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苏为何要反对“焚书坑儒”和父亲秦始皇对着干?

作者&投稿:线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秦国公子扶苏为什么会被派往边疆?~

相信我们很多人对于公子扶苏的事迹大家都比较了解吧。在秦始皇还在世的时候,他就被秦始皇派往边疆协助蒙恬修建长城、抵御匈奴。可是作为秦始皇儿子的公子扶苏,为什么会被自己的亲生父亲派往条件十分艰苦的边疆,而不是留在皇宫里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有很多人这样认为:其一,在那时,秦始皇决定“焚书坑儒”,因为当时秦始皇不满术士妖言惑众,决定要坑杀术士,以免那些术士继续妖言惑众,祸乱天下安宁。但是扶苏觉得这个样子太残忍,极力反对、非常不同意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这件事。所以人们认为公子扶苏是因为焚书坑儒这件事触犯了秦始皇,使得他们两个父子之间的关系陷入了紧张的矛盾中,并且因为公子扶苏的这一行为让秦始皇觉得扶苏太过仁慈,没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为人又正直多仁,见不得杀戮过重,啥事都要去劝谏一番。这样的他继续留在皇宫只会留个命悬黄泉的命运,所以才派公子扶苏去驻守边疆。

其二, 秦始皇派自己的亲生儿子扶苏去驻守边疆其实是为了保护他、锤炼他。因为那时候的扶苏对于政治的见解和嬴政是不同的。如果继续留他在咸阳,很难保证他的人身安全,害怕被嬴政诛杀,并且秦国的律条一直讲究的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所以最后才使得秦始皇不得不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派往边疆,协助蒙恬。一方面是可以让他得到军事锤炼,将来可以镇压六国复辟且开疆拓土;另一方面是可以让他与蒙恬结下君臣同盟,继位后有文武双全的大臣依重。并且在秦始皇死后,本来是传为给公子扶苏的。但世事难料,被有心之人篡改圣旨,最后在狱中自杀而亡。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使得秦始皇狠心将自己的大儿子公子扶苏派去驻守边疆,其实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保护他。毕竟父爱是每个身为父亲都会具有的一种特质,不会因为自己的儿子不同意自己的主张而加以迫害。

蒙恬和扶苏手握30万精兵,接到赐死诏书为什么不反

公子扶苏之所以会反对秦始皇,和秦始皇对干,完全是因为两人治理国家的理念不一样。公子扶苏他是秦始皇的长子,从小就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成为一代明君,他主张的是仁义。而秦始皇是靠自己双手打拼出一统六国的天下,他也很害怕在回到六国纷争的局面,所以他的治国理念是比较残暴的,人们也因此称他为暴君。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公子扶苏更加喜欢儒家思想,因为儒家的中心思想是“修身养性,以仁义治国”。而秦始皇则喜欢法家思想,法家的思想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来治国,在秦始皇心中只有法家思想才能使秦国兵力越来越强大,因为儒家思想提倡的是分封制,只会使兵力扩散。

而于秦始皇三十五年的时候,秦始皇发现民间有不少儒家思想的儒生,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嘲讽秦始皇的暴政,这使得秦始皇龙颜大怒,再加上秦始皇本就不喜欢儒家思想,这才爆发了史上惨无人道的焚书坑儒事件。

这让一向以仁义治国的公子扶苏怎么能接受呢?他自然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秦始皇的,他上书秦始皇:现在天下初定,大多数他国百姓都没有全部归顺,那些儒生没有一个不是明礼教的,如今你要杀死他们,怎么得人心?臣唯恐天下因此大乱。秦始皇颇对此颇为不满,当众斥责扶苏以下犯上,并把他发配到了边疆。



作者蜀山笔侠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扶苏反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个事件反映出这父子俩的政治主张是不一样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扶苏和父亲“对着干”呢?且听蜀山笔侠慢慢道来。

很多人对秦始皇都有误解,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很残暴,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人。其实错了,秦始皇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他的政权服务的。就拿“焚书坑儒”这件事情来说吧,为什么要加一个引号呢?因为这个命题有争议,我们先来看一件有趣的小事情。

有人知道扶苏的老师是谁吗?史书没有直接提到过,但从扶苏的种种行径看,这位老师很有可能是一位儒生。秦始皇既然“坑儒”,为何还要给扶苏请儒生做老师呢?这不是疯了么?

请大家仔细看看秦始皇在“焚书坑儒”前朝廷的那些激烈争论,里面各种学派的人都有,可见并不是乾纲独断,不然也不存在什么争论了。由此可以看出:秦始皇在一开始是接受各家学派共存的,这就不奇怪扶苏的老师为什么偏儒家了。

只是后来,那些只会高谈阔论而无实际操作可能的学说与秦始皇的统治方针背道而驰,造成了不良后果,所以秦始皇要加以剔除。并不是说这些学说都不好,或者不正确,只是碍于时代限制,某些学说暂时行不通而已,就像在那个时代搞社会主义,你觉得现实吗?

所以,统治者一定是会选择一种对自己最有利的统治思想,那么就不得不摒弃一些对自己不利的思想,这放在任何朝代都是说得通的。哪个朝代开国不都搞过些“文字狱”?

好,这是我要说明的第一层意思。再来仔细研究秦始皇“焚书坑儒”到底对不对呢?

秦国刚统一六国的时候,是抱着相对宽容,但底线不容侵犯的态度去统治各国的。但秦始皇慢慢发现:越是开放,某些异端思想越是恶性蔓延,无法控制。这就像一个幼儿园一样,你越是放任他们,场面越无法收拾,所以,就必须立规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于是,秦始皇开始施行“统一”。

当时还流行一种思潮就是:以古非今,总认为以前的比现在的好(我觉得:这种思路从逻辑上就错了)。什么“三皇五帝、尧舜禹汤”之类的,矛盾最突出的就是“分封制”和“郡县制”的问题。

我想说:如果秦始皇不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我国永远是“家天下”的时代,那真是“王侯将相,真有种也”。

所以,秦始皇的功绩就是将中国拉入了一条高速发展的轨道,即便他的王朝因此付出了代价,但他依然功不可没,不愧为“千古一帝”。

而扶苏接受了儒家的熏陶,以为在大动乱之后可以马上凭借博大的胸怀感化众生,达到无为而治。这岂不是痴人说梦?连诸葛武侯在初定蜀中那么大一块地儿的时候都必须从严治理,又何况是如狼似虎、沉淀几百年的六国贵族后裔呢?

秦始皇将扶苏安排到武夫蒙恬那里去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他想让帝国未来的继承人亲自去感受一下战场的残酷以及镔铁的无情,而不是一直活在幻想之中。

这是我要说的第二层意思。

最后说一句:如果秦始皇这都算“焚书坑儒”,那项羽火烧咸阳又算什么呢?



公子扶苏反对焚书坑儒和父亲秦始皇对着干,是由于两个人的治国理念不相同,两人之间由此产生了矛盾,自然而然会产生针锋相对的局面。

公子扶苏喜欢儒家思想,因为儒家的中心思想是“修身养性,以仁义治国”;而秦始皇则喜欢法家思想,法家的思想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来治国,在秦始皇心中只有法家思想才能使秦国兵力越来越强大。

因为公子扶苏从小在宫廷长大,锦衣玉食,接受了系统的皇子教育,他接受的是儒家的教育,所以跟儒生关系密切,不像他父亲秦始皇童年时期在邯郸寄人篱下,过了几年很不如意的生活。两个人的经历不同,观点和看法也不同。


公子扶苏为何要反对“焚书坑儒”和父亲秦始皇对着干?
公子扶苏之所以会反对秦始皇,和秦始皇对干,完全是因为两人治理国家的理念不一样。公子扶苏他是秦始皇的长子,从小就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成为一代明君,他主张的是仁义。而秦始皇是靠自己双手打拼出一统六国的天下,他也很害怕在回到六国纷争的局面,所以他的治国理念是比较残暴的,人们也因此称他为暴君。也...

《史记》中有关公子扶苏的记载。
一部分人认为扶苏识破了赵高等人的计谋,只是因为天下初定,不愿挑起战争,也不愿和自己的兄弟兵戎相见,避免不必要的争端,才毅然自尽.但扶苏这种做法相对来说是不正确的,如果他成为皇帝,那中国的历史恐怕就要重新改写了.

手握重兵的蒙毅、蒙恬为什么束手就擒却不选择支持太子?
扶苏之所以自杀,皆因他性格仁义,为人忠孝,他认为父命如天,而指责他诽谤父亲所为、抱怨作为皇长子多年未封为太子,这种口吻,让人丝毫也不会怀疑这是身边的所为,父亲的威严他是知道的,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于是他在悲愤中自杀。至于为了自己能活命而提兵造反,苏扶既不敢,也不会。所以,扶...

关于秦朝的历史,最好和公子扶苏胡亥有关。
扶苏(?—公元前210年),嬴姓,名扶苏,常称公子扶苏,秦始皇长子,母芈氏。扶苏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秦始皇对其给予厚望。嬴扶苏认为天下初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等严峻政策,因而触怒秦始皇,秦始皇便将其派到上郡监督蒙恬军队,协助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

扶苏简介 扶苏的母亲和子女 扶苏怎么死的-
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令胡亥即位。说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据说扶苏之母是郑国人,...

秦始皇最宠爱的儿子扶苏:秦朝死的最冤的继承人
但是二人的政见却显然不同,扶苏机智聪颖,心怀仁慈,他认为天下初定,正是需要以怀柔之政安定天下的时候,如果说秦始皇崇尚的是铁血无情的法治,那么公子扶苏则更多的是受儒家思想的仁政影响。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戾做法,遭到公子扶苏的反对,他多次上书秦始皇,...

李斯才识过人很有政治觉悟,却为何不帮助公子扶苏呢?
扶苏仁慈,看不得这种情况,于是就多次上谏秦始皇,希望始皇能够仁爱百姓。可是李斯却对秦始皇说,法律无情,人有情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每个人犯了罪都可以宽恕,将来不是有更多的人会犯罪。于是秦始皇就决定坚决执行秦法。其他还有焚书坑儒这件事,也是李斯极力坚持,而扶苏极力反对。李斯也害怕扶苏将来...

秦国公子扶苏为什么会被派往边疆?
有很多人这样认为:其一,在那时,秦始皇决定“焚书坑儒”,因为当时秦始皇不满术士妖言惑众,决定要坑杀术士,以免那些术士继续妖言惑众,祸乱天下安宁。但是扶苏觉得这个样子太残忍,极力反对、非常不同意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这件事。所以人们认为公子扶苏是因为焚书坑儒这件事触犯了秦始皇,使得他们两个父子之间...

胡亥篡位之谜揭开,司马迁遭打脸!专家:赵高被冤枉2000年吗?
那么秦始皇为何不喜欢这位能力超强的太子扶苏呢?因为当年统一六国后,关于在全国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的问题惹得朝野震动,秦始皇想实行郡县制,然而却遭到了以太子扶苏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反对的理由则是分封制已经传承数百年,自然不可轻易打破,因为此事秦始皇对太子扶苏渐渐疏远,他也担心在自己百年之后,...

扶苏是公子稷吗
扶苏(?—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扶苏(先秦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应为赵扶苏),亦称公子扶苏,秦始皇长子。扶苏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秦始皇对其给予厚望。扶苏认为天下初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等严峻政策,因而触怒秦始皇,秦始皇便将其派到上郡监督蒙恬军队,协助蒙恬修筑...

神池县18446772184: 关于古代秦始皇长子扶苏 -
班苗依普: 扶苏(?—前210),秦始皇长子,嬴姓,名扶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扶苏.一称公子扶苏,或扶苏公子.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

神池县18446772184: 介绍一下秦始皇长子扶苏吧 -
班苗依普: 楼主你好:找了下资料你看可以吗? 扶苏(?—前210),秦始皇长子,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

神池县18446772184: 有谁知道秦始皇的儿子扶苏的历史?
班苗依普: 扶苏(?─前210),秦始皇长子,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指责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

神池县18446772184: 扶苏公子是谁?
班苗依普: 扶苏是秦始皇死后的继承人 秦始皇长子,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指责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

神池县18446772184: 扶苏公子是被胡亥杀的么,给个准确答案 -
班苗依普: 是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是秦朝皇位的继承人.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让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胡亥继位,并派使者抵达上郡,向扶苏和蒙恬宣读伪诏,令扶苏自裁.再说使者抵达上郡,向扶苏和蒙恬宣读伪诏....

神池县18446772184: 为什么李斯要与赵高合伙篡改诏书
班苗依普: 李斯他爱慕权利和财富,而且他与大公子扶苏有矛盾,焚书坑儒是李斯提出的,遭到扶苏的极力反对,结果扶苏被派去了蒙恬守边疆!如果扶苏登帝李斯害怕扶苏报复.再者始皇死在沙丘怕赵高对他下毒手,在软硬兼施的情势下,李斯和赵高篡改诏书!

神池县18446772184: 焚书和坑儒究竟怎么回事? -
班苗依普: 为了提高皇权,维护秦皇朝的政治体制及其统治秩序,在文化意识领域,秦始皇也采取过加强思想控制,反对是古非今,打击异己势力的严厉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史籍经常提到的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始皇在咸阳宫...

神池县18446772184: 秦朝公子扶苏为何会自刎?
班苗依普: 盲目从父,不敢反抗,君权父权至上

神池县18446772184: 扶苏是怎么死的? -
班苗依普: 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但也是位无政治经验的人物,在面对复杂的政治背景下,无法应对选择自杀,一方面单纯的可笑,一方面是因为皇帝制度的难违.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指责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