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为什么同是投降于禁的结局却迥然不同?

作者&投稿:主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三国时期,为什么同是投降于禁的结局却迥然不同?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襄樊战争中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的小故事很受我们的热烈欢迎,大部分情况下,大家一直讨论关羽的个人事迹,多少人觉得这个时候的胜者关羽,也是有过相同的不成功、投降的历经呢?殊不知,关羽的投降并没有变成他辉煌人生道路的污渍,反倒为他留下来了仁义、心地善良和英勇的好知名度。不一样的是于禁投降后的运势则是极为凄惨和感到遗憾的。

为何于禁的投降没有获得世人的认同?可以说三国时期,许多大将由于不满意主公或是遭受主公的猜疑而离去,典型性的案例便是张合与姜维,她们没法与之前的主公友好相处,或是由于岗位不高或是被朋友抵触而离开。之后证实,张合投奔曹操是对的,不仅遭受曹操的器重,还变成曹魏集团的关键名将,那曹操的限令呢?

《三国志·于禁传》:“禁与张辽、乐进、张合、徐晃俱为大将,明太祖每讨伐,咸递个人行为军锋,还为后拒;而禁持军有章不循,得贼财产,没有私入,由是赐予极重”。

从这里边可以看得出,于禁跟随曹操很多年,可以算是一个十分有工作能力的人,为曹魏的初期创建作出了很大的奉献。襄樊战事时,于禁已被任命为左将军,这类工资待遇早已不逊于刘备对关羽、张飞了,不难看出,曹操对于禁给与了很大程度的赏识和信赖。

除此之外,曹操,做为一个令人尊敬的文学家和战略家,他擅于分辨与此同时也宽容大度,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曹操都应该是非常值得于禁拼命法律效力的,也正由于如此,曹操在获知于禁投降关羽后,说:“于禁跟了我三十年,为什么在应对不成功的那时候还比不上庞德呢?”

庞德宁愿死都不投降,尤其是留有一句话“吾闻将才不怯死以苟免,英烈不毁节以生存,今日,我死日也。”结果于禁却投降了,产生了明显的比照。陈寿对这一限令的评论是“玉限令是最重要的,于禁尽管也很英勇,擅于作战,殊不知,在他暮年时体现出的德行却比不上庞德。那样一比照,当世人及其后世人便更为不认同于禁。

相反,为什么关羽投降却遭受当世人及其后世人的认同?关羽被俘后,徐州那时候一片错乱,关羽并不了解刘备投靠了袁绍,换句话说,关羽在不清楚刘备是死是活的情形下投降了。假如关羽那时候接到刘备的噩耗,他很可能会一同为国捐躯。虽然曹操垂青关羽,可是他仍然无动于衷。

之后关羽再次返回刘备身旁,赤壁之二战结束,曹操败走华容道,或是关羽将他放跑,为此收益当初曹操的不杀之恩。因此大家自然会了解关羽投降实际上是一蹴而就,关羽的投降仅仅他临时声誉的放弃,最后的总体目标是返回刘备身旁,用一生来回报刘备的情谊。

于禁投降关羽后,由于关羽被吕蒙战胜,于禁最终沦落到东吴,在东吴几次三番被虞翻取笑,后又被送到曹魏,魏文帝曹丕表面宽慰于禁,却私下令人作墙壁画侮辱于禁,于禁因而惭恚而死,被恶谥为厉候。于禁一生争霸,为曹操出生入死,在他晚年时期却获得那样一个结果。



因为他是一个非常懂得忍耐的人,在失败以后被看守收押,没有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最终回到了魏国。


同是割据时代,为什么三国时期比其他时期出的英雄多?
三国以“义”字当头,英雄辈出。在这个动荡的三国,有大大小小无数的战役,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家园而战。而且这些战役十分的精彩。在黄巾起义和董卓乱政时期,各个诸侯纷纷前往讨伐,虽然他们大多数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在家国面前,还是奉献出自己一份力量。在三国时期,天下诸事都是以“...

为何说五代十国很好的反映出了要统一必须要有好的契机?
最幸运的是,因为,十国与中原王朝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同的差异性,以及所处的地势不同,再配合着五代王朝不断更迭而采取的灵活的外交政策,并使得中原王朝阻止了南方政权的联合,采取了有效的外交手段。比如说,当时鼎盛的南唐同样有来自中原王朝的强有力的对手。因为,中原王朝与吴越、楚结盟,使得南唐...

为什么民国时期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因为在民国时期,新旧、内外各种政治、经济因素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复杂的矛盾。(民国时间指1912年—1949年)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的入侵,虽然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的产生,但最终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压制。到20世纪30年代,在许多工业部门中,外国资本已占压倒的优势。1931~1936年这一段时期中,外...

同样都是乱世,为啥三国时期没有外族人入侵?
第一是因为在三国时期正好赶上了游牧民族的低档期,在汉朝的时候北边强大的匈奴帝国已经被打的四处逃窜,只有南匈奴还留在境内有曹操在监视着。三国时期正是在大分裂时期形成三国鼎立的大局面,三个政权对周边的异族进行镇压而且战绩都还不错。第二就是受到天气的影响,当时的北方的降水量已经是来时下降...

为什么战国时期人可以同时在几国为相
因为一来说当时人们心思淳朴,打仗用的是阳谋,彼此之间还是有信任的,二来说有本事就有出头之日。况且,就算是同时担任几国的丞相,也不代表在每个国家都有实权。因为大权肯定掌握在当家国主手里。张仪乃是魏国人,师从战国名人鬼谷子。张仪聪明绝顶,十分有才华。然而张仪也不是一开始就一帆风顺的。张...

在民国时期为什么投身革命的都是些读书人和有钱人?
在民国时期,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社会不平等、经济贫困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读书人和有钱人可能会认为通过投身革命可以改变社会和国家的命运,从而选择投身革命。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实际上投身革命的原因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动机和目的。

欧洲18世纪已经算近代了,为什么同时期的清朝还算古代,华夏直到1840年才...
这是以现代史观为依据进行划分。英国早在1689年便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并于十八世纪中期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欧美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大变革,随之走向现代化。而中国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仍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作为经济基础,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上层建筑。1840...

为什么很多民国时期的才女最后的结局都不美好呢?
都希望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不想与我国那些传统的女性一样。我想这也就是他们处境不好的,最主要的原因。原因就是自己太聪明了,自己知道太多自己渴望的太多,自己的想法太过于不符合那个时代的要求。就像我们所熟知的民国才女陆小曼。她对于爱情有一种特别的追求,他与在北大教书的诗人,徐志摩相识,然后...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有些人可以同时在多国为官,君主不怕泄露国家机密吗...
诸子百家虽然理念不同、主张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天下统一,自己为百家之首,为了得到国君的青睐,他们使出浑身解数,而贤明的君王在用人上也是不拘一格,不论出身,只要为国有利便可许以高位。“疑人不用疑人不用”,来自国君的器重,令这些贫寒之士感动万分,早已把自己效忠...

在五代十国时期,为何多是养子继承皇位?皇帝的亲儿子哪儿去了?_百度知 ...
古代的封建王朝是家天下,也就是说君主来自于同一个家族,有儿子的必然是父死子继,没有儿子的话,也有可能是兄传弟、叔传侄等等。但一般有儿子的话,基本上传给自己儿子是再正常不过了。可是在五代十国却是个特例,这段时期有着大批的养子成功继承了皇位,这又是为什么呢?第一,君主在乱世中失去...

祁阳县13893307364: 为什么同是投降?为什么同是投降,于禁的结局却迥然不同?
仍萧福辛: 襄樊之战时,于禁已经官至左将军,受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

祁阳县13893307364: 三国时于禁投降关羽,最终结果怎样? -
仍萧福辛: 关羽把于禁监禁在荆州,后来孙权击败关羽得了荆州,于禁得到释放(其实是软禁).刘备攻吴,孙权在名义上投降魏国,将于禁送回魏国以示诚意.曹丕记恨于禁投降关羽一事,在供奉曹操灵位的宫殿的墙壁上,让人画上庞德就义,于禁乞降的画,于禁在祭拜曹操时看到,忧恨而亡. 曹操对于于禁投降一事,十分伤心.我个人理解就像被老朋友出卖一样,毕竟于禁跟了曹操30年,已经超出了君臣的感情.曹操死后,曹丕有意整死于禁,除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外,也有替曹操解恨的原因吧.

祁阳县13893307364: 为何蜀汉灭亡后,其他百官得到优待,只有关羽被诛灭全族? -
仍萧福辛: 因为关羽杀了庞德,庞德的儿子庞会入蜀为父报仇,所以杀掉了关羽全家.关羽在荆州杀了曹魏大将庞德,多年以后,庞德的儿子庞会,进入蜀中.在主帅钟会被杀、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庞会在城中找到关羽家,将关羽全家杀害. 庞德是因为...

祁阳县13893307364: 三国时期曹操的大将于禁投降了关羽三国时期,曹操的大将于禁投降了关
仍萧福辛: 主要应该是羞愧,于禁其实也是很有能力的将领,五子良将之一,治军严格,临危不乱(比如在宛城之战的时候),还被封为亭侯,他也并不是被关羽用计水淹七军,是天灾是他全军覆没,才不得已投降,忠臣不事二主,他回来肯定很羞愧,再说被俘之后回国出于人之常情肯定会哭,很正常

祁阳县13893307364: 于禁 投降 关羽 的原因都有 哪些 ? -
仍萧福辛: 三国时期猛将如云,也出现了许多名将,而魏国最为出名的无非是曹操帐下的五子良将.这五子良将中资格最老的是于禁与乐进两人,他们是从一开始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与另外的三人不一样,另外三人是后来投降到曹操帐下的武将,也就是...

祁阳县13893307364: 三国为什么同样是人才,某些人成了VIP,有些人成了蛋白质. -
仍萧福辛: 《三国演义》只是一本小说,而且在当时的明朝,是以汉族为领导核心的政权体系.这本书的存在自然是要尊奉正统的皇族血脉 像刘备,自称刘皇叔,一直以奉诏讨贼为目标,迎合当时历史时期的统治需要,所以当时要尊奉他,简称“尊刘”,...

祁阳县13893307364: 三国演义中,于禁咋死的? -
仍萧福辛: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包围曹仁,于禁率军救援,汉水泛滥,七军被淹,于禁放弃抵抗而被俘, 关押在江陵,而曹仁的部下庞德却不屈被杀.后来关羽被孙权所破,于禁获释而到了吴国,直到黄初二年才被送回魏国,那时他都已经须发皆白,面容憔悴,见了皇帝泪流满面.曹丕下旨, 认为于禁兵败是洪水暴发所致, 而不是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并引用春秋时名将荀林父孟明视的事例来安慰他.后来命于禁去高陵祭拜曹操,并预先在陵中画有他战败降敌,而庞德不屈的图画,于禁见到后, 惭愧发病而死.谥为厉侯. 望采纳,谢谢

祁阳县13893307364: 古代于禁和许褚是同一时代的人吗 -
仍萧福辛: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

祁阳县13893307364: 请问大家对三国时期曹操手下大将于禁的看法
仍萧福辛: 曹操的五子良将,可惜在后来投降蜀国,最后被吴国俘虏后交还曹操.在投降的事上毁了于禁的英名!我个人不是很欣赏他,相比之下曹操的部将我最欣赏的还是张辽!张辽以800人破吴军十万,还为威征逍遥津,江东三岁小儿闻其名而止哭! 不好意思,我并没有贬低于禁的意思,只是相比之下更喜欢张辽多一些!

祁阳县13893307364: 三国演义上的于禁是怎么死了
仍萧福辛:于禁,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二一年,曹操大将.字文则,泰山巨平(今山东泰安)人.弓马熟练,武艺出众.初在鲍信手下剿灭黄巾军,后归附曹操.参加过攻打吕布、张绣、袁绍的战事,因战功拜虎威将军、左将军.建安二十四(公元二一九年),助曹仁守樊城,不听庞德的进言,适遇大雨,被关羽水淹七军,兵败投降关羽.孙权夺取荆州后,被送还魏国,不久病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