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懋举以工为师的课外文言常用字

作者&投稿:绪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詹懋举以工为师翻译全文,急~

译文:
万历年间后期,詹懋举任颍州的太守。有次召用木工。詹懋举恰好在弹琴,木工站在窗外,抬头指画,好像在评价好坏。于是詹懋举把他叫来问:“你很擅长弹琴吗?”木工回答说:“是这样的。”于是詹懋举便让他弹,木工就演奏了一遍刚才詹懋举弹的曲子,弹得很精妙。詹懋举很惊讶,问他是从哪学来的。
木工回答说:“我的家在西郊外,曾经看见一位老人进城卖柴,总把琴装在口袋里挂在柴担的担头上,于是请求看看。但听他弹奏,心里听着很高兴,于是向他学琴。”詹懋举赠予他金钱,他不要,说:“我只是贫贱的木工,只要做工的酬劳。”又说:“您的琴都是下品,我有一把琴,是那位老人赠送的,现在把琴献给您。”詹懋举一看,果然是把好琴。于是詹懋举跟着木工学琴,(学有所成,)当时的琴师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
原文:
万历末,詹懋(mào)举者,守颖州。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甚妙。
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担头常囊(náng)此,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拓展资料:

人物生平
王士祯出身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晋,为明朝布政使。崇祯七年闰八月二十六日(1634年9月17日) ,王士祯出生于豫省官舍,祖父呼之小名“豫孙”。娶山东邹平张延登之孙女为妻。
顺治七年(1650年),应童子试,连得县、府、道第一,与大哥王士禄、二哥王士禧、三哥王士祜皆有诗名。顺治八年乡试第六,顺治十二年参加会试第五十六。
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补殿试,三甲三十六名进士。
文名渐著。23岁游历济南,邀请济南文坛名士集会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和作者甚多,时称“秋柳诗社”。
顺治十六年(1659年),任扬州推官,“昼了公事,夜接词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士祯

小题1:担任或当 弹奏 通“值”,价值 善于或擅长小题2:C小题3:詹懋举于是跟从他学琴,当时的琴师没有人能赶上他。(乃、莫)小题4:学问不分贵贱,虚心好学方能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才能超越自我。或者: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认识自己的不足; 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 鼓 ”名词作动词。“直”通“值”,与“玉盘珍羞直万钱”的“直”相同。重点识记两个字的含义,常常考到。小题2:试题分析:“詹予以金”中的“以”的用法是:把……当作。故选C。要求学生在课下总结常用虚词的用法。小题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句中的“乃”“莫能及”的意思。小题4:试题分析: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学习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阐述自己的其实即可。

颇:(1)稍微,略微。如《五柳先生传》“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2)很。如文中“颇善此乎”。 诘:(1)询问,追问。如文中“诘所自”。
(2)责问。如“诘难”、“诘责”。 贸:交换,买或卖,依具体语境而定。如文中“贸薪入城”,如“外贸”、“贸易”。 予:(1)给予,授予。如文中“詹予以金”。
(2)我。如《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




以工为师文言文翻译
1. 詹懋举以工为师翻译全文,急 译文:万历年间后期,詹懋举任颍州的太守。有次召用木工。詹懋举恰好在弹琴,木工站在窗外,抬头指画,好像在评价好坏。于是詹懋举把他叫来问:“你很擅长弹琴吗?”木工回答说:“是这样的。”于是詹懋举便让他弹,木工就演奏了一遍刚才詹懋举弹的曲子,弹得...

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
詹懋举以工为师原文万历末,詹懋举者,守颍州,偶召木工,詹适①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②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闻其弹,...

詹懋举以工为师的译文
万历年间后期,詹懋举任颍州的太守。有次召用木工。詹懋举正在弹琴,木工站在窗外,抬头指画,好像在评价好坏。于是詹懋举把他叫来问:“你很擅长弹琴吗?”木工回答说:“是这样的。”于是詹懋举便让他弹,木工就演奏了一遍刚才詹懋举弹的曲子,弹得很好。詹懋举很惊讶,问他是从哪学来的。木...

詹懋举以工为师的习题
B.曾经见一个老人带着薪金进城,担心薪金,便放在常挂头边的琴囊里,于是请求检查一下。C.曾经见一个老人进城卖柴,常把琴装在口袋里挂在柴担的担头,于是请求看看。D.曾见一老人带薪金进城,担心薪金,便放在常挂头边的装琴的口袋里,于是请求检查一下。3.从文中看,詹懋举“大惊异”的...

找一篇不知道文题的文言文的翻译 内容:万历年,詹懋举者守颍州,偶召木工...
詹懋举以工为师。选自清朝王士祯《池北偶记》。

詹懋举以工为师的注释
评价8.善否:相当于臧否,意为好坏,褒贬。否:恶,坏。9。颇:程度副词,很10.此:此指弹琴11.然:是这样的12.即:立即13.鼓:弹奏14.前曲:指詹懋举先前弹的那首曲子15.诘:追问16.所自:从哪里学会的17.郭:城外。城,城内。18.贸:卖19.因:于是20.请:请求21.悦:以。。。

詹以工为师的詹懋举以工为师
①守:镇守,做……知州。颍州,在今安徽阜阳一带。②否:差,不好③鼓:弹奏④一过:一遍 。⑤薪:木柴。⑥囊琴:用袋子装着琴。⑦直:同“值”,价值。⑦从:跟随

海伦市17799866990: 詹懋举以工为师的课外文言常用字 -
源昌丽科: 颇:(1)稍微,略微.如《五柳先生传》“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2)很.如文中“颇善此乎”. 诘:(1)询问,追问.如文中“诘所自”.(2)责问.如“诘难”、“诘责”. 贸:交换,买或卖,依具体语境而定.如文中“贸薪入城”,如“外贸”、“贸易”. 予:(1)给予,授予.如文中“詹予以金”.(2)我.如《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

海伦市17799866990: 詹懋举以工为师的习题 -
源昌丽科: 1.解释加点字.(1)颇善此乎? ( 善于,擅长) (2)一时琴师莫能及(如,比得上)2.对画线句“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曾经见一个老人进城卖柴,肩上担着柴,头上常挂一个囊琴...

海伦市17799866990: 谁知道30个古文常用字?要解释! -
源昌丽科: 之乎者也矣嗟诺汝吾君哉夫焉若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古文中要说常用,恐怕必须得数语气助词了.一、副词:1)时间副词:a表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的时间.“向、乡既、业、尝b表示动作行为...

海伦市17799866990: 课外文言文涉及的重点字词解释列出不少于30个!!急!急!!! -
源昌丽科: 初中常用的文言虚词 【以】 一、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如: 1.屠惧,投以骨//虎...

海伦市17799866990: 初一语文上册的几个课外文言文常见加点字 -
源昌丽科: 通假字例如.第十五课出现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说通悦.愉快的意思.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知通智.聪明的意思. 女通汝.人称代词你的意思这些我们期中都有考到.

海伦市17799866990: 文言文常用字 -
源昌丽科: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25个)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

海伦市17799866990: 求《劝学》实词虚词整理,按顺序来 -
源昌丽科: (一)虚词 一、而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吾尝终日而思矣 6、吾尝跂而望矣 7、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9、假舆...

海伦市17799866990: 初中生应掌握的文言文实词有多少 -
源昌丽科: 课外文言文阅读似乎已成了“中考杀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初三学生缺乏足够的文言实词的积累.新东方在线中考网整理了《中考语文需要掌握的150个文言文实词》,供同学们参考.更多2016中考最新资讯、2016中考录取分数、2016中...

海伦市17799866990: 古文中常见的字 -
源昌丽科: 乃,于,之.此,则,也,嗟,夫,或,异,和,哉,亦,然,耶,其,必,曰,薇,斯********************************************************************

海伦市17799866990: 文言文《师说》、《劝学》、《六国论》原文和翻译和文中的通假字 -
源昌丽科: 《师说》【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