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发育与展布规律

作者&投稿:卷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幔枝构造的展布规律~

幔枝构造的展布可分为剖面展布和平面展布。幔枝构造在剖面上和平面上的展布各具特色。剖面上,根据地幔热柱多级演化特征、地震层析(CT)资料及其他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法推断,幔枝构造主要发育于地幔亚热柱构造的上部,垂向深度上一般在100 km以内。在华北东部盆岭区,由于地幔亚热柱的热侵蚀作用和岩石圈的拆沉作用,地幔亚热柱的顶冠已上升至60 km 左右。幔枝构造源于亚热柱的地幔隆升顶冠,或向外拆离的地幔软片。那么,根据地幔亚热柱的特征可以确定,亚热柱顶部的幔枝构造深度多在60 km 左右,而外围幔枝构造的深度应在 100~120 km 上下。
地幔热柱是起源于 D″层的热物质流,地幔亚热柱是起自下地幔顶部的蘑菇状地幔热柱顶冠,两者均以高温度、低黏度热地幔物质流为特征,并靠温度差、黏度差、压力差、成分差向上运移。但是,幔枝构造则不然,因为岩石圈基本上是固体,抑或局部为可缓慢流变的塑变流体。因此,幔枝构造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石圈的构造应力状态。在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下,不同方向的陡倾韧性剪切带深切至地幔拆离带,造成减压释荷,导致地幔岩熔融形成岩浆源地,并沿韧性剪切带向上运移,形成岩浆侵入或火山喷发,构成典型的构造-岩浆带。幔枝构造区不仅可有直接源于地幔的基性,甚至超基性岩浆活动,而且还可以诱发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活动。而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导致地块隆升,上部盖层地层岩石向外拆离滑脱,并不断遭受侵蚀风化作用,以至于核部岩浆、变质杂岩裸露,形成典型的幔枝构造。
在平面展布上,原本应该在地幔亚热柱蘑菇状顶冠之上部均可有幔枝构造发育。但由于地幔亚热柱发育的中后期,其顶冠发生热减薄作用,并导致发生大规模裂陷作用,使其上部后期发展成大规模断陷盆地,因而使早中期其上部形成的幔枝构造被破坏、改造,并最终被一系列地堑、地垒构造所取代。如今只保存发育于外围隆起区的幔枝构造。
由于幔枝构造的形成受岩石圈应力状态控制,因此,地幔亚热柱外围幔枝构造的展布也往往与岩石圈区域构造方向有密切关系。

( 一) 砂体宏观展布规律
牛庄洼陷沙二段砂体在形成的控制因素上具有 “古水深控相、古水流控砂”,砂体在展布上具有 “平面弱分带、纵向显分期、早进晚退”的变化规律。
1. 古水深控相
牛庄洼陷沙二段尽管总体古水深较浅,但是水深对相和亚相的控制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在沉积相上,准层序组Ⅲ -1 沉积时期湖盆处于快速湖进时期,湖水深度相对较大,陆源物质的供应相对其他准层序组来说还是较弱的,因此三角洲的范围相对较小,在三角洲朵叶体之间浅湖 - 支流间湾沉积相对较常见。往上到准层序组Ⅲ -2 沉积时,湖水在达到最大湖泛面后开始快速湖退,水深变浅、三角洲推进的速度加快,导致在研究区平面上几乎全被三角洲沉积所覆盖。而到了准层序组Ⅲ -3 沉积时期,湖水退却,多数位置由湖变陆,沉积相类型也主要为河流 - 三角洲相沉积。
其次,在沉积亚相和微相上,准层序组Ⅲ -1 沉积时的西部水深较大,在沉积亚相上除出现大量的三角洲前缘分流河口砂坝沉积之外,还出现较多的三角洲前缘远砂坝沉积以及前三角洲沉积; 而在该剖面的中部及东部,远砂坝及前三角沉积则出现很少。准层序组Ⅳ -1 沉积时处于层序Ⅳ的低位时期,古水深较小,砂体沉积类型以三角洲前缘为主,到准层序组Ⅳ -2 沉积时研究区开始进入湖侵域,随古水深的增加三角洲前缘砂体呈现后退的趋势,前三角洲及浅湖沉积相应交替发育。到了准层序组Ⅳ - 3 沉积时,水深相对增大,加上陆源物质供应相对不足,三角洲成因的砂体继续后退,浅湖滩坝沉积的含量则明显增加。
2. 古水流控砂
区域古水流背景控制了区域物源的供应方向和供应方式,而局部水流背景则控制了研究区砂体的展布方向和展布方式。沙二段沉积时期,区域古水流背景都是由东向西以及由南向北,层序Ⅲ沉积时期,局部水流方向和区域水流方向相一致,导致从准层序组Ⅲ -1 ~ Ⅲ - 3 砂体展布方向基本都沿由东向西或由南向北的方向成长扇形或长条状分布; 而层序Ⅳ沉积时期,受古水流方向的影响,该层序中所包含的几个准层序组中,三角洲成因砂体的展布方向都变为由南向北; 由于滩坝砂体的形成和三角洲前缘砂体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准层序组Ⅳ -3 中,滩坝砂体呈现受三角洲前缘沉积明显影响的特征,滩坝砂体的展布也相应地具有受三角洲分布范围影响的特征。
3. 平面弱分带
研究区沙二段古沉积环境浅水及物源供应充足的特点,决定了湖盆以三角洲为最主要的沉积体系进行快速充填,在这种情况下三角洲呈现多分叉状或指状快速向西推进,并且各期朵叶体之间在平面上相互叠置。因此砂体在大致相同的沉积时期内,砂体间的分带性并不明显,表现在工区范围内岩性、空间展布上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差别。在各个准层序组中除Ⅲ -2 能大致分出朵叶体以及Ⅳ -3 能够大致确定南部以三角洲前缘砂体为主,往北则主要为滩坝沉积之外,其余准层序组的砂体 ( 特别是分流河口砂坝砂体) 之间基本都具有相连成片的特征。
4. 纵向显分期
在准层序级及准层序组级的层序地层单元中,每一个单元都包含了一期或若干期湖平面的升降运动,而在每一次升降运动的早期,湖水快速上升,水深加大、物源供应相对不足,晚期水深相对稳定,物源也相对充裕,因此导致在沉积物分配上出现下部泥多砂少、上部泥少砂多的现象,各种不同级次旋回在剖面上的叠置,导致砂体在纵向展布上出现了分期性。这种分期性在研究区的格架剖面上都显示的较清楚。
( 二) 水道型砂体及分流河口砂坝砂体的空间展布
牛庄洼陷沙二段水道型砂体及分流河口砂坝砂体是最主要的砂体成因类型,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些成因类型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选择资料较丰富的王 3 区块中钻井最为密集的王 3—王 14 小区进行解剖性研究。
王 3 区块的水道砂体类型主要是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口砂坝砂体等,后者在该区块相对发育较差。
1. 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
水道的深度及宽度控制着其形成砂体的厚度及宽度。水道愈深,形成的砂体愈厚。对于古代的水道,通常都用它所形成的砂体的厚度代表水道的深度。水道的宽度也是控制砂体宽度的重要因素; 在水道没有明显的侧向迁移的情况下,水道砂体的宽度与形成它的河道宽度相同; 当水道有侧向迁移时,则砂体宽度大于水道宽度; 增宽的程度,取决于侧向迁移的距离。王 3 区块沙二段的分流河道,特别是水上分流河道,一般侧向迁移不明显,故砂体的宽度基本上代表了分流河道的宽度。
统计结果 ( 表 6 -1) 表明,王 3 区块王 3—王 14 小区所发育的分流河道深度的变化范围约为 1. 9m ~ 11m,以 3 ~ 7m 最为常见,平均值为 4. 9m。其宽度的变化范围为133. 3m ~ 1500m,以 300 ~ 800m 为主,平均 481m。宽厚比值变化范围 18. 6 ~ 314. 3,以50 ~ 150 为主,平均值 106. 2。
表 6 -1 王 3—王 14 小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典型分流河道砂体参数统计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2. 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
这是研究区另一种最重要的砂体成因类型。在王 3—王 14 小区或整个王 3 区块,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在各砂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
( 1) 水道深度及宽度。选择典型的水下分流河道测量的宽深参数列于表 6 - 2 中。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比,水下分流河道的河深与其接近,平均宽度较前者要大一些,宽深比也有所增加。
表 6 -2 王 3—王 14 小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典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参数统计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由表可见,水下分流河道深度的变化范围为 2m ~13m,以 3 ~8m 最常见,平均值为5. 0m。宽度变化范围 114. 2m ~ 1600m,以 400m ~ 1000m 较常见,平均值 536. 2m。宽深比变化范围 27. 5 ~425,以 70 ~140 为主,平均值 114. 2。同样,剔除那些沿东西方向延伸的水下分流河道以及由于砂体的侧向迁移而连片分布水下分流河道,对测得的砂体作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
y = 99. 937x + 37. 841
上述方程反映了该区块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宽度比关系。
( 2) 水道延伸方向。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是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在水下的延伸,其流向沿袭了平原分流水道的走势,仍为向北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北西向和北东向,但也有一部分为东西向 ( 表 6 -2) 。水下分流河道的弯曲程度与水上分流河道的相差不大,部分小层显示比水上河道弯曲程度有所降低。
( 3) 水道形成的环境。该区块在沙二段沉积期间湖泊水体很浅,湖底也相当平坦,故水下分流河道的流向也会因局部起伏而发生弯曲。另一方面,作为河道基底及 “岸边”的先期沉积的粘土物质因饱含水,其固结程度比水上的河岸泥质沉积物差,故河道侧向迁移比水上容易一些。在某些小层中,水下分流河道因侧向迁移而使砂体宽度增大,以至于相邻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侧向相连,不再显示近南北向带状分布的特征。
3. 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
王 3 区块发育的分流河口砂坝的规模不等。就分布面积来讲,大者 4km ×2km,小者1. 5km × 1. 5km; 其砂体厚度,通常中心部位可达到 8 ~ 10m,厚者超过 12m,自中心向四周厚度有所减薄。
河口砂坝一般位于水下分流河道末端的外侧,呈席状分布。由于分布规模较小,故未对其进行回归分析。
河口砂坝的分选较好,粒度适中 ( 以细砂为主) ,是良好的储集层。因为它与水下分流河道密切共生,故在勘探实践中,在寻找水道型砂体的同时,要注意寻找水下分流河道末端外侧的河口砂坝储集体。

5.2.1 构造的成带性

区内构造虽然形式多样,成生关系比较复杂,但却集中发育于几个带上,而且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1)边浅部褶断带

位于矿区东南边浅部,以韩城复式背斜为主体,其东南边缘为韩城大断层,带宽约1km,为一沿北东向—北北东方向呈弧形延伸的褶皱断裂带。带内广泛发育各类褶皱和断裂构造。褶皱构造有倒转背向斜、箱状背斜、S和反S形褶曲,平卧褶曲和一般的两翼产状正常的背向斜;断裂构造有逆冲断层、逆掩断层及走向多呈弧形延伸的各种正断层;带内还广泛发育密集的各种裂隙和几条巨型地裂缝,其密度远远大于矿区中深部地层中的裂隙密度。上述这些构造形式共存于此带中,反映该带为一早期遭受强烈挤压作用后期又产生拉伸作用的控制性构造带。

(2)第一挠折带

沿北东向—北北东(局部南北)向展布于边浅部褶断带以西,平均宽度约0.5km,其主体由倾角大于50°的急倾斜带构成。该带3煤层赋存标高北区为420~560m,南区为380~580m;11煤层赋存标高北区为300~500m,南区为280~600m。带内褶皱断裂也较发育。褶皱走向一般都与带的延伸方向斜交并进而向矿区中深部延伸。断裂规模较大者多平行于此带的延伸方向,规模较小者(主要是煤层构造)一般也多于带的走向斜交,少数则与带的走向平行。带内断层多数为正断层,逆断层少见,所有断层多发育在带的浅部。反映该带为一以挤压为主的构造带。由于带内地层产状陡、距地表很近,带内张性破裂发育,故带内煤层多为风氧化带以上煤层,甲烷赋存状况不良。

(3)第二挠折带

位于第一挠折带以西约4km处,为一走向北东—北北东—南北的膝状构造带。带宽一般大于2km,挠折系数在0.5~1.8之间,带的主体部分倾角远小于第一挠折带。该带3煤层赋存标高北区低于240m,南区低于40m;11煤层赋存标高北区低于230m,南区低于30m。由于位于矿区深部,没有开采资料,故带内构造发育规律不详,但据地表和钻孔所见构造看,带内尚发育有与其延伸方向斜交的正断层多条。在象山矿2309回一巷所见类似的挠曲上部,煤层中张性无充填裂隙很发育。结合力学分析可见该带为一总体上处于拉伸状态的张性构造带。是煤层甲烷赋存和运移的良好地带。

(4)中深部缓倾带

位于第一、二挠折带之间。带宽约4km,为一沿北东—北北东向延伸、产状十分平缓的单斜带。带内缓波状褶皱发育,普遍存在正断层和少量逆断层。除褶皱和断裂发育的地带外,煤层原生结构保存较好,块状煤体广布,煤层割理裂隙发育,是煤层甲烷赋存较好的地带。

通过对上述第一、二挠折带和缓倾带的综合力学分析,发现不同构造部位所处的拉伸和挤压状态不同。在挠折带上部以拉张作用为主,下部以挤压作用为主。按照这样的分析,可将区内不同区段不同煤层的挤压段和拉张段区分出来(图5.36)。由于挤压段煤层遭受挤压研磨,加重了糜棱化程度,进而对渗透性带来不利影响。拉张段则因煤层处于张性破裂状态,有利于甲烷的储存和运移。

图5.36 第一、二挠折带及缓倾带不同力学性质地段划分示意图

应该看到,正是由于第一挠折带挤压段的存在,才对全区煤层甲烷提供了较好的边浅部封闭条件,使中深部甲烷资源难以向边浅部逸散。

(5)清水先挤后伸破裂带

该带位于徐村—后高湾至龙亭—柏瑞村之间,为一以张性正断层组合为主体,间夹有压性褶皱和逆断层的破裂构造带,带宽约3km。带内平行展布有8条规模较大的正断层、三条褶皱和一条逆断层。该带早期遭受挤压作用,形成褶皱、逆断层和与之平行的剪裂面,在后期近南北方向的伸展作用下,沿早期剪裂面发育而成张性正断层。正断层面多呈铲状,倾角上陡下缓,断层带内张性次级断裂及裂隙十分发育。因此该带为先挤压后伸展现今主要表现为张性破裂面貌的构造带。由于断层发育密集,切割深度较大,带内煤层甲烷遭受风氧化作用较强,可能是一深部煤层甲烷散逸带。

(6)东泽村伸展破裂带

该带位于矿区中深部的东泽村—张家岭一带,带宽约2km,沿近东西向延长达15km以上。带内共发育5条正断层,由北向南呈阶梯状伸展跌落。断层倾角一般上陡下缓,断层带内张性裂隙及次级小断层十分发育。该断层带切割深度已达11煤层,带内有淋滴水现象。因此,该带内为一深部煤层甲烷逸散带。但在该带南北两侧均有呈近东西向延伸且斜列分布的小型褶皱群,这些压性褶皱的存在,较好地阻滞了两侧煤层甲烷沿该带的逸散作用。

(7)龙骨岭伸展破裂带

实际仅由龙骨岭正断层组成,展布于桑岭村至贾山一线。虽处于矿区深部,地表覆盖较厚,旁侧次级构造也不多见,但其构造性质、规模和特征均与前述两张性破裂带十分相似,因此也作为一个独立的深部煤层甲烷逸散带来考虑。

(8)文家岭挤压褶皱带

位于矿区中部,即燎原矿与马沟渠矿之间,为一呈近东西向由矿区浅部向中深部延伸的挤压构造带。带内S型褶曲、平卧倒转褶曲、尖棱褶曲等褶皱构造和与之相伴的平移断层、叠瓦式逆冲断层都十分发育,并且多处地层直立。本带内的挤压特征与矿区边部的禹门口—西塬沟一线的挤压特征十分相似,由于其影响深度较大,故该带作为一挤压“隔墙”把矿区分隔成南北两区,且控制了矿区南北两区的构造变形。由于带内强烈的挤压作用,煤层多被粉末化,原生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并影响到马沟渠井田北部,致其煤层粉末化现象尤为严重。因此,本带内煤层甲烷渗流状况是非常不良的。

5.2.2 构造的方向性

区内构造的方向性十分明显,表现在地表所见大中型构造多循上述几个构造带的方向展布。即北东向、北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南北向,北东向和北北东向构造主要发育于边浅部褶断带和第一挠折带内,前者的主导方位为NE40°~60°,后者的主导方位以NE20°~30°为主。近东西向构造NE70°~90°发育最广泛,除集中于第一挠折带、中深部缓倾带、清水先挤后伸破裂带、东泽村伸展破裂带、龙骨岭伸展破裂带和中部文家岭挤压褶皱带以外,在禹门口到西塬沟一段也有发育,只是规模相对小得多。南北向构造主要指发育于竹园以北的两条褶皱。北西向构造不甚发育。

煤层中所见的中小型构造有北西向(290°~340°)、近东西向(250°~290°)和北东向(20°~70°)、近南北向(340°~20°),其中北西向和近东西向最为发育,其他方向发育不好。

可见,区内构造的方向性与区域构造和基底构造的主导方向一致,煤层构造还与同沉积构造密切相关。这些都说明本区构造受区域构造和基底构造的控制,区内构造环境也始终与区域构造环境的变化相关。

5.2.3 构造的等距性

构造的等距性无论在矿区构造还是在煤层构造中均有明显表现。如地表所见的近东西向延展的褶皱群大约以5.5km的间隔出现一次,且等距性误差不超过0.5km。近东西向的破裂带则以大约16km间隔出现一次。这种等距性特点越向矿区南部越明显。煤层构造的等距性也更加明显,如全区各煤层中褶皱发育地带每隔1.2~2km出现一次。南区象山矿已采区的北西向断层组每隔450m~550m出现一次,其影响宽度为60~100m。马沟渠的东西向断层组则是间隔70~100m出现一次,其影响宽度约50m。

构造展布的等距性为生产控制和构造预测提供了方便,但其成因比较复杂,就本区构造发育特点来看,矿区构造的等距性可能与太古宙结晶基底的剪切作用有关。该基底北高南低,北部受断裂切割已多次出露地表,南部则深深沉陷于上覆地层之下,在汾渭盆地伸展作用下,基底断裂活动使其向南部拆离而施加于盖层一个剪切应力(图5.37),由此应力作用在盖层中则形成剖面多字形构造,显示在平面上即具有等距性。而且随着基底向南部的伸展拆离作用加强,矿区构造在本区南部的等距性则愈加明显,同时,由于基底活动的间歇性,也可在上覆地层中产生一种局部波浪状蠕动,其结果使煤层中的构造也普遍具有等距性。

图5.37 基底剪切作用示意图

5.2.4 构造发育的层控性

区内构造的发育除边浅部褶断带外,地表所见构造形迹和各煤层中发育的构造形迹明显的不协调,对应性较差,这在褶皱构造中表现尤为突出。可以用中和面理论加以分析。区内地层的垂向叠置关系为:煤系地层处于其下伏能干岩层奥陶系和寒武系碳酸盐岩以上和其上覆能干岩层石盒子组至石千峰组砂质岩层为主的地层以下,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系总厚约为110m,该处作为中和面位置,则位于向斜中的11煤层明显处于拉张环境,其上的2、3和5煤层因处于中和面附近,顺层剪切作用比较强烈,再上部的能干层则整体处于压缩环境。这样,煤层中的构造必然和其上覆地层(或地表所见地层)中的构造不一致。也即具有明显的层控性。野外及井下大量资料表明,由于构造特别是各类破裂构造明显受地层岩性的控制,煤层又具有易于变形之特点,因此,除少数切层性强的大中型断层和褶皱外,多数断层、褶皱和裂隙均明显受非能干层的控制,局限于非能干层中,垂向切层性不强。这决定着煤层中各类构造也多限于煤层附近,对上下地层无明显影响。这就使得煤层甲烷沿垂直方向逸散可能性很小,即从破裂构造对地层的破坏性而言,煤系地层具有良好的封闭性能,而位于煤层附近广泛发育的褶皱构造和伸展性正断层则分别使煤层因滑动粉末化而使其渗透性变差和因张性破裂面增多而使其渗透性变好。

5.2.5 构造发育强度的差异性

构造发育强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南北区差异、深浅部的差异以及垂向上不同煤层之间的差异。

(1)南北差异

北区挤压性构造发育。以具可比性的3和11煤层为例,褶皱构造的发育强度北区分别为17条/km(单位面积内褶皱轴长为79.00km/km2)和14条/km(单位面积内褶皱轴长为76.25km/km2),而南区则分别为5条/km(单位面积内褶皱轴长为13.00km/km2)和12条/km(单位面积内褶皱轴长为41.25km/km2)。北区煤层中有四条规模较大的褶皱影响到地表,南区煤层中发育的褶皱均未影响到地表,说明北区褶皱的强度和幅度大,南区褶皱的强度和幅度小。北区煤层中碎粒煤和糜棱化煤十分发育,南区则发育范围十分有限。从煤层的显微裂隙分析,本区整体遭受过后期的伸展张裂作用,但这种作用南区要较北区强得多。结合聚煤期同沉积构造所表现的南北差异性可见北区挤压褶皱构造强度大,南区伸展张裂构造强度大。

(2)东西差异

以中部缓倾带中线为界,把全区分为东部和西部,即深部和浅部。东部主要构造带为边浅部褶断带和第一挠折带,在这两个带中褶皱断裂发育,地层倾角很陡,煤层基本处于风氧化带之上,煤层甲烷赋存状况不良。西部主要构造带为第二挠折带和缓倾带主体,带内褶皱不发育,缓倾带内发育的褶皱多数于第二挠折带内尖灭。煤层倾角较小,总体处于拉伸环境之中。煤层原生结构保存较好,以碎裂状块煤为主,煤层均处于风氧化带以下,甲烷赋存和渗流状况较好。构造的东西差异也为我们掌握煤层甲烷的赋存规律提供了基础。

(3)垂向不同煤层之间的差异

北区2和3煤层中的一二级褶皱基本对应,但三级褶皱3煤层比2煤层复杂,11煤层和上覆几个煤层中的褶皱不太一致,尤其在下峪口井田更甚。南区各煤层褶皱均不一致,但越向上部越简单。因此,褶皱构造变形的复杂程度总体上表现为11>5>8>2,这种现象与煤系基底起伏与差异压实作用有关。断裂构造的发育各煤层各有特点,3煤层以正断层为主,逆断层少见,层滑构造不发育,煤体结构较简单。5、11煤层滑构造发育,煤体结构破坏较甚。断裂发育的上述特点,可能与基底不平,围岩能干性差异和层滑构造的发育等原因有关。




金矿床产出的构造控制
(1)研究区域除东部托云中生代断陷盆地沉积和南部乌鲁克恰提一带的中新生代坳陷盆地沉积外,主要出露古生代地层,并总体表现为东老(志留系)→西新(石炭系—二叠系)渐次变化规律。古生代地层S1—P1基本连续,其间并无大的沉积缺失。现今展布格局,系由于后造山期逆冲-推覆作用叠加改造使然。各地层...

构造抬升与断裂作用控制岩溶储层发育模式
其分布有明显的规律可循,即沿深大断裂以及与之相连的不整合面附近发育,展布范围有限。四类岩溶储层在三大盆地均有分布,且都有一定规模。例如塔里木盆地轮南构造带奥陶系鹰山组灰岩潜山储层分布面积1561km2,牙哈潜山构造带和英买32潜山构造带寒武系白云岩风化壳储层分布面积分别为1093km2和980km2。层间...

长岭断陷火山岩体分布规律
火石岭组沉积中期、沙河子沉积期以发育层状火山岩体为主,主要为顺深大开启式断裂呈面状喷发溢流形成的,呈大范围层状展布的火山岩体。火山机构的各相带发育完整,主要有溢流相、爆发相与火山沉积相建造,以基性、中基性火山岩体为主。火山活动的主要时期与松辽盆地强烈走滑拉张裂陷期,强烈拉张应力场...

东营三角洲发育规律及其岩性油藏勘探技术
因此,研究东营三角洲的发育规律,总结与完善其岩性油藏勘探技术,对于正确认识岩性、预测岩性油气层分布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三角洲发育规律 在陆相沉积湖盆中,三角洲沉积体通常位于湖、陆之间的过渡地带,其形成条件是湖盆的沉降和河流注入的大量碎屑沉积物。另外,其发育情况还受气候、湖平面变化、河口水流性质及...

沉积体系平面展布
本次研究以体系域为作图单元分别编制了SQ1和SQ2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共四张岩相古地理图,研究了川东南地区早志留世小河坝期在平面上的物质聚集分布规律。 (1)层序SQ1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层序SQ1相当于小河坝(或石牛栏)早期,发育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 A.海侵体系域 层序SQ1海侵体系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为...

学习任务不同地质背景上发育的节理识别
地壳表层广大地区存在着规律性展布的区域性节理,此节理与前叙的褶皱及断层在成因上没有直接联系,它是区域地壳运动的结果,特别是在岩层产状稳定的地台区,岩层产状近水平古老地台上,这类节理极为发育。如我国广西河池西南地区,上古生界石灰岩地层中,广泛发育一套走向为NE60°,NW300°的一套X型节理...

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规律
2岁半会用剪刀乱剪纸和布;3岁会用积木搭成门或隧道;4岁能自己穿衣,画正方形及简单的人;5岁能写简单的字,画人的部位增多;6岁能画三角形以及房屋、汽车、花草等。幼儿手部功能发育迟缓的影响 在自我照顾方面,若儿童没有好的关节活动功能及手眼协调,即使要把食物放入口都会感到困难,双手协调...

褶皱与矿产的关系
(2)褶皱的力学性质、变形特征不但决定赋矿空间的产出形态,而且决定着它们在褶皱构造不同部位的发育程度及其空间展布变化规律 通常沿着褶皱的长轴(轴线)方向,压性褶皱的鞍状赋矿空间或矿体的延伸发育较稳定,不同横截面上所揭示的鞍状体,其串联线多呈直线状,并与轴线延伸方向一致;压扭性褶皱的鞍...

曾母盆地西部典型构造沉降史研究
该构造形态较简单,构造的发育受一条生长断层控制(图2),该断层规模较大,在上新世—第四纪仍有微弱活动。上升盘地层可见牵引现象,下降盘的上始新统—渐新统呈半背斜形态,往上构造幅度逐渐变小。在平面上该构造呈NW向展布,地层上倾方向被断层封闭。仅T3、T4和T5反射界面有圈闭显示,各层圈闭只有一个高点,垂向上...

岩石再造
岩石再造作用(reworking)是变形变质作用过程中不同程度的流体(主要是H2O)的渗入增加了岩石韧性,导致岩石成分及结构构造的转变,形成了同岩异化的岩石类型呈有规律的展布。这种作用过程的实质是在与变形变质作用过程中广泛发育H2O的渗入,导致组成高级变质岩石中的辉石类矿物向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物转化,这种...

射洪县17624054657: 请问各位地理学的高手,帮手分析一下这幅地质图? -
郸莘丽科: 地质图是客观地质条件的科学反映,它按一定比例、利用一定的图例符号描绘一个地区的地质现象,包括地层、岩石、地质构造等,反映它们的形成时代、分布和相互关系等. 一、不同岩层产状在地质图上的表现1、水平岩层2、直立岩层3...

射洪县17624054657: 重庆市的地貌是属丘林还是属盆地? -
郸莘丽科: 重庆市各地地貌迥然不同,复杂多样,差别很大.从市境地貌类型展布规律来看,全市地貌基本特征是:一、地势起伏较大 层状地貌发育 市境地势起伏较大,高低相差悬殊.巫溪县境东部的界梁子山主峰阴条岭,海拔 2 792米,为市境最高峰...

射洪县17624054657: 不同元素的成矿序列 -
郸莘丽科: 1)有价值的多金属矿床的聚集,多集中在岩体附近的脆性破裂发育地段,并由此向外扩展形成脆性破裂体系.这种脆性破裂体系相对是独立的,成矿元素由破碎带上涌,顺脆性破裂体系向外扩散,直到进入塑脆微裂内,能量消耗殆尽时,矿化...

射洪县17624054657: 遥感特征及构造解译 -
郸莘丽科: 一、线性构造 祁连山地区主要存在两组断裂,NW向和NE向,其中NW向的断裂占主导地位,断裂所经过之处,TM图像上都表现为线状负地形或带状负地形,沿断裂带发育着整齐排列的断层三角面,断裂带两边地质体的影像、影纹及水系等标...

射洪县17624054657: 如何看懂平面构造图的断层 -
郸莘丽科: 构造图的解释就是把平面构造图上的断层的性质、产状,等值线展布,高、低点位置,构造类型及其它地质现象等描述成实际的地质术语的过程 构造图上等深线的延伸方向就是...

射洪县17624054657: 什么是线状地物 -
郸莘丽科: 利用线特征算子和多种线状地物跟踪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知识的航空影像中道路半自动提取方法. 1 线状地物穿过城市时,线状地物一般断在城市外围界线处. 2 河流、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干渠、县以上公路等线状地物穿过建制镇或农村居民点时,线状地物应连续调绘并计算其面积. 3 农村道路沟、渠等线状地物穿过农村居民点.线状地物可断在居民点外围界线处. 4 双线线状地物与居民点并行时,间距大于等于图上2mm时,双线线状地物、居民点边线均应调绘在工作地图准确位置,期间的分类按现状调查;间距小于图上2mm时,双线线状地物调绘在工作地图准确位置,其某一边线可作为居民点边线.

射洪县17624054657: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 -
郸莘丽科: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区是桂东南地区最大的铅锌矿生产基地,建于1966年.至2006年末,经40年的开采,已出现资源危机.按当时的年处理矿石量,矿山保有储量仅能再维持3年,急需持续生产的接替资源.佛子冲铅锌矿原探明的储量只在佛子冲...

射洪县17624054657: 塔里木盆地构造分析
郸莘丽科: 依据塔里木盆地构造变形特征,可划分出压缩、伸展、走滑和反转四种构造样式.它们的发育特征控制了构造圈闭的形成和展布.据成因可将塔里木盆地构造圈闭划分为2类,5型,15亚类.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多种构造样式的复杂组合,决定了塔里木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带的形成.

射洪县17624054657: 火山岩期次及模式 -
郸莘丽科: (一)火山岩期次及识别 充分利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在地层对比、气层对比及火山岩相分布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其岩性、电性、含气性及沉积旋回特征,结合气层在纵、横向上的变化、气水系统、储盖组合等配置关系,并结合精细合成地...

射洪县17624054657: 活动大陆边缘 -
郸莘丽科: 活动大陆边缘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释文:又称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Pacific type continental margin).洋陆汇聚、大洋板块向毗邻大陆板块之下俯冲消减形成的强烈活动的大陆边缘.这种大陆边缘有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