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白话文和新文化运动的白话文的具体区别

作者&投稿:巨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清时期不就有白话文了吗(西游记等)?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时还需要推广,还称之为新文化运动?~

明清时期的还叫古白话,可以说还不是很完善。小说当时就不是主流文学,写给普通百姓看的,所以用的是偏日常的用语,而不是文言文。但是这并不是主流。
下面这段话来自百度百科——
 “白话”是指“汉语书面语的一种。它是唐宋以来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起初只用于通俗文学作品,如唐代的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小说等,及宋元以后的部分学术著作和官方文书。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才在全社会上普遍应用的。


其实你百度一下白话文就能看到发展历程了

1.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2.白话文又称语体文、俗语,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它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说的。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


白话文相对于文言文,即用白话写成的文章,也称语体文。那么白话文也就比口语更加书面化。
古代的正统文体是文言文。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视秦汉经典著作为范式,并随封建主流意识形态的不断强化而形成的一种书面文体。古代在东汉以前,使用竹简、丝帛等作为文书载体,必然要求文字简洁。 东汉发明了造纸,随着工艺的改善,加上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后,这些都为白话文体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白话文是指“汉语书面语”的一种。它是唐宋以来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起初只用于通俗文学作品,如唐代的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小说等,及宋元以后的部分学术著作和官方文书。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才在全社会上普遍应用的。
在古代,文言文形式规范,并且用词用字较为统一。而由于方言的差异,白话文在各地差别较大,因此交流呈现出地域差异的特性。
吴语白话文(上海话)
汉语主要白话文主要有四种,他们分别是官话白话文(京白)、吴语白话文(苏白,如右图)、粤语白话文(广白)以及韵白(明代官话——中州韵白话文)。除了以下四种,还有很多白话。未能识别属于何种方言大类的,统称为“土白”。我们生活中所常说的白话文,是指官话白话文。

白话文(又称语体文),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白话文在古代也有一段很漫长的历史,在宋代己有话本,明清两代也有部分白话小说,如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不过为古白话,而且白话文作品在古代文坛上只占少数,文言文在当时仍然是主流。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代了文言文,成为写作的主流,使文言文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一般地,我们认为从北宋到清末是“白话文”潜伏、蓄势、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作品有宋元的话本、明代的话本和拟话本、明清的小说如《水浒
浒传》、《金瓶梅》等等。
晚清白话文运动开启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先声,但其性质是不同于“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它仍属古代白话文的范畴。“晚清的白话文和现在的白话文不同,那不是白话文学,只是因为想要变法,要使一般国民都认些字,看报纸,对国家政治都可明了一点,所以认为用白话文写文章可得到较大的效力。
现在白话文是‘话怎么说便怎么写’。那时候却是由八股翻白话…

“白话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语体范畴,是不同于用“白话”写文章的文学现象,其最终取代文言文成为主要的书面表达方式,是“五四”的白话文运动。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倡导“活文学”,是整个白话文运动的滥觞。

白话文(又称语体文),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白话文在古代也有一段很漫长的历史,在宋代己有话本,明清两代也有部分白话小说,如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不过为古白话,而且白话文作品在古代文坛上只占少数,文言文在当时仍然是主流。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代了文言文,成为写作的主流,使文言文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明清的白话文,就是比鲁迅写的还恶心地

狂人日记,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作,被看作当代白话文的始祖
(既然是始祖,当然也很恶心,不能和现代的比)


新文化运动反对文言文
2. 既然在新文化运动的时候提出白话文,反对文言文,这是在进步,为什 白话文与文言文本身就存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古代,人们口头交流也并非以文言文进行的,现在我们学习的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记录语言。无论是了解过去的历史还是传承古代文明,要弄清古人留给我们的丰富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古代...

古人都讲文言文,那白话文是什么时候成为主流的?
古人都讲文言文,白话文在唐宋时期就已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候才成为主流的。古人也不是都讲文言文,很早就开始讲白话。古人也曾之乎者也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文言文。古代人不把自己的话叫文言文,后来为了区分于白话文才出现这个说法。古代语言也有所区分,一种是专门写文章用的语言,注重典故、...

明清白话小说与民国白话小说区别?
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白话的相对性。明清的白话小说,是相对于言辞优美的文言的白话,但是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依然是偏文言的。比如四大名著,都是当时的白话小说,但在我们现在看,还是古文。而民国时的白话,则主要是新文化运动后的白话文了,更偏向我们现在的文字。举例说明,水浒传著名桥段武松打虎:“...

清朝小说用白话文,比如《红楼梦》,为什么明朝时候还用的是文言文形式...
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及应用,给文字书写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人们不再考虑书写的问题,也就是说记录语言不再苛求像文言文那样简洁。所以在宋元时期的话本,文书多用白话文书写,有的小说也用白话文书写。从宋到清很多东西还是用文言书写,这只是习惯问题。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大力提倡白话文。...

为什么白话文全面取代了文言文?
去年高考一篇:赤兔马之死,以文言文仿[三国志]博得满分。而社会与论赞赏有之,贬斥有之。贬斥者言:都什么年代了,还提倡文言文,“五四新文化运动”不是白搞了么?又在走回头路了。是不是进入现在文言文就不应该存在了?文言文只可供学者研究之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答的白话文到底起了...

白话文是古来有之还是新文化运动创造
古来有之___白话文是指“汉语书面语”的一种,它和古代正统的古文文体——文言文相对立。A.白话文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年间。B维新运动时期,清末还出现了一批白话文报纸..C胡适陈独秀钱玄同等提出《国语统一进行方法》的议案。1920年4月,(民国)教育部又发一个通告,明令国民学校除一二年级国文科...

白话文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白话文运动先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发动,进而在“思想革命”中发展,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运动的提倡者主要是胡適(1891~1962)、陈独秀(1880~1942)、钱玄同(1887~1939)、鲁迅(1881~1936)等。他们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以北京大学进步师生为主力,同形形色色的文言维护者开展论战,赢得了白话文的...

我国在清朝末年兴起了白话文活动是对的还是错误
1. 正确的是,白话文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被称为“古白话文”。2. 与今天使用的白话文相比,古代的白话文有所不同。3. 现代白话文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4. 在过去的白话文基础上,现代白话文借鉴了外语的标点符号和语法等元素。5.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汉语是没有标点的,现代白话文...

为什么用了几千年的文言文会突然变成了白话文?
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白话文逐渐代替了文言文。首先提出白话文的是我大哥"胡适"(我也姓胡,好光荣).他还尝试作白话诗.因为陈老(陈独秀)率先举起"民主科学"的大旗,随后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积极响应,新文化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而白话问通俗易懂,容易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和理解,这样更便于民主和科学思想的...

文言文是怎么演变成现在的白话的?什么时间变的?是清朝灭亡以后还是之 ...
其实以前的口语应用的就是白话文,但是书面语用文言文 在元明清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半白话的小说,比如《红楼梦》等四大名著 清朝末年书面语基本上以半白话为主 1915年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先驱是胡适和鲁迅,分别发表《尝试集》《狂人日记》从此以后文言文和半白话文逐渐淡出人们日常用语的视线 —...

通化县19821624653: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的意义 -
才琛五加: 1. 古文之雅让其停留在上层知识分子之间,不为普通民众所掌握.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文化的大众化,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 2.古文是旧思想旧思维的载体,很难想象满口之乎者也之人能完全革新自己的思想.因此反古文而推崇白话文不仅是语言上的重建更是思维方式的革新.

通化县19821624653: 明清时期的小说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 -
才琛五加: 清朝时期的小说还是文言文的,白话文是到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才有的

通化县19821624653: 白话文的发展形成 -
才琛五加: 白话的雏形是在晚唐五代,(从诗词中可以看出)后来宋代北方为游牧民族所统治,部分北方汉语的入声消失(现在除了普通话很多北方汉语也有入声),然后元朝,白话文出现了,(可以参考当时的元曲),然后白话文就定型了,一直到现在....

通化县19821624653: 明清时期的小说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 -
才琛五加:[答案] 清朝时期的小说还是文言文的,白话文是到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才有的

通化县19821624653: 什么是白话文? -
才琛五加: “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

通化县19821624653: 白话文有哪些特征?
才琛五加: 白话文又称“语体文”,是古代书面语言的一种,白话文之“白”,是与文言文之“文”相对应而言的,意为不加修饰,是对日常口头语言的照直记录.当然,语言从口头到书面总是有所变化的,只是白话文与口头语言基本上是一致的,不会差异到可能发生理解困难的那种程度.白话文并非是近代才出现的,而是自古有之,只是在古代,作为正宗书面语言的是文言文,白话文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历代的白话文基本是在通俗文学作品中使用,如汉魏乐府民歌、唐代变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等.明清时期,虽然白话长篇小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这一历史阶段代表性的文学体裁,但是占据正统地位的仍然是以文言文创作的诗文,白话文真正占据主流地位,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通化县19821624653: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的意义如题 -
才琛五加:[答案]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通化县19821624653: 什麽是(白话文)??
才琛五加:白话文(又称语体文),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白话文在古代也有一段很漫长的历史,在宋代己有话本,明清两代也有部分白话小说,如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不过为古白话,而且白话文作品在古代文坛上只占少数,文言文在当时仍然是主流.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代了文言文,成为写作的主流,使文言文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白话文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说的.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 《狂人日记》是中国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和合本《圣经》则是第一部白话文翻译著作.

通化县19821624653: 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现象与哪个运动提倡分不开 -
才琛五加:[答案]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