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正史中,关羽之死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南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历史中关羽是怎么死的?~

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害,张飞急火攻心为二哥报仇却被手下谋害,刘备为了争夺荆州也为了报仇,出兵攻打东吴,陆逊火烧八百里连营之后,刘备白帝城托孤后离世。

建安十六年(211年)十二月,刘备带兵入巴蜀,取益州,关羽留守荆州。益州既平,关羽得赐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

荆州包括南阳、南郡、江夏、武陵、长沙、桂阳、零陵七个郡,是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必争的战略要地。赤壁之战后,曹操还占据着南阳郡和南郡的北部,孙权占据着江夏郡和南郡的南部。所谓“借荆州”,就是孙权将自己占据的南郡南部借给刘备。刘备取得益州的第二年(215年),孙权便派诸葛瑾为使去跟刘备商量,要求把荆州南部的几个郡归还东吴。刘备托辞拒绝,孙权就派去一批官吏,接收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关羽坚决不让,将孙权派来的官吏全部轰了回去。孙权一怒,马上派吕蒙率领两万兵马用武力接收这三个郡。吕蒙夺得了长沙、桂阳两郡后,刘备急忙亲率五万大军下公安,派关羽带领三万兵马到益阳去夺回那两个郡。孙权也亲自到陆口,派鲁肃带领一万兵马扎在益阳,与关羽相拒。东吴的军队和关羽的军队都在益阳扎营下寨,彼此对峙。

鲁肃不愿意孙刘两家失和,就邀请关羽相见,双方各退兵马几百步,中间搭个供会谈用的帐篷。赴会的将军只准许带防身的单刀,不准带士兵。关羽接到邀请,带着随身的卫士周仓毅然赴会。这就是有名的“单刀赴会”。会谈一开始,鲁肃就责问关羽为什么不把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还给东吴。关羽说:“乌林之役(即赤壁之战,乌林在赤壁对岸,故有此说),左将军(指刘备)亲自作战,与东吴共同破敌,难道说他夺下来的土地连一块也不应该得到吗?您怎么能说要把这些地方归还给东吴?”鲁肃说:“东吴国土很小,只是体念刘豫州(指刘备,当时为豫州牧)兵马很少,又被曹军打败,才让给他一个安身之地。赤壁之战以后,又把南郡借给他。现在刘豫州已经得到了益州,就该把荆州还给东吴。我们并不要求全部荆州,也不要求退不南郡,我们只要求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要是连这一点也不答应,那就太说不过去了。”这进,周仓在一旁瞪着眼睛大声说:“天下的土地,有德的都可以住,怎么能永远归一家呢?”关羽手按在刀把上,给周仓使了个眼色,故意责备他说:“这是国家大事,你懂得什么!快给我出去!”周仓会意,立即出去准备兵马接关羽。关羽也向鲁肃告别说:“您的话,我一定转告左将军,再作商议。”鲁肃也就很有礼貌地把关羽送了出去。

关羽回来后,派人向刘备汇报了这次单刀赴会的经过。刘备这时因为得知曹操正率大军进攻汉中,担心前后受敌,丢失益州,就主动向孙权请和,双方商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归孙权;湘水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

赤壁之战后,据守荆州的关羽名为“襄阳太守”,而荆州的襄阳、樊城等重镇还控制在曹操手中。为了实现诸葛亮和刘备在《隆中对》中所筹划的跨据荆、益二州,待时机成熟时荆州军队直下宛(今河南南阳)、洛,益州军队西出秦州(今陕西南部),完成统一大业的计策,关羽一直虎视襄、樊。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大败曹兵,曹操不得不退出汉中。于是,在手下文武官员的拥戴下,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并赐他节、钺。

是年六月,刘备继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势力有所扩展。七月,孙权欲攻合肥,魏军大部调动淮南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关羽,抓住战机,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荆襄。

襄阳、樊城隔汉水相对,互成犄角,是曹军抗拒南军北上的战备要地。时魏镇南将军曹仁驻守樊城(今湖北襄樊),将军吕常驻襄阳。他从汉中撤军到长安后,又派平寇将军徐晃率军支援曹仁,屯于宛城(今河南南阳)。樊城之战开始后,曹操又派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往助守,屯驻于樊城以北。

于禁不熟悉南方的气候地理。曹仁让他和庞德屯兵于樊城以北,和城中相互呼应,他竟未考虑该处地形低下的因素,便把所率领的七支人马都带到那里驻扎。八月,连降大雨,汉水暴涨,平地水深数丈。于禁七军均被水淹,只得率少数将士避到高阜之处。关羽乘战船猛攻,于禁欲退无路,被迫投降。庞德率的一部继续顽抗,誓死奋战,从早晨一直战到中午,箭尽矢竭,就短兵相接。将士有的战死,有的投降。关羽加强了攻势,同时,水势上涨更猛,土堤淹没,曹操部队都投降了。庞德想乘船撤回曹仁大营,但水势太大,船只倾覆,被擒,不屈而死。

关羽乘胜围攻樊城,并以一部兵力包围襄阳。樊城守军仅数千人,城墙因水淹多处崩塌,曹仁曾考虑放弃樊城,被辅助曹仁的汝南太守满宠所劝止。满宠认为:“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今河南郏县)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三国志·魏书·满宠传》)曹仁乃以必死决心,激励将士齐心协力奋勇抵御。

关羽军虽乘船猛攻,一时仍不能下。此际,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治南乡,今河南淅川东南)太守傅方,均降于关羽,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人孙狼等,亦杀官起兵,响应关羽,关羽声势一时“威震华夏”(《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曹操感到威胁,一度准备迁都,被丞相司马司马懿及曹椽蒋济谏止。他们认为:“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晋书·宣帝传》)。

曹操采纳了这一利用矛盾破坏孙、刘联盟,以坐收渔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见孙权。同时指令徐晃率军援救曹仁。徐晃进至阳陵陂(樊城北),曹操派将军徐商、吕建传令:必须待后续援军会齐后方可进击。时关羽前部屯偃城(樊城北约五里),徐晃佯筑长堑,示以将切断蜀军后路。蜀军惧被围,烧营撤走,徐晃军进据偃城,渐向围城蜀军逼近。

当初,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早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意思是刘备在取得荆、益二州建立基业之后,一定要外结孙权,形成巩固的联盟,然后才能北定中原。可见,孙刘结盟是刘备北定中原的基础。然而,这联盟却因为几个原因,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一是在荆州的所有权问题上。荆州位于长江中游,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对孙、刘、曹三家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曹操曾想占据荆州,统一天下,但赤壁一战使他美梦成空;孙氏集团一向认为荆州是必争之地。因为荆州据上游之重,只要操在别人手里,自己则处于被动地位。赤壁之战结束,为了继续联刘抗曹,不得已,只好暂借荆州给刘备。可刘备取得益州后,却无归还荆州之意。

二是关羽缺乏对孙刘联盟的正确认识。他自恃勇武,对孙氏集团始终踞傲不敬。鲁肃与他单刀相会,讨要荆州,他尽管理亏,但仍然不肯从两家联合的角度着眼来妥善解决问题。孙权派使者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不但不应许亲事,反而厚骂使者,双方关系越来越僵。

三是东吴臣子中,从大局出发,认为应与刘备集团修好、共拒曹操的鲁肃已经去世,而其他臣子,如代替鲁肃统兵的吕蒙,就认为关羽平素骁勇善战,且有兼并吴国的雄心,所以,要求出兵对付关羽。他说:“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复,不可以腹心待也”(《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所以 孙权得到曹操的信后,欣然允诺。他召吕蒙回建业,共商夺取南郡的计划。关羽也知孙刘联盟不巩固,这时既要夺取樊城,又得防备孙权偷袭荆州。他看到东吴大将吕蒙屯兵陆口,就再三嘱咐麋芳和傅士仁小心镇守荆州,并将大部分军队留在南郡,还沿江设防,二三十里设一个岗楼,建起烽火台。吕蒙探知关羽防守严密,无懈可击,就佯称病重,上书给孙权,要求回去疗养。孙权公开发布命令,调吕蒙回建业养病。吕蒙推荐陆逊代替自己。当时,陆逊年少多才却无名望,正任定威校尉。孙权便任命他为偏将军、右部督,接替吕蒙。陆逊到任后,派使者给关羽送去了礼物和一封信,信上恭维关羽水淹七军,功过晋文公的城濮之战和韩信的背水破赵,还勉励关羽发挥威力,夺取彻底胜利。关羽看到陆逊是个无名晚辈,对自己又如此恭敬、诚恳,就大胆放心,把荆州大部分军队陆续调到了樊城,打算趁徐晃的兵马还未赶到,大水又未完全退去,先攻下樊城。他亲自督战,加紧攻城,而曹仁依旧坚守。陆逊把关羽人马的调动情况详细地报告给孙权,且说明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关羽可一战而擒。

关羽在襄樊的兵马越来越多,加上新得于禁降军数万人,粮食匮乏。他责备南郡太守麋芳和傅士仁的粮草运送跟不上,大怒说:“还当治之”(《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二人于是存有叛心。后关羽为解燃眉之急,竟擅自强占东吴贮藏在湘关的粮食。孙权得知此事,觉时机成熟,便命吕蒙为大都督,发兵袭击关羽的后方。

是年十一月,吕蒙率军隐蔽前出,进至寻阳(今湖北广济东北),把精锐士卒埋伏在伪装的商船中,令将士身穿白衣,化装成商人,募百姓摇橹划桨,昼夜兼程,溯江急驶,直向江陵进袭,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隐蔽和诡密。驻守江防的蜀军士兵被伪装的吴军所骗,猝不及防,全部被俘虏,江陵城内空虚,陷入混乱。吕蒙先让原骑都尉虞翻写信诱降驻守公安(今湖北公安北)的蜀将傅士仁,又使傅士仁引吴军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糜芳。二人平时就因为关羽对他们傲慢而心怀不满,这次又听说关羽回来要惩治他们,更是内心恐惧,于是在东吴大军兵临城下的情况下,献城出迎。吕蒙遂率大军进据江陵,从而,一举夺回蜀长期占据的荆州。吕蒙进占江陵后,尽得关羽及其将领的家属。他对他们加以优待和抚慰,并下令军中不得侵扰百姓,还对全城百姓表示关心,给有病的送医药,给饥寒者赐衣粮,使城内秩序迅速恢复。而骄傲轻敌的关羽,对吕蒙的袭击行动竟一无所觉。

曹操使者返回洛阳,带来孙权密信,说即派兵西上袭击关羽,但请保密,以防关羽得知有备。曹操部属多数认为应代孙权保密。谋士董昭独持异议,认为应佯允保密而暗予泄漏。关羽知孙权来攻,如撤兵回防,则樊城之围自解。关羽南返与孙权交战,两敌相斗,正好坐收渔利。若为其保密,使孙权得势,对我并不有利。再者,被围将士久不见救,担心缺粮产生恐慌,一旦发生意外,局面将难以收拾。故应以泄密为好。曹操采纳董昭意见,令徐晃用箭将孙权密信内容,分别射入樊城及关羽营中。被围魏军得信后,士气倍增,防守更坚;关羽得信后,则既恐腹背受敌,又不愿前功尽弃,同时判断江陵、公安城防坚固,吴军若真来攻,一时不可能攻克,因而处于徘徊犹豫,进退两难的境地。此时,曹操已率主力由洛阳进抵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并已先后派殷署、朱盖等12营兵进至偃城,归徐晃指挥。关羽军主力屯围头,一部屯四冢。徐晃以声东击西战术,扬言欲攻围头,却出其不意突袭四冢。关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骑5000出战,被徐晃击败,当其退走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紧随其后冲入营内。当时关羽营寨,外围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碍设施极为严密,若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现乘其军陷于混乱之机,由内突袭,一举大破之,杀降蜀之胡修、傅方。时关羽关羽惊悉江陵失守,遂撤围退走,樊城围解。曹仁部将多欲乘胜追击,参军赵俨认为,应保留关羽一定实力与孙权作战,不宜追击。曹仁同意赵俨看法,未部署追击。曹操得知关羽撤退消息后,果然派人传达命令,不许追击关羽。

当关羽撤军而回时,孙权已先到达江陵,派陆逊攻占夷陵(今湖北宜昌)、秭归(今湖北秭归),切断关羽入川退路。在回军途中,关羽多次派人到江陵探问消息。每次,吕蒙都礼待来使,并让使者周游城中。使者回到关羽军中,将士们知道家门无恙,斗志尽失,多数都半途而逃。关羽自知势孤,派人向驻扎上庸的蜀将刘封、孟达求援,二人以以上庸新定为由,拒绝支援。关羽陷于进退失据,腹背受敌的困境,遂西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这时,陆逊乘胜西进,夺取了宜都。关羽看到麦城东、西、南三面全是敌人,而援兵又迟迟不到,决定突围回西川。

吕蒙知关羽兵少,料到他要逃走必然走麦城北边的通西川的小道,就事先派兵埋。十二月,孙权派使者到麦城劝关羽投降。关羽提出叫吴军退兵十里,然后在南门相见。吕蒙果然退兵十里,等候关羽投降。关羽及其子关平趁机带着十几个骑兵,偷偷地出北门向西逃去,被吴将潘璋部司马马忠擒获,与其子关兴一起被杀,死时年约五十八岁。刘备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其子关兴嗣

声明:以下文章全部依据《三国志》正史,跟演义无关。

公元219年10月,蜀汉荆洲地区最高行政长官,武圣,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超级猛人关羽,光荣的挂了。他的死直接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并且跟蜀汉最终的灭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导致诸葛亮和刘备兴复汉朝江山的梦想就此破灭,应该说关羽是罪魁祸首。但是关羽这个人后来成为忠义的化身,为全体黑道所景仰的“关二哥”,武圣啊,所以他怎么能兵败身亡呢。于是无数人曾经寻找关羽遇害的“真相”,最早的恐怕是国学大师章太炎在《訄书》中,以为关羽之死的背后,有很大的阴谋。原文为「关羽...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以厌人心,不除则易世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以陨关羽之命。」将矛头指向刘备和诸葛亮,之后随着翻案之风的盛行,也有无数人指出各种问题所在,当然,无论事实无何,在时间机器发明前大家可以肆意的推测,既然可以无限推测,那么就谈谈我的观点,那就是关羽这个人固然有所谓忠义,但是没脑子,作为一个马弓手,小卒,有忠义就够了,但是作为一个大军区的司令员,光有忠义远远不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首先作为幕后黑手是刘备和诸葛亮的第一条罪状是关羽镇守荆洲的人选,很多人觉得关羽并非最适合的,这是刘备和诸葛亮有意害他,但是那时是什么情况呢?刘备尚未能取得西川控制权,荆洲是他唯一的根据地,一旦失去荆洲,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没了根据地,刘备又得向野狗一样被别人撵着四处跑,而关羽作为跟刘备跟了那么久的将领,在军中多年,声望比诸葛亮还高,是那时的“名将”有“明星效益”,职位基本上仅次于刘备和诸葛亮,忠诚更是没话说,那么整个“大后方”总督荆洲军政大权,自然是他最合适了,赵云在历史上一直是以警卫队长的身份出现的,很多人说赵云合适,问题是赵云那时最多不过是个少将级别的人距离军区司令还有一定差距,而关羽早已经是元帅级别了,放着元帅不用用少将担任军区级职务这个恐怕哪个军队都不会这么用。

其次便是最大的疑点,公元218年,10月关羽出兵北伐,从219年7月水淹七军到10月兵败身死,整整3个月,再没有第二支蜀汉的军队出兵哪怕是牵制性的攻击,完全是关羽孤军奋战直到全军覆没,被俘身死。由于蜀汉没有设史官,所以那时的真实情况历史上的记载也就少得多,很多人从《三国志》《裴松评三国》《资治通鉴》等文集中寻找出若干“蛛丝马迹”证明刘备和诸葛亮是最大的嫌疑人。

正像一个寓言所说的,一个人丢了斧子,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的,于是他暗中观察,发现邻居家的儿子一举一动都像偷斧子的贼,直到他后来找到了斧子,再观察发现邻居家的儿子完全不象偷斧子的贼了,现在叫先入为主的观念。

看问题要全面细致的去看,只看局部就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就像二战中法国人盯着法德边境,狂修马其诺防线,认为既然是法国德国作战,自然盯着法德边境就可以了,结果德国人先拿了比利时,然后绕过这条防线,轻易击败了法国。

同样的道理,荆洲之战只盯着荆洲是无法看到整个局势变化的,一切的变化还得从212年10月刘备收取西川说起,刘备得到西川途中,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招降了马超。根据诸葛亮的隆中对,蜀汉需要荆洲和益洲两地,同时出兵,打魏国一个首位不能相连。作为没有在北方作战经验的诸葛亮这是战略上合理的策划,但是转战过全国的刘备自然知道,这两地都不是产马的地方,在哪个时代,骑兵是步兵的克星,步兵尚没有能够与骑兵抗衡的手段,而魏军恰好是以轻骑兵为主,在复杂的地形,险要的地方纵然步兵比较有优势,但是在北方平原上,步兵则完全无法对抗骑兵。但是马超的加入顿时让刘备欣喜若狂,马超不仅勇猛,最关键的是他在西凉地区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人气,加上曹操虽然击败了西凉的马超,韩隧,宋建等几个军事集团,但是却很难在西凉站住脚,主要兵力必须防备刘备和孙权,于是西凉依然是“三不管”地带,一旦用马超夺取了西凉,那么蜀汉帝国缺乏骑兵的问题就能够得到彻底的解决,西凉精锐的铁骑部队必然成为蜀汉的一支生力。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是我相信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天才必然连夜修改了隆中对,将两路大军变成3路——马超率领的西凉军,从此以后蜀汉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完成这个隆中对2.0版计划——目标西凉。

于是在公元218年,多年修养生息后的刘备派遣吴兰,张飞等部进攻汉中地区,但是被魏军张颌,夏侯渊部击败,于是同年4月,刘备派诸葛亮留守成都,亲率大军进攻汉中,但是魏军张颌徐晃等部死守战略要地,致使刘备进展缓慢,两军逐渐形成对峙,此时刘备命令诸葛亮“尽起西川之兵。”前来增援,诸葛亮曾经一度担心西川变成“不设防”地区,但是刘备明确表示,此战斗乃生死存亡之战,所以调集了所有的部队。面对刘备军的压力,7月曹操也亲自率军前来作战,公元219年3月,两军在汉中地区展开决战,双方步步为营拼死一战,却始终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战争演变成惨烈的消耗战,一直打到5月,曹操见无法取胜,只得率军撤离,刘备随逐步占领汉中地区,7月自任汉中王,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而从时间上判断关羽北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虽然史书记载的比较模糊,但是公元218年10月,曹魏领地内宛城守将侯音造反(武帝纪:“(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那时关羽则已经看准时机出兵北伐,当然时机是一回事情,目的却另有一个,那就是当时已经开始的汉中之战,曹军兵力强盛,恐怕刘备一开始就希望关羽从荆洲出兵牵制住曹军一部分的兵力。于是关羽迅速北上,扫荡旌阳、当阳、编、鄀、宜城、忌数县,直到襄阳城下,兵困樊城,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关羽并没有急于攻克此两地,而是摆出了一个“围点打援的态势。”先后歼灭于禁庞德的7军,显然,他的目的并不是直接北上占领许昌,而是在樊城消耗曹操兵力,吸引曹军主力,果然曹操派徐晃为前部,并调张辽合肥军前来增援,并且亲率主力为后援,显然,曹军的主力已经全部压上来了(曹操集团中心在许昌地区)。对于刘备来说,这正是他的好时机,从占领汉中开始,他就不断休养生息,等待着时机,这个时机就是曹操主力全部在荆洲地区的时候他就可以出兵攻占西凉,完成隆中对2.0的任务。然而汉中地区,道路难行,想当年诸葛亮北伐,也是准备了数月之久的,更何况刘备刚占领汉中,兵力损失比较大,正在急于恢复军力。对于关羽,一开始就知道他不可能占领许昌,只是要他出兵牵制,一旦战局有变,立即撤回荆洲,曹操进攻荆洲,必然伤害孙权的利益(孙权此时有半个荆洲),孙权和关羽两路军队足以让曹操主力陷入第二场战争的泥淖中,这时,蜀汉就可以出兵夺取西凉了,这是刘备的如意算盘,而这个时期,马超一直在汉中一带做着准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刘备直到公元221年才讨伐孙权,他得把汉中的兵力调集下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关羽的北伐并非是想直接摧毁曹操集团的中心,而是类似围魏救赵的牵制曹军主力,方便刘备在西线动手,给马超制造占领西凉的机会。但是可惜,刘备和诸葛亮都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关羽只顾着北抗曹操没能执行东和孙权的计划。

当初诸葛亮嘱咐关羽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关羽彻底粉碎了他的计划,我们可以看看关羽在荆洲所做的,一,孙权想结亲,关羽说,“虎女安嫁犬字。”二,关羽北伐,陷入僵局,孙权表示可以出一军增援,关羽说,“你个兔崽子小看我,等我拿下襄阳就灭了你丫的。”三,关羽北伐兵粮不济,于是果断抢了孙权囤积的兵粮。把孙权得罪到这种地步,人家孙权好歹也是江东的老大,这不是找死吗?难怪孙权最后捉住关羽后要杀他了。于是吕蒙白衣渡江一举击败关羽,伟大的蜀汉狂人,就此光荣挂了。

至于为什么关羽如此恨孙权,实际上早在汉中之战开始前,孙权曾经索要荆洲,刘备不许,于是鲁肃,吕蒙直接出兵,迅速从关羽的眼皮底下兵不血刃的占领了长沙等三郡,后来和蜀汉军针锋相对,诸葛亮和刘备考虑到联盟是关键,于是和孙权和谈,平分了荆洲,但是作为统帅的关羽这可是奇耻大辱啊。所以一直痛恨孙权,但是他并不明白,身为一个战区司令,被情感冲昏了理智是最要不得的,所以今后的日子看似羞辱孙权羞辱的很爽,最后兵败身死,直接导致蜀汉复国的大计失败,这才是关羽一生最大的失败。

关羽之死能怨谁?当荆洲争执的时候,蜀汉主力远在汉中,怪刘备无兵增援,刘备没有撒豆成兵的水平,加上那时交通不便,关羽返回荆洲的时候又败得太快,神仙也救不了他,刘备实际上直到两年后才集结起5万人马进攻东吴,在219年10月,刘备刚取得汉中没几个月的时候他怎么去增援关羽?怪诸葛亮没有看好关羽?实际上此时的诸葛亮大部分在做政治工作,那时还不流行锦衣卫什么的密探,总不能监视着关羽的一举一动吧,再说诸葛亮不是神仙,不可能算对所有的事情,即使他已经明确了事情,手下的人是否能够完全按照计划行事也不是他能够控制的了的。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怪领导的,一出事就先埋怨上面,尤其是自身水平有限的时候。关羽之死怨不得别人,是他自找的,政治上低级的失败是无法用军事上的胜利来摆平的,归根到底,关羽不过一介武夫,不懂得灵活处理外交事务

和演义类似。
吕蒙袭江陵,糜芳、傅士仁反。
樊城徐晃孤军深入大破关羽,关羽无退路,向上庸求援,兵不发。
无退路于吴国所得。

由深圳张大先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广东梦成艺术传媒有限公司出品;使命:提升人的品行和修养;价值观:育人、娱人;



被曹操厚葬。


三国正史中,关羽之死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三国正史中,关羽之死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 我来答 5个回答 #活动# 知道商城618年中狂欢节! hs26678023 2009-08-20 · TA获得超过143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7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建安十六年(211年)十二月,刘备带兵入巴蜀,取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历史上关羽之死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然后像这样的一位英雄为何死状如此惨烈呢?经过专家研究,有关关羽之死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其内容颠覆认知,专家称道:难怪正史不敢写。首先阐述一下关羽之死的经过。关羽镇守荆州而因部下密谋反叛,再加上吴国的埋伏,导致关羽及其儿子被捕,之后死于孙权手中。从明面上看,是孙权想要将关羽杀害。但事情...

三国正史关羽怎么死的
关羽中吕蒙计败走麦城,准备突围却中埋伏,被潘璋还是潘璋的手下马忠杀了。。

关羽怎么死的
是时,洪水退,曹仁引军配合徐晃攻击关羽,文聘从水路短关羽粮道,关羽节节败退。关羽知荆州已失,急忙退军,士兵得知家属获厚遇,士气剧降;后关羽败亡麦城。关羽之死的另类说法 说关羽是刘备“假手于吴人”杀死的,人们从感情上难以接受,但此说或许有道理。关羽死之前,已成为蜀汉阵营里“最不利...

张飞和关羽的的死因
关羽腹背受敌,被潘璋部擒获,被杀于临沮。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关羽是被谁杀的?
等使者返回关羽军中以后,关羽的许多部下都向使者询问自己家人的情况,在知道自己家人都很平安,并且待遇比以前还要好之后都没有心情作战,慢慢的军心涣散,撤退到了麦城。同年的十二月,关羽带领着十几个士兵准备出逃,在逃到距离益州不到一两公里的地方,遭遇了马忠埋伏,关羽和自己的长子关平在临沮被马忠...

关羽的真正死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连正史都不敢写?
关羽是被孙权下令斩杀而死的,至于死因,则是刀划过脖子后造成的大量失血,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令脑干死亡,说人话就是被砍头了。至于“正史都不敢写”,这完全与事实不符,《三国志》不是正史吗?那里面就明确地记载了“斩羽及子平于临沮”,可见正史是有这方面的记载的。下面说一说关羽为什么会...

关羽是怎么死的
在历史上有三个凶手. 第一个凶手当然孙权,他答应了曹操的条件(割江南之地以封之)偷袭了荆州,俘虏关羽的家人.最后如愿活捉了关羽并杀之. 第二个凶手是曹操,他以巨大的利益诱惑孙权,二国合力夹击关羽一旅之师. 第三个凶手就是关羽自己了,他正史中,水淹七军之后,曹操约孙权夹击关羽,孙权没有...

关羽被谁杀死的?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最终兵败自杀,这究竟是为何呢?
在三国这一段历史当中有两个被夸大甚至被神化的人,一个是“神机妙算”诸葛亮,另外一个就是“战神”关羽,诸葛亮的出名是因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文学形象深入人心,而关羽出名其实也是因为在小说中的文学形象太过于高大伟岸。不过说起来《三国演义》中关羽和正史中的关羽还是有...

高唐县15679735966: 谁能告诉我,三国中关羽是怎么死的? -
廖爽百尔: 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中了吕蒙的伏兵被俘,不肯归降,最后被孙权下令斩首

高唐县15679735966: 历史里关羽到底是怎么死的? -
廖爽百尔: 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虽然水淹七军,威镇华夏,但最终却导致荆州失守,自身也为孙权所杀.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整个襄樊之战,首尾长达半年之久,从开始的吴魏使者往来不绝,到...

高唐县15679735966: 正史三国志里说关羽怎么死的 -
廖爽百尔: 《三国志·关羽传》(晋)陈寿 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高唐县15679735966: 关羽具体是怎么死的?是谁杀的,情节详细一点.
廖爽百尔: 说法之一: 关羽死在诸葛亮之手,大家肯定不信,诸葛军师叫关羽出兵打曹操,还得防孙权,兵力就这么多,少了打不赢曹操,刘备却不派援兵.孙权却早想夺回荆州,不管你关羽是否想和好,荆州是一定要夺回,事实上双方在这之前,已经差...

高唐县15679735966: 三国中的关云长究竟是怎么死的?怎么有人说是诸葛亮不肯发救兵去荆洲救?有更全面的解释吗?要根据正史来解释.
廖爽百尔: 有三个凶手.第一个是孙权,曹操说只要孙权答应去消灭关羽,就把江南分给孙权.第二个是曹操,他和孙权合作发兵荆州.第三个则是关羽自己了,曹操让孙权进攻荆州前,孙权并不想这样,便派使者过去想与关羽喜结良缘,可是关羽没有答应,还把使者杀了,于是孙权才进攻荆州,最后把关羽杀了.也有诸葛亮的原因,但目前没有证据指证是他,现在只知道诸葛亮不爽关羽的傲慢,但并没有加害之意,况且荆州是但是最重要的城邦,如果失了的话最战局不利,所以诸葛亮不会不去救的.主要原因还是关羽自己,他不听“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之言,才有此祸.

高唐县15679735966: 三国演义中的五虎将都是怎么死的? -
廖爽百尔: 关于这几人的死亡,在演义和正史中的记载略有不同. 1、赵云.演义中,没有正面描写赵云的死亡.在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中有记载.死在诸葛亮第二次出祁山之前,是病死的.史书《三国志》中只有一句话:七...

高唐县15679735966: 三国里,赵云和关羽,是怎样死的! -
廖爽百尔: 赵云是老死的,享年70有余;关羽死于东吴袭击荆州之后,关羽被潘璋部将马忠俘虏,因拒绝投降被孙权所杀.荆州之战的东吴指挥官是吕蒙.这些名将之死演义和正史出入不大,可是黄忠就差别大了.演义里是被潘璋射伤,而后死去的,但是历史上黄忠是自己老死的.还有吕蒙,其实吕蒙之死正史也没说清楚,后人普遍认为是遭遇流行病而暴卒.演义里写成关二爷下凡击杀吕蒙,这就有点天雷滚滚了.还有东吴大将朱然,在演义里成了龙套,被赵云一枪挑死了.其实朱然活到68岁,后期战功卓著.陈到,历史上与赵云齐名,演义里压根没有出场...

高唐县15679735966: 三国里面关羽、张飞、刘备是怎么死的 -
廖爽百尔: 关羽:封前将军,督荆州,假节钺,北攻襄阳、樊城,因为不听诸葛亮的话不与孙权修好,让孙权偷袭了后路,退兵受到曹魏和孙权的夹击,大败,请上庸的刘封孟达和南郡的糜芳、公安的傅士仁接应,三处都不接应,糜芳傅士仁更是投降了孙...

高唐县15679735966: 历史上的关羽是被潘璋砍死,死于战场吗?不要跟我说被马忠擒住,拒降被斩.懂史书的来 -
廖爽百尔: 吕蒙使计,败走麦城这个的确不假,而且的确是被捉住后不降,与子平被潘璋所斩 不过是不是马忠就不晓得了,蜀记里只提及为将军,三国志原文如下 蜀记曰: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

高唐县15679735966: 正史里三国的五蜀将 是怎么死的? -
廖爽百尔: 根据《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记载:1、关羽: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关羽死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阅读孙权传可知),公元219年.死因是被孙吴斩首.2、张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小说《三国演义》中做范疆)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张飞死于蜀汉先主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死因是被部下袭杀.3、马超:二年卒,时年四十七.马超死于蜀汉先主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死因是病死.4、黄忠:明年卒,追谥刚侯.黄忠死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死因是病死.5、赵云:七年卒,追谥顺平侯.赵云死于蜀汉后主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死因是病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