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关于古典音乐欣赏的问题

作者&投稿:少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典音乐方面的问题~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在器乐方面成绩比较显著,它完善了一套纯器乐的大型曲式, 如独奏奏鸣曲、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主要特点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感;曲式结构规范,主题乐思发展严谨,功能和声完善,配器细腻,音色力度变化丰富;作曲技法上创造了动机展开的发展手法,用旋律模进、变速度、变节奏、变调性、变和声织体等,造成乐曲发展趋势。并规范了奏鸣曲式和奏鸣交响套曲。 此外,在古典主义时期还确定了交响乐队的组织形式,形成了完整的双管编制乐队。而在此之前的乐队里,只有弦乐组是完整的。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打击乐有组织的充实到乐队后,加强了乐曲的和声效果,乐队演奏时能产生浑厚、均衡、色彩丰富的音响。这种乐队组织形式一直影响着以后的音乐发展。 【奏鸣曲式】(Sonata form): 奏鸣曲式包括三个部分,即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结构图如下: 呈示部(A) 展开部(B)再现部(A) 引子+┏──────────┒+┎─────┓+┎───┓+尾声 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 主题变化发展 同呈示部奏鸣曲式的概念不同于奏鸣曲(Sonata),奏鸣曲是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器乐套曲,而奏鸣曲式则是指乐曲的曲式结构。奏鸣曲式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家在创作器乐曲作品中最常用的曲式结构之一,通常也是大型器乐套曲(奏鸣曲、重奏曲、协奏曲、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特征,单乐章式的歌剧序曲和其他独立的器乐作品也采用这种曲式结构。奏鸣曲式是一种以对立统一为基础的结构形式,继承了巴罗克音乐以调性为基础的成就,并使其更富于逻辑性和哲理性,表现的内容更深更广。 (1)呈示部──呈示部是这一结构形式的基础,它呈示两个主题,第一主题在主调上,第二主题通常在属调上,两个主题不仅有情感上的对比,还有调性上的对比。呈示部前可加引子; (2)发展部──发展部通过各种手法,充分发挥呈示部第一、二主题中具有特征的因素,主要通过调性、调式的对置,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处理等,将主题变化成为各种形式,从各个方面进一步体现主题的内涵; (3)再现部──再现呈示部,但第二主题必须回到主调,使第一、第二主题在调性上获得一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整体,使主题形象更加完美、突出,曲终可加尾声。只包含呈示部和再现部而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是它的变体。现代作品往往不墨守上述各种原则。 【奏鸣曲】(Sonata) 一种多乐章器乐套曲,亦称奏鸣曲套曲,由三、四个各具特色的乐章组成。16~17世纪时泛指各种器乐曲,18世纪起指器乐的独奏曲(如钢琴奏鸣曲)或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如小提琴奏鸣曲等)。各乐章的基本特点与曲式为: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变奏曲式、三部曲式或回旋曲式;第三乐章小步舞曲、诙谐曲,或复三部曲式(有时略去);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用奏鸣曲式、回旋曲式或变奏曲式。奏鸣曲与交响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变奏曲式】(Variation form) 是音乐最古老的曲式之一。用同一主题素材,根据乐曲的发展要求而加以变化重复,形成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的曲式结构。第一部分主题,是全曲音乐形象的基础,其他各部分都是这一音乐形象的进一步发展。变奏的次数少则四、五次,多则数十次不限,采用旋律、和声、织体和结构多种变奏手法。常用于各种独立的器乐曲或奏鸣曲和交响曲等大型乐曲。 【回旋曲式】(Rondo form) 音乐曲式之一,由同一主部与不同的插部多次循环交替而构成。重复的主题称为“主部”,古称“回旋部”或“叠句”,中间插入的对比乐段称“插部”,古称“对句”。主部反复三次以上,图式为:A(基本乐段)+B(第一插段)+A+C(第二插段)+A……,即两个以上的三部曲式结合。曲式的主部与各个插部之间对比鲜明、段落清楚,插部乐段结构有时并不完整。在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套曲中较常见,常用于需要以热烈的气氛结束全曲的最后乐章,也可用于独立的乐曲。 【音乐会序曲】(Concert Overture) 音乐会序曲是指作曲家采用序曲体裁写成的单乐章乐队作品,多数采用奏鸣曲式,并有标题,在音乐会上独立演奏。如:韦伯的《魔弹射手序曲》、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等。 【波洛奈兹舞曲】(polonaise,法;polacca,意) 又称波兰舞曲,是一种单三拍子的波兰民间舞曲。16世纪后半叶流入宫廷,成为波兰宫廷典礼行列的伴随音乐。巴赫、亨德乐、莫扎特等都曾将其用于创作。19世纪初,随着波兰民族运动的掀起,出现了许多用波洛奈兹曲调编写的爱国歌曲和带标题的钢琴曲。 【谣唱曲】(Cavatina意) 正常形式的歌剧独唱咏叹调。旋律性很强,表现力丰富,富于戏剧性,&127;能集中体现剧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形象,以一段体代替古典咏叹调的三段体,歌剧字句不带反复。 【交响曲】(Symphony) 交响曲又称“交响乐”,是音乐中最大型的管弦乐套曲。原词源于古希腊,意为“一齐响”。至中世纪,指两音和谐地结合。公元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泛指一切声乐、器乐合演的多声部音乐。到17世纪,这个词开始专门用来称呼纯器乐合奏的音乐,如清唱剧的序曲和间奏。 18世纪上半叶,歌剧序曲开始成为音乐会上单独演奏的曲目,那不勒斯乐派斯卡拉蒂的序曲快--慢--快板为交响乐乐章格式奠下了根基。18世纪中、下叶,曼海姆乐派为三段式序曲增加了快板的终曲,形成了四乐章器乐套曲的雏形。到18~19世纪之交,在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开拓下,交响曲进入了黄金时代。现代关于交响曲的概念,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和确立的。 交响曲一般分为四个乐章,各乐章的结构与特点如下: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富有戏剧性,常表现人们的斗争或创造性的活动,音乐往往建立在两个性格不同的主题对比和发展上。 第二乐章:慢板,二、三段式。变奏或奏鸣曲式,常用抒情的民间素材,具歌唱性,是交响曲的抒情段落。内容往往与深刻的内心感受及哲学思想相联系。 第三乐章:中板、快板或稍快,结构大多是复三部曲式,常用舞曲、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在古典交响乐中,这一章常给人以闲暇、憩息、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景象。 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回旋曲式或变奏曲式,有时也用较自由的奏鸣曲式。常表现光辉、乐观、愉快的情绪,有时也表达生活、风俗或人民胜利的节日画面。 交响曲各乐章的内容、形式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根据作曲家创作的要求而定,如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有五个乐章,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只有两个乐章,而近现代的交响曲也有单乐章或六七个乐章组成的。 【协奏曲】(Concerto) 协奏曲是一种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出的技巧高深的大型乐曲;也有以人声与乐队演出的声乐协奏曲。协奏曲通常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富有戏剧性;第二乐章慢板,三部曲式,抒情,富于歌唱性;第三乐章急板,回旋曲式,有欢乐、歌舞性。 由一个乐章构成的协奏曲叫“小协奏曲”。巴赫时代由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叫“大协奏曲”。 【回旋奏鸣曲式】(Rondo Sonata form) 音乐的曲式之一,属于奏鸣曲式的一种变体。原则是以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的结构特性相结合为基础,但在呈示部和再现部中,主部须在副部之后再出现一次,展开部通常改用插部代替。主要用于大型器乐套曲(奏鸣曲、重奏曲、交响曲、协奏曲)的最后乐章,有时也用于独立的器乐作品。 【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 标题音乐是指创作时按标题进行构思,并要求听众按标题提示欣赏的器乐作品。常取材于历史、文学、戏剧、童话、民间传说或现实生活。欧洲的标题音乐从16世纪就开始逐渐在音乐创作中取得重要地位,19世纪以来又有较大的发展,如:李斯特的《塔索》、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莫索尔斯基的组曲《图画展览会》、德彪西的前奏曲《牧神午后》等。而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更是较早的典型例子。我国标题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在古典和民间乐曲中,绝大部分是标题音乐,如:琴曲《高山流水》、琵琶曲《十面埋伏》、吹打乐《百鸟朝凤》等。现代作品也大都是标题音乐,如:交响诗《嘎达梅林》、交响曲《长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标题音乐是“无标题音乐”(亦称绝对音乐)的对称。无标题音乐即指用曲式、体裁、调名、速度等来命名的一种器乐曲。如《g小调小赋格曲》、《C大调交响曲》、《e小调协奏曲》、《快板》、《慢板》等。 追问: 大哥```麻烦看看我的问题行不?》 你好象只回答了第3个``前两个哪? 麻烦给个好点的 ,有追加分

楼主的起步点已经比一般人高很多了啊!
我可以说一个道理(这并不是我自己瞎想的,而是听一些音乐老师和资深的音乐爱好者说的),音乐的灵魂在于力度和节奏,旋律什么的相比节奏和力度,就是浅一个层次的东西了。你想想一些很原始的音乐,比如一些非洲部落的民间音乐什么的,几乎没有旋律的,只有节奏和力度,但那就已经是艺术价值很高的音乐了。当然我不是说旋律不重要,旋律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要清楚节奏和力度更重要。一般的入门者一进来,都是“哇,这个好听~”“哇,那个旋律真优美~”这样,而你居然自然就去关注节奏了,明显档次比一般的外行入门者高很多。
你问题里面提到“形式”一词,我想说两点。第一,你觉得听别人说什么“情感的起伏”“表达了XXX的感情”“表达了XXX的哲学思考”,以为那些才是“内涵”,而你听的细节,听的节奏是“表面形式”?恰恰错了,那些没边的评论才是真正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听一段音乐,然后写点自己的感受,这只要听觉正常,谁都会做,只不过有人写的比较文艺有人写的比较平庸而已。这是一种基于人的基本感觉就能做到的事情,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技术难度,不需要真正练基本功、深入了解音乐,听音乐又不是练写作文的。另外有人说“音乐讲了一个XXX的故事”你听着没啥感觉,说明你不够深入?这更错了,音乐又不是语言,没有特定的含义,如果外人解释音乐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一个什么思想,那就是忽悠一下外行人的,不必在意;假如作曲家自己说这个曲子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那其实是他自己写的时候按照这个故事情节创作,给你说讲什么故事只是一种引导,把你带进音乐的状态就完了,真正的核心还在和语言无关的音乐当中。音乐确实有思想,确实讲故事,但绝对不是语言能说出来的这种思想或者故事,如果音乐要表达的语言也都能表达,那还要音乐干什么?
第二,节奏、谱面的标记这些是不是“形式”呢?也算吧,但是至少比没边的空谈感情空谈思想要深入很多。这个应该是你真正进入比较本质的音乐分析的一个桥梁。音乐真的好在哪,哪里感人,必须从这些细节上感受出来,比如你听多了就会感到,作曲家安排的某一个渐强太妙了,就这里最能调动人的情感;作曲家这里节奏突然变化,原本平稳的节奏突然加进来音变成三连音了,一下子给人一种紧张感、冲突感。然后你找资料,发现节奏上的这种处理,当时是一种突破性的理念,之前还没人这样写过,你一下就能感受到音乐家对于音乐如何探索,对于声音的效果如何考究,再回头想“哲理”“情感”什么的,绝对是一个高层次的认识了。

我给楼主一些建议吧,这些我自己不太能做到,因为我是上面所说的普通听众,就是听哪个旋律好听,直到最近才醒悟开始关注更加深刻的东西,比如节奏、力度、逻辑思路什么的。
第一,不要仅限于最通俗的古典音乐,真正的古典音乐是一部完整的历史,建议去买一本西方音乐史的书,好好看里面提到的流派。作曲家顺序,书上提到的代表作就找了听。比如贝多芬,最通俗的无非就是命运的第一乐章、第九交响曲里面的一小段欢乐颂,钢琴就是悲怆的第三乐章、月光的第一乐章,还有致爱丽丝之类的小品。别说是涵盖面太少了,就连曲子本身都不完整,光有一个乐章。你要看音乐史的书,肯定会说贝多芬每首交响曲都有很大的贡献,肯定会赏析第九交响曲所有的乐章和创作思路,肯定会说贝多芬最后的几首钢琴奏鸣曲在历史上地位非凡。这样你就真的入门进来了。
第二是不光关注节奏,还有力度、和声、曲式什么的也像你关注节奏一样去关注。可能需要一点乐理,不过你既然懂得“切分音”“三连音”“附点”这些概念,那基本乐理应该是过关的吧。力度比较容易听出来只要细心,和声的话可以去听好几个音同时出来的效果,有的很美妙;曲式可以认真听,看看作曲家怎么发展的,一开始的那几个音怎么扩充成为一大段音乐的。
第三是只要喜欢,就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钻得越深越好,不要顾虑。可以学更深的乐理,像什么复调、和声学、配器法之类的。可以训练自己看谱子,从钢琴开始到大规模交响乐总谱。可以学钢琴,亲自弹几首自己喜欢的曲子体验一下。可以没事写几首小曲子感受作曲是个什么样的感觉。真正的资深古典音乐爱好者这些都不在话下,你可以去看看百度古典音乐吧。

古典音乐欣赏入门
一、什么是“古典音乐”?

在国外,这种音乐类型被称之为“classical music”,“classical”有“古典的、正统派的、古典文学的”之意,所以我们国人将之称为“古典音乐”,确切地说应该是“西洋古典音乐”。首先从概念上解释,“古典音乐”是一种音乐类别的名称。然而即使在国外,对于“classical music”一词的具体意义,也有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主要异议来自于对“古典音乐”时代划分理念的不同。最狭义的解释是,把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20年代,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巨头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品特指为“classical music”。最广义的解释则是,把时间前移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从那时起直到后来的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印象主义直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的现代乐派,甚至包括所有非纯粹娱乐性质的现代专业音乐,统称为“classical music”。

二、别称——“高雅音乐”与“严肃音乐”?

在我们国家,很多人喜欢把“古典音乐”与“高雅音乐”、“严肃音乐”混为一谈,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古典音乐的“推崇者”。粗看之下似乎并不不妥,但这两种观点在某些人理解下,却很容易成为“让古典音乐走向大众”道路上的一道鸿沟。

第一个问题,古典音乐是不是“高雅”?我觉得应该肯定这种说法,不过我们对于这里所指的“高雅”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有些朋友之所以认为古典音乐“高雅”,是因为瞧见了台上指挥家们西服笔挺、冠冕堂皇的庄重模样;是因为看到演奏这些音乐的乐团演奏家们整齐划一、一丝不苟的装束;是因为注意到了音乐厅典雅华贵、祥和隆重的布置气氛;甚至连观众们都要衣冠楚楚、注重礼节。其实,这些表面的“高雅”并不能体现出古典音乐的精髓所在,音乐的高雅气质是从旋律中透出来的!严谨而完整的结构、优雅而曼妙的旋律、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内涵,这些才是古典音乐“高雅”的根源。其中我们可以听到属于人类最圣洁的情感、发自心灵最深处的呼唤和最崇高的理想。表面的高雅其实只是长期以来西洋音乐发展中形成的定式与惯例,虽然我们可以将之看作一种“浮华”,但却又很难想象,一群衣冠不整、装束各异、甚至蓬头垢面的演奏家、指挥家出现在观众面前,能够演绎出好的效果。因为表面的堂皇正好可以烘托出西洋古典音乐中那独特的严谨、庄重气质。其实当今的欧美古典乐坛也在力图改变自己过于拘谨、与大众较为疏远的形象,著名的柏林森林音乐会就是很好的例证,在那里人们可以无拘无束的以悠然自得的方式欣赏古典音乐,不必拘泥服饰是否得体,也不必正襟危坐,更可以随心所欲的鼓掌喝彩甚至一边野餐一边听音乐。

当今中国的教育界尤其喜欢把“古典音乐”称作“高雅音乐”,原因很简单,老师们看不惯学生沉迷于对港台歌星的追捧,所以时常组织学生去欣赏一些所谓的古典音乐会,美名曰“陶冶情操、提高品位”、“让高雅音乐进入校园”等等。这种做法的初衷无可厚非,但如果只是简单的组织学生去看、去听,而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难有实质性的效果,甚至会让学生从小就在心中埋下对古典音乐(高雅音乐)的厌恶之情。加上如今的大环境、大气候,通俗娱乐占据了大部分视线,或许很多人就会终生对古典音乐心存畏惧。

其次,一些媒体把古典音乐和“严肃音乐”之间划上等号,我觉得更是一种极大的不妥。很多外行人对古典音乐的第一感觉就是“晦涩、难懂”,如果再不分青红皂白统统被冠以“严肃音乐”的统称,恐怕今后对古典音乐感兴趣的人将越来越少。虽然从某种角度来看,一部分古典音乐的表达形式以及旋律主题确实是“极其严肃”的,但同样应该看到大部分西洋古典音乐的主题是歌颂、是赞美,拥有美妙明快的旋律以及无比欢畅的情怀。而且即使是某些主题严峻、思想深邃的古典音乐,也往往想要传达出一种“严肃中的快乐”。譬如贝多芬著名的《欢乐颂》、勃拉姆斯著名的《第一交响曲》第四乐章和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的第四乐章,虽然这些作品都饱含着高尚而深沉的哲理,但最终无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振奋之感。其实入门之后,听众们就会发现其实古典音乐并不难懂,也并不只有严肃和深沉。

之所以在国内出现古典音乐的这两个并不准确的“别称”或者说“代名词”,我只能遗憾的说,一些媒体和“学者”对古典音乐的推崇只停留在一个十分形式化的层次上,他们并没有真正对古典音乐有系统的、深刻的理解,以至于弄巧成拙,反而让更多的人感觉到了自己与古典音乐之间遥远的距离,成为一个误区。

三、古典音乐魅力何在?

很多没怎么接触古典音乐的朋友,往往觉得听古典音乐的人有些古怪,这是因为他们还不能接受这种音乐表现形式。更有不少朋友,面对古典音乐百年来长盛不衰、乃至世界范围内遍地开花的形势感到不可理解,他们对于古典音乐能够历久弥坚的解释是——“每个年代、每个群落总有那么一些以听古典音乐为高雅情趣的“附庸风雅之士”;这群人并不懂得古典音乐的真谛,却煞有介事的和着音乐,闭目凝神、摇头晃脑;正是因为这样的人多了,所以造就了古典音乐在现代社会的繁华,或者说“浮华”,事实上古典音乐早就已经是时代所淘汰东西了”。很多对古典音乐了解甚少,或者有兴趣入门的朋友,在这种言论下会显出犹豫、彷徨,他们会怀疑古典音乐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那么我们不妨来和大家谈谈这个话题,如果延伸开去,其实就是——古典音乐究竟有什么好听?它的魅力究竟何在?或许,这对于培养入门者的欣赏兴趣是具有一定引导作用的。

如果只看表象,那么音乐最基本的功能只是取悦听众的耳朵罢了。如果我们要挖掘音乐深层次的内涵,那么我觉得,音乐对作曲家而言是一种表达心境、抒发情感的途径;对于聆听者而言,则是为了从音乐中获取自己需要的情感慰藉、求得精神世界的共鸣。以上两点正体现了音乐的两个特性——娱乐性和思想性。即使是流行歌曲也并非纯娱乐性,而是有思想的。但是古典音乐中蕴含的思想性却要更加深刻、含蓄、多变且耐人寻味。他能够表现出人类最深层、最炽烈的情感和最为跌宕起伏的情绪变化。古典音乐不像流行音乐那样直白,但是留给我们遐想、思考、回味的余地更大,所以它耐听、能够经历岁月和时间的考验,有人说:一旦喜欢上古典音乐,你就找到了自己一生中除了爱人以外的另一个终生伴侣,而且古典音乐是永远不会和你离婚的。虽然比喻有些令人忍俊不禁,但也颇有哲理。

不过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与古典音乐所具备的丰富内涵相比,我的文字实在有些苍白无力。或许一些已经入门的朋友读了上面的文章,会与我取得一定的共鸣,但对于更多站在古典音乐大门外的朋友而言,这些“说教”或许依然难以打动他们。音乐选择是很主观的,所以古典音乐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生活在如今社会环境下的人们。有些朋友一生对音乐这种艺术都没有兴趣,将之视为“噪音”,有些人则一生都不愿意接受古典音乐,认为它过于“枯燥、晦涩”。这些观念上的不同都和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个人偏好乃至知识层面、思想境界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我明白,这个系列文章不可能改变古典音乐在当前的境遇,我只是为了一个理想和爱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因为我遇到了另外一些朋友,他们对古典音乐不熟悉,但是通过一两部作品的引导,却对此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又苦于古典音乐唱片过于昂贵,也不知道该从哪个地方入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与欣赏范围。短歌行的这个古典入门系列正是为这类朋友“踱身定做”的。让我们共同在古典音乐的天空中翱翔,寻找属于自己的音乐理想,共同交流,相互促进,把古典入门进行到底!
将古典入门进行到底

(2)——古典入门第一步

在序章中,和大家探讨了一些问题,看到不少朋友很期待这个系列文章的未来,也看到自己的一些观点能够被大家所认可,这就更坚定了把这篇东西写下去的信心。在前面的序章里,我只是很笼统地谈了一些自己对于古典音乐的看法和认识,而在今天我想和大家继续探讨,究竟应该如何走进古典音乐殿堂的大门。<BR><BR>我自己是什么时候,如何喜欢上古典音乐的呢?我想和许多爱乐者一样,应该是循序渐进,逐步跨入的,说不上是从哪一年哪一天开始的,更说不好是怎样开始喜欢上的。记得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对于音乐就很有兴趣,听得最多的应该是父亲用那台结婚时候买来的港产“四喇叭”从电台节目中录下来的磁带。诸如王结实、谢丽斯的通俗歌曲、苏小明的《军港之夜》、邓丽君的优柔小调等等。不过在我记忆中家里有一盘唯一的JVC牌60分钟录音磁带(其它录音带都是SONY的)——标签上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录音的内容,但我至今还记得磁带的塑料外壳是灰色的。之所以念念不忘,是因为里面的录音节目令童年的我十分着迷,那时候曾经问过父亲,回答只说放的是外国音乐。记得当时自己会经常拿出这盘灰色的磁带来,放进“四喇叭”中翻来覆去的听,丝毫不觉厌倦。那时候的我,应该还在念小学。

进入了初中之后,也许是那个时期必然的兴趣变化,和很多同学一样,我开始迷恋港台流行歌曲,只是烧得还不算高,从来没去看过现场演唱会,只是陆陆续续积攒了大约几百盒正版磁带。如今回想起来,那时候自己听流行歌曲,似乎只是跟着媒体的炒作、宣传而在刻意追逐着一种虚无缥缈的潮流。歌词中的情与爱自己能懂得多少?歌曲中激荡的旋律又有多少现在还能被我记起?似乎一切过往的时尚前卫、流行趋势,都随着自己慢慢的成长与时间的推移而烟消云散。自己再也无法从流行歌曲中找到精神的寄托。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找到了那盘灰色的磁带。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边响起,似乎把我带回了童年时,专心致志守在“四喇叭”跟前,不断按动“BACK”与“PLAY”,不知疲倦反复聆听的场景。音乐依然如此的动听,令我感动,似乎让我隐隐约约感受到了音乐中最美好的东西。

当有了一套真正的高质量音乐回放系统之后,我开始尝试着接触古典音乐,这已经是参加工作以后的事儿。在吃惯了流行歌曲带给我们的“娱乐快餐”之后,接受古典音乐的表现风格,自己着实花了不少时间。记得最早的时候,每当电视台、电台播放那些偏于阴沉、艰涩的古典音乐时,我总会有昏昏欲睡之感。看到一些评论文章介绍,说是能够从古典音乐中听很多东西,我虽觉匪夷所思,但又不由不信。只觉得那些音乐应该距离自己比较遥远。所以最初听古典,我显得没什么耐性,总是回避那些篇幅较长,“旋律找不到准心”的曲子,刻意寻找那种录音效果出色、曲目篇幅较短的古典或交响题材的唱片来练耳。起先,被逼真、辉煌的音响效果震撼了一阵子,其后却又隐约感觉这些唱片中的某些段落好像在哪儿似曾相识过,似乎早就浅埋在脑海中。冥思苦想一番,终于找到了根源——那盘灰色的录音磁带。

再次回味磁带中那一段段名曲联奏,虽然音色与CD不可同日而语,甚至比MP3都不如,但却如此倍感亲切。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蕴含于古典音乐中无尽的宝藏。此时的我自然不再满足于欣赏联奏中的片断,而是急不可耐的想投入古典音乐浩瀚的海洋中,寻找一个个曾经令我着迷过的亮点。就这样,我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与日俱增,从中获得的精神财富也越来越充实。有时候回想起来,那盘灰色的录音带真是我最好的入门导师。虽然磁带早已被封存箱底,但每当我回忆起来总是倍感欣慰。

以上谈了我自己的一些经历,目的只是想告诉大家——不要把古典音乐看得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她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留意一下如今精美玲珑的手机铃声、听听某些电视广播节目的背景音乐,您会惊异的发现,我们被林林总总的古典音乐名段所包围着。<BR><BR>所以,抛开对古典音乐的心理障碍是普通听众入门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跨出这一步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所谓“功到自然成”,急不来也求不来。如果您看了我们的系列入门文章,依然感觉对古典音乐毫无兴趣,千万不要强求自己,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在序章中我就说过,古典音乐并不适合每个人,大家的性格脾气、人生观、世界观、文化观各不相同,因此古典音乐对不同人的吸引力也就不尽相同。甚至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古典音乐的认识与态度都会有千差万别。所以读者们尽可以用洒脱的态度来看待这第一步,水到渠成之时您会很自然的跨出,甚至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将古典入门进行到底

(3)——古典音乐与音响器材

如果能够跨出古典入门的第一步,以一个开明的心态来接受古典音乐,那么我的经历可以告诉大家——后面的路就相对好走了。不过大家也千万不要以为从此便是前途坦然、一帆风顺。我深知对于很多朋友而言,在他们心中关于古典入门这个话题,肯定还有许多问题等待进一步地解释。今天我们来分析第一个,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问题——听古典音乐是否一定需要发烧器材?

不可否认,古典音乐的魅力,其中有一部分来自于音响效果。不少交响乐、协奏曲所体现出的力量、震撼乃至光辉灿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种不同器乐合奏所营造出的美妙音色。欣赏现场表演的时候,这种感觉无疑最为强烈,这便是很多爱乐人始终钟情于音乐会的原因。但并不是经常有高水平的音乐会上演,即便是一场普通的音乐会,票价也往往令普通工薪阶层望而却步。因此,感受古典音乐,在家中欣赏唱片无疑是最为廉价、便捷的方式。谈到唱片,那就必须谈到用来播放唱片的器材。或许有些古典入门者会听到这样的忠告——想真正听好古典音乐,一定要购置一套稍微像点样的音响系统,否则你根本感受不到古典之美。我觉得,这话不算全对,也不算全错。古典音乐包括各种各样不同的类型,其中尤以交响曲、协奏曲这类有大编制乐团参与演奏的作品对器材要求为高。如果要深切体验每一种乐器的音色之美,那么对音响设备优劣更是讲究颇多。就拿古典音乐中最常见的弹奏乐器钢琴来说,要完美重现它的音色决不是很多朋友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事情。
首先,回放大编制的作品,需要有足够的响度方才能够体现出音乐中所蕴含的力量。很难想象,在又轻又柔的音量下能够表现出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所以保证音响器材拥有足够的功率,能够提供比较响亮又不至于失真的回放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接下来声音的厚实度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器材嗓门“傻大”,但出来的声音给人的感觉总是漂浮、玄虚而缺乏底气。这样单纯的“响亮”,依旧无法表现出交响乐厚重、沉稳的气质。因此保证声音还原的厚度,才能让交响乐回放效果更上一个台阶。选择采用大口径、高品质扬声器单元的音箱以及大功率、高保真的功率放大器乃至专业的Hi-Fi CD唱机、更换材质设计优秀的信号线和音响线,都是提高声音厚度的途径。当然每个人对“厚度”的要求是不同的,不必刻意穷追,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如果您的系统能够在一定的大音量条件下保证不出现明显失真的情况,同时声音播放又具有一定的厚度与底蕴,那么它基本就可以胜任交响乐以及绝大多数古典音乐的播放。然而这仅仅是胜任而已,古典作品的音色之美还体现在许多细节处理和宽阔精准的音场上。所以进一步提高声音的细节表现能力,注重系统的音场定位效果便是第二个层次。这中间除了需要在器材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之外,对您听音室房间的声学环境、器材的摆位方法等都会提出各种各样更高的要求。如果您的音响系统能够表现出唱片中的一些“细枝末节”,譬如:演奏过程中乐器、旋律、音色、音准等方面的细微变化、演奏者呼呼的喘气声、提琴乐器的擦弦声甚至指挥翻动曲目总谱的声音,那么显然您的设备具有很好的细节表现力。如果您在欣赏音乐的时候闭上双眼,能够准确、生动地体味出乐团不同乐器、乐手所在的位置以及他们的变化,完美还原出近乎真实的声场宽度和纵深度,那么您的系统用来播放古典音乐将会非常不错,因为他能够让音乐表现力更趋于真实、准确。第三个层次则是动态与感染力。拥有一套动态出色的器材是很多音乐爱好者兼发烧友所期待的,因为这样能够带来最强烈的听觉刺激,从而触发心灵,而让音乐更富感染力。兼顾声音的厚度与细节,加上良好的声场定位还原,超大的动态无疑将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音色应该是音乐之美中最为直截了当的吸引力、最容易被普通听众体味到的魅力。许多入门的朋友需要通过体验来自音色的美妙,通过听觉层第一个环节的刺激,来进一步体验古典音乐作品美妙的旋律,进而从音乐中提炼其精髓,最终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典音乐入门听众确实需要一套较为优秀的音响器材。但我们必须了解,古典音乐之美是多方面的。说得片面一点,高档器材所能体现出的仅仅是音色之美(当然这里所指的“音色”概念是很宽泛的),仅仅是音乐的“外表美”。古典音乐更多的精髓蕴含于其内在的“心灵美”。“心灵美”由浅入深体现在优美的旋律、强烈的表现力以及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等方面。显然,旋律、节奏、调性等对于器材的依赖性就不像音色表现那么强了。假设播放同一张唱片,对比普通器材与高档器材之间的差异,可能在音色的饱满度、音场的开阔度和纵深度方面优秀器材会有更好的表现,但是曲目的旋律、节奏、调性是不会随着器材改变有明显变化的(当然,除了个别十分劣质的器材)。因此即使在最普通的收音机上欣赏广播电台的古典节目,只要信号接收平稳,听众同样可以感受到来自音乐的曼妙美感。而我觉得大多数音乐作品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内涵主要是通过跌宕起伏的旋律编织、抑扬顿挫的节奏与调性变化体现出来的,丰富多彩的音色变化起到的是次要作用(当然不是说不重要)。
(4)——认识巴洛克音乐

在系列文章的前三篇和大家交流了一些古典入门的心得体会,很多朋友都嫌我闲话太多了,OK!从本篇开始让我们开始正式启航。不过此前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挠着我——我们该从哪里说起?按照很多前辈的经验,似乎从贝多芬开始入手最为合适,而我自己的经验也是这么告诉我的。但同时又觉得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似乎更加合乎逻辑,能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古典音乐发展的足迹,那么按照计划就应该从巴洛克音乐说起。但问题又出现了,很多有经验的爱乐者都会告诫说:对于入门听众而言巴洛克似乎枯燥、深邃了一些。回顾自己的历程,非常赞同这种说法,初听巴洛克往往会令人感觉宗教气息过于浓重、旋律平淡无奇,从而产生不知所云的困惑,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方能领悟其中奥妙。这就令我感到两难了,究竟应该遵循音乐发展的时间顺序,还是该向巴洛克妥协?突然脑海中浮现出了《四季》、《皇家焰火音乐》、《水上音乐》这些耳熟能详作品的旋律。没错!巴洛克音乐中同样也有很好的古典入门曲目,这些被录制过无数次的经典曲目至今依然受到绝大多数爱乐者的喜爱。所以我决定还是从巴洛克音乐讲起,但只向大家推荐一些相对较为通俗易懂且悦耳动听的巴洛克曲目。

首先我们要知道,“巴洛克”是一个时期的简称,这个时期通常是指从1600年到1750年之间这150年的范围。这个时期内产生的音乐作品,习惯上便称之为“巴洛克音乐”。当然时间的概念是刻板的,艺术形态则是相对灵活的。或许有人要问,“巴洛克”为何意?其实它本与音乐无关,“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意思是形态不够圆或不完美的珍珠,而且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来才逐渐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

通常来说,巴洛克音乐有如下一些特色——它的节奏特别强烈、活跃,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跳跃且持续不断;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作曲家普遍强调作品的情感起伏,以至于音乐的速度、力度变化在当时相当被看重;曲目的调性也从文艺复兴时期单一而保守的教会调式发展为采用大小调形式。同时西洋管弦乐器也在巴洛克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小提琴的出现、拨弦古钢琴的成形都为巴洛克音乐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力;其他乐器的发展也使得某些特定风格的巴洛克音乐其配器得以朝着多元化、大规模的方向发展。不过诸如管风琴、羽管健琴、维奥尔琴这类颇具历史的古乐器依然被广泛使用。

在音乐表现形式方面,巴洛克时期要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体裁丰富的多。皇室以及贵族对音乐的需求,促使许多巴洛克音乐家开拓出很多新的音乐表现形式,歌剧的兴起(并不是起源,歌剧的起源要追述到更久之前)便是最为突出的一点。虽然巴洛克时期的歌剧曾被一些专家批评为“矫揉造作”,但却是此后歌剧发展的一个基础。声乐领域的其他表现形式还有神剧、经文歌、清唱剧、受难曲和弥撒曲等,这些都是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由此可见在巴洛克时期,宗教音乐在西洋音乐中依然占有很大的分量。巴洛克时期的器乐曲发展很迅速,出现了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管弦乐组曲、各种舞曲、前奏曲、幻想曲、托卡塔、赋格和奏鸣曲等诸多表现形式。其中很大一部分通过发展、演变,从而成为了后来更为成熟的形式。

我们的文章将要为大家着重介绍的将是其中大家较为熟悉的三人——维瓦尔蒂、J.S.巴赫以及亨德尔。他们属于同一时期的伟大音乐家,维瓦尔蒂最年长,出生于1678年;而巴赫与亨德尔都出生在1685年。维瓦尔蒂的名字与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紧密联系在一起,这部作品应该是最通俗的巴洛克音乐,甚至堪称流传最广泛的古典曲目。虽然其贡献远不如后面二人来的大,但知名度却非常之高,他所作的协奏曲也具有一定的品质。巴赫被誉为“音乐之父”,他的功绩自然非同一般,作品之多、水平之高也是亘古罕见的。亨德尔则具有天才的旋律大师,从他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愉悦、优雅,他的协奏曲作品、歌剧、神剧都是巴洛克时期最为宝贵的音乐财富。这些大师以及有关的作品我们会在后面详细撰文介绍。

最后简要谈谈巴洛克音乐的演奏。对当今的指挥与乐团而言,演绎巴洛克音乐有两种主要的方法。其一是采用现代乐器演奏,但是缩小乐团规模,以符合巴洛克作品的特定需要。其二则是采用古乐器或者仿古乐器演奏,甚至成立专门的小编制巴洛克乐团或者古乐团。两种方法相比,显然后一种演绎更能贴近巴洛克音乐的本质。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曾经有专业乐评人说过——乐手手中的乐器是次要的,关键是他们对音乐的领悟与表现力,现代乐器同样能够体现出古乐的精妙、感人之处。当今巴洛克音乐演奏方面的好手包括:加迪纳与他的英国巴洛克独奏家乐团、哈农库特与他的维也纳爱乐协会古乐团以及马里纳与他的圣马丁室内乐团,他们都是当代乐坛巴洛克音乐最为权威的诠释者。所以购买由这三位名家指挥的巴洛克作品录音是相当安全的。

好了,在和大家一起仔细倾听诸多巴洛克音乐名作之前,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起一个引导、铺垫的作用。后面的章节,我们会向大家详细介绍维瓦尔蒂、J.S.巴赫以及亨德尔三人的一些比较容易普及的作品。在此之前,大家可以先去听一下我们同期为您奉献的一张非常好的巴洛克音乐精粹集锦——RR公司出品的,感受一下巴洛克音乐的风韵。

一个一个听,不要一下子就想听完.这是需要时间熏陶的.可以找世界名曲来听.

什么问题???


迷上了古典音乐,该怎么入门去听懂一首音乐?
西方古典音乐是一个体系。而你现在处于一个盲人摸象的阶段。摸到了一些东西,但是不知道具体在什么位置。听的都是一些孤立的乐曲,没有将它们和完整的一首作品联系起来,也没有和整个西方古典音乐的背景联系起来。首先,你可以从现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出发,由点及面。比如说,你听了柴可夫斯基的花之圆...

请教一下:什么是古典音乐?我们对古典音乐该如何去欣赏它的艺术风格呢...
古典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从小欣赏一些古典音乐,可扩大孩子的音乐眼界,有助于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那么,怎样引导孩子欣赏古典音乐呢?1.为欣赏古典音乐打下基础。古典音乐比较深奥、难懂,所以平时更要注意丰富孩子这方面的知识。成人可多给孩子讲一些古代的故事,看一些古代的图片,听一些古典乐器...

关于古典音乐入门
总之按照这张专辑的顺序来欣赏,对于西方严肃音乐经历的时期会有一个大体上的认识,属于比较“科学”的入门方法。然后可以集中欣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作品绝对是古典入门的最佳选择,浅显易懂、极致体现了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浪漫主义时期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标题性,施特劳斯家族属浪漫主义...

请问有哪些比较系统的科普型的古典音乐教学?
歌曲《爱情的喜悦》歌曲不仅有了规整的分节,它还是一个美妙的回旋曲式,展现了浪漫曲作为当时的一种流行性强的歌曲的成熟,他们通常都是琅琅上口的,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股深受意大利歌曲风格影响的气息,美而健壮。

音乐生【每日音乐知识】之古典时期?
1.古典主义时期在德国柏林形成的一个乐派。 2.代表人物是C.P.E.巴赫。 3.艺术成就: 音乐风格:较为保守。 结构上:交响曲多为三个乐章。 创作上:强调交响乐中的情感表达,比起曼海姆乐派的音乐情感上更加细腻。 成就:奠定了近代奏鸣曲的基础。 维也纳乐派: 1.古典主义时期活跃于维也纳的一批德奥作曲家。 2.代表...

以古典乐派为内容,为教学设计相关的问题与教学的方法。(提纲式的教学案...
课时:一课时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l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欧洲音乐的发展历史2.认真聆听西方音乐3.理解,感受,比较不同时期音乐的美。l 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从音乐的基本要素着手,每首作品都围绕其展开教学。l 过程与方法:比较欣赏这2个时期的音乐风格。能够随...

谈谈古典主义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2.高度,和声的发展越来越丰富,不知是音乐成就了贝多芬,还是贝多芬成就了音乐,贝多芬时期的和声运用以及配器手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所以古典乐派的音乐,就音乐的专业性来看,是发展到一个不可超越的高度的。如贝多芬第九交响《合唱》,是第一个把合唱加入到交响的作曲家。巴洛克时期有吗?浪漫乐派时期有吗? 3.广...

教你怎样欣赏古典音乐
这就是无标题交响乐的一个长处。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09-04-05 怎样欣赏古典音乐 124 2013-11-14 如何欣赏古典音乐 17 2018-06-14 你们如何学习欣赏古典音乐 2006-12-20 怎样欣赏古典音乐? 66 2017-05-12 如何去欣赏古典音乐的...

什么是古典音乐?
什么是古典音乐 在万人瞩目的音乐厅,既能欣赏107人演奏的交响乐,又能倾听到极其通俗风趣的音乐讲授,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美国和加拿大的青少年都在音乐大师伯恩斯坦的讲授中,获得了对音乐的认知能力。以下是伯恩斯坦讲授的一个章节——《什么是古典音乐》 用什么字眼来概括古典音乐? 用什么字眼来代替古典音乐的“...

想学习一下古典音乐,有什么推荐的,现在在听贝多芬的交响乐,最好在推荐...
这并非我要同你在信上一轮的问题。但我倒想写一本书。一本音乐入门。书中用例子说明问题。不用自己的名字发表。这一点几乎是用不着说的。 译读札记(编者的话):他无意之中透露的这个打算终于没能实现,他并未动笔写。真乃人类文化一个绝大的损失,令人遗憾无穷。 音乐也忘了自己了 ——1781...

武威市13440513534: 如何欣赏古典音乐 -
潜陆萘扑: 原发布者:黄金眼GPS音乐欣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需要听更多更好的音乐,但是,如何去欣赏音乐,这个问题仍然是当前一个紧迫而又现实的问题.音乐是一种声音和时间的艺术,是通过有...

武威市13440513534: 请大师帮忙回答一下,如何去欣赏古典音乐.……在听古典音乐时,我总感到听不太明白,但又感到很好听…… -
潜陆萘扑: 你有没有想过,到底什么叫“明白”?我给你说一句话,你可以知道我想表达什么,这叫做“明白”,比如我说“树”你立即知道我说的是你家门口长的那种生物,头上是绿色的,不会动.这种“明白”的前提是语言,语言是用来指代事物的,...

武威市13440513534: 古典音乐如何欣赏? -
潜陆萘扑: 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又是一个不能马上说明白的问题,但是总的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准备:1、了解一点音乐常识、2、了解一点乐曲常识、 3、了解一点音乐家的知识 二、听: 1、先从听标题音乐入手、2、从经典入手. ...

武威市13440513534: 怎样欣赏古典音乐 -
潜陆萘扑: 很多人认为古典音乐属于高雅艺术,比较难听懂.有些人尝试去了解作品的内容,可以到实际中就用不上,我从事音乐工作很多年.从现在的角度上看,当年在音乐学院上学时,即使学了音乐理论、作曲、音乐欣赏等基础学科,也是没有真正听...

武威市13440513534: 如何欣赏古典音乐?需要了解什么? -
潜陆萘扑: 欣赏欧洲古典音乐最高层次是理智的欣赏,也就是说不仅体验、理解音乐的情感,还能对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民族特征、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等作出分析和评价.要想达到这个层次,我们必须了解欣赏欧洲古典音乐的三元素,即...

武威市13440513534: 西方古典音乐欣赏的困惑. -
潜陆萘扑: 请先看看你提出的几个关键词:旋律,节奏,和声,复调,织体,调式. 古典音乐是所有艺术中创作过程最为复杂的(构思-起草-创作-修改-二次创作-再修改;最后两步甚至可以无限循环),是时间的艺术,比较抽象;另外,欣赏周期也较长(...

武威市13440513534: 怎样欣赏古典音乐以及欣赏古典音乐的好处! -
潜陆萘扑: 1、欣赏古典音乐不妨从我们耳熟能详的古典音乐小品开始,例如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致爱丽丝、拉德斯基进行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军队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等等等等,循序渐进地培养对古典音乐的兴趣,相信你会慢慢地喜欢上...

武威市13440513534: 欣赏古典音乐应具备哪些知识? -
潜陆萘扑: 首先,为了自觉的接受器乐的熏陶,不要沉溺于流行音乐这类简单庸俗的东西,多欣赏古典音乐,多听,多领悟,学会鉴赏,学会聆听,学会斟酌.有机会去听几次著名乐团的演唱会.或者在元旦时听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交响曲,中国爱乐乐团的...

武威市13440513534: 请问该怎么样去欣赏古典音乐呢?
潜陆萘扑: 我个人认为古典音乐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灵魂,所谓的音律和章节什么的,都不能成为倾听它的障碍,有句话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我觉得古典音乐,尤其是中国古典音乐,它更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更能触动你的心声,我们要欣赏它就应该用...

武威市13440513534: 请教一下:什么是古典音乐?我们对古典音乐该如何去欣赏它的艺术风格呢? -
潜陆萘扑: 古典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从小欣赏一些古典音乐,可扩大孩子的音乐眼界,有助于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那么,怎样引导孩子欣赏古典音乐呢? 1.为欣赏古典音乐打下基础.古典音乐比较深奥、难懂,所以平时更要注意丰富孩子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