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最著名的一句话杨朱的幸福观是什么?

作者&投稿:仰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今天,当我们形容一个人非常吝啬时,我们会说他是一个吝啬鬼。习语的“一分钱不给”和杨朱最著名的一句话有关。这句话虽然不是杨朱说的,但是和杨朱有很大关系。这句话出自孟子。这句话是这样的:“安迪视我如己出,无为而造福天下”。当然,这句话的出处也有典故。


杨朱肖像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杨朱的杨朱学派和墨家的区别,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个故事。杨朱的墨家思想已经超越了人类道德的极限,所以杨朱此时站出来反对墨子的观点。众所周知,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兼爱”,而杨朱的思想核心是“贵生、贵己、贵存”。所以两个人的想法差别很大。杨朱主要重视保护自己的生命,反对掠夺自己和他人。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李_问杨朱:“你从身上拔一根头发,对天下人都有好处。你愿意做吗?”另一方面,杨朱回复李世立说,世界上所有人的问题都不是拔一根头发就能解决的。李世立又道,如果可以,你愿意吗?所以杨朱没有回答。当时的另一位思想家孟子对墨子和杨朱也有自己的评价:“安迪以我为己任,拔一根手指,造福天下。这不是白做的。故墨子爱万物,立益天下。”这就是守财奴的由来。


杨朱的幸福观是怎样的?


杨朱没有系统梳理自己的幸福观。可能那时候他还不知道幸福的概念。但我们可以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总结杨朱的思想,发现杨朱的幸福观。


杨朱肖像


后人把杨朱学派归入道教范畴也是合理的。因为道家认为,有意义的人生是满足人的生理欲望的人生。我们可以大致理解为这是道家的幸福观,因为如果一个人的生理欲望能够得到满足,就可以说是幸福的。在这一点上,杨朱学派和道家有惊人的相似,因为杨朱学派的核心思想是“重视自己”,提出了自己和生命的重要性。所以在这一点上,杨朱学派和道家有很高的一致性,都是以人为本。


从后世的守财奴也可以知道,杨朱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自我保存的基础上的,反对别人对自己的掠夺,反对别人对自己的掠夺,所以他又回到了“重视自己”的中心思想。一个人要满足自己的物欲,重视自己的欲望,鄙视周围的外在事物。应该说,杨朱的观点在理论上肯定了普通人生命的意义,也为道家提供了不同于儒家的价值。人们认为普通人应该追求满足、幸福和长寿,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这种思想让中国社会不那么浮躁不安。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列子杨注》还有一篇

央珠


杨朱割裂了名实关系,认为名实不一定重合,实不一定依附名实。杨朱列举了管仲、尧、舜、伯夷、叔齐的人生经历,展示了种种“实名穷、虚名富”的不公现象。杨朱认为,只有死亡才能彻底解决世界上的贫富差距。人死后,所有的道德光环和仁者福报都会消失,善良和愚蠢都会变成白骨。


杨朱从这个角度回顾了人类苦难的历史进程和短暂的流浪生活。所以杨朱是不是认为人能把握的就是眼前的东西,食物,衣服等等?相对于现在的物质享受,任何生前的功名,死后的荣耀,都只是束缚人的枷锁。有些人对惩罚的程度、道德教育和人们对生命的关注有所顾忌。他们生前死后都想出名。这只是礼仪和名誉的傀儡。


最后,杨朱担心自己的观点矫枉过正,就开始讲道理和真理,证明真理和真理不能完全割裂。但是,除了最初的欲望,一个人必须追求太多的名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贪得无厌。但杨朱的理论后来被歪曲和反驳,从而留下了“自私”的千古骂名。




杨朱学说的学说举例
杨朱说:“人肖天地之类,怀五常之性,有生之最灵者,人也。人者,爪牙不足以供守卫,肌肤不足以自捍御,趋走不足以逃利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资物以为养性。任智而不恃力,故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然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物非我有也,既有,不得不...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译文:世上最出名的学派是儒家和墨家。儒圣王不出现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在野人士横暴放纵地议论,杨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世上的言论不属于杨朱一派便属于墨翟一派。出处: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

杨朱思想的重要性
杨朱学说的核心是贵己,并不是自私自利的贵己。他非常现实的阐述了人本的发展意义,对各学派都有影响启发,如节制情欲,讲究养生之道。防止疾病的发生,尽其天年,直到今天我们还在提倡,而且与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扬朱却足足早了千年。杨朱最大的思想成就在于正式的开始对道德起源进行...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杨朱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他的生卒年月已无可考,大致生活在墨子和孟子之间。《墨子.滕文公章句下》说到:“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可见杨朱已经是一位著名人物。杨朱有两个基本思想。其一是《孟子.尽心章句上》所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主张...

鲁迅在他的文章里说“杨朱无书|”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杨朱,战国时期魏国(今河南开封市)人,字子居,反对儒墨,主张贵生,重己,他没有自己的专著,他的见解散见于《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杨朱固然因为“一毛不拔”而名声不好,但是他和这句话一起还有一句话:让我损害别人为自己牟利,我不干。也就是说,他认为,不...

鲁迅说:“杨朱无书。”杨朱是什么人?
杨朱学说中最有名的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其具体原文如下: “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不禹不以一身而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这一段分析起来很意思,杨朱的辩才也有此可见一斑。先看第一句...

杨朱 何许人也 有什么名言?
杨朱 杨学创始人杨子,名朱,字子居。杨朱之籍贯、生平年代已经无法考证。据一些学者推测,杨子生活时代当与庄子(约公元前三六九年至公元前二八六年)同时,而比孟子(约公元前三七一年至公元前二八九年)略早一些。有关杨子的著述,没有流传下来,仅只在《孟子》、《庄子》、《吕氏春秋》、《列子》、...

“一毛不拔”最早是孟子批评战国时的杨朱用的词语,这个“杨朱”是一...
先肯定一下“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杨朱的这句话应该是消极、贬义的,不过此间包含的大智慧且问世间有几人能理解。无为而治、逍遥游,都存在于理论上,而杨朱却有其实践,只是被世人不屑而已。早先杨朱盛极一时,却也无人质疑。证明当时大多数人比较认同这一观点。拔一毛?为何不拔?无意义...

杨朱的哲学理论是什么?
假设这狗在出外时为白色,回来时却变成了黑色,难道你不同样地感到奇怪吗?”这样看来。杨朱有些诗人的多情善感,可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提出了哲学上著名的“为我”,“利己”等观点,让孟子这一“好辩”之人拿他做了论敌。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

九型诸子:道家、名家、杨朱学派和“物”
”《道德经》有这么几句话:“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我想这大概就是时间产生的力量,将本来“真”的变成了“假”的吧。在“假”这个问题上,杨朱学派(含庄子)注重“存在之假”,名家注重“认识之假”,道家注重“历史之假”。杨朱学派是最深入的,杨朱认为身外之物与...

凉州区13928265298: 孔子/墨子/孟子/老子/韩非子/庄子/荀子/老子/杨朱/惠能/秦始皇/董仲舒的幸福观是什么? -
闳罚一静: 孔子:君主仁爱 百姓安居乐业.墨子:博爱之心,海纳百川.老子:随遇而安,无人治,无法治.韩非子:社会井然有序,百姓奉公守法.庄子:世界与我有何关系.荀子:生命在于前行.杨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惠能: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秦始皇:子子孙孙永远是人主.董仲舒:积极入仕,实现价值.

凉州区13928265298: 几局其半矣,什么意思,列子里的一句 -
闳罚一静: 原话:几居其半矣 翻译:几乎占去了一半时间 出自:《列子,杨朱第七》 杨朱曰:“百年,寿之大齐①.得百年者千无一焉.设有一者,孩抱以逮昏老,几居其半矣.夜眠之所弭②,昼觉之所遗,又几居其半矣.痛疾哀苦,亡失忧惧,又几居...

凉州区13928265298: 一朝一夕成语故事 -
闳罚一静: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杨朱博学多才,很受人尊重.一次,他到朋友季梁家去,恰巧季梁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季梁的儿子见了杨朱后,哭着说:“杨伯伯,我父亲的病看上去很凶险,你能否帮我请医生来为他诊治一下.” 杨朱...

凉州区13928265298: 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
闳罚一静: 行善难,难行善.一个真心行善的人,不会是为了求名而去做的,但是无论你是否真心行善还是做秀吹牛,名自然会来,你越真心越坚持,名气来的时候会更大.假设你真心行善不求名,然后你还是出名了,利自然就跟着来了,这不是你挡的住的,也许你有了利,你更加用心行善,自己一点都不留好处,但你还是挡不住“争”的到来.故君子必慎为善.

凉州区13928265298: 杨布打狗翻译 -
闳罚一静: 1.杨朱:战国初期哲学家.2.缁(zī):黑色的.3.素:白色的.4.扑:打,敲.5.无:不要.6.犹:通“訧”,责怪.7.向者:刚才.8.向:往日.9.反:通“返”,返回.10.使:假使.11.衣:穿着(衣服)12.怪:感到奇怪13.雨...

凉州区13928265298: 杨朱的观点的反论名言,警句,格言,俗语 -
闳罚一静:[答案] 古人之,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这是杨朱的一段有记载的话. 我读书少、年龄阅历不深,只能简单提下自己的感悟和见解.道家为隐士,而隐士的观点是“无为而无不...

凉州区13928265298: 孟子为何说“天下不归于墨,则入于杨”?
闳罚一静: 孟子说“天下不归于墨,则入于杨”的原因如下: 1、杨和墨之间,一个主张为己,一个主张为人.杨朱鼓吹“为己”,甚至“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可见他的利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