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荀子*性恶》翻译

作者&投稿:漫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荀子*性恶》翻译~

荀子在《荀子·性恶篇》中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非天真之意。非真则非善,故性恶则伪。但荀子虽持此说,却依然强调人心应当向善,“途之人可以为禹。”(《性恶篇》)。虽然荀子认为这是“矫饰”与“扰化”的结果。荀子认为要达到善,方法是人人可为的“积伪”,也就是积善。

性善性恶之外,尚有性无善恶说。然持性无善恶说者,并非绝然否定善恶是非,而也主张人心向善。如庄子便不讨论性善性恶,王阳明也谈到:“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传习录》)可见,王阳明强调的还是善,且是至善。

还有一种观点便是认为性有善有恶,甚至将性划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善、恶、不善不恶三种。更有扯得还远的,讨论性一元与性二元。所谓性两元是将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就是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两类。性一元论则认为气质之性就是义理之性,也就是气理一元。

无论那一种观点,而总体上都在探讨人如何能善的问题。中国哲学无论那一家,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人生理想与生活现实准则的统一,而中国人的最高人生理想就是“仁”,也就是人与人人与天的和谐相处。还有一点便是知行合一,就是“践行”,“与理为一”,此“理”此“行”皆为善。而“与理为一”至关重要。

性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其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隐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大意
本篇阐述了荀子学说的基本观点,即人性恶。
在这段文字中,荀子首先提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的。人自降生时起,就好利、疾恶、好色。放纵这些本性就会带来不良后果。只有师法、礼义才能矫正和约束人性,所以古代的圣人“起礼义、制法度”来化导人的情性。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之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曰:若是则过矣。今之人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大意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要学习,是因为性善,这是不对的。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它不需要学习和修饰,人性饥则欲食,寒则欲暖,劳则欲休。但在礼义的约束下,就能做到节制和辞让。所以,善是后天的、人为的。

问者曰:“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陶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斫目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也,谓之生于伪。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假之人有弟兄资财而分者,且顺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则兄弟相拂夺矣;且化礼义之文理,若是则让乎国人矣。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
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生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生而已,则悖乱在己。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大意
礼义是圣人制定的,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圣人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就在于他能约束本性,追求性情以外的事物,于是制定出礼义和法度。人们之所以喜欢善,是因为性恶,就象穷人想富有、卑贱想高贵一样。

孟子曰:“人之性善。”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矣哉!虽有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恶。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今当试去君上之势,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倚而观天下民人之相与也;若是,则夫强者害弱而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今孟子曰:“人之性善。”无辨合符验,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设,张而不施行,岂不过甚矣哉!故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故隐栝之生,为枸木也;绳墨之起,为不直也。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直木不待隐栝而直者,其性直也;枸木必将待隐栝矫烝然后直者,以其性不直也;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王之治,礼义之化,然后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大意
孟子“人性善”的观点是不对的。善,是指正理平治,恶则是偏险悖乱。人如果天性善,那又要圣王和礼义干什么?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圣人立礼义法度,使人归于善。孟子之说是经不起事实检验的。

问者曰:“礼义积伪者,是人之性,故圣人能生之也。”应之曰:是不然!夫陶人埏埴而生瓦,然则瓦埴岂陶人之性也哉?工人斫木而生器,然则器木岂工人之性也哉?夫圣人之于礼义也,辟则陶埏而生之也,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本性也哉?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与小人,其性一也。今将以礼义积伪为人之性邪?然则有曷贵尧、禹,曷贵君子矣哉?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然则圣人之于礼义积伪也,亦犹陶埏而生之也。用此观之,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性也哉?所贱于桀、跖、小人者,从其性,顺其情,安恣睢,以出乎贪利争夺。故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天非私曾、骞、孝已而外众人也;然而曾、骞、孝已独厚于孝之实,而全于孝之名者,何也?以綦于礼义故也。天非私齐、鲁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于父子之义、夫妇之别,不如齐、鲁之孝具敬文者,何也?以秦人之从情性,安恣睢,慢于礼义故也,岂其性异矣哉!

大意
礼义是圣人制定的,但并非圣人的本性。这就如同瓦器是陶工造的,但不能说瓦器就是陶工的本性一样。如果人性本善,那就不会有夏桀之类的暴君,尧舜也就不可贵了。

“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今以仁义法正为固无可知可能之理邪?然则唯禹不知仁义法正,不能仁义、法正也。将使涂之人固无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而固无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邪?然则涂之人也,且内不可以知父子之义,外不可以知君臣之正。不然,涂之人者,皆内可以知父子之义,外可以知君臣之正,然则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其在之人明矣。今使涂之人者,以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本夫仁义之可知之理、可能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
曰:“圣可积而致,然而皆不可积,何也?”曰:可以而不可使也。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然而不相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故涂之人可以为禹则然,涂之人能为禹,未必然也。虽不能为禹,无害可以为禹。足可以遍行天下,然而未尝有能遍天下者也。夫工匠农贾,未尝不可以相为事也,然而未尝能相为事也。用此观之,然则可以为,未必能也;虽不能,无害可以为。然则能不能之与可不可,其不同远矣,其不可以相为明矣。

大意
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禹。为什么这么说呢?禹能够成为禹,就在于他行仁义法正。如果现在的人都具有明了仁义法正的资质,都具备实现仁义法正的工具,那么他们也是可以成为禹这样的圣人的。

尧问于舜曰:“人情何如?”舜对曰:“人情甚不美,又何问焉?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问焉?”唯贤者为不然。有圣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多言则文而类,终日议其所以。言之千举万变,其统类一也,是圣人之知也。少言则径而省,论而法,若佚之以绳,是士君子之知也。其言也谄,其行也悖,其举其多悔,是小人之知也。齐给便敏而无类,杂能旁魄而无用,析速粹孰而不急,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
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共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礼恭而意俭,大齐信焉而轻货财,贤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废之,是中勇也。轻身而重货,恬祸而广解;苟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胜人为意,是下勇也。
繁弱、巨黍,古之良弓也;然而不得排�,则不能自正。桓公之葱,太公之阙,文王之禄,庄君之曶,阖闾之干将、莫邪、巨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然而不加砥厉则不能利,不得人力则不能断。骅骝、騹骥、纤离、绿耳,此皆古之良马也,然而前必有衔辔之制,后有鞭策之威,加之以造父之驭,然而一日而致千里也。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慢、淫邪、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传曰:“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靡而已矣!靡而已矣!

大意
智有圣人、士君子、小人、役夫之分,勇有上勇、中勇、下勇之别。文中提出人只有求贤师、择良友才能懂得尧禹之道、忠信之义。这是身边环境决定的。同理,若与不善之人相处,则必受其殃。

荀子在《荀子·性恶篇》中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非天真之意。非真则非善,故性恶则伪。但荀子虽持此说,却依然强调人心应当向善,“途之人可以为禹。”(《性恶篇》)。虽然荀子认为这是“矫饰”与“扰化”的结果。荀子认为要达到善,方法是人人可为的“积伪”,也就是积善。

性善性恶之外,尚有性无善恶说。然持性无善恶说者,并非绝然否定善恶是非,而也主张人心向善。如庄子便不讨论性善性恶,王阳明也谈到:“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传习录》)可见,王阳明强调的还是善,且是至善。

还有一种观点便是认为性有善有恶,甚至将性划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善、恶、不善不恶三种。更有扯得还远的,讨论性一元与性二元。所谓性两元是将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就是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两类。性一元论则认为气质之性就是义理之性,也就是气理一元。

无论那一种观点,而总体上都在探讨人如何能善的问题。中国哲学无论那一家,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人生理想与生活现实准则的统一,而中国人的最高人生理想就是“仁”,也就是人与人人与天的和谐相处。还有一点便是知行合一,就是“践行”,“与理为一”,此“理”此“行”皆为善。而“与理为一”至关重要。

性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其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隐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大意
本篇阐述了荀子学说的基本观点,即人性恶。
在这段文字中,荀子首先提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的。人自降生时起,就好利、疾恶、好色。放纵这些本性就会带来不良后果。只有师法、礼义才能矫正和约束人性,所以古代的圣人“起礼义、制法度”来化导人的情性。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之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曰:若是则过矣。今之人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大意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要学习,是因为性善,这是不对的。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它不需要学习和修饰,人性饥则欲食,寒则欲暖,劳则欲休。但在礼义的约束下,就能做到节制和辞让。所以,善是后天的、人为的。

问者曰:“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陶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斫目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也,谓之生于伪。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假之人有弟兄资财而分者,且顺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则兄弟相拂夺矣;且化礼义之文理,若是则让乎国人矣。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
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生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生而已,则悖乱在己。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大意
礼义是圣人制定的,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圣人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就在于他能约束本性,追求性情以外的事物,于是制定出礼义和法度。人们之所以喜欢善,是因为性恶,就象穷人想富有、卑贱想高贵一样。

孟子曰:“人之性善。”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矣哉!虽有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恶。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今当试去君上之势,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倚而观天下民人之相与也;若是,则夫强者害弱而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今孟子曰:“人之性善。”无辨合符验,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设,张而不施行,岂不过甚矣哉!故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故隐栝之生,为枸木也;绳墨之起,为不直也。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直木不待隐栝而直者,其性直也;枸木必将待隐栝矫烝然后直者,以其性不直也;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王之治,礼义之化,然后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大意
孟子“人性善”的观点是不对的。善,是指正理平治,恶则是偏险悖乱。人如果天性善,那又要圣王和礼义干什么?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圣人立礼义法度,使人归于善。孟子之说是经不起事实检验的。

问者曰:“礼义积伪者,是人之性,故圣人能生之也。”应之曰:是不然!夫陶人埏埴而生瓦,然则瓦埴岂陶人之性也哉?工人斫木而生器,然则器木岂工人之性也哉?夫圣人之于礼义也,辟则陶埏而生之也,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本性也哉?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与小人,其性一也。今将以礼义积伪为人之性邪?然则有曷贵尧、禹,曷贵君子矣哉?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然则圣人之于礼义积伪也,亦犹陶埏而生之也。用此观之,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性也哉?所贱于桀、跖、小人者,从其性,顺其情,安恣睢,以出乎贪利争夺。故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天非私曾、骞、孝已而外众人也;然而曾、骞、孝已独厚于孝之实,而全于孝之名者,何也?以綦于礼义故也。天非私齐、鲁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于父子之义、夫妇之别,不如齐、鲁之孝具敬文者,何也?以秦人之从情性,安恣睢,慢于礼义故也,岂其性异矣哉!

大意
礼义是圣人制定的,但并非圣人的本性。这就如同瓦器是陶工造的,但不能说瓦器就是陶工的本性一样。如果人性本善,那就不会有夏桀之类的暴君,尧舜也就不可贵了。

“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今以仁义法正为固无可知可能之理邪?然则唯禹不知仁义法正,不能仁义、法正也。将使涂之人固无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而固无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邪?然则涂之人也,且内不可以知父子之义,外不可以知君臣之正。不然,涂之人者,皆内可以知父子之义,外可以知君臣之正,然则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其在之人明矣。今使涂之人者,以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本夫仁义之可知之理、可能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
曰:“圣可积而致,然而皆不可积,何也?”曰:可以而不可使也。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然而不相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故涂之人可以为禹则然,涂之人能为禹,未必然也。虽不能为禹,无害可以为禹。足可以遍行天下,然而未尝有能遍天下者也。夫工匠农贾,未尝不可以相为事也,然而未尝能相为事也。用此观之,然则可以为,未必能也;虽不能,无害可以为。然则能不能之与可不可,其不同远矣,其不可以相为明矣。

大意
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禹。为什么这么说呢?禹能够成为禹,就在于他行仁义法正。如果现在的人都具有明了仁义法正的资质,都具备实现仁义法正的工具,那么他们也是可以成为禹这样的圣人的。

尧问于舜曰:“人情何如?”舜对曰:“人情甚不美,又何问焉?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问焉?”唯贤者为不然。有圣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多言则文而类,终日议其所以。言之千举万变,其统类一也,是圣人之知也。少言则径而省,论而法,若佚之以绳,是士君子之知也。其言也谄,其行也悖,其举其多悔,是小人之知也。齐给便敏而无类,杂能旁魄而无用,析速粹孰而不急,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
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共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礼恭而意俭,大齐信焉而轻货财,贤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废之,是中勇也。轻身而重货,恬祸而广解;苟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胜人为意,是下勇也。
繁弱、巨黍,古之良弓也;然而不得排�,则不能自正。桓公之葱,太公之阙,文王之禄,庄君之曶,阖闾之干将、莫邪、巨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然而不加砥厉则不能利,不得人力则不能断。骅骝、騹骥、纤离、绿耳,此皆古之良马也,然而前必有衔辔之制,后有鞭策之威,加之以造父之驭,然而一日而致千里也。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慢、淫邪、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传曰:“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靡而已矣!靡而已矣!

大意
智有圣人、士君子、小人、役夫之分,勇有上勇、中勇、下勇之别。文中提出人只有求贤师、择良友才能懂得尧禹之道、忠信之义。这是身边环境决定的。同理,若与不善之人相处,则必受其殃。

《荀子》性恶



公元前260年春天的一个早晨,阳光照耀着露水晶莹的青草,碧绿,透明,似琼玉闪着五彩的亮光。一望无垠的旷野,充满了勃勃生机。翠绿翠绿的世界,掩盖了多年战乱的凄凉,似乎这人世上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处处给人以清新,给人以希望。
高高的木轮车缓缓地行走在驰道上。这条驰道,西起函谷关,沿黄河东至成皋,人们称它“成皋之路”。在这条大路上,秦国的军队多次进兵攻伐韩、魏、赵等关东诸国。而关东诸国合纵,也多次由此西向攻秦。这是一条战争之路,也是一条繁华之路。往来络绎不绝的车马行人和路边新生长的茂盛的青草,掩盖了多年战乱的血污,似乎这里从来就是如此繁荣和安宁。
高轮车装饰豪华,鸾鸟立衡,羽盖华蚤,八个銮铃随着马蹄声有节奏地叮咚作响。一看车的装饰,就知道车上的主人定然身份非同一般。他五十岁左右年纪,面容清癯,身着儒装,颔下一绺儿长须飘然前胸,温文尔雅。其实,他并不是什么豪门贵族,也不是大权在握的显赫卿相,而是一位游学列国的学士。
他姓荀,名况,字卿。人们尊称他荀子。两年前应秦昭王之邀,从齐国稷下学宫出发,由这条成皋之路西行,到秦国去游学,遍访了渭水秦川。如今又应齐王建的邀请,从这条成皋之路东行,重返齐国。
在荀子轩车后面的辎车上,坐着荀子的夫人和爱女幽兰。荀子的许多弟子及齐国派来迎接的卫士,步行跟随在两辆马车的后边。队伍不算很大,车马的豪华引人注目,也甚为壮观。
荀子一行,离咸阳,出函谷关,经洛阳,到成皋,又到荥阳,一路平安顺畅。以后的路就要由荥阳向东北,沿济水奔往临淄去了。车马刚出了荥阳不久,忽听后边人声呐喊,两匹快马紧追上来。荀子在车上为之一惊,莫非遇上了强盗?齐国派来的卫士也刀剑出鞘,惊觉戒备。因多年战乱,在这条古道之上,常常有兵痞、强盗拦截行人,抢夺财货,因财杀人之事甚为不少。
两匹快马追得越来越近,且远远喊叫:“停一停!停一停!”
没有等两匹快马靠近荀子和荀夫人的车辆,齐国的卫士就迎上前去,手执刀剑,喝令他们立即下马。
从马上下来的不是强盗,乃是一老一少。
年少的二十来岁,文质彬彬,英俊潇洒。高高的个子,头戴冠,身穿锦,一看就知道是贵族公子。老者五十余岁,头扎巾,身穿麻布褐衣,定是一个仆人了。老仆向武士拱手道:“这是我们公子,他要见荀老先生。”
荀子看见了一老一少,知道定然有什么事情,下车走了过来。
荀子的女儿幽兰,十四五岁年纪,出于好奇,也下了车,跟随在父亲身后。
那青年看见荀子,急忙双膝跪地说道:“韩……非,拜……拜见荀老夫子。”
“这个人口吃。”幽兰在荀子的身后听了心中好笑。
荀子用手搀韩非起身:“韩公子,请站起来讲话。”
韩非并不起身,为了寻找荀子他已经盼等许久许久了。两年前就想去齐国稷下学宫寻找,听人说荀子去了秦国,他很不以为然,如今的儒士皆不事秦,荀子为何到那个虎狼之邦去呢?如今荀子果然也不事秦王,仍然回到齐国稷下学宫去,他一定要见到荀子。原以为荀子会由成皋路经韩国的都城新郑,他就在都城的府邸等候。不想,荀子由成皋奔荥阳,直往临淄去了。于是,韩非闻讯即骑了快马追赶上来。如今总算追上了。心中甚为激动,越是激动,就越讲不出话来:“荀……荀老夫子,我……我……”
幽兰看韩非结结巴巴的样子,忍俊不住,笑出声来。怕父亲责备,用手捂上嘴,憋得满面通红。荀夫人在身后见幽兰有失礼仪,用手轻轻拍了女儿一掌。幽兰扭转身来,扑在母亲身上,更笑个不止。
荀子嗔怪地望了幽兰一眼。幽兰见父亲生气,勉强抑制住自己。荀子鼓励韩非:“不要着急,你慢慢说。”
韩非见女孩儿笑他,心中又增添了一层难堪,更加口吃得厉害,费尽力气,说不出一句话来。
老仆人见少主人说话艰难,上前代他答话:“荀老先生,我家公子盼等你多日了,今日追来,是想拜您为师!”
幽兰感觉奇怪,这样一个口吃的人,像个傻公子,还想拜我爹为师?若是收下这样的弟子,还不叫人耻笑?荀夫人闻言也觉不妥,即如满腹文章,有口难辩,总是一个大缺撼。
荀子望着韩非一时未语。韩非此时心情稍有平静,向荀子说:“老……老师,请……请收下我这个弟子吧!”他恭恭敬敬地向荀子磕了一个头。荀子说:“韩非,求学,乃是一件苦事。你身为贵公子,可以承继先祖之业,为何要求师呢?”韩非诚挚地说:“韩国屡遭秦、赵、魏诸邻国侵凌,我要寻求救国之道。恳请老师收下我这个弟子吧!”说完再次恭敬地向荀子磕了一个头。
荀子从韩非简短的话语和他快马追赶的迫切心情,知其心迹。此人真诚,有寻求救国之道的志气。虽有口吃,不妨做学问。孙膑不是一个受了膑刑,没有膝盖骨的人吗?不过,荀子尚没有立即答复韩非的请求,再次询问道:“韩非,我要到齐国去,尚有千里之行,一路甚为辛劳。你若随我去,将远离你的故土,失去你平日衣食的安逸,你要细想想啊!”韩非坚定地说:“老师,韩非为求学问,愿抛别富贵,忍受筋骨疲劳。老师走到哪里,我跟随到哪里!”“好,今日在途中收下你这个弟子了!”荀子爽快地应允了
荀子搀韩非起来,韩非向荀子再次叩头站起。幽兰不解荀子为何果真收下了这么一个口吃的傻公子。荀子回身将夫人和幽兰介绍给韩非相识。韩非给荀夫人叩头,又拱手向幽兰施礼:“见过幽兰小妹!”幽兰羞涩地低头微微一笑,算作回礼。
韩非坚持不再骑马,让老仆人把马匹带回府中,像荀子的其他弟子一样,跟随在荀子的轩车后面步行。
车轮滚滚,日出日落,越过山包,走出森林。前面闪出一条长长的大河。荀子坐在车中远远望见那洋洋的河水,手捋长须问驭者:“前面要过济水吗?”
“是的,前面就该过济水了。”
“啊!”荀子示意让车子停下来。
紧跟在车子后面的韩非赶忙来到荀子的面前。荀子手扒着车上的红漆栏杆说:“韩非,前面就要过济水了。”
韩非随荀子千里之行,车前马后关照荀子,全不像一个贯被人侍奉的贵公子。他聪慧知礼,又勤快,很受荀子的青睐。此时韩非上前扶荀子下了车:“老师,身体还好吗?”
“还好!”荀子轻松地举步,横跨驰道,踏着草地向济水的岸边走过去。滔滔河水,清澈见底,盘漩东去,于平稳中有暗流,于激流处有砥柱。触景生情,荀子顿生感慨:水流不止,暗流潜行,砥柱永在。然,终归都要奔入恢宏的大海。
“老师,过了济水离临淄还远吗?”韩非问。
“不远了,再有两日,即可到达稷下学宫了。”
韩非对于齐国的稷下学宫是陌生的。但他对稷下学宫倾慕已久,知那里是一个贤才济济的地方。如今稷下学宫就在眼前了。
荀子十五岁就被他的老师宋钘带到了稷下学宫,对稷下学宫的情感远比韩非深厚。二年阔别,犹如旧友重逢,难捺心中的激动。面对滔滔济水,似自语地说:“稷下学宫,名士如云,从善如流,各抒己见,不治而议论,政见不合也不加罪。那是个探讨学问增长才华的好去处呀!”
此时,在后面辎车上坐着的荀夫人和爱女幽兰也下车走了过来。幽兰长得聪明可爱,一双秀气的大眼睛,使她好像比同龄的女孩儿更为通灵。她望着济水岸边水灵灵的各色野花,禁不住一颗稚气的童心青春跳动。一只硕大的紫红色蝴蝶飞落在雪白雪白的牵牛花上。幽兰惊喜地凝神观望,好奇地要将它扑捉到手。她闭住声息,轻轻地小心迈步,慢慢地向栖息的蝴蝶靠拢。待她张开手臂,要向那蝴蝶抓去时,蝴蝶倏然展翅腾空。幽兰跟随着蝴蝶奔跑,跳跃,那蝴蝶也像要与她玩耍,一忽儿落下停留,一会儿又飞起去。
荀夫人一旁嗔道:“兰儿!”幽兰任性地边跑边答道:“娘,看我抓住它!”
蝴蝶似要躲避幽兰的锋芒,在幽兰的眼前盘旋了一圈,一头钻入了灌木丛中。灌木丛,荆棘密密,难以进入,幽兰生气地跺脚:“哼,真倒霉!”“幽兰,我抓到了!”在灌木丛的另一边,韩非抓到了那只硕大的紫红色的蝴蝶。幽兰高兴地跳起来,急忙绕过灌木丛,跑到韩非身边,叫喊着:“给我,给我!”韩非故意把蝴蝶举得高高的,幽兰跳着去抓,抓不着。她把小嘴一撅:“我不要了!”韩非忙把手放下,将蝴蝶送到幽兰眼前:“生气啦?”幽兰赌气说:“不要!”“那好,我放飞啦!”幽兰急忙拦住:“我要,我要!”她一把抓住韩非的手,小心地用两个纤纤细指把蝴蝶接过来,拔腿跑到荀子面前,炫耀说:“爹,你看,这只蝴蝶有多么大!这是韩非哥哥帮我抓到的!”
荀子并没有为女儿抓到了这只少见的硕大蝴蝶而高兴,反而将脸一沉:“好啊!自己残害生灵,还要让别人帮你。如今这人世上,处处都在拿生灵做儿戏。连年征战,无休无止,无处不是生灵涂炭呀!”幽兰受了父亲的训斥,心中老大不快。荀夫人望着女儿说:“你爹最恨的就是残害生灵,还不放掉它!”幽兰顽皮地向韩非吐了吐舌头,轻声问韩非:“把它放了吧?”幽兰松开手指,蝴蝶腾空而去,飞得那么轻盈,自在,欢喜。
荀夫人告诫女儿:“幽兰,到了稷下学宫,你不能再这样小孩子气了!”“怎么啦?”
“那里是列国各派名师读书授业的地方,不容小孩儿玩耍。”
“到了那里,我就长大了!”



荀子一行过了济水,东行一日,远远就望见了巍峨壮观的临淄城。
临淄是齐国的国都,战国时代最大最繁华的都会。它的建筑布局与战国时代的其它都会一样,“面朝后市。”国君和贵族都居住西南角的小城,就如同后来的紫禁城。宫殿也都建筑在高大的夸土台基上。小城的后面为市,一般官吏和平民百姓,还有手工业和商业都在这大城居住与活动。临淄的大城东西四公里,南北四公里还多,小城绕上一周也有五公里。这样一个巨大的都会,四周自然要有许多城门,供人们出入。只是小城南面的稷门是不许平民百姓随便走动的,因为它有大道可以走入内宫。为何叫稷门?原来在临淄城的南面有一座美丽的稷山。山上苍松葱郁,俊鸟云飞,令人神往。面向稷山的这座城门就叫做稷门了。
自齐桓公而始,齐国就在稷门之下,距离王宫不远的这块宝地上修建起一所规模宏大的学宫。学宫中有宽广的大道,道的两旁修下了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栽下了奇花异草,书房,讲坛,卧室,舒适宽敞。凡是来到学宫的学士,不分国度,不分门派,不论年纪老少,都给予优厚的待遇。膳食美味,衣着帛锦,出入车马迎送,授予“客卿”、“上大夫”、“列大夫”或“稷下先生”、“稷下学士”的不同称号和荣誉。齐王鼓励他们著书立说,不赋予具体的行政职权,让他们对国事、对君王,自由发表意见,所谓“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由于他们“无官守,无言责”,便可海阔天空,各抒己见,不作违心之论,不献阿谀奉承之辞。“合则留,不合则去”,国君和权臣也不干预他们的言论和行动自由。
在“诸侯并争,厚招游学”的列国角逐之中,齐国用这种优厚的手段,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招来了众多的学子名流,多达数百千人。精通政治、军事、天文、地理、历数、医学、文艺的博学者应有尽有。战国时代著名的学者淳于髡、孟子、邹衍、宋钘、慎到、田骈、接子、屈原、鲁仲连等,都曾经是稷下学宫的学士。
平日甚为清静的稷门,今日失却了宁静。稷下学士纷纷走出书房讲坛,来到稷门之外。宫中的武士也甲胄齐整,一大早就列队于稷门大道的两侧。宫中的乐工歌伎,也踏着欢乐的曲子舞出稷门。大家都是奉了齐王的谕旨,聚集于稷门之外,欢迎荀子的到来。
齐王建,十八九岁年纪,仪表堂堂,身穿上朝礼服,容光焕发,在宫人的簇拥下,乘着御用八鸾豪华轻车出了禁宫,来到稷门之外下车。
稷下学宫的祭酒梦杞,四十余岁年纪,面颊扁平,心有城府,望见齐王的御车来了,快步迎了过去,向刚从车上下来的齐王建施礼道:“梦杞拜见大王陛下!”
齐王建彬彬有礼地向梦杞说:“梦杞先生,荀老夫子重归稷下学宫,乃是朝中的一件盛事,众位学士都来迎接了吗?”
“荀老先生两次在稷下学宫职任祭酒,许多学士与荀老先生是老相识。梦杞我与荀况虽然未曾见过面,也久闻其名。今日,稷下学士与荀况相识与不相识的都来了。”梦杞回答。
忽有一匹快马踏着烟尘,飞奔而至,马上的骑兵一路喊着:“荀老夫子到了!”
站立在稷门大道两侧等候已久的朝臣和学士,闻声齐向西方望去。只见荀子率领的一队长途跋涉的人马正缓缓行近前来。乐工吹竽鼓瑟,歌伎舞姿翩翩,把个鲜花盛开的暖春季节,喧闹得更为温馨热烈。稷门外人声沸腾,少有的热闹。荀子携荀夫人和爱女走下车来。齐王建首先迎了上去。他恭敬地施上一礼:“荀老夫子,寡人奉母后之命,率领臣下和稷下先生欢迎您重归敝国!”面对这隆重热烈的场面,荀子也为之动容,他向齐王建还礼,又望着前来欢迎的人群施礼,谦逊地大声说道:“荀况乃区区学子,怎敢劳动大王和诸位学士相迎!”梦杞走上前去,他以稷下学宫首领的身份郑重地向荀子拱手说:“稷下学士欢迎荀老夫子重归稷下!”
荀子不认识梦杞,向梦杞还礼之后,回头问齐王建:“这位是……”齐王建向荀子介绍:“他是稷下学宫的祭酒梦杞先生。”荀子再次热情地向梦杞施礼:“久仰,久仰!”
荀子向齐王建和梦杞介绍了自己的夫人、爱女和弟子韩非等人与大家一一相识。齐王建告诉荀子,明日他的母亲君王后要在宫中设宴为荀子接风。


为荀子接风的喜筵设在王宫的大殿里,油漆得明亮照人的几案整齐地排在大殿两边,几案上丰盛的果品散发着清香,一盏盏高大明亮的银灯,照得整个大殿金碧辉煌。齐国的重臣和稷下先它比迎接国宾更要高上一层。
荀子受到如此隆重的礼遇,出乎他的意料,也在乎情理之中。稷下学宫曾经云集许多著名的先师,如今相继都去逝了,荀子成了最为年长的一个。齐王建的父亲齐襄王在世的时候,就尊荀子“最为老师”。齐王建自然要遵从先王遗训,这是其一。其二,荀子为齐国的存亡曾提出过中肯的谏言。那是在齐襄王的父亲齐闵王时。荀子看到齐闵王虽以“好士”自居,却不听学士的谏言,热心于对外扩张。南攻楚国,西困秦国,北战燕国,利令智昏,使得民憔悴,士兵疲。荀子向齐国的丞相田文诚恳地提出批评。他指出,齐王不崇尚礼义,不讲求忠诚信用,方圆数百里的国家,还要用欺诈、侵犯去争夺土地,图谋有商汤和周武王的功名,而不知自己处在楚国、赵国、燕国、魏国的威胁之中。如果有一国来进攻我们,其余三国必定乘机兴兵。如果这样,那么齐国就必然四分五裂,被天下人耻笑。荀子的忠告未被齐闵王采纳。荀子离开齐国到楚国去了。不久,齐国的前途不幸被荀子所言中。公元前284年,燕上将军乐毅率燕、赵、韩、魏、秦五国之兵,攻下齐国七十余城。临淄陷落,齐闵王逃亡到莒邑,被其丞相淖齿所杀。公元前283年,齐襄王即位,齐将田单率兵击败乐毅,才使齐国得以复国。
荀子的这段未被采纳的谏言,在齐国王室中被认为是很深刻的教训,他们悔不当初。同时,也从内心对荀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奉之若圣人。齐襄王尊荀子“最为老师”,不仅仅是在稷下学宫中荀子最为年长,也表示齐襄王对荀子最为敬佩。
还有一层,荀子此次是从秦国归来,春秋战国经过数百年的较量,秦国已成为七雄中最为强盛的国家。像荀子这样有名望的贤士,不留在强盛的秦国,还要回到百废待兴的齐国,使齐王建和君王后深深为之感动。齐襄王在位仅仅十九年就死了。四前前,儿子建继承王位。在君王后看来,荀子在齐襄王的丧事过后,就离开齐国赴秦,定然是看不起他的儿子,另攀高枝去了,将会一去不归。没有想到,荀子连去带回,仅在秦国待了两年。除去往来的路途,也就仅仅在秦国居住了一年。荀子接到齐王建的邀请,立即返回齐国,这是把齐国看得比秦国还要重。观其行,知其心,既然在列国享有盛名的大儒,这样看得起齐国,齐国怎能不表现出十倍的热情呢?
荀子是用君王后的镶金玉车,由齐王建亲自到荀子的住所把其接进王宫来的。这辆镶金玉车是当年齐襄王的座车。君王后用这辆车子接荀子,是动用了一番心思的。一来表示,她怀念她的丈夫。二来,为显示她在国中的崇高地位。三来,当年齐襄王就每次用他的这辆座车请荀子入宫,与荀子一同郊游,登稷山。用这辆车来接荀子,更表示出君王后和他的儿子像当年襄王在世时一样尊崇荀子,希望荀子也能像当年对待齐襄王一样,多为齐国献计。
君王后已年近五十了,因善于涂泽,脸面上的皮肤,依然是光泽滋润。略施脂粉,即如同年少一般。多年的政治风云,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沉稳、强悍、多疑的印记。在微笑中隐图谋,于不动声色中藏心机。
宫中内侍禀报荀子到了。君王后传话有请。齐王建陪同荀子来到了君王后的寝宫。对于齐国的臣子来说,能受到君王后在寝宫的接见,这也是一种很高的荣誉。荀子上前一步,躬身施礼:“荀况拜见太后!”君王后微微一笑,和蔼地说:“荀老夫子请坐。”
荀子与齐王建一同坐在离君王后不远的几案边。内宫的侍女献来茶水。
“荀老夫子,您是我们齐国的老朋友了。您虽然是赵国人,可您在风华之年就跟随宋钘老先生来到齐国。这些年来,您虽曾游学燕国、赵国、楚国、秦国,然总是没有离开齐国。齐国就是您的家呀!”
荀子诚恳地说:“是的。荀况我难忘稷下学宫众位先师的教诲,难忘齐国先君的知遇之恩。”
“您如今已是大儒了。在列国中名望甚高,在稷下学宫很受众家学士的尊敬。两次做学宫的祭酒,先王在世就尊称您是‘最为老师’。”
荀子谦虚地说:“荀况愧不敢当。”
君王后一副十分认真的样子:“哎,您是当之无愧的呀!如今我的建儿年少,继位不久,您更是建儿的最为老师。以后您就永远留在齐国,像周公辅佐成王,夷吾辅佐桓公,助建儿成就一番大业。”荀子也十分认真地回答说:“太后陛下,荀况岂能与圣人并论。然,荀况是一个潜心于学问的人。愿将所学献与圣主明君,结束华夏数百年之战乱,使天下一统,百姓安宁。”“好!”君王后高兴地合掌道,“咱们一言为定。建儿,酒宴备好了吧?”“备好了。”君王后站起身,郑重地嘱咐齐王建:“今晚,你要当众拜荀老夫子最为老师,再推荀老夫子为稷下学宫祭酒,尊荀老夫子为上卿。”齐王建顺从地回答:“是。”



稷下学士济济一堂,与君王后和齐王建一同举杯,为荀子接风洗尘。
交杯换盏,热肠暖语。荀子接受熟识与不熟识的稷下学士和齐国臣子的敬酒。齐王建当众宣布,遵照先王遗训和母后的旨意,拜荀子为师,并且请荀子第三次职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士们异口同声,雀跃赞同。
梦杞,在荀子赴秦期间,接任了稷下学宫祭酒,自今日始,他也就卸任了。对这一点,在听说荀子要重归齐国的消息之日,梦杞就早有准备。他是孟子的门生。孟子在稷下学宫时,位列三卿之中,享受着优于其他学士的待遇。出行时“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比其他稷下学士威风得多。当孟子要离开齐国时,齐宣王曾答应在临淄城中为他修建一所大宅院,用六万石粟米俸禄供养他的弟子。孟子的门生也随其师甚受齐王的器重。那时的梦杞还年轻,没有什么名气,而心中有一种高居人上的虚荣。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心钻研,如今 的梦杞学有所成,也干练了许多。他自知不能与荀子相提并论,因而将祭酒之职重交荀子是顺理成章,无可非议的。然而心中有一股难以平息的火焰,使他脸发烧,心儿跳,不能平静。他感觉自己似乎一下子被人冷落了,似乎是从千丈的高台上摔了下来,显得是那样的渺小、无能、灰色,不被人看重。不,我梦杞不能为先师争光,也不能为先师丢丑。我是孟老夫子的门生,不为自己争气,也要为自己的先师争气。在这种时候,更要显示一个名师弟子的德能和气度。
想到这里,梦杞端起一只最大的铜爵,斟满了酒,来到了荀子面前,恭敬地、矜持地、一字一板地说:“荀老夫子,今日你重回齐国,第三次职任稷下学宫祭酒。梦杞不才,滥竽充数,也做了几天祭酒,自今天起就卸任了。我衷心拥戴荀老夫子,请老夫子饮下我这一爵酒。”
荀子望着硕大的酒爵,心中有些为难。他本来没有什么酒量,今日高兴,齐王与学士们穿梭敬酒,不能不喝。如今感觉酒量已过,头有些晕眩。他不得不对梦杞实话实讲:“梦杞先生,荀况今日酒已过量……”
梦杞看荀子推辞,心中甚是不快。在他看来,荀子喝了别人的酒,独不饮他的酒,这是瞧他不起,甚至是对他的先师孟老夫子瞧不起。他涨红着脸:“荀老夫子,难道看不起我梦么?”
“啊,不不不……”荀子慌忙解释。
“荀老夫子,我梦杞是孟老夫子的学生,你与我的老师同在稷下学宫多年,你若是瞧得起我,瞧得起我的先师,就请老夫子把这爵酒饮下!”
“这……”
年轻的齐王建在这种尴尬的场面下,一时不知如何处理才好。
君王后面对前后两位稷下学宫的祭酒,也不愿说什么。
众学士对梦杞这种不礼貌的行为有人鄙视,也有人赞赏,因为梦杞确实是孟子出类拔萃的学生。此时,一位二十余岁的青年学子淳于越不声不响地站起身,走到前面,向荀子施礼说:“荀老夫子,让学生我来替你喝下。”
荀子如同遇难获救:“啊,谢谢!”
齐王建忙向荀子介绍说:“这位是淳于越,乃稷下先师淳于髡之子,去年到稷下学宫中来。他自幼博闻强记,遍读经史,素有神童之称。”
荀子仔细打量了一番淳于越,夸赞道:“啊,后生可畏呀!”
梦杞甚不满意淳于越来为荀子解围,他将脸一沉:“淳于越,你虽是神童,可能替代了荀老夫子吗?”
淳于越的父亲淳于髡在世时就是一位舌辩之士,他由一个齐国的招赘女婿,一跃而成为齐国的上卿,位在稷下先师之首。曾用“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不飞不鸣”的隐喻批评齐威王,使齐威王从沉湎不治、一筹莫展中振作起来,决心要“一鸣惊人”。他看到齐宣王好色,好味,好乐,独不好士,一日里引见七位士人与宣王。宣王嫌他引见的太多。淳于髡告诉他,鸟同有翅的飞在一起,兽同有足的行在一起,万物各有其类。我这里的贤士就像到河中去舀水,多得很,以后还要继续引见。使得齐宣王悟出“得士则昌,失士则亡”的道理。淳于越继承了父亲的舌辩才干,梦杞比他年长,他也毫不示弱,反唇相讥:“淳于越年轻少见识,要向荀老夫子求教,决不会着意为难荀老夫子!”一句话说得梦杞面红耳赤。淳于越接过梦杞手中的酒爵,挺直了身子,一饮而尽。“好!”梦杞知在此时,不能再说什么,悻悻地回归到他的座位上去。淳于越没有退下,他向荀子恭敬地说:“荀老夫子,你与我的父亲是同辈人。只是我来到稷下学宫甚晚,还未曾听到过荀老夫子的教诲。老夫子游学列国,遍察诸侯之政,立一家之言,对儒、墨、道、法之书皆有独到之见。不知何时能听到荀老夫子的教诲?”
一位青年学子也站起身来响应,问齐王建:“陛下,淳于越之言,正合我等之意。在今日宫宴之上,可否请荀老夫子订下一个首讲的时日?”齐王建询问荀子。荀子微微活动了一下身驱:“荀况自幼跟随宋钘老师,攻习儒学。进入稷下学宫之后,又研讨百家之书,听到墨、道、法、名、阴阳、纵横、小说等百家学士之言。以荀况来看,有见于此,无见于彼,各有所长,各有其弊。荀况愿融百家之长,避百家之短。只是不敢以一家之言相称。我很愿意将我之所学,求教于诸位学士。齐王建看荀子接受了青年学子的倡议,他也很愿意听一听荀子的讲授,问道:“老夫子,首讲之日在何时为好?”荀子也用商议的口气说:“陛下,你看后日午前如何?”“好,后日寡人与各位先生、学士一同聆听老夫子首讲!”



荀子归回稷下学宫,第一个急于想见的是他的老师宋钘。
昨日晚间君王后和齐王建盛宴接风,他在宴席上几次观看,皆不见老师宋钘的身影。他知道,老师已经是八十多岁了,如果身体尚好,知道他的弟子回来了,一定会前来赴宴。如果宋钘老师来了,他荀况也一定会请老师到主宾席上就座。可是老师没有来,这表明宋钘老师的身体不好。老师有了什么病?有没有人照料?请没有请医师?为此他一夜未睡好觉。今日一早,他就告诉荀夫人,快些安排幽兰和韩非吃午饭。他要带领一家人和他的弟子去看望自己的老师。
稷下学宫像花园一样美丽,垂柳挂于湖岸,松柏立于亭台,溪水从身边流过,还有鱼儿自由自在的徜徉。这些宜人的景色,对于幽兰和韩非是甚为喜见的。他们一面走着,一面看着,每每落在荀子和荀夫人二位老人的后面,总要让荀夫人催促。
“不要看了!”荀夫人催促说。
“忙什么,让我再看看么!”幽兰仍然在后面逗留。
“你父挂念宋老夫子,你知道么?”荀夫人有些生气了。
“好,走!”幽兰知道荀子对宋钘的尊重。父亲到了这样的年纪和这样的地位,还如此尊重自己少年时的老师,幽兰甚是钦佩,同时也感觉了宋钘在荀子心中的分量。
荀子的祖上在晋国及三家分晋后的赵国都曾经是显赫的贵族。晋文公时,官至中军。数百年日出日落,分合更迭,荀氏家族四分五裂。荀子这一支早已家道衰落。到了荀况少年时,已一贫如洗,与平民百姓为伍。荀况的父母早逝,十岁他落魄流浪邯郸街头,受尽了凌辱和苦难。十二岁的那年,在邯郸牛首水的岸边,替人放牛,挣钱糊口,遇上了宋国的学士宋钘,将他收为书童。荀况勤奋好学,宋钘十分喜欢他,教他读五经,学六艺。荀况十五岁那年,宋钘游学至齐国稷下学宫,也把他带进了稷下。从此,荀况如鱼得水,游历于名士如林的学宫之中,读百家之书,听百家之言。宽广的知识之海,培育了荀况探求真知的不尽欲望。
老一代先师的智慧,使荀况这条善于吸取营养的小鱼儿,跃上了龙门。


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檃栝】yǐn kuo 语出:《荀子·性恶》:“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翻译:所以枸木一定要等到将它用工具矫正然后才会变直,不锋利的兵器一定要等经过磨砺之后才会变得锋利 1。矫正竹木邪曲的工具。揉曲叫檃,正方称括。《荀子·性恶》:“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 杨倞 注:“檃栝,...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翻译
治理国家的人敬重国家的珍宝,爱护国家的器具,使用国家的工具,铲除国家的妖孽。二、原文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三、出处 节选自《荀子·大略》...

古代气场大怎么说
大气磅礴、声势浩大、波澜壮阔、气吞山河、气贯长虹。一、大气磅礴白话释义:磅礴:广大无边。形容气势盛大。出自:《荀子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朝代:先秦作者:荀况翻译:各种能溢流而没有用。示例:黄河水滔滔不绝地流了下来。气势雄伟,大气磅礴!二、声势浩大白话释义:浩:广大。声威和...

帮忙翻译一下?
清黄遵宪《羊城感赋》之一:“百货均输成剧邑,五方风气异中原。”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五方土音。” 2、嗜欲:嗜好与欲望。 (1)嗜好与欲望。耳、目、口、鼻等感官所产生的贪欲。多指贪图身体感官方面享受的欲望。《荀子•性恶》:“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吕氏春秋...

高一语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高一语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导语:《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劝学》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劝学原文: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区别和意义
3、对性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从一开始在性的概念的界定上,孟荀就发生了内圣与外王两个对立的价值取向的分野。“孟子言性善,乃谓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是仁义理智四端。荀子言性恶,是说人生而完具的本能行为中并无礼义;道德的行为皆必待训练方能成功。孟子所谓性,与荀子所谓性,实非一事。在对性...

《劝学》原文+翻译
1、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

欧阳修答李诩第二书原文及翻译
这是因为他们都意识到,对性善的人一天不加以教育,就会使他迷失方向,加入恶人行列:对性恶的人勤加教育,就可使他变善;对善恶混合的人加以引导管促,就会使他们远离恶而接近善。他们的学说与《论语》的“本性相近而行为习惯相差很远”,《中庸》所说的“遵循有方”都是相合的。这三个人,推究他们...

荀子《劝学》节选 译文
出自:《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原文节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劝说》荀子文言文及翻译是什么?
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荀子这里的情性观与早期儒家《性自命出》一派的思想有关。然而性自命出以“情”为天的观念引出的是自然主义、情感主义的生存论调。 荀子没有沿着这一个路向发展,这是因为,他认为天然禀赋的性情是恶的。因而顺应他的发展,将引起人与人的争夺,贼杀,导致社会的混乱,这就是...

淮阴区19692017311: 人之性恶的译文,(第一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 -
稻宗严弗:[答案] "伪"在古文里有通"为"意为人为努力,荀子性恶说,专注于让人时时反省自身,这句话意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善良的人是通过后天努力达到的"

淮阴区19692017311: 荀子.性恶的部分文段翻译 -
稻宗严弗: 礼义是圣人制定的,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圣人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就在于他能约束本性,追求性情以外的事物,于是制定出礼义和法度.人们之所以喜欢善,是因为性恶,就象穷人想富有、卑贱想高贵一样.

淮阴区19692017311: 人之性恶翻译 -
稻宗严弗: 荀子 正名篇〉云:「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从自然生命的自然徵象作陈述,他认为自然生命之絪縕所生发的自然徵象,通过感官的精灵与外物相接触,便引起主观之反应.这些都是不待后天学...

淮阴区19692017311: 荀子关于人性的言论的翻译!!急求!!谢谢!! -
稻宗严弗: 1.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性是恶的,而有善心的人是假装出来的 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性本恶,所以会说这样的话 2.……这个不知道…… 3.现在人们都是,饿了想吃饱,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这就是人性

淮阴区19692017311: 天下有中,敢直其身 的正确翻译 -
稻宗严弗:[答案] 选自《荀子·性恶》 意思是说: 天下有中庸之人,是因为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和准则不偏离(即:坚持自己的节操).

淮阴区19692017311: 请帮我解释一下荀子《性恶篇》的这一段 -
稻宗严弗: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要学习,是因为性善,这是不对的.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它不需要学习和修饰,人性饥则欲食,寒则欲暖,劳则欲休.但在礼义的约束下,就能做到节制和辞让.所以,善是后天的、人为的.

淮阴区19692017311: 文言文《人之性恶》 - 荀子的答案
稻宗严弗: 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后天的作为.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喜好财利,依从这种本性,因此人们就产生了争抢掠夺,谦让的品德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

淮阴区19692017311: 为什么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解答 -
稻宗严弗: 荀子提出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对立. 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译文: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后天的行为. 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

淮阴区19692017311: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什么意思 -
稻宗严弗: 出自荀子《性恶篇》. 翻译: 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 拓展阅读: 原文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

淮阴区19692017311: 请问《荀子·性恶篇》
稻宗严弗: 贴中“存”是“孝”字之误.这几句话是说,妻儿都有了,对双亲的孝就衰减了;欲望得到满足了,对朋友的诚信就衰减了;官爵傣禄满盈(到顶了),对君主的忠心就衰减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