自成说成英雄,因为李自成是农民起义,与他们的农民起义有着共同名称。但是这样的学说往往是为了一个组织,一个政党做辩护的学说。我们可以读,但是不值得我们学信。另外一个是传统的历史学家,他们是传承了司马迁的治史思想的,他们以实事为依据,给出一定的推理与论断,这些人主要有钱穆先生等等。
读史让人明智,也是有方法的,读史要由浅入深,由通史入断代史。由全面进入局部。
第一本书,《国史大纳》,第二本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两本书读完了,就知道中国古代史的基本事情了,两本书相互参考着看。
然后,你再读其他的书如吕思勉先生的《秦汉史》等断代史。如果你还想更了解中国的一个朝代的历史,你可以看二十四史,中的一本。
现在写的比较通俗的历史有,易中天老师的《易中天中华史》这一套书,容易读懂,而且有用。是一种全新的对历史的解读。非常值得读。

在很多人的眼里,史书是非常的枯燥无聊的,这也是人们不喜欢看史书的原因。读史虽然能够使人明智,但是大部分人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学习史书中的知识,有些人是自知自己不是学习史书的料,所以还没有开始就选择了放弃,还有一部分人是有心学习史书的,只是奈何愿望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空有理想,最后却因为不能坚持,半途而废了。

学习史书能够让人们了解历史,学习历史中的经验教训,同时对于人生的一些见解也能够更加的睿智。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史书,认为史书中记载的东西都是已经过时的东西,就算看了,到头来也是毫无用处,还不如学习一些其它的东西。但是这样的看法实在是有点浅薄,史书中蕴藏的智慧是历代的先贤们积累而来,是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的经验。人的一生非常的短暂,我们没有办法经历很多的岁月,而为了在有限的宝贵光阴里能够尽可能的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史书的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是就算大部分人知道学习史书是好事,却因为个人动力不足,不能坚持,最终还是放弃了。这就是人性中最懦弱的地方。很多的事情,我们知道这样做了,就会收获好的结果,但是因为忍受不了过程的漫长和枯燥,也不愿意放弃当前的享乐,所以不愿意去尝试,只是待在原地。这就好像一些父母苦口婆心的劝导孩子,但是孩子总是听不进去,即便心里知道父母是对的,但是总是想要自己去尝试,即便是把父母走过的弯路再走一遍。

现在人们都喜欢一些碎片化的阅读,这样的方式虽然同样能够增长知识,但是收获绝对没有史书中得到的多。我们能够生活在现在这样和谐发达富裕的社会,就是因为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研读史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甘于寂寞和枯燥,才能让我们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



史书记载的东西很高深,难度高,要用心专研才可以看懂,现在的人懒,不愿思考理解。

因为史书上的事情不一定是真的,很多上位者都会篡改历史,夸耀自己的功德。

排斥史书的人多半是一些不喜欢阅读文言文的人,因为我们的史书都是由文言文写成的,要想读懂史书,最好是读文言文版的,很多人读不懂文言文也讨厌读,因此就会排斥史书。

因为史书读起来非常的干涩,然后又非常的冗长,自己没有耐心去读完,特别是对一些不感兴趣的历史,他们更没有心思去读完,就会很排斥。


读史可以明鉴 知古可以鉴今的出处
“读史可以明鉴”原句是“读史可以明智”出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论求知》一文中。原文是:《论求知》作者:弗兰西斯·培根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

为什么说读史使人明智?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

读史可以明智的意思,读史可以使人明智是谁说的
1.“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2.意思是说,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和历史。3.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4.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5.主要著作...

读史可以明智,为什么读企业史却感觉无所获?
回答:基本上,中国企业在市场上的所有历史都是写文字工人,文字工作者使文章可读性增强的技能是好的,但毕竟,他们的历史,企业的现状,技术,产品,知道的太少。 所以,很多商业历史,企业家的书都读过长河,为什么呢?因为企业的历史是吹牛皮,哪个企业会告诉你老子的江山是杀人放火的人做大的?如何把订单吗?如何...

读历史让人明智吗?
读史确实可以令人明智,但也只是在思想上能让人明智,一个人在实践中会不会做出明智的选择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理论上读史能让人明智历史通过展现各种经验和教训使人明智。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会接触到许多人物和事件,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以及功过得失会直观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

鉴史可以明智,下一句
可以知兴替。——《旧唐书·魏徵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典故出自《旧唐书·魏徵传》中的“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其含义是用铜当镜子,可以检查衣冠是否整齐;用人当镜子,可以检查自己的优缺得失;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往往具有惊人的相似性,研读历史上很多史实,可以为我们当下的生产生活提供很多的借鉴,总结出事物发展的规律,甚至可以推算出未来事物的发展走向。大概就这么个意思。

史可明鉴前一句
史可明鉴没有前一句。读史可以明鉴”原句是“读史可以明智”出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论求知》一文中。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是原文中的出处。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学了“贞观之治”,你有何感想?
唐太宗能够开创贞观之治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靠自己的治国方略。他平时很注意吸取教训、接受别人的意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要采纳他人正确的建议,这样才能让自己变的更完美,才能走向成功。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这句话怎么说的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关于阅读和知识获取的深刻理念。解释如下:一、历史与智慧 阅读历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过去,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从而更明智地看待现在和未来。历史中的经验和教训,能够指导人们的行为决策,避免重蹈覆辙。因此,读史能够使人增长智慧,变得更加明智。二、...

天峨县19397793590: 学习历史对以后有用吗 -
董荣克欣: 采纳鼓励下答案谢谢亲 答案是肯定的,有用,原因有以下几点:1. 读史可以明智,历史用最真实的事件告诉了我们将来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用什么办法做事情最好;2.学史可以充实自己,提高个人修养;3.学史可以通古测今.

天峨县19397793590: 是否看透了历史,就会觉得人生了无意义 -
董荣克欣: 不对,读史使人明智,并不是让人觉得人生了无意义,是为了让你变得聪明睿智,不重蹈前人覆辙,更好的过好当下的生活.怎么能以看透了历史,看透了人心,看透了社会等为借口,就停下奋斗的脚步,就封闭柔软的内心,这是不正确的.

天峨县19397793590: 怎样才能把历史学好 -
董荣克欣: 我举方法如下: 一、读史可以明智.我就很喜欢历史,但我感觉就几乎就没怎么背过,但每次考试都很好.特别是古代史.兴趣是第一老师,真的不错.一定要设法培养自己的兴趣. 二、我当时学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纵横比较,我觉得这个方法...

天峨县19397793590: 读史使人明智,哲学让人智慧,请谈谈对此你的看法 -
董荣克欣: 以史为鉴,这是我们用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处事和做决策,哲学的逻辑可以是一个人的思维更加敏捷,遇到事情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并且做出反应

天峨县19397793590: 读历史让人明智吗 -
董荣克欣: 当然!记得那个写史的司马迁说他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读史也一样,能更清楚全面的了解这个时代的面貌、个人在这世的位置,更深刻的理解是非善恶.读的就是前人的经验,能不明智么?

天峨县19397793590: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为什么这么说?又怎么让我们明智的呢?
董荣克欣: 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读历史可以让我们不再去重复前人的错误,总结古人的成功经验,使我们面对问题时可以有经验借鉴,从而更加从容,也更理智,培根此话就是此意

天峨县19397793590: “读史使人明智”的说法正确么?即兴评述
董荣克欣: 我感觉说的挺对的,当然我说的这个历史必须是价值观正确,当你读的书多了,你会发现历史的发展和人文的进步有一定的规律,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人生情怀,相反,就目前的历史而言,渗透出弱肉强食和厚黑学,会让一部分人产生对人生价值的怀疑

天峨县19397793590: 读史使人明智 为什么? -
董荣克欣: 读史可以明智:我觉得非常正确.不过这"智"并不是小聪明或者个人思维能力的上升,而是在遇到事情时候的处理能力. 前段时间我看资治通鉴, 在前言那看到: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明兴替(相信引用自魏征) 我非常赞同 不过你千万别想以为读了历史可以提升智力或者给你获得荣耀, 因为知识读到越多人就越觉得渺小,而吸收得越多就越充实

天峨县19397793590: 谈谈对“读史使人明智”的感受 -
董荣克欣: 读史可使人明智,也可使人愚暗.要看人的阅历、地位、心态、人生观念.

天峨县19397793590: 读史使人明智之我见 -
董荣克欣: 这是英国哲学家佛朗西斯培根的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我认为这句话的正确性在于中国的一句古话:以史为鉴 比如,看过三国演义的将领在和敌人打仗的时候就不会把战舰用铁链连接起来的错误了.历史对于我们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借鉴其中的人与事,不至于重蹈前人覆辙.你历史读得多了,知道成与败的事情就多了,在实际生活中和的没读过历史的人相比成功与失败几率也就不同程度增大与减小了,所以说读史使人明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