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一下《管庄子刺虎》【急】

作者&投稿:班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管庄子刺虎》》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
原文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译文
有两只因为争吃一个人而打斗的老虎,管庄想要刺死它们。管与阻止他说:“老虎,是凶暴的动物;人,是(它们)美味的食物。现在两只老虎因争吃人而互相争斗,小的一定会死,大的一定会受伤。你等这两只老虎死的死、伤的伤,后再刺死它们,一次就同时杀死两只老虎.不用费一点儿力气,就一下子获得杀死两只老虎的名声!”[1]
出处
选自《战国策
秦策二》
注释
[1]
刺:刺杀。
[2]
争:争抢。
[3]
斗:争斗,搏斗。
[4]
管庄子;人名。同下文管与也是人名。
[5]
止:阻止,制止。
[6]
戾:凶暴。
[7]
虫:老虎(古代)。
[8]
甘:美。
[9]今:此时
[10]
待:等待。
[11]
兼:同时具有。
[12]
劳:辛劳。
[13]
名:名声。
[14]
举:举动
[15]而:因而;而:却
[16]之:他们;之:它们
道理
做事情要善于分析矛盾,把握时机,可以事半功倍,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坐山观虎斗。
启示
要取得胜利,不能光凭勇敢,而要运用智慧。善于运用智慧的人,可以用小的代价,取得大的收获。

原文
   庄子刺虎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 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译文
  有两只因为争吃一个人而打斗的老虎,管庄想要刺死它们。管与阻止他说:“老虎,是凶暴的动物;人,是它们(指老虎)的美食。现在两只老虎因争吃人而互相争斗,小的一定会死,大的一定会受伤。你等这两只老虎受伤后再刺死它们,一次动作就同时杀死两只老虎.不用费杀死一只老虎的力气,就一下子获得杀死两只老虎的名声!”

一、译文

有两只老虎因抢着吃一人而搏斗,管庄子要去刺杀它们,管与制止他说:“老虎是一种贪婪残暴的动物,人是它最可口的食物。现在两只虎因争一人而搏斗,弱小的老虎一定会死掉,强大的老虎必定要负伤。

你只需等待时机去刺杀负伤的老虎,那可是一举获得两只老虎。没有付出刺杀一只老虎的劳力,却有刺死两只老虎的美名。”

二、原文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存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三、出处

选自《战国策》

四、作者简介

《战国策》用于编辑战国策的原文章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罗根泽疑出于蒯通。这些文章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

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东周后期时诸国混战,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而该时期亦因此被史家称为战国时代。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二、作品赏析

《战国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富于文采。虽然书中所记史实和说辞不可尽信,但其仍是研究战国社会的重要史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庄子刺虎



有两只老虎因为争食一个人而相斗,
管庄子想要刺死它们。管与止住他说:
“老虎,
是凶猛暴戾的动物;
人,
是甘美的食物。
让两只老虎因争吃人而互相争斗,小的一定会死,大的一定会受伤。
你等这两只老虎受伤后再刺杀他们,
就能一下子杀死两只老虎了。
不用费杀死一只老虎的力气,
就赢得一下子杀死两只老虎的名声。”

止:阻止,制止。
之:代指伤虎。
而:表转折,可译为‘却’。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有两只老虎因为争食一个人而相斗
人者,甘饵也:人,是甘美的食物

寓意:要取得胜利,不能光凭勇敢,而要运用智慧。善于运用智慧的人,可以用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收获。

一、译文

有两只老虎因抢着吃一人而搏斗,管庄子要去刺杀它们,管与制止他说:“老虎是一种贪婪残暴的动物,人是它最可口的食物。现在两只虎因争一人而搏斗,弱小的老虎一定会死掉,强大的老虎必定要负伤。你只需等待时机去刺杀负伤的老虎,那可是一举获得两只老虎。没有付出刺杀一只老虎的劳力,却有刺死两只老虎的美名。”

二、原文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存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三、出处

选自《战国策》

四、作者简介

《战国策》用于编辑战国策的原文章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罗根泽疑出于蒯通。这些文章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

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东周后期时诸国混战,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而该时期亦因此被史家称为战国时代。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二、作品赏析

《战国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富于文采。虽然书中所记史实和说辞不可尽信,但其仍是研究战国社会的重要史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庄子刺虎



一、译文
有两只老虎因抢着吃一人而搏斗,管庄子要去刺杀它们,管与制止他说:“老虎是一种贪婪残暴的动物,人是它最可口的食物。现在两只虎因争一人而搏斗,弱小的老虎一定会死掉,强大的老虎必定要负伤。
你只需等待时机去刺杀负伤的老虎,那可是一举获得两只老虎。没有付出刺杀一只老虎的劳力,却有刺死两只老虎的美名。”
二、原文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存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三、出处
选自《战国策》
四、作者简介
《战国策》用于编辑战国策的原文章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罗根泽疑出于蒯通。这些文章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
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东周后期时诸国混战,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而该时期亦因此被史家称为战国时代。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二、作品赏析
《战国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富于文采。虽然书中所记史实和说辞不可尽信,但其仍是研究战国社会的重要史料。

两只老虎想吃同一个人而相互争斗了起来,(这时)管庄子准备击杀这两只老虎。管与制止了他,说:老虎是暴戾的动物,人呢,是(它的)香甜的饵食。两只老虎因为争人而相斗,小虎死定了,大虎肯定受伤,你等到两字老虎受伤之后再动手,则是一次就杀死两只老虎。没有用到击杀一只老虎的力气,而有杀死两只老虎的名誉。

制止
代词 指老虎

两只老虎想吃同一个人而相互争斗了起来
人呢,是(它的)香甜的饵食

故事的道理: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思。指看清形势,以最小的投入得以最大的利益。


【古文】翻译一下《管庄子刺虎》【急】
一、译文 有两只老虎因抢着吃一人而搏斗,管庄子要去刺杀它们,管与制止他说:“老虎是一种贪婪残暴的动物,人是它最可口的食物。现在两只虎因争一人而搏斗,弱小的老虎一定会死掉,强大的老虎必定要负伤。你只需等待时机去刺杀负伤的老虎,那可是一举获得两只老虎。没有付出刺杀一只老虎的劳力,却有刺...

文言文管庄子刺虎翻译
2. 【古文】翻译一下《管庄子刺虎》【急】 一、译文 有两只老虎因抢着吃一人而搏斗,管庄子要去刺杀它们,管与制止他说:“老虎是一种贪婪残暴的动物,人是它最可口的食物。现在两只虎因争一人而搏斗,弱小的老虎一定会死掉,强大的老虎必定要负伤。你只需等待时机去刺杀负伤的老虎,那可是一举获...

管仲列传原文及翻译管仲列传古文内容
1、《管晏列传》 【作者】司马迁【朝代】汉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

【古文翻译】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_百度...
(本文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写管仲的三个段落。第一段总叙管仲的经历特点,“鲍叔知其贤”的一个“知”字,是全文的文眼,总写管仲为人所知。第二段写管仲的感受,连用五个“知”字来突出鲍叔对管仲了解之深,最后用“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来概括前文的五个“知”,也是对第一段“鲍叔知其贤”的最...

管宁华钦分席割坐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管林割席》的翻译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欲废书出观.宁分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

古文翻译
管仲之器小哉!——管仲乃“圣人之师”器量焉能狭小?《论语·八佾》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现翻译论语的有关学者大部分都...

关于《管子》的古文翻译
道畜民和,德养民合,人民有了道德畜养,便不能伤害,便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管子从兵法的角度来论述,因此“畜之以道则民和”可以理解为照事物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来管理和辅助人民就可以使得民众和平共处。。“养之以德则民合”可以理解为:只要有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并遵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和...

管夷吾吾者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翻译 齐桓公从莒国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后),就任命鲍叔牙当太宰,(鲍叔牙)谢绝说:“我,是国君的一个平庸的臣子,您给予我恩惠,不叫我挨冻受饿,就是国君对臣子的恩赐了。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大概就只有管夷吾了。我比不上管夷吾的地方有五点:宽厚仁慈,使人民...

管庄子刺虎古文翻译
管庄子刺虎古文翻译。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有两只因为争吃一个人而打斗的老虎,管庄想要刺死它们。管与阻止他说:“...

求古文《管子·小匡》中的《见异思迁》原文的翻译!20分!
以待时而耕,耕得深,种得均,盖土又快。在降雨之前就除草松土,以等待时雨。时雨—‘来,就带上各种农具,早晚在地里从事农活,脱下常服,以就功役,分别苗的好坏,排好苗的疏密。他们头戴草笠,身披蓑衣,一身泥水,暴露发肤,竭尽其四肢之力,而积极在地里劳动。他们从小时就习惯了,...

雨湖区17020616563: 【古文】翻译一下《管庄子刺虎》【急】 -
戢若都可: 有两只老虎因为争食一个人而相斗, 管庄子想要刺死它们.管与止住他说: “老虎, 是凶猛暴戾的动物; 人, 是甘美的食物. 让两只老虎因争吃人而互相争斗,小的一定会死,大的一定会受伤. 你等这两只老虎受伤后再刺杀他们, 就能一下子杀死两只老虎了. 不用费杀死一只老虎的力气, 就赢得一下子杀死两只老虎的名声.” 止:阻止,制止. 之:代指伤虎. 而:表转折,可译为'却'.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有两只老虎因为争食一个人而相斗 人者,甘饵也:人,是甘美的食物 寓意:要取得胜利,不能光凭勇敢,而要运用智慧.善于运用智慧的人,可以用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收获.

雨湖区17020616563: 管庄子刺虎翻译 -
戢若都可:[答案] 原文 庄子刺虎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 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译文 有两只因为争吃一个人而打斗的老...

雨湖区17020616563: 文言文《庄子刺虎》的翻译 -
戢若都可:[答案] 卞庄子想要去刺杀老虎,旅店里的仆人制止他,说:“两只老虎正在吃一头牛,吃得有滋味后必定会争斗,那么打斗的结果是大虎受伤,小虎死亡,你再朝着受伤的老虎刺去,一个举动(就)一定能收到杀死2只老虎的名声.”卞庄子认为仆人的话是...

雨湖区17020616563: 谁有管庄刺虎文言文翻译 -
戢若都可: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④,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有两只老虎因抢着吃一人而搏斗,卞庄子要去刺杀它们,管与制止他说:“老虎是一种贪婪残暴的动物,人是它最美好的食物.现在两只虎因争一人而搏斗,小老虎一定会死掉,大老虎必定要负伤.你只需等待时机去刺杀负伤的老虎,那可是一举而能获得两只老虎的了.没有付出刺杀一只老虎的劳力,却有刺死两只老虎的美名.”

雨湖区17020616563: 管庄子刺虎古文翻译 -
戢若都可: 管庄子刺虎古文翻译【原文】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存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译文】有两只老虎因抢着吃一人而搏斗,管庄子要去刺杀它们,管与制止他说:“老虎是一种贪婪残暴的动物,人是它最可口的食物.现在两只虎因争一人而搏斗,弱小的老虎一定会死掉,强大的老虎必定要负伤.你只需等待时机去刺杀负伤的老虎,那可是一举获得两只老虎.没有付出刺杀一只老虎的劳力,却有刺死两只老虎的美名.”

雨湖区17020616563: 文言文管庄子刺虎的意思是什么呀? -
戢若都可: 卞庄子:一作管庄子,传说为鲁国勇士 庄子正要刺杀猛虎,旅馆有个童仆阻止他,说:“两只虎正在吃牛,等他们吃出滋味来的时候一定会争夺,一争夺就会打起来,一打起来,那么大的就会受伤,小的就会死亡,追逐受伤的老虎而刺杀它,这一来必然获得刺杀双虎的名声.”卞庄子认为他说得对,站在旁边等待它们.不久,两只老虎果然打了起来.结果大的受了伤,小的死了,庄子追赶上受伤的老虎而杀死了它,这一来果然获得了杀死双虎的功劳. 利用矛盾,方能互解敌人. 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往往能做到事半功倍;我们不论做何事,都要做到客观冷静,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

雨湖区17020616563: 南桔北枳,官庄子刺虎的译文 -
戢若都可: 管庄子刺虎 原文: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令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译文:有两只老虎因为...

雨湖区17020616563: 卞庄子刺虎翻译 急急急急急 -
戢若都可: 卞庄子刺虎 【原文】 卞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 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 之.有倾,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两...

雨湖区17020616563: 管庄子刺虎 阅读原文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 -
戢若都可:[答案] 止:阻止,制止兼:都而: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有两只老虎因为争食一个人而相斗.人,是甘美的食物.一举两得《鱼我所欲也》:舍生取义《嗟!来食》:嗟来之食《公输》:墨守陈规《桃花源记》:怡然自乐狐假虎威 鹬蚌...

雨湖区17020616563: 文言文翻译...
戢若都可: 有两只因为争吃一个人而打斗的老虎,管庄子想要刺死它们.管于阻止他说:“老虎,是凶猛暴戾的动物;人,是它们(指老虎)的美食.现在两只老虎因争吃人而互相争斗,小的一定会死,大的一定会受伤.你等这两只老虎受伤后再刺死它们,一次行动就同时杀死两只老虎.不用费杀死一只老虎的力气,就一下子获得杀死两只老虎的名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