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上的犯戒

作者&投稿:泊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出家人如果不遵守戒律,等于是犯师还是犯戒呢?~

等于犯戒,如果犯戒,就像上了一次断头台,请问,头掉了还能安上吗?所以既然出家,那是很严肃的问题,你破戒等于没出家一样,相反果报比任何人都重,阿弥陀佛

一、戒的类别有那些?
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总归。受戒犹如学生遵守校规,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佛教的戒律分为:
1.通戒与别戒: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通于僧俗二众的禁戒。三聚净戒也是通戒,凡发菩提心的僧俗二众皆得受持。别戒则为僧团七众所各别制定的戒律,又可分为在家戒与出家戒,在家戒有:优婆塞、优婆夷所受持的五戒、八关斋戒、十善戒;出家戒有:沙弥、沙弥尼所受持的十戒,式叉摩那所受持的六法戒以及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的具足戒等。
2.声闻戒和菩萨戒:声闻戒,指声闻乘所受持的戒律,如《四分律》、《十诵律》等。菩萨戒,指大乘佛教所受持的三聚净戒,即:断一切恶的摄律仪戒,积集一切善的摄善法戒,摄受一切众生的饶益有情戒。
3.止持戒和作持戒:护持所受的戒体,停止恶业的造作,称为止持戒;策励修习善业的行为,就是作持戒。七佛通戒偈中的‘诸恶莫作’属于止持戒,是消极的止恶,‘众善奉行’则属作持戒,是积极的行善。
4.性戒和遮戒:本质上是罪恶的行为,称为性戒,例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行为,无论佛教是否制戒,国家是否订法,本质上为天理所不容,是社会所公认的罪行,属于性戒。如果本质并非是罪恶的,只是容易产生讥嫌,或诱发其他本质上罪恶的行为,则称为遮戒。例如饮酒本身不是罪恶,但是饮酒容易失去理智,转而犯下杀、盗、淫、妄等恶行,属于遮戒。从性、遮这两种戒,可以看出佛陀制戒所考虑的层面是十分圆融的。
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杂阿含经》卷三十三载:云何名为优婆塞戒具足?应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语、饮酒等,而不乐作,是名优婆塞戒具足。可见五戒是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应持守的戒律。

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出家戒、在家戒的区别,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据五戒为根本,所以五戒又称为根本大戒。

五戒的内容

◎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大至杀人,小至杀死蟑螂、老鼠、蚊蚁等,都是杀生。不过,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所以不杀生,主要是指不杀人。杀人是犯波罗夷[极重罪],是戒律中的根本大戒,是不通纤悔的。如果杀死蟑螂、蚊蚁等,是犯突吉罗[轻垢罪],属于恶作,虽然一样有罪,但跟杀人不一样。

此外,浪费时间,破坏物质,也是杀生,因为生命是时间的累积,所以浪费时间如同杀生;相同的,随便浪费物品也是杀生,因为物品是大众的资源,是大众集聚因缘而成的。

戒杀生,主要是培养我们的慈悲心,《涅盘经》说:‘食肉者,断大慈种,行住坐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所以佛教徒吃素,主要是不忍心杀害鸡、鸭、猪、羊等动物的生命,是为了长养慈悲心。有人认为植物也有生命,但佛教认为动物有心识的反应,而植物只有物理的反应,因此吃素不算杀生。

◎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富。简单的说,不是自己的东西,未经许可便占为己有,就是偷盗;光天化日之下,强取他人的财物,更是盗窃。根据戒律,盗取价值五钱[古印度摩揭陀国钱币单位]以上的东西,这样的偷盗行为,就犯了根本大戒。平时顺手取用公家的信纸、信封、原子笔等,乃至借用东西末还,叫做不清净的行为,虽然不是犯了根本戒,但还是要负因果责任的。在戒律中,最难受持的戒律,就是盗戒,因为凡将无主以外的东西,私自据为己有,就犯了盗戒。

◎不邪淫:所谓邪淫,是指合法的夫妻关系以外的男女爱欲行为。例如强奸、嫖妓、重婚、诱拐、贩卖人囗、妨碍家庭、强迫别人从事卖淫等有伤社会风化的行为,都犯了邪淫戒。至于心中恋慕某人,但末付诸行动,虽然没有触犯根本戒,但是心中不清净,烦恼妄想扰动,日子也不好过,而持戒的目的,主要是使身心清净。

邪淫,是社会混乱的导火线。例如乱伦.雏妓问题,是文明社会的一大耻辱。他如同性恋衍生的爱滋病,更引起了廿世纪的大恐慌。如果人人都能持不邪淫戒,便不会发生这些问题;夫妻坚持不邪淫戒,则家庭是个和乐的家庭,社会是个守礼的社会。

◎不妄语:妄语,就是说虚妄不实的话,包括挑拨离间的两舌、恶毒伤人的恶囗、欺瞒不实的妄言、阿谀奉承的绮语。妄语依其性质又可分为: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三种。

大妄语:指没有证果的人,说证果了,没有得到神通,说得神通了。此种未证谓证、未得谓得,是属于大妄语的行为。另外说四众的过失,尤其说出家二众的过失,也犯了严重的根本大戒。

小妄语:见言不见,不见言见;是说非,非说是;乃至知而不言,不知而言,这些都属于妄语。

方便妄语;就是俗称的善意的欺骗。譬如医生为顾及绝症病人的情绪,因此隐瞒实际病情,这种为别人利益着想而说的妄语,就是方便妄语。

不饮酒:虽然明指为酒,但是凡能刺激神经,使人丧失理智、败坏德行的东西,诸如大麻、鸦片、安非他命、速赐康、强力胶、玛啡、红中白板等,都是不饮酒戒所要戒除的。

五戒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行为本质就是罪恶,因此称为性戒;不饮酒戒是佛教五戒的特色,酒的本质虽非罪恶,但是饮酒容易引起世人诽谤,或诱发其他的性罪,因此称为遮戒。

《大毗婆娑论》卷百二十三说:印度有位优婆塞,由于饮酒,于是盗取邻居的鸡,犯了偷盗戒;烹杀做为下酒菜,犯了杀生戒;邻妇问起,他妄言说没看见鸡,犯了妄语戒;此时又见邻妇貌美,非礼她,犯了邪淫戒。喝酒使人无惭无愧、丧失理智,由于喝酒而造下杀、盗、淫、妄等四重罪,所以应该戒除喝酒。

佛教是重视般若智慧的宗教,唯有戒酒,才能使神智清楚,理路清晰,智慧明朗。

五戒的意义

五戒虽然分别为五,但是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别人,便能自由。譬如:不杀生,就是对别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盗,就是对别人的财产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对别人的名节不侵犯;不妄语,就是对别人的名誉不侵犯;不饮酒,就是对自己的理智不伤害,从而不去侵犯别人。一般人总以为受戒是增加束缚,因此有人说:何必受戒,自找束缚!其实,凡是身陷牢狱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触犯了五戒。譬如:杀人、伤害、毁容,是犯了杀生戒;贪污、侵占、窃盗、勒索、抢劫、绑票,是犯了偷盗戒;强奸、嫖妓、拐骗、重婚,是犯了邪淫戒;毁谤、背信、伪证、恐吓,是犯了妄语戒;贩毒、吸毒、运毒、吸食烟酒等,是犯了饮酒戒。由于犯了五戒,于是身系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够受持五戒,真实认识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因此,戒的真义是自由,而非束缚。

有人认为受戒难免会犯戒,不受戒就不会有犯戒的担忧。事实上,受戒后纵使犯戒,因为有惭愧心,懂得忏悔,罪过较小,还是有得度的机会。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忏悔,罪过加重,因此沉沦三涂恶道。所以,宁可受戒而犯戒悔过,也不要不受戒而犯戒,因为受戒才有得度的机会,不受戒就永无成佛的可能。何况不受戒,并不代表做错事就不犯戒,不受戒而犯戒,仍然有罪,仍然难逃因果业报。

受持五戒的利益

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处。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不杀曰仁,不盗曰义,不淫曰礼,不妄曰信,不酒曰智。一个人受持五戒,会有无尽的利益。《灌顶经》卷三说:我们受持五戒,必感得廿五名善神的护佑。《月灯三昧经》卷六记载,持戒清净者能获得十种利益: 1满足一切智,2如佛所学而学,3智者不毁,4不退誓愿,5 安住于行,6弃舍生死,7慕乐涅药,8得无缠心,9得胜三昧,10不乏信财。

此外,如果我们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获得健康长寿;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财享受富贵;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节,自然家庭和谐美满;不妄语而赞叹他人,自然能获得善名美誉;不喝酒而远离毒品的诱惑,自然身体健康,智慧清明。

所以,受持五戒,现世可以免除苦恼、恐怖,可以获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谐、快乐;将来可以免堕三涂恶道,得人天果报,乃至成佛。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里播了种,纵使不求,自然有许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无尽的功德善果。

五戒的受持

受持五戒是尽形寿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已。五戒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随分受持。如《十住心论》卷二引《大智度论》说:‘戒有五种,始从不杀,乃至不饮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若受二、三戒是名少分,若受四戒是名多分,五戒是名满分。于此分中,欲受何分,常随意受之。’

由此可知,在家居士人人可就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容易受持的一戒、二戒,乃至三戒、四戒,精进受持,渐渐达到五戒圆满。甚至进一步受持八关斋戒、菩萨戒等,如此自然能得增上生,能得决定胜果,乃至大乘佛果。

  当然算犯戒了。自己看吧。佛经原文: 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曰无。若畜生若破坏。若属僧若系狱。若亡逃若师妇。若出家人近如是人。名为邪淫。出家之人无所系属。从谁得罪。从其亲属王所得罪。恶时乱时虐王出时。怖畏之时。若令妇妾出家剃发。还近之者是得淫罪。若到三道是得淫罪。若自若他。在于道边塔边祠边大会之处。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为父母兄弟国王之所守护。或先与他期。或先许他。或先受财。或先受请。木泥画像及以死尸。如是人边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属自身而作他想。属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如是邪淫亦有轻重。从重烦恼则得重罪。从轻烦恼则得轻罪。
  ……
  经文解释:
  对优婆塞来说,除了夫妇之间的男女关系外,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均为邪淫。有关邪淫在戒律上,有详细的规定。本经在这里仅讲了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优婆夷可参照领会,同样适用。
  1、若在:
  非时——制戒律所规定的不应行淫的日期及时间;
  非处——指戒律所规定的不应行淫的处所及「三道」;
  非女——指同性恋、人畜之间行淫;
  处女——未婚女;
  他妇——有夫之妇;
  自身——自身行淫,如手淫;
  邪淫罪,四大部洲中只有东,西,南三大洲有,北郁单越洲则无邪淫罪。
  2、若对:
  畜生——动物;
  破坏——已经坏烂的女尸;
  若属僧——僧人;
  若系狱——狱中女犯;
  若亡逃——逃亡的女性;
  若师妇——师长的妻子;
  做非梵行,就是邪淫。
  3、已经出家的人,虽已无所系属,但对自己的亲属,王属等作非梵行的,得淫罪。
  4、在恶世时,乱世时,暴君出世时,怖畏时刻,若强令自己的妻妾剃发出家,当出家后,仍同她作非梵行的,得淫罪。
  5、若在三道(指:口道、小便道、大便道)作非梵行时,得淫罪。
  6、若自己或者与其它人在道路边,塔庙边,祠寺边,大众集会之处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
  7、若在父母,兄弟,国王死亡后守护(守灵)期内,或先与他人约会,或先应允他人,或先接受财礼,或先接受邀请(其目的是为了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
  8、若在木像、泥像、画像(一解指圣贤像;二解死亡的亲属、王者像)、死尸等边,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
  9、若在自淫时或就自己意淫时,把自己的配偶想象为他人的配偶;把属他人之妻,产生了自己与之作非梵行想,这种单方面的意淫,也名邪淫。
  以上所列举的邪淫罪,也有轻重,如果烦恼重(贪嗔痴比较强烈),则得重罪;如果烦恼轻,则得轻罪。

不邪淫戒

戒文里的ßkàmesuû意思是指「淫欲的渴望」;而ßmicchàcàràû 的意思是指「邪恶的行为或不正当的行为」。不邪淫戒与不淫(不性交)戒的差别是:不邪淫是指禁止夫妻以外的性行为; 不淫是指完全禁止男女性行为。构成违犯不邪淫戒的四种条件是:

一、1. 如果 男人 与二 十种 女人其中 的一种女人性交。

这二十种女人可归纳为三类,即:

¬ 九种被守护的女人即:

a. 母亲守护 (màtu-rakkhità);

b. 父亲守护 (pitu-rakkhità);

c. 父母亲守护 (màtà-pitu-rakkhità);

d. 兄弟守护 (bhàtu-rakkhità);

e. 姐妹守护 (bhaginã-rakkhità);

f. 亲戚守护 (¤àti-rakkhità);

g. 家系守护 (gotta-rakkhità);

h. 法守护 (dhamma-rakkhità);

i. 有(丈夫)守护 (sàrakkhà)。

­ 十种已婚的女人即:

a. 买得妇 (dhanak-kãtà):以财物买之令住;

b. 乐住妇(chanda-vàsinã):爱人令爱人住;

c. 雇住妇 (bhoga-vàsinã):与物而令住者;

d. 衣物住妇 (paµa-vàsinã):与衣物而令住者;

e. 水得妇 (oda-patta-kinã): 触水钵而令住者。共取钵水灌手,共誓说:「愿此水和合不离」,而为夫妇,为最正当的结婚仪式;

f. 镮得妇 (obhata-cumbaµà):取去花镮而令住者。如取薪等以镮置头上而载物。取女镮掷取而说 :「你来住我家为我妇。」如此却成为夫妇。

g. 婢取妇 (dàsã-bhariyà):却是婢又为妇;

h. 执作妇 (kamma-kàrinã-bhariyà) : 却是作务者又为妇;

i. 俘虏妇 (dhaja-haµà):俘虏中取来者;

j. 暂住妇 (muhuttikà):一时之妇。

® 罚护女 (sapari-daõóà) :有人准备处罚的器具说:

「凡是到某某处和某某女子做不当的行为,我将处罚他。」《律藏.经分别》(Vin. S. Vibh.)

2. 如果女人与十二种男人其中的一种男人性交。

这十二种男人可归纳为三类,即:

¬ 九种被守护的男人,即:

a. 母亲守护 (màtu-rakkhità);

b. 父亲守护 (pitu-rakkhità);

c. 父母亲守护 (màtà-pitu-rakkhità);

d. 兄弟守护 (bhàtu-rakkhità);

e. 姐妹守护 (bhaginã-rakkhità);

f. 亲戚守护 (¤àti-rakkhità);

g. 家系守护 (gotta-rakkhità);

h. 法守护(dhamma-rakkhità);

i. 有(妻子)守护(sàrakkhà)。

­ 两种已婚的男人;

® 罚护男 (sapari-daõóà) : 有人准备处罚的器具说:「凡是到某某处和某某男子做不当的行为,我将处罚她。」《中部义释书.1.199》 (M. Ak. 1.199)

二、清醒地觉知要和上面的任何一种女 ( 男 ) 人性交;

三、以种种方法行性交;
四、如果男人与女人的口、 阴道和肛门这三道的任何一道行性交。如果女人与男人的口、阴茎(男根)和肛门这三道的任何一道行性交。

你好楼主,您是犯戒了,犯的是邪淫的戒。在法律上除了夫妻以外的人发生关系都是邪淫。未婚求偶发生关系也算啦,那么我们皈依三宝是佛门弟子要最起码守五戒,不犯戒。才是清净的戒体。学佛才能有成就,否则犹如水桶有洞添不满功德水啊。既然犯戒了就要忏悔改过

肯定是犯戒,即便是自己的妻子也不能过度,何况不是妻子。别人都没结婚,更是错上加错。学佛的根本就是戒,包括道教等很多宗教的根本也是戒。不戒而去学法无异于入魔道。

我不是鼓励你邪淫,但有疑而犯是比明知故犯的罪业来得轻。你先前还可以说是有疑而犯,现在人家解释之后再犯,就不能说是有疑而犯了,而且如果之前已经做了,建议你最好去找法师如法的发露忏悔。

如果真的持守不住,劝你先把这条戒舍掉,等到你结婚之后,再次请求受戒,重新受持也不迟。如此,性罪虽一样不可免,但是至少不会有戒罪。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应该要好好想一想。多分优婆塞若能持戒清净也一样值得赞叹。


戒律上的犯戒
当然算犯戒了。自己看吧。佛经原文: 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曰无。若畜生若破坏。若属僧若系狱。若亡逃若师妇。若出家人近如是人。名为邪淫。出家之人无所系属。从谁得罪。从其亲属王所得罪。恶时乱时虐王出时。怖畏之时。若令妇妾出家剃发。

庙里的僧人如果犯了戒律会受到什么样惩罚
5、四悔过:巴利律没有记载受罚方式,参考汉译五部律典(五分律、僧只律、四分律、十诵律、根有律),原则上,某位比丘犯了四种悔过罪之一时,应向「一位」比丘忏悔。6、十五众学:「时时提醒自己应当学习」的戒条共十五条,巴利律并没有说明受罚的方式,但有强调「应当学」,依律典不便多作无谓的说明,若依汉译...

佛陀为什么要制定佛教戒律?
也就是说,该持的就持,该去做的就去做,该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二个字:“止”和“持”,止就是“诸恶莫作”,持就是“众善奉行”。若是不了解,就会认为佛教是消极的,就无法真正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 简单说,“戒”是不能如此,“律”是应当要如此。“戒”和“律”合起来通用,则是“止...

上慧下律恩师!不孝弟子犯戒了是五戒淫戒!弟子还能出家吗?
律中有规定,曾经受过五戒、八戒,毁破杀盗淫妄四重戒者,此人罪重,名佛法边外之人,属十三难之边罪,一生障道,不得出家受戒。

宣化上人:戒律的根本
戒律根本只有一个,就是不自私,人要是有自私心,就会犯戒;若没有自私心,就不会犯戒。同理,人有自私心,就会犯法;没有自私心,就不会犯法。有些人在法律上受到委曲,未得到一个公平的判决,这是因为在往昔所行所做总将不公平加诸于人,故令他人亦以不公平加诸于己。你应睁开自己的眼睛,把...

佛经上或法律上有明确规定比丘(和尚)和比丘尼(尼姑)不能同住吗?有请...
有!明确规定的。但是在家众不可翻阅出家众的戒律,我只能简单的告诉你,若比丘尼与比丘同住,犯的戒律是最严重的。戒律里以“波罗夷”来指戒律中的根本罪或极大之罪,犯此类戒者要被逐出僧团。这种罪属于比丘的有4种,即杀、盗、淫、妄语;属于比丘尼的有8种,即在上述4种的基础上再加上摩触(...

戒律与生活
对于五戒来说,如果你是无心违犯的话,一般不属于犯戒。你走在路上,无心踩死了一只蚂蚁,因为你不是有心的,所以你没有犯戒。但蚂蚁必竟是因你而死,你当时可以为它随念往生咒。 问:对于禅定的修行而言,是不是童真入道或完全断除两性关系会更好? 答:对于修学禅定的在家人来说,持守五戒是必须的,而对于不邪婬...

具足戒是什么
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根据《四分律》,比丘的“具足戒”有250条,比丘尼的具足戒有348条,共分为8大类:一、波罗夷,指戒律中的根本罪或极大之罪,犯此类戒者要被逐出僧团。二、僧残,指比波罗夷轻一些的罪行,僧残的意思就是犯此类戒者还有残余的法命。三、不定,是指已经犯戒但...

佛与法的区别在法律观点上的区别
在法律上,犯意不一定有罪,犯刑才会有罪;在佛门则只要有了犯意,就属于犯戒,所以论刑更为彻底。世法毕竟是人所制定的刻板条文,未必能切合实际的需要,适时维护人民的权利;而佛法的真理却是恒常不变,依之而行,能真正的导正人心,利益社会大众 ...

佛弟子上厕所方便什么情况下犯戒?
1、若是带了佛菩萨吊坠上厕所,显然是不够尊重,或者说不如法,但还不属于“犯戒”;2、佛弟子上厕所,一般都会三弹指,旨在提醒里面的“朋友”注意。没有做也不算是“犯戒”。3、所谓的“犯戒”,以佛弟子中的居士而言,是做出了触犯“五戒”的行为,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芗城区14787736965: 犯戒是什么? -
实行甲硝: 一般指违反各种宗教信仰所制定的戒律

芗城区14787736965: 如何是犯戒呢?
实行甲硝: 所谓犯戒是指受持某种戒律的修行者的行为超越了戒律范畴.

芗城区14787736965: 什么叫犯戒?
实行甲硝: 违反了戒律 也就是 违反了你的原则 触到了你的底线

芗城区14787736965: 犯戒是什么意思啊? -
实行甲硝: 触犯佛所制的戒律.

芗城区14787736965: 藏传佛教忏悔经 -
实行甲硝: 三种忏法的内容 一、作法忏 作法忏就是依靠着一定的方法,来发露自己所造的恶业,藉着方法的运作,而达到忏悔灭罪的目的.譬如: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式叉摩那、沙弥尼,如果犯了戒,就必须向僧中发露、陈说自己所犯...

芗城区14787736965: 触犯五戒如何弥补? -
实行甲硝: 我是这样理解的:五戒根本是再得人身的基础,也是居士修行路上的基础,我刚受五戒不久,我个人认为每天我们都要在佛菩萨圣像前发誓守持住五戒,具体仪轨可参照法本,结合成我们平时所说话的方式来说也好,最重要要有宁舍身命不犯...

芗城区14787736965: 新皈依的弟子刚刚入门,该怎样守戒并避免犯戒 -
实行甲硝: 要守好戒,首先要深入、详细地学习戒律,多听法师讲戒,搞明白戒的"开、遮、持、犯",这样才能正确、灵活地持戒.犯了戒,才能认识到犯戒,并及时忏悔.要知戒更重要的不是为不犯而设,而时犯了能及时忏悔,忏悔还得清净,不忏悔罪益深.

芗城区14787736965: 佛教的戒是不让你做,律是必须做, 为什么说不让你做呢?如果做了就是犯戒吗? -
实行甲硝: 法无定法,佛教中让你不要做的为戒,不要错解这是绝对真理.不是佛教恒久固有真理,而是人的德行力度智慧不够.大日明王上师有个比较恰当的比喻:如同孩子不可以碰火柴一样,大人却可以运用核子能.因我执贪嗔痴的作用,使万法变成秽物,对自身伤害,而给予保护.相反,因菩提心利他的作用,使万法还原其清净的本质,成为修行正用的法器.并逐步照见万法的空性.

芗城区14787736965: 破戒怎么办? -
实行甲硝: 心灵美人按语:修行人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以为犯戒后再弥补……弥补是无可奈何之举,破戒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各位还是要在诱惑面前把持好自己.相信只要耕种,一定会有所收获,与所有佛友共勉.并忏悔自己破戒的种种过失……阿弥...

芗城区14787736965: 如果违反了佛教的戒律,有什么惩罚
实行甲硝: 要看是违反了哪些戒律,有不同的处罚措施.比如轻微的,只要忏悔就可以了.如果是严重的,则要开除出去僧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