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全文及译文读解

作者&投稿:褒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子路曾皙原文及翻译注解朗读
译文: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日说:‘不了解我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 那么打算怎么做呢?”原文: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译文:子路急遽而不加...

2010第九届古诗文阅读大赛 初中古诗词60篇部分的翻译和赏析
文侯曰:“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 ? ” 对曰:“国其有淫民乎 ! 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琴钟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以乱乡曲之教。如此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 【参考译文】 魏文侯问李克:“...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全文白话译文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的是你的佩带,...

朱子家训全文及译文拼音详解
《朱熹朱子家训》: 《朱熹朱子家训》是由南宋朱熹所作的文章,是朱熹对自己家庭成员的训诫之词。 《朱子家训》全文仅有300余字,言简意赅,意味深远。该文章强调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应该承担的主要义务和责任,深刻阐释了修身齐家的道理。通篇文句对仗工整,言辞流畅清晰,极富感染力。由于其文本的普世价值,公布后迅速...

杨氏之子阅读题及答案
原文及译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

小学经常考的文言文阅读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 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2.常羊学射 【原文】 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

登徒子·好色赋(修身赋全文译文)
下面是我分享的文言文《登徒子好色赋》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登徒子好色赋》原文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

《韩非子·喻老》译文
【读解】 以诡辩对诡辩,以极端对极端。这是孟子在这里所采用论辩方法。 任国人采取诡辩的方式,把食与色的问题推到极端的地步来和礼的细节相比较,提出哪个重要的问题,企图迫使孟子的学生屋庐子回答食、色比礼更重要。屋庐子当然不会这样回答,但由于他落入了对方的圈套而不能够跳出来,所以就只好语塞而求助 于老...

《箕子碑》注释及译文
继在后儒。”题解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集团,实行政治革新而获罪,被贬滴到荒远的边郡为官,它的遭遇与古代贤者箕子的遭遇是有类似之处的。因此,这篇碑文是以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磊的,是借赞美箕子来寄托自己的信念和抱负的。所以文章虽以议论为主,但行文中却蕴含着深厚的感情和无限的感慨。

《论语·述而》的全文及翻译
【译文】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原文】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译文】 孔子有时讲 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原文】 叶公问 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

漫胜14753808970问: 《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 -
平和县济得回答:[答案]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鱼我所欲也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

漫胜14753808970问: 孟子《得天下之道》全文及翻译 -
平和县济得回答:[答案] 《孟子论得天下》 原文: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也.故为渊驱鱼者,獭...

漫胜14753808970问: 先秦诸子选读《孟子》翻译 -
平和县济得回答:[答案]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1.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真是够尽心的了.河内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一部分)百姓迁移到河... 但是邻国的人口并不减少,而我们魏国的人口并不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

漫胜14753808970问: 谁有《孟子》全文及翻译还要有读解,注意是全文,不要不全的! -
平和县济得回答:[答案] 这本书 译注的还是很给力的.我现在看孟子 主要是傅佩荣的书.也挺不错的.

漫胜14753808970问: 翻译文言文 - 文言文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的 全文翻译和字典解释~
平和县济得回答: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

漫胜14753808970问: 孟子知天下之广居原文及译文 -
平和县济得回答: 原文: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处:《孟子》 作者:孟子 创作年代:先秦 翻译: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

漫胜14753808970问: 《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 -
平和县济得回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

漫胜14753808970问: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翻译 -
平和县济得回答: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

漫胜14753808970问: 《孟子. 离娄上》部分 翻译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实得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 -
平和县济得回答:[答案] 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