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耿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是什么意思~

(公孙龙)想要推理这个辩论,来证明自己是名副其实的,可以教化天下

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意思是,他想把 这一逻辑道理推广开来,并根据这一原理来端正名实关系,从而统一天下的逻辑规范。
出自《公孙龙子——迹府》 作者:公孙龙
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 假物取譬,以“守白”辩,谓白马为非马也。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 以为物,非也。
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 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 天下焉。

扩展资料:
译文
公孙龙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逻辑学家。他痛恨当时事物的名称与实际相脱 离的混乱现象,鉴于君主囿于成见“取士”而名不符实的“守白”之论,他主张根据才能有专长而取士,于是假借事物来作比喻说明,与“守白” 偏见抗辩,提出了“白马异于马”的命题。
所谓白马异于马的道理在于:称“白”是揭示事物的颜色,称“马”是 揭示事物的形体。事物的颜色不等于事物的形体,事物的形体也不等于事物的颜色。当规定物的颜色时则抽掉物的形体而与形体无关;当规定物的 形体时则抽象掉物的颜色便与颜色无关。
现在,把规定颜色的白马与规定形体的马当作一回事,显然是不对的。再进一步说,譬如要在马棚里找白 马,恰巧没有,而只有黑色的马,这样,当然不可以答应说这里有白马,既然不能答应马棚里有白马,那么就是要找的对象没有了;
既然要找的对 象没有了,所以白马毕竟异于马(因为马棚里显然有马,但却不能答应马棚里有白马;既然不能答应,也就是说两者毕竟是不同的概念)。他想把 这一逻辑道理推广开来,并根据这一原理来端正名实关系,从而统一天下的逻辑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古诗文网——公孙龙子 迹府

迹府第一
书名:公孙龙子 作者:公孙龙

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

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
假物取譬,以“守白”辩,谓白马为非马也。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
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
以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
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
天下焉。

----------
(公孙龙要推理这个辩论,来证明自己是名副其实的,可以教化天下)

“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出自公孙龙的《公孙龙子·迹府》
意思是那些名家辨名析理、正名的目的是为了治理天下。

(公孙龙)想要推理这个辩论,来证明自己是名副其实的,可以教化天下


考研冲刺: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汇编(三)?
“无名,实谓也”。名是对于实的一种称谓。“正名实而化天下”,名实之辩风起云涌,而真正从逻辑理论的高度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正,名”问题的论着,首推公孙龙的《名实论》。公孙龙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极其重视“正名”的问题。他力图纠正名实混乱的现象,达到教化天下,稳定和巩固社会制度的目的。...

王夫之思想告诉了人们什么
1、王夫之思想主要告诉人们以下内容:一、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二、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三、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四、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五、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六、理...

有谁知道《莱切斯特手稿》的内容
中国先秦就有“名实之辨”,孔子提出了“正名”,主张“名”要正确地反映“实”,即荀子所说的“名闻而实喻”,从而达到“名定而实辨”。荀子还极力地反对“以名乱实”、“以名乱名”和“以实乱名”的现象。中国古人之所以十分重视“正名”问题,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儒家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农家 各讲的什么啊?_百...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

在政治上除了法家是不是全是垃圾?
欲正名实而化天下;阴阳家意在从自然法则中引申出人事的法则,借天道而讲人事。天道观与人性论,是先秦诸子政治观的认识论基础。孔子肯定有天命,但同时又少言天道,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尊崇君权及人治。墨子反对天命,但却大讲“天志”,借鬼神之事倡导尚贤尚同。老子明确否认天是最高主宰,以其“...

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什么意思...
【原文】化(9)而裁(10)之谓之变(11),推(12)而行(13)之谓之通(14),举(15)而错(16)之(17)天下之民谓之事业(18)。【译文】习俗中的典型被写作到易经之中是因为这些典型习俗都是合情合理的;实行并且传布这些典型是因为这些典型是可以实际施行的;将列举的典型推行到天下的...

诸子百家
名家注重辩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逻辑学。名家与各家不同之处,正是在于「正名实」的方法。他们主要是以逻辑原理来分析事物,而辩的内容,又多半是与政治实务无关的哲学问题。因此,名家的理论在中国五千年来的学术沿传里,一直被冠上一个「诡辩」的恶名。 名家的没落,除了因为不受上位者的支持之外,...

先秦时期的“名实之辩”指的是什么?可不可以简述一下各家观点?_百度知 ...
先秦儒家语言哲学肇始于孔子,他开创性地围绕“名实”、“言意”关系两大语言哲学重要问题,以正名理论为基础,展开对语言哲学的探索。其“名实之辩”的内容包括:保证名实相符的方法是“正名”;名实关系是互动的辩证关系;检验名实是否相符的标准为“礼”。其“言意之辩”的主要内容包括言既可尽意又不可尽意以及通过“...

古代诸子百家是哪百家?
名家与各家不同之处,正是在於「正名实」的方法。他们主要是以逻辑原理来分析事物,而辩的内容,又多半是与政治实务无关的哲学问题。因此,名家的理论在中国五千年来的学术沿传里,一直被冠上一个「诡辩」的恶名。 名家的没落,除了因为不受上位者的支持之外,也因为弟子们并无能出前人的创新主张。 代表人物 公孙龙...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的实验
《荀子·正名》:“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易·系辞传》:“知变化之道。”《说文》:“匕,变也。”徐灏曰:“匕化古今字。”用为变化,改变之意。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礼乐制度教化百姓。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此处“文化”一词与...

青羊区15153627450: 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是什么意思?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 这句话该怎么读!请大虾们帮帮忙?俺家小孩问我, -
衡泪贝感:[答案] 迹府第一 书名:公孙龙子 作者:公孙龙 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 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 假物取譬,以“守白”辩,谓白马为非马也.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 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

青羊区15153627450: 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是什么意思? -
衡泪贝感: 迹府第一书名:公孙龙子 作者:公孙龙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假物取譬,以“守白”辩,谓白马为非马也.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公孙龙要推理这个辩论,来证明自己是名副其实的,可以教化天下)

青羊区15153627450: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 -
衡泪贝感: 中国古代伟大的逻辑学家公孙龙(约公元前320--250年)提出了一个命题:白马非马. 公孙龙:诸子百家中的名家,一向以诡辩著称.名家的中心论题是所谓“名”(概念)和“实”(存在)的逻辑关系问题,所以名家也称“辩者”“察士”....

青羊区15153627450: 白马非马 什么意思啊?系统的回答一下 -
衡泪贝感: “白马非马”主要从内涵和外延上揭示了概念的种属差异关系,说明种概念和属概念在质和量的方面各有自身的规定性.但是,《白马论》的逻辑思想也含有形而上学的片面性.主要指公孙龙在强调同一性的同时,忽略了“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一面;公孙龙有见于概念之间、判断之间的对立和分离,却无视它们的一致性和联系;公孙龙看到了一般不能完全包括个别,这是他的深刻之处.但他不理解个别就是一般,一般就存在于个别之中,把抽象的“马”与“白”看成了以脱离具体事物的东西,陷入了唯心论.

青羊区15153627450: 求详解“白马非马”论、 -
衡泪贝感: 名家 公孙龙子公孙龙,相传字子秉,魏国(今河南省北部)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20年至前250年间.他的生平事迹已经无从详知.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汉书·艺文志》中收录了《公孙龙子》十四篇,但现...

青羊区15153627450: 先秦时期的“名实之辩”指的是什么?可不可以简述一下各家观点? -
衡泪贝感: 先秦儒家语言哲学肇始于孔子,他开创性地围绕“名实”、“言意”关系两大语言哲学重要问题,以正名理论为基础,展开对语言哲学的探索.其“名实之辩”的内容包括:保证名实相符的方法是“正名”;名实关系是互动的辩证关系;检验名...

青羊区15153627450: 什么是名实之辩 -
衡泪贝感: ,“名实之辩”是任何一个处在一个飓速发展时期社会而不能免的.总体说来,“名实之辩”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社会发展以前的就已存在的“名”(一种曾经在原有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实在是好极好极.他们认为:“哎,我们这个社会之所以出问题恰在于违'名'背'道'.赶紧刹车,回到原先的位置吧,我们还有被救赎的希望.”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123782.shtml

青羊区15153627450: 正名的荀子解释 -
衡泪贝感: 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散名之在人者,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乐谓之情...

青羊区15153627450: 急求《三国志》第四十三回翻译 -
衡泪贝感: 这篇课文记载的是诸葛亮为劝说孙权联合刘备抗曹而与江东 主和派进行的一次论辩.双方争论的中心问题是拒曹还是降曹. 江东诸儒为了阻止诸葛亮劝说孙权,群起而攻之,试图在诸葛亮 见到孙权之前先用车轮战术将其挑下马来.面对群儒的...

青羊区15153627450: 《本草纲目》原序的翻译 -
衡泪贝感: 《本草纲目》原序是明代王世贞创作的序言,是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如下: 据古书上的记载,望见龙泉宝剑的光气,就知道这古剑所在的地方(事载《晋书.张华传》).看见宝气,便知有明珠的存在(事详《杜阳杂编》).萍实(一种大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