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推手的三大要领

作者&投稿:敖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太极拳推手的三大要领

  “善于用意,合理用力”是太极拳推手以小力胜大力,以巧力胜拙力的首要前提,也是太极拳的最大特点。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太极拳推手的三大要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善于用意,合理用力

  “善于用意,合理用力”是太极拳推手以小力胜大力,以巧力胜拙力的首要前提,也是太极拳的最大特点。

  人的动作是由“意”来支配的,意念指导动作,“意动形随”就是这个意思。

  用意就是注意和练意。在推手过程中,既要始终精神贯注,又要时时注意,思想要放松,“松而不懈”,用意适度,顺其自然。这就是善于用意。

  “力”是指在意念指导下,由气息吐纳,肌肉的收缩舒张所产生的力量。

  太极拳是遵循太极拳理论,按照一定的规格,将相应的动作有序组合进行的运动,其形成的力是整体劲、巧劲、活劲,称之为内劲或太极劲。

  推手过程中自始至终要在正确意念指导下,尽量用较小的力,发挥最大的效能,取得“四两拨千斤”的理想效果,这就是合理用力。

  在太极拳经典论著中非常强调意识的重要性,先辈杨澄甫老师在《太极拳十要》中强调“用意不用力”,我以为这是一种高妙说法。

  因为在一般状况下,在推手对抗竞技时,人们比较习惯于使用拙力、局部力,尤其是上肢手臂之力,而形成僵滞顶牛(也可以说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

  矫枉务须过正,在推手中一定要加强意念,在感知对方来势来劲的前提下,做出正确合理的反应,要做到身正沉稳,肢体松柔,轻灵变化,旋转自如。

  如果长期习练,获得真正的内劲,也就是活劲、巧劲、整体劲,在推手时就不会一味用死力、拙力、局部力,形成顶牛,避免引起肢体僵硬、呼吸不畅、听劲不灵、反应迟钝。

  这就是杨澄甫老师这句名言中“不用力”的真正含义。

  在某种意义上说练推手就是习练人脑的这种思维功能,练智慧、练灵巧、练触觉的敏感、肢体的松柔、动作的缠绕、内劲的充实和全身劲的周整。

  在推手中,要注意意识指导动作,动作与呼吸、劲力协调配合,意到、气到、劲到。得机得势,所以“善于用意”是“合理用力”的前提和保证,“合理用力”是“善于用意”的实践和效果。

  而要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还需要做到以下五点。

  一要利用顺势借力、借力打力法则,“四两拨千斤”即是形象化的比喻。我们常说的.顺手牵羊,顺水推舟即是这个道理。

  二要利用旋转力,发挥上肢的旋臂转腕、下肢的旋踝转腿、身躯的旋腰转脊的作用,以使劲力圆滑,劲路流畅,不丢不顶,不给对方着力点,这就是力学中圆周运动原理。

  三要弛多张少,以柔为主,轻灵柔和,缠绵舒张,走化为首,“舍己从人”,不妄发击,使自己劲力低耗耐久。

  五要利用太极拳十三势的多种技法,肢体各部分交替工作,并能熟练操作,随机应变,转换灵活,合理分配体力,减少力的消耗。

  二、柔化刚发,刚柔相济

  柔和刚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劲。一般认为刚劲具有坚硬、干脆、果断的特点,柔劲具有柔韧、缠绵、粘连、轻巧的特点。

  太极推手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的技术,外柔内刚,以柔为主。筋肌、骨节经常处于高度放松而不懈怠的良好状态,使骨骼、肢体保持相对稳定性。

  随着对方的来劲,不与硬顶对抗,而是运用灵活的“粘连缠随”、引化走发的刚柔相济的太极劲,克敌制胜。

  刚与柔是相辅相济的一对劲力,不论运用什么招式,刚劲与柔劲都是同时存在的,缺一不可的。

  有人认为太极拳推手是以柔克刚的竞技技术,认为太极劲就是柔劲,就是要轻要松,一松到底。孰不知纯柔无刚,则必过柔而不韧,过弱而不强,形成解怠无力易瘪的软拳。

  当遇到刚柔适度、刚度适中的对手,就会因自己的“软匾丢却拖拉怯弱”而被对方以腰为轴、力从足发的缠丝劲爆发力所挫,这就是常见的“以刚克柔”的现象。

  也有人自恃身高马大、体重力强,推手时一味以力取胜,殊不知纯刚无柔,则必过刚而不韧,不但劲力易断易折,而且呆滞脆弱,僵硬呆板,听劲不灵、劲不顺、变化慢,周身相互牵制,不能集中调动整体劲力,易被对方找着力点,运用引进落空、柔化刚发的高招所挫。

  可见太极拳推手中的“以柔克刚”并不是“柔劲克服刚劲”,而是刚柔相济、刚柔适中的高手制服“纯刚无柔”的对手场面。

  也常见到所谓“以刚克刚”的状况,交手双方虽然也采用一些招术技巧,但都求胜心切,凭力相抵。

  虽也能较出胜负,但不论对于身心健康、修养或是推手水平的提高,都是不足取的。

  有人问我,如果太极拳推手时,双方都是以柔为主,那么谁会取胜呢?

  这就要看谁的粘劲质量高、谁的听劲更好,谁对刚劲与柔劲的调整做得更好了。

  原来刚劲和柔劲在运用中并非总是以相等的比例呈现的,也不是自始至终两者的比例一成不变的,而必须根据推手过程中的状况和需要,随时予以调整,调整更好的取胜于调整较差的,也就是呈现“以柔克柔”的精彩场面。

  一般说来,引进走化时以柔劲为主,将对方引进落空;当得机得势时可用刚劲进攻,即充分运用“先化后发,柔化刚发”的法则,用缠丝劲爆发力将敌放出。

  记得有一次,一位强悍的中年人提出与我推手,一开始双方搭手,粘连缠随,运用得比较流畅,双方配合协调,十分认真。

  后来他双手控制我右肘上抬即想用捌劲将我制服,此时,我则沉着应变,顺势接应来劲,同时肩、沉胯、绕肘,转身退步,双手发右采劲,一气呵成,将对方干脆利落地发送出去。

  三、以静制动,动中求静

  “以静制动,动中求静”这句名言,科学而辩证地阐明了动与静这对矛盾在太极拳推手中的阴阳关系,它是指导太极拳推手取胜的重要理论和法则。

  静者,心静也,心态平衡也。推手时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胜负观,要具有良好的品质和武德。

  切忌好高骛远、求胜心切,一心只想压倒对方而心急浮躁,应该抱着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共同提高的良好心态。调整好心态,就会头脑冷静,去除杂念和思想包袱,始终保持头脑冷静,思想高度集中的备战状态。

  冷静地观察,感知(听劲)和分析对方的着力点,劲力的大小、方向、长短、虚实等特点,扬长避短,采取对策进而做到肢体松沉、轻灵柔活,周身处于整装待发的状态。

  “静若狸猫捕鼠,待机出发”,“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先人而至,占据先机,取得控制对方的主动权,这样根据对方的动态,采用技法就减少了盲目性,容易击中对方。

  万一我出招未能奏效,由于对方的被动也不致于对我还击。

  例如对方双手推我胸部,我即意识领先,松沉坐胯,双手用开劲,将对方来劲化开,乘对方被我拨根、身体前倾、想要抽回手调整重心之机,我立即双手向前发出合劲,将其发出。

  静是为了更好的动,在推手过程中,双方都在力求主动,始终处于动的状态,但动要有度。

  动得合理,就要掌握“动中求静”的法则,决不能轻举盲动,“动中有存于静,静中有寓于动”。

  欲动必先致力于静,在推手双方动态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必须头脑清醒,意识领先,在意气统领下,审时度势,调整好自己的重心,做到虚实分明,缓急相应,动中有稳,稳中求变,变中有序,内外协调,节节贯穿,知己知彼,随遇平衡,“精神能提得起”,“神宜内敛”。

  “一动无有不动”,“动时如江泻海啸,涛浪腾空,又如苍鹰叼兔,迅疾准狠”。

  得机得势,则不失机势,主动进攻。得机而尚未得势,即已得到对方呆实之处,也要发动进攻,拳诀说“得实不发艺难精”,即是此意。

  得势不得机,一般来说也可进攻。当处于败势情况下,须分析掌握对方情况,如对方听劲好、反应快,腰腿功夫又好,就不能轻举妄动。

  如果要出手,绝不能一发无余,孤注一掷,陷入被动而不可自拔。出手是为了试探对方,讨得消息,再作决断。

  有一次一位强悍的中年人与我推手切磋,搭手后双方粘连缠随,缠绕不停,我用右手粘住对方右腕,左手置于对方左肩后方,为了试探对方,迫使对方作出反应,我突然先出招,右手采彼,彼即随进身用靠。

  此时,我已得机得势,立即身体左转,同时左手勾带他的左肩,右手随身协调,迫使其后跌倒地。

  当我不得机又不得势之际,决不能轻易出手,盲目进攻,而要采用引进落空、走化招法,等待机势的到来,或创造有利的机势进攻。

  拳经云“能动能静,拳道之圣也,动而不静,拳道之病也”。

  “太极动极生静,静极生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动与静相济相补,就能深悟“以静制动,动中求静”的真谛。

;


太极拳比赛规则
(一)规定项目 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42式太极拳、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32式太极剑。(二)项目时间 1、太极拳项目:完成套路时间不超过4分钟,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2、太极器械项目:完成套路时间不超过3分钟,2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3、对...

太极拳中的美感
太极拳作为一种文化、哲学、武术、艺术、养生道,它是形态美、神态美和哲学美的完美结合,给人以朴实简约之感而又不失深邃丰富的内涵。作为中华武术中的一朵奇葩,太极拳具备了极高的美学功能,特别是它的形态美、神态美和哲学美,由外及里、由浅入深地构建了其独特的美学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这...

请问太极拳有什么好处?
太极拳养生有哪些功效呢?

如何打出漂亮的太极拳
极拳以“棚、捋、挤、按、瘛 、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目前,太极...

太极拳有什么作用
太极拳养生有哪些功效呢?

太极拳教程什么是“三拳合一”论
在孙式拳学体系中,所有拳械套路起点时都要站成“无极式”:面向正方,身子直立,两手自然下垂,两足开立呈九十度。其要领也完全一致;手足没有动作;心内空空洞洞,一无所有;其气混混饨饨沌沌,清浊不分。所谓“一气浑然,形迹未露”是也。无极式作为套路之起点,多数拳派以“预备式”名之。虽然...

【练太极拳如何才能真正松下来】
根据观察,当今练杨式、吴式大极拳者,对这个放松问题比较重视,解决得也比较好,而某些练陈氏太极拳的人,则往往由于重视了发劲的锻炼,而忽略了对放松功夫的修炼;其实,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放松才是发放刚柔相济、松活弹抖劲力的前提.因此,我感到有必要加重笔墨,对这个问题再作详论。(一)放松的意义及其内涵陈氏太极...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名称是什么?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拦雀尾 9.单鞭 10.左右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iknow-pic.cdn.bcebos.com\/e7cd7b899e510fb3d9fe4077d733c895d0430c6e"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

学太极拳可以治哪些病?
太极拳并不治病哈,不要被误导。治病还是得去医院。常练太极拳确实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但你练别的拳术或者运动,只要是合理的,一样能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太极拳是中国武术宝库中的一个拳种,它有着独到的锻炼方法,归纳起来为“练脑、练气、练身”。三者密切结合,始而意(脑之所行)动,继而内...

练太极拳有没有好处
好处四:提高心肺功能——练太极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实,透过深、长、细、缓、匀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气量及递增 了吸氧呼碳的次数,确保气体能充分交换,相对地提高了各 器官的获氧量。又因练太极拳时间较长(连打四次廿四式太 极拳约需时廿多分钟),此等带氧性活动能训练及提高心肺...

那曲县15799945830: 太极推手的几大特点? -
邹昨节宗: 推手的运动特点是不丢(脱离)不顶(顶撞),以静待动,以柔克刚,与打太极拳 的要领是一致的.推手中的“静”不是静止,而是精神集中,仔细观察,感觉,尤其是通过身体触觉,准确判断对方力量的大小、方向、部位,以便及时做出反应...

那曲县15799945830: 太极拳推手怎么练 太极推手的发放技巧 -
邹昨节宗: 一、合拍 练习太极拳推手的时候,当对方向我发手时,我应按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原则顺应其势,不要惊慌不丢不顶,接住彼手,让其落空即可. 二、牵动 引进对方来手时如对方来手停止不前,对方重心稳定,我若发劲必然效果不佳,...

那曲县15799945830: 如何训练太极推手 -
邹昨节宗: 1. 要练好太极推手的话拳架是基础,练出整体松沉劲,并且没有凹凸处,没有断续处等等,这需要多年的练习才能熟练,拳架没毛病,各种劲道充盈后,才能练推手. 2. 推手忌用手,因为太极拳练腰不练手(当然也练跨,漆,脚等),手臂只...

那曲县15799945830: 太极推手如何快速入门 -
邹昨节宗: 首先,入门必须循序渐进.推手需要一定的手、眼、身、步法,如果已经练过套路,而且练得不错了,那么学习推手就具备了最基本的入门条件.不论学推手还是学器械,有了徒手单练套路的根基,方能事半功倍. 其次,不可急于求成.一朝成...

那曲县15799945830: 学太极推手要舌抵上颚,顶头悬,用意不用力等,这些要领吗 -
邹昨节宗: 学练太极拳套路就是要求舌抵上颚,虚灵顶劲,练拳时用意不用力,可以说是要领.如果是初学者可不必太在意舌抵上颚,虚灵顶劲的要求,练拳全身放松,打拳架时就一定要用意不用力,用意不用力,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心为主的要领,是太极拳运动的运行法则.只有运用这个方法,经过长期的柔化,才能使全身的筋、皮、肉、骨、肌腱、韧带尽可能地得到放松、松开、伸拔、拉长和舒展,由于伸筋拔骨而使内气通于经络,经肉离骨而使内气充于肌肤,骨节张开而使内气敛于骨髓,而周身形成富有弹性的掤劲,意到气到劲自然到.

那曲县15799945830: 怎么练推手 -
邹昨节宗: 练习太极拳,离不开学练太极推手.本人认为太极推手是太极拳从练习拳架到实际运用的一个过渡.在练好拳架的基础上,逐步学练推手,可以更好的理解拳理和拳架中招式的用法,逐步懂得太极拳的听劲和懂劲,真正理解掤、扌履、挤、按、...

那曲县15799945830: 学太极推手要舌抵上颚,顶头悬,用意不用力等要领吗 -
邹昨节宗: 太极拳推手有陈式,杨式,吴式等太极拳推手,太极拳中的整套动作一种套路,推手也是太极拳中的一种套路形式,在学习套路动作就有舌抵上颚,顶头悬,用意不用力的要领了,只是两者训练方法和目的不同,基本要求是一样的.但学推手必须双人徒手对练,有单推手、双推手(单、双手挽花)、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推手、散推手等.学推手必须要有一定拳架的基础上学习比较好.学推手可以说是太极拳大层次的提高,没有扎实的拳架基础和明师的指导向是很难学出好东西的.

那曲县15799945830: 太极拳推手“四要”作何解释?
邹昨节宗:推手“四要”乃粘连黏随,这是练习推手最根本的原则,《粘连黏随解》说:“粘者,提上拔高之谓也,黏者,留恋缱倦之谓也,连着,舍己无离之谓也,随者,彼走此应之谓也”其核心是“粘”字,或可用粘字加以概括,总的解释为,与人推手时,必须与对方始终保持皮肤的接触不脱,依靠在接触中的感觉能力,将对方的劲路与自己的劲路连在一起,通过虚实变换,在动态中把握自己而控制对方,你进我退,你退我进,正是在这种“符合”对方的过程中,我能随时创造条件,寻找时机,避其锐气,而攻其薄弱环节,从而达到以柔克刚、以小胜大的目的. 如果网上购买太极服推荐 武极堂太极服 http://www.wujitang.com 样式多 质量好

那曲县15799945830: 如何练太极推手听劲 -
邹昨节宗: 听劲的运动规律一定要把握好以下五个要素,一是相互之间的触摸点(着力点),二是劲的大小.三是劲的刚柔变化.四是劲路的虚实转化.五是劲的运动方向和路线.在双人推手中,我们利用沾、粘、连、随的“四要点”.围绕太极“八法...

那曲县15799945830: 太极推手的介绍 -
邹昨节宗: 太极推手也称打手、揉手、擖手,是太极拳的双人徒手对抗练习,与太极拳套路是体与用的关系,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后来其他一些武术派别也吸收了这一练习方式,产生了各种流派的推手.清代流传的拳谱中有一首《打手歌》这样写道:“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拔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黏随不丢顶.静动相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