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古文里翻译成什么是连词,什么是介词

作者&投稿:陈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中 “以”字作连词和介词的区别~

“以”作介词,它後面总要跟名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来修饰动词谓语。“以”作连词,它总要有被连接的两个部分,而这两部分中後一部分是谓词性成分。
以拼音:yǐ
释义:
1.用;拿:~少胜多。晓之~理。赠~鲜花。
2.依;按照:~次。~音序排列。
3.因:何~知之?。不~人废言。
4.表示目的:~广视听。~待时机。
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姓。
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前。~上。三日~后。县级~上。长江~南。五千~内。二十岁~下。
扩展资料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以期[yǐ qī]
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前半句所说希望达到的目的:再接再厉,~全胜。
2.予以[yǔ yǐ]
给以:~支持。~警告。~表扬。~批评。
3.难以[nán yǐ]
难于:~形容。~置信。心情~平静。
4.以上[yǐ shàng]
表示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半山~石级更陡。县级~干部。
5.以还[yǐ huán]
过去某个时期以后:隋唐~,方兴科举。
6.以来[yǐ lái]
方位词。表示从过去某时直到现在的一段时期:自古~。长期~。有生~。改革开放~。
7.加以[jiā yǐ]
“加以”跟“予以”不同之处是“予以”可以用在一般名词之前,表示给予,如“予以自新之路”,“加以”没有这种用法。
8.以及[yǐ jí]
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短语,语义上一般前重后轻:这里种植麦子、高粱、玉米、谷子、棉花~其他大田作物。
9.借以[jiè yǐ]
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把上半句所说的内容作为凭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略举几件事实,~证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1.译成白话文,看译成连词顺还是介词比较顺
2.连词主要是用于连接前后两者的关系,因此在表达上往往会具有词性的相似性,或者表达方式上的承接关联性;至于介词,多用于补充说明一种状态或者方式,在应用上多具有状语的意味,另外介词以字前后的词句往往也没有承接的关联,反而是一种使用于被使用的感觉
例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处如果用介词是不能解释的,由于介词没有承接(包括顺接和转接)的意味,只能把“物喜”看作是一个整体的内容(动作),或者是一个切割开的两个内容,用以字表示一种行为的方式,以“物”作用于“喜”.相反,如果用作连词解析,就可以表示一种承接关系,译作:因为“物”而“喜”.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此处的以是介词,表示一种行为方式:“把,用来”的意思.若看连词,其前后的内容一般有相似或逻辑上的承接关系,这里把“以”字分情况讨论:
(1)以的前边是”必“,后边是”分人“,不具有相似或联系性,故没有连词性质
(2)以的后边为”分人“,是译作分给其他人的意思,是一个动作,不是两个内容的逻辑承接关系,因此也不能译作连词
综上,此处的以字是介词的意味,译作:把,用于.



<连>
1.为。如: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以为后圆(为以后作打算)
2.因为,由于。——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以贪勤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吾以捕蛇独存。——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成以其小,劣之。——《聊斋志异·促织》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清·袁枚《祭妹文》
以数谏故。——《史记·陈涉世家》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以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以人废言(由于人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以利累形(因追求利禄而危害身体);以私害公(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以理去官(旧指官员因正常原因卸任);以噎废食(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应做的事情);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3.和,而。——表示并列关系
夷以近。——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载以来。——清·周容《芋老人传》
一鸡瞥来,径进以啄。——《聊斋志异·促织》
4.则,那么。——表示条件关系
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战国策》
5.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苏洵《六国论》
以至于寸。(才达到一寸。)——《后汉书·列女传》
6.表目的或结果等。
智叟无以应。——《列子·汤问》



<介>
1.把,拿——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俱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以刀劈狼。——《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以力服人(用强制的手段使人服从)
2.依,按,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何以谓之文。——《论语》
以残年余力。——《列子·汤问》
以我酌油知之。——宋·欧阳修《归田录》
以大中丞抚吴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乡人子谒余。——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以其智力为也。——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又如:以膺大统(继承帝位);以天自诿(听天由命);以时(按时;依时)
3.在,于——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柳宗元《断刑论》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余以乾隆。——清·姚鼐《登泰山记》
4.从,自,由——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自古于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潜夫论》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史记》
又如:以下(下等;下层);以下之人(下等人;奴婢);以繁调简(清代府、州、县缺,有繁有简,分为最要、要、中、简四等。如山东是繁缺,安徽是简缺,从山东到安徽,是以繁调简);以郄视文(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

教你个最简单的办法
“以”之后那个词是动词的则是连词 一般翻译成“为”“由于”“而” “则”“才”等等
“以”之后那个词是名词或者代词的则是介词 一般翻译成“把”“用 凭借”“在”“从”等等
以字当介词的时候注意:之后可能会省略之之类的代词 例如 俱以(之)告
要从文意上来判断
希望lz满意


古文是怎么翻译成现代汉语的
我喜欢这两段古文,但懒得发邮件呢 试着在这里给你翻一下吧,虽然不是高手,但手痒痒 一、战国时的四君子,都以养士而称雄天下。但只有信陵君稍微可以得到一些士,而士也愿意为他而死。平原君就是寄养一些耳目在身边,孟尝君甚至想唾到食客脸上,这样怎么能得到士呢?说道春申君,就是一个阴险小人...

文言文加翻译是什么呢?
惜字如金”,只有在不增补词语原意就无法表达清楚的情况下,才能增补。4、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

文言文怎么翻译成现代文?
字字对应,词不离句

现代词语翻译文言文
1. 翻译,是古文的词语在现代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称呼翻译人员:(以下名称不分朝代先后)通译,象胥,舌人,反舌,行人,译官令,九译令,译语人,少卿,典客,大行令,大鸿胪,典乐,客曹,译长。 起源中国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在世界上有显著的地位。《诗经》中就讲究翻译的信达雅,《礼记》已有关于翻译的记载。 《周礼》中...

到了用文言文怎么说
1. “到”在古文里怎么说 1、及 例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翻译: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的消息,将要到西边的田地耕作。 2、往 例句:先秦·孔子《论语》:“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翻译: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到那里...

胸有成竹文言文翻译
1. 胸有成竹古文翻译.苏轼的.急.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之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其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译文...

什么字在古文中翻译成若不是
若非、非是、若无

古文翻译成白话文
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引起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长年音讯杳然,人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不但毫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

古文中哪些字词表示被的意思
见:表被动时,在文言文中是助词,通常用在动词前面表被动,如见弃、见笑、见欺。翻译时可译为“被”。但它不等于“被”,只是在主语被动地受到宾语的行为动作时才成立。假如是见告、见示、见教等,也是用在动词前面,但不表被动,而是主语主动请求宾语施加行为动作,翻译时,可译为“请”,如请...

心想文言文翻译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7. 文言文翻译 叙陈正甫会心集序〉翻译\/袁宏道 世间人所难获得的只有趣罢了。趣就好比是山上的颜色,...

清新县19280525882: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
戢饼产妇:[答案]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清新县19280525882: 文言文翻译 以的用法 -
戢饼产妇: 以有3种用法,具体如下: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 2.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

清新县19280525882: 文言中“是以”就是“以是”吗?都可翻译成“因此”以=因为;是=这,此那么“是以”是不是“以是”的倒装(宾语前置)? -
戢饼产妇:[答案] 是以:1.是:(代词)这.2.以:(连词)因为3.是以:所以,因此.以是:1.以:(介词)凭,依,按.2.是:(代词)这,此.3.以是:凭此,依此,按这.由上可见:1.词性:“以”分别为“连词”和“介词”.2.含义:“是以”“以...

清新县19280525882: 完成这几个文言文 以 的翻译 -
戢饼产妇: 解答: 18,原因 19,来 20,凭借 21,这 22, 把 23,用 24,用来 25,与“所”连用,表追溯原因 26,凭借 27,用来 28,与“为”连用,表示“作为” 方法总结:“以”用作介词,常译为“用”“凭借”等;用作连词,常译为“而且”“因为”;用作动词,常译为“认为”,它还可以与其它词连用,可译为“把……看作”“因此”“没有用来……的办法”等.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清新县19280525882: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有哪些? -
戢饼产妇: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

清新县19280525882: 在文言文中如何区分介词以与连词以 -
戢饼产妇: 1.译成中文,看译成连词顺还是介词顺 2.连词主要是用于连接前后两者的关系,因此在表达上往往会具有词性的相似性,或者表达方式上的承接关联性;至于介词,多用于补充说明一种状态或者方式,在应用上多具有状语的意味,另外介词以字...

清新县19280525882: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
戢饼产妇: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清新县19280525882: 古文中“以”字有哪些解释“以”在古文中 -
戢饼产妇: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1、动词: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 d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

清新县19280525882: 古文中以和以为用法和意思上的区别? -
戢饼产妇: 古文中“以”的用法,主要是虚词,但有时也有动词的用法.一、用作介词 后面有宾语,具体解释根据语境;如:常以身翼蔽沛公 以--用二、用作连词 连接前后词语或短语或句子,和介词的区别就在于前后都有,而介词只有后面的;如:险以...

清新县19280525882: 文言中以的意思 -
戢饼产妇: 1、因为,由于 2、而 3、把,拿,用 4、以为,认为. 5、凭,靠.例: 6、按照,依照. 7、根据. 8、通“已”,已经.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10、在.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12、为.例: 13、通“已”,止. 14、任用. 15、此,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