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的作者悲和痛的原因

作者&投稿:枝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兰亭集序中作者乐什么,悲什么~

《兰亭集序》中作者之乐: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
作者之悲: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
原文(节选):
《兰亭集序 / 兰亭序》(节选)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释义: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扩展资料: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叙述兰亭集会的盛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环境及景物、天气和宴集的感受。
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简洁雅致,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信可乐也”,这些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以一个“乐”字为基调;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 “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 “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仍然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当前士大夫阶层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
接着文章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将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第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这部分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兰亭集序 (集序文章)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除了具有一般书序的特点之外,还有着它独特的构思之妙,就是全文有一条感情的红线贯穿其中,这条红线便是“乐”——“痛”——“悲”。作者从一次普通的宴游集会中,抒发出真挚的内心情感,从而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

  文中感情流露是很直白的,初读文章,对“乐”是比较好理解的,而作者是缘何而“痛”?又是缘何而“悲”?“痛”和“悲”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细读文章,可以看出“乐”由“事”而生,由“景”而生。“事”是“修禊之事”,既是驱除不祥祈祷祝福之事,又是文人们的一次倾吐心声的诗会,岂不“乐”也?“景”是山水自然美景,这里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恰是文人墨客们“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游目骋怀”的好去处。在这里,可以摆脱尘世的羁绊,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尽情释放郁闷的心灵,“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极”,逍遥而自在,洒脱而奔放,岂不“乐”也?

  可是,情随事迁,物是人非,那些快然自足之事,“欣于所遇”之情,难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觉厌倦;再则,乐景不常,盛事难再,“向之所欣”转眼灰飞烟灭,于是触目伤怀;甚则想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的流逝谁也无法阻挡,一种郁结已久的挥之不去的对生命的感伤之“痛”便油然而生。这又岂不“痛”也?

  然而,既然认识到了生死无常,人生短暂,认识到了“一死生”“齐彭殇”是荒诞虚妄,何不把眼光转向未来呢?于是作者便对“痛”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引发出了作者的“悲”叹:古今一也。从“痛”的背后,我们发现了作者对短暂生命的倍感珍惜和对人生、自然的倍感热爱与执着。

  因此“痛”不可怕,我们要化“痛”为“悲”,化“悲”为壮,“痛”是外在的创伤,我们应直然面对,借“悲”来医治;“悲”是内在的,我们应深刻反思,依“痛”取“乐”,这才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 作者认为人生本来各有所乐,虽静躁有别,所好不同,但乐在其中,不知老之将至。不过,一则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好花不常开,好景难长留,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另则再美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曾经的美景能给心灵带来的欢乐难再。这里不涉及庸常所鄙视的喜新厌旧的道德问题,而是说人和事物本身会有一个新生兴盛与衰颓的过程。于此,感慨时光易逝,美景难常,是作者之一痛。

  2. 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 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 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3. 作品简介:《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4. 作者简介: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临沂),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因王羲之曾任右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书《兰亭集序》等。是东晋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与儿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 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 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可能有两点原因1、这和当时的历史是有关系的...当时晋朝偏安江左,士大夫终日清谈,无人愿谈及覆国之事,作者忧心如焚。
2、这和他们的清谈有关系,当时晋朝注重老庄道教,对人生和人生有自己的一番理论,经过了一些事情以后,更是感慨万千。

老大,莫非是学生?老师给你们布置的作业吗?
还是自己动动脑,好好想想。。。。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痛:乐景不常,盛事难再,生命的流逝谁也无法阻挡,一种郁结已久的挥之不去的对生命的感伤之“痛”便油然而生。悲: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的慨叹。《兰亭集序》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

<<兰亭集序>>作者痛什么,作者的情感我何有这么大的变化
<<兰亭集序>>作者痛作者的情感变化是:乐——痛——悲 乐是由于人多景美事雅 痛是经过两种方式的对比来衬托痛 悲是后之视今、今之视昔的感触以及对老庄思想的否定。除了批评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之外,还要对结集的目的说一说.参加兰亭集会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如谢安、孙绰等人.正如上文所说...

兰亭集序中作者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乐——痛——悲 1、乐是由于人多景美事雅。痛是经过两种方式的对比来衬托痛。悲是后之视今、今之视昔的感触以及对老庄思想的否定。2、《兰亭集序》中体现作者的感情由“乐”转为“痛”的过程的句子是: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扩展资料 文章主题 文描绘了兰...

兰亭集序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乐——痛——悲 乐是由于人多景美事雅 痛是经过两种方式的对比来衬托痛 悲是后之视今、今之视昔的感触以及对老庄思想的否定

兰亭集序的作者悲和痛的原因
于此,感慨时光易逝,美景难常,是作者之一痛。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 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

兰亭集序中的痛悲如何理解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除了具有一般书序的特点之外,还有着它独特的构思之妙,就是全文有一条感情的红线贯穿其中,这条红线便是“乐”——“痛”——“悲”。作者从一次普通的宴游集会中,抒发出真挚的内心情感,从而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文中感情流露是很直白的,初读文章,对“乐”是比较好理解的...

兰亭集序中作者乐什么,悲什么
《兰亭集序》中作者之乐: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作者之悲: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原文(节选):《兰亭集序 \/ 兰亭序》(节选)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兰亭集序》中作者的感情矛盾的?
《兰亭集序》中作者的感情是矛盾的。《兰亭集序》作者的感情是由乐转痛再转悲,乐与痛,是矛盾的感情。

兰亭集序王羲之中作者因何而痛?这种痛是什么痛?
由于世间无道皇帝昏庸,这些文人内心的苦闷是别人所不能理解的,身怀才能却不愿躬身于朝廷.在这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悲同这个并无二致.“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hái)之外.”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

兰亭集序,分析由乐到痛的情感变化层次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乐——痛——悲 乐是由于人多景美事雅 痛是经过两种方式的对比来衬托痛

房山区15599159523: 兰亭集序的作者悲和痛的原因 -
糜段莲心:[答案] 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 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

房山区15599159523: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乐,痛,悲的原因是什么? -
糜段莲心:[答案] 晋朝司马氏当政,司马氏性情残暴,治世无道,这是背景,而作者的悲大多由此而发. 当时的许多文人名士不甘为朝廷所用,就以悠游于山间为乐,也有风流晋朝多名士之说.而这些名士之中竹林七贤是代表,举阮籍为例,这个人狂放自大,整天喜游...

房山区15599159523: 《兰亭集序》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由“乐”转“痛”? -
糜段莲心:[答案] 由开始的“信可乐也”,联想到人的不同的生活状态,由“不知老之将至”想到“死生亦大矣”,就此转为“痛”的感觉.

房山区15599159523: 《兰亭集序》作者“乐”“痛”“悲”的原因各是什么?找出文中集中表现这些原因的句子 -
糜段莲心:[答案] 作者为何而痛为何而悲?作者认为人生本来各有所乐,虽静躁有别,所好不同,但乐在其中,不知老之将至.不过,一则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好花不常开,好景难长留,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另则再美...

房山区15599159523: 兰亭集序中的痛悲如何理解 -
糜段莲心:[答案]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除了具有一般书序的特点之外,还有着它独特的构思之妙,就是全文有一条感情的红线贯穿其中,这条红线便是“乐”——“痛”——“悲”.作者从一次普通的宴游集会中,抒发出真挚的内心情感,从而谈...

房山区15599159523: 兰亭集序第三段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讨论,作者为何而痛 -
糜段莲心:[答案] 围绕“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主题展开讨论的 作者因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规律,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难免悲痛.

房山区15599159523: 兰亭集序中第二段末说“岂不痛哉”,作者为什么感到痛,请用原文分条回答 -
糜段莲心:[答案] 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

房山区15599159523: 兰亭集序的“岂不痛哉”,作者为何感到痛? -
糜段莲心:[答案] 文章写到了两种人,喜欢“静”的人,喜欢“躁”的人.前者“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又有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

房山区15599159523: 《兰亭集序》作者的情感转变第一节结束时,是"乐",第二段结束时,是“痛”,如何理解作者的情感转变 -
糜段莲心:[答案] 由乐而忧,又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积极的一面,从第一段中可感受到作者快乐之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从第二段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中,也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眷恋之情;从第三段中,批评虚无主义,对玄...

房山区15599159523: 兰亭集序中的痛悲如何理解 -
糜段莲心: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除了具有一般书序的特点之外,还有着它独特的构思之妙,就是全文有一条感情的红线贯穿其中,这条红线便是“乐”——“痛”——“悲”.作者从一次普通的宴游集会中,抒发出真挚的内心情感,从而谈到了作者的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