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朝的兴或衰,最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这句话有道理吗?说一下你的看法

作者&投稿:贺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任何问题和答案,都需要特定的背景。纵观整个封建时代,无论朝代兴或衰,最苦的都是老百姓。

朝代兴,百姓流的是汗;朝代衰败,百姓流的是血。

万里长城举世闻名。多少人慕名而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想到?在那遥远又落后的古代,修建长城的百姓怎样用双手垒出这绵延万里的建筑?

孟姜女千里寻夫而不遇,一声声痛哭,长城被哭倒一大片,孟姜女才发现被埋在长城底下的夫君。这是传说,又不止是传说。因为,传说里的孟姜女,是古时候很多女子的缩影。

京杭运河,多么宏伟壮观的工程!运河两岸,有多少繁华都城曾在历史长河里璀璨?

繁华背后,是多少修河百姓的眼泪和血汗?举国之力修建的这条人工运河,让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失去家园?又逼得多少百姓举起起义的旗帜?

兵马俑,驰名中外。一国之君,自称始皇帝,何曾关心过百姓的疾苦?生前骄奢,死后也要修建浩大的陵墓。这里面,又有百姓多少血汗?

朝代衰,百姓流的是血。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所有朝代的更迭,都是百姓的血肉之躯换来。

战场的厮杀,多少英雄男儿葬身沙场?多少母亲、多少妻子失去至亲哭断肠?两千年的封建历史,百姓的生命不过草芥。连年征战,田地荒芜、饿殍遍野,有时候,整个村子的壮年男子都应征去了战场,回来的寥寥无几。

更不要说历史上的屠城,那真是不愿回想、不愿面对的场面。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因为,在封建王朝,百姓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挥之即来、呼之则去。

在那些帝王心里,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何曾关注过百姓的死活?

在重重压迫下,百姓怎能不苦?



这句话有道理。朝代更替中最受苦的都是老百姓,因为乱世老百姓生活无法得到保障。而太平盛世老百姓的税负依然很高,生活还是很艰难。

有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说的就是不管兴盛还是衰败,百姓都难过,要么是被富豪压榨,要么就是战争中丧命。

古代历朝的兴或衰,最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这句话有道理,因为当王朝兴盛的时候,会大兴各种水利各种工程,会加大农耕种植等,与此同时增加税收,古代向老百姓征收的税收都很高,老百姓忙活到头来自己赚到的其实很少。而如果王朝衰败,外族入侵或者遭致各种战乱,百姓则朝不保夕,民不聊生,更别提什么农耕作物,保命已成为最重要的事。所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句话有道理,因为古代历朝历代的兴衰,无论是战争还是发展,都是利用老百姓,战争则用老百姓来作为炮灰,发展则对老百姓收重税。


“无论朝代的兴或衰,最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这句话有道理吗?
这句话很有道理,为什么呢?其一,人的欲望又都是无限的,尤其是奢靡享乐之欲;每当改朝换代时,无论是官宦之后、还是从底层爬上去的皇帝,初临高位、手握重权的他,首先想到的不是百姓、而是满足他自己的私欲。他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或大兴土木、或小修小改,将宫殿等设施改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所谓一朝...

“无论朝代的兴或衰,最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这句话有道理吗?
有一句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出自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这句诗很好,体现了作者对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但是要说无论朝代兴或衰,最苦的永远是老百姓这句话,我不十分 认同,兴,是统治者享乐,百姓受苦。要说亡,受苦的就不只是老百姓了。北宋灭亡时,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北国受苦,...

古代历朝的兴或衰,最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这句话有道理吗?说一下你...
任何问题和答案,都需要特定的背景。纵观整个封建时代,无论朝代兴或衰,最苦的都是老百姓。朝代兴,百姓流的是汗;朝代衰败,百姓流的是血。万里长城举世闻名。多少人慕名而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想到?在那遥远又落后的古代,修建长城的百姓怎样用双手垒出这绵延万里的建筑?孟姜女千里寻夫而不遇,...

“无论朝代的兴或衰,最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这句话有道理吗?
这句话不是有道理,而是就是正确的。俗话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朝代更替之时,新的势力代替旧的势力自然会发生战争,一旦发生战争,老百姓的生活就会被打乱,这是最轻的。重一点的是上战场,重赋税,再重一点就是不得不背离家园四处逃难。亡百姓就更苦了,一个朝代的灭亡带来的...

“无论朝代的兴或衰,最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有道理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天下安定的时候,皇帝要大兴土木工程,劳民伤财,百姓过不上好日子;在国家灭亡的时候,灾难四起,战祸不断,百姓也要受苦。“无论朝代的兴或衰,最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这句话有道理吗?我觉得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兴,...

一个王朝从兴盛到衰败最多不过几百年,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个王朝从兴盛到衰败最多不过几百年,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纵观我国古代的历代王朝,唐朝毫无争议是一颗夺目的瑰宝。泱泱大唐朝建立于618年,亡于907年,共存在了290余年,传位的共有二十二个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巅峰王朝。在唐朝最强盛时,国土的面积覆盖极广。据史料记载,唐朝最盛时,疆域往东...

秦汉唐宋元明清七个朝代的兴与衰,与代表性历史事件。
唐,安史之乱 宋,靖康之变【北宋变南宋,,南宋一直弱,因蒙古崛起被灭】明,有的说是万历年【皇帝不上朝】间变弱的(但那时候明朝钱粮最多,除开国时兵威最盛)有说是天启年的(魏忠贤,但他其实掌权时间很短的),剩下就是崇祯了,,,反正【直接原因是通古斯野人崛起】清,,这个也不好说,...

一个朝代的兴亡规律
一个朝代的兴亡规律有兴起、繁荣、衰败、灭亡。1、兴起阶段 一个新的朝代在历史长河中诞生,往往源于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或英雄人物的引领。在这个阶段,开国皇帝英勇善战,统一天下,结束战乱时期,人民渴望安定,民族融合,国家逐渐走向繁荣。2、繁荣阶段 在国家的繁荣时期,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中国历史兴衰
中国从传说的黄帝始,历朝历代都设有史官,记言论,录行为,解释事变,评判人物,这是中国人引为骄傲的遗产。 从夏商周三代到清王朝历朝历代的兴衰历史,从中总结历史兴衰更替的经验与教训。在叙述历代王朝由兴盛转向衰败的过程中,对历史上诸王朝兴衰的奥秘探原求因,视角独特,见解独到,试图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达到“鉴...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出自哪
出自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 作者:张养浩 朝代: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

尼玛县17061582063: 为什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对的(结合历史知识) -
端强厄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蝶舞娉婷中国,一个东方文明古国,当历史的车轮转过悠久的五千年,当我们满眼期待历史辉煌的时候我们是否感到我们古老的国家欠百姓的...

尼玛县17061582063: 请你列举历史上的史实来说明作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端强厄贝: 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当时的一种忧民的思想.感慨天下不论是兴是亡受苦的都是老百姓.作者借古讽今,讽刺元朝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尼玛县17061582063: 《山坡羊潼关怀古》一句以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历代王朝更替的一条真理 -
端强厄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兴亡 苦的都是老百姓

尼玛县17061582063: 中国历史300年怪圈 -
端强厄贝: 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阴晴圆缺是不是.钢铁做成的机器也有出故障的时候,何况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怎么可能一直顺顺当当一直长存.一个实用的政策,可能过了一些时间因为各种因素会变得不合时宜.穷则变,变则通.历朝就是一些问题一些矛盾到了极限还听之认之不寻思变通解决而亡国.再说还有些人力无法抗拒的因素夹杂其中,比如自然灾害、气候变化.

尼玛县17061582063: 历朝历代为什么到了最后一个君主不是暴君就是昏君? -
端强厄贝: 因为一旦某个朝代到了末期,制度面临崩溃,这个时候有些人就自暴自弃,小人横行,最终灭亡

尼玛县17061582063: 为什么历代强盛的王朝发展到其鼎盛时期都会盛极而衰 -
端强厄贝: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原因是要么皇帝太奇葩 要么皇帝太任性 要么皇帝太无能 要么皇帝太小 反正都跟统治者和掌权人物有关

尼玛县17061582063: 中国古代史上的三大盛世为何都短命?有盛必有衰? -
端强厄贝: 不是,这是封建王朝本身具有的局限性所导致的,开始的君王或许会很英明,再后来的就不能保证了

尼玛县17061582063: 百合有什么药用功效?吃百合对高血压病人是否有好处?推荐一些百合的吃法 -
端强厄贝: 百合营养价值极高,含有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蛋白质、脂肪、糖类、淀粉、维生素、胡萝卜素,属于含碳水化合物高的叶茎类蔬菜. 百合有多种药疗功效: (1)润肺止咳 百合鲜品富含粘液质,具有润燥清热作用,中医用之治疗肺燥或肺...

尼玛县17061582063: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四字歌 -
端强厄贝: 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秦汉又三国.两晋南北隋唐起,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后皇朝止

尼玛县17061582063: 中国古代宰相是除了皇帝之外最大的官吗?
端强厄贝: 在专制社会,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他精力有限,需要有 人辅助,来主持朝廷日常事务,这个人就是宰相.尽管历朝历代对宰 相的叫法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宰相都是最大的官.秦汉时期叫丞相,职责是帮助皇帝处理朝廷日常事务,权力很大. 东汉时期的宰相称为司徒,名义上也掌管政务,但实权由尚书掌握.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 都是宰相.宋朝的宰相称为同平章事、参知政事.到了明朝,设立了 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大学士成为了实际上的宰相.清朝 初期,沿袭明朝制度,拜大学士为宰相.后来,雍正皇帝设立了军机 处,任命亲信为军机大臣,由他们按照君主的旨意草拟诏令、任免官 吏,军机大臣成了事实上的宰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