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的精髓

作者&投稿:漳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德经的精髓是什么~

道德经的精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本无名,字之曰道。道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不因人而改变。
而道德经全本其他的都是以道的存在而做出道的规律的存在。顺应道的规律,老子以生死、阴阳、盛衰、强弱、刚柔……等来解释和认识道的平衡。故而 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主要论述了修身、养生、用兵、治国四方面的道理。本文对这四个方面的精髓进行简练地分析总结。

1,修身

老子《道德经》讲:“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很注重身心的清静。

老子还讲过,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内外两除”。外面要除去对名利的追求,内心除去对知识的追求。做到毫无追求,身心象婴儿那样的纯净,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2,养生

老子《道德经》认为,养生最好的方法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也就是说,过着朴素的生活,很少追求名利,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低层次的养生观念认为,人吃的营养越多越好,运动越多越好。结果反而损害了健康。追求大名利目标的人,会有这种观念。

中等层次的养生观念认为。应该适当吃营养食品,适当地运动。追求中等名利目标的人会有这种观念。

老子的养生思想认为,过着朴素的生活,不追求名利的不争之人,能把养生做得最好。这是对养生最高层次的认识,也是最彻底的认识。

3,用兵

老子《道德经》讲: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与。是谓不争之德”。意思是说,最善于作战的将军,并不以武力威胁别人;最善于作战的战士,从来不发怒;最善于取胜的人,从来不与别人交手。别人看到他,就已经知道不是对手。上述这些人都是以不争之德取胜别人。

也就是说,不与别人争夺名利地位的人,是最善于作战的,是最善于领兵打仗的,是最善于取胜的。

4,治国

老子《道德经》讲:“为无为,则无不治”。就是说,如果君主能像“道”那样毫不显露自己的作为(也就是“无为”),国家将会无所不治。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原始最初的物质。它飘飘缈缈,是不可见的,是它演化出了宇宙万物。由于“道”毫不彰显自己,所以虽然它养育出宇宙万物,却很少有人知道它。

老子把像“道”这样毫不显露自己作为的做法,称为“无为”。

“道”毫不显露自己的作为,却演化出了宇宙万物。由此可以看出,不显露自己的作为,是最大的作为,可以无所不为。这就是老子《道德经》讲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之所以不显露自己,是因为它不贪图名声和地位。如果君主能像“道”那样不贪图名利地位,国家将会非常兴盛,无所不治。这就是《道德经》说的君主“为无为则无不治”。


把老子对修身、养生、用兵、治国的方法进行总结,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追求名利地位的不争之人,可以把修身、养生、用兵、治国做到最好。不争夺名利地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要想达到这个人生的最高境界,需要对人生和社会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自己的人生目标都完全实现以后,才能不再争夺名利地位,达到不争的人生境界。

的道德经主要讲的就是顺应自然。
第一,《道德经》认为,世界的本原、宇宙的规律是“道”,道也可以说成是“无”。

道生成一切事物,是一切事物的本体。具体的事物有种种具体的属性,如有白有黑,有高有下,有大有小,但是道不能有具体的属性。

因为具体的属性是相对立的,如果道有大这种属性,就不能生成小的事物,如果道有白这种属性,就不能生成黑的事物。

所以道没有任何具体的属性,老子形容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只能是恍恍惚惚的一片混沌。

所以道可以称之为“无”,魏晋时期的天才哲学家王弼在注解《道德经》时,提出了以无为本的思想。王弼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第二,《道德经》认为,人也必须学习“无”的道理。

道是万物的规律,所以人也应该顺应道的规律,才能成功。《道德经》特别重视“无”的作用,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提倡“无为而治”,认为君主应该做到不妄为,这样就可以天下大治。

《道德经》还说:“常使民无知无欲”,要去除民众的机巧之心与欲望之心,才会消灭种种纷争。
老子认为,高下,美丑,前后,祸福这些都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甚至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辩证法思想,让我们看到对立物之间的真实关系。

02 逆向思维

春秋时期,儒家提倡仁爱、礼义和忠孝,认为只有仁爱、礼义和忠孝等美的才能改造社会,融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但老子采用逆向思维,他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纷乱,有忠臣。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老子认为,上用智慧治,下便以计谋应,上下都旁离了质朴而崇尚文饰机诈,便使天下失去了真诚,以致大的诈伪必然就会出现。家庭亲属不和睦,才有了所谓的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了所谓的忠臣。

03 不争思维

老子曰:“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唯有不争的处世态度,天下才没有人能与之相争。老子认为,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不争,才能保全自己,立足不败之地。

04 利他思维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这个世界上,什么才是真正的无敌?儒家说,仁者无敌。这与老子有相通之处。只有利他的人,才是无敌的。

只有利他的人,才会有精神上的大格局,有灵魂上的高度。反之,如果只是为自己的私欲所蒙蔽,看问题、做事情始终离不开自己的欲望,那永远只能是井底之蛙。

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道德经言天人之道。《庄子》则仅言天之道,故有言曰: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韩非子》则仅言人之道。《史记》有列传,老、庄、申、韩合为一篇,归本于黄老,正是取天人之意。 详


道德经的核心内容 道德经简单介绍
1、道德经的思想内核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髓。2、《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之前的著作,也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源头。“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既是宇宙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之法,即修道之道;...

道德经的精髓是什么
道德经的精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本无名,字之曰道。道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不因人而改变。而道德经全本其他的都是以道的存在而做出道的规律的存在。顺应道的规律,老子以生死、阴阳、盛衰、强弱、刚柔……等来解释和认识...

《道德经》最精髓的一句
2.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万物未形之前,存在着一种无法言喻的状态,即“无”。而一旦万物被赋予名称,它们便从“无”转化为“有”,从而构成了宇宙的基础。老子通过这一论述,阐释了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本原理。3.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生活遵循大地的规律,如按照...

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总结《道德经》的精髓,你会用哪一句?为什么?
一、辩证法——关于方法 《道德经》最奇妙的一点,就是他的辩证法,看待任何事情,处理任何事情,都要用辩证法。而《道德经》的辩证法至少告诉我们以下几点:1.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对立的。阴阳、彼此、内外,物我、得失、成功失败、荣辱、贵贱、为与无为、男女、教学、……如...

老子道德经中蕴涵的中国文化精神
8、智慧智慧:老子道德经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如上善若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等。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观念,强调智慧的重要性,追求智慧的积累和传承。老子道德经的精髓 1、无为而治:老子主张顺其自然,不强求,即无为而治,这样才能让事物自我发展,避免过多的干预。2、贵柔守雌:...

《道德经》最受用终生的四个字,是哪四个字?
是“柔能克刚”。这四个字也可以说是《道德经》的精髓,是黄老文化的精髓。人类最初的时候思想是很直接的,那个时候不像现代这样有很多的阴谋诡计,有很多的心眼。在春秋战国之前,人们打仗都是讲究规矩的,有所谓的你来我往,有所谓的“免战牌”等等。以今天的目光来看,在春秋...

《道德经》最精髓的一句
《道德经》最精髓的一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释义 它揭示了道的创生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道是万物的起源,它首先化生出统一的整体,然后这个整体又分化出阴阳对立的两极,接着阴阳互动产生了第三个元素,最后通过这个过程产生了世间万物。二、近义词 1、太一生水:指道化生万物...

老子的道德经精髓
老子的道德经精髓如下: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后世尊其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不争,是老子思想的精华之一。多奉献付出,少占用名利,才能更加长久,越发展越好。人要向大自然学习,善居下位,包容万事万物。所以《道德经》中的思想精华:不争、不自生、善下之,全都体现在以上三句话上。

道德经的精髓八字
道德经的精髓八字道生万物,为而不争“。纵观《道德经》全文,我们不难发现,在洋洋洒洒的五千余言《道德经》中,是有三个从前到后、一脉相承的、最基本的核心思想蕴含其中的。第一部分是讲“道“的基本规律和状态,第二个部分讲具体怎么做的问题,即怎么辩证地去”为“的问题,第三部分讲如何”...

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概括<道德经>的精髓,你认为是什么呢?
反映在世界观上是一种虚无主义,认为宇宙万物无始无终,无生无灭,只是形式上的改变而已,属于无神论。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已经极简洁,用一个字概括,未免有点勉强。道德经开篇即言:可以阐述的道,不是真正永恒不变的道。观其通篇,精髓还是在“自然”上面。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康乐县17575237370: 老子的《道德经》中的精华是什么? -
亥竖奥沙: 道德.

康乐县17575237370: 老子《道德经》一书它的精华是什么?阅读和理解点是什么? -
亥竖奥沙:[答案] 精华在于心灵的领悟,重要更多大多数人的是得到的生活的态度,让你更好地理解生活和社会现象.

康乐县17575237370: 老子《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
亥竖奥沙:[答案] 我理解,老子的学说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他否定人对自然的反作用,认为应当顺天道,核心是无为.现在评价老子学说,不应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而应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一个积累和过程和不断扬弃的过程,我...

康乐县17575237370: 老子哲学的精髓 -
亥竖奥沙: 答曰:“道德经的主旨就是即:无极自然宇宙的之其道德法则之其道德原理之其道定律之其道德定理的之其最伟大的最彻底的唯物唯质主义的无极宇宙观”.

康乐县17575237370: 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概括<道德经>的精髓,你认为是什么呢? -
亥竖奥沙: 道家的中心思想是“无为”.认为客观规律不因人而存在,不为主观意志所改变,人生是一种自然现象,生为劳作死为休息,一切顺其自然.反映在世界观上是一种虚无主义,认为宇宙万物无始无终,无生无灭,只是形式上的改变而已,属于无神论.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已经极简洁,用一个字概括,未免有点勉强.道德经开篇即言:可以阐述的道,不是真正永恒不变的道.观其通篇,精髓还是在“自然”上面.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一种最内在最原始的状态,一切顺应它就能获得最大的自由.就像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一样.这个“自然”和英语单词“nature”对照比较词义就较容易理解其深刻内涵了.

康乐县17575237370: 道德经的精髓是什么 -
亥竖奥沙: 建议你可以去看看"南怀瑾"写的《老子他说》

康乐县17575237370: 道德经的主要智慧是什么?? -
亥竖奥沙: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德经中充满了智慧.《道德经》是一部历朝历代学者已经研究了两千多年的皇皇巨著.内容涉及广泛,被誉为 “万 经之王” 、 “百科全书” .《道德经》不但影响了汉代以来两千年的思想文化史,而 且也受到了西方思想家的重视,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哲学宝典.作为充分体现中国 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仅5000 多字辩证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 基本存在的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从四大方面诠释了自然朴素的无形之道,天地,人,万物的有形之道,圣人内化 的人化之德,以及道德之悟修弘的化人之用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望采纳答案哦

康乐县17575237370: 道德经的 核心思想是什么 ? -
亥竖奥沙: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吧

康乐县17575237370: 老子《道德经》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
亥竖奥沙: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史记》载为楚国苦县 河南鹿邑太清人,汉族人.有人说又称老聃.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时,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来称为老子.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

康乐县17575237370: 道德经 的中心思想 -
亥竖奥沙: 道德经五千多个字,但是几千年来也未必有人真正理解,所谓的解释也是肤浅的,我给你找一段来,你自己看吧 第一章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