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采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一语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劝学》原文及翻译如下: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赏析
《劝学》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是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全文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文中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文中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

《劝学》原文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_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_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_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的译文是君子说:学习就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就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就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就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就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就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就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就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就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就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就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就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劝学》是先秦时期荀子创作的论文说,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高一语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导语:《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劝学》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劝学原文: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词句注释:
      1.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学不可以已(yǐ):学习不能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4.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绳,墨线。
      óu):通“?А保?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6.规:圆规,画圆的工具。
      7.虽有(yòu)槁暴(pù):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
      8.挺:直。
      9.受绳:用墨线量过。
      10.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11.日参(cān)省(xǐng)乎己:每天对照反省自己。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
      12.知(zhì):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为没有过错。
      13.遗言:犹古训。
      14.干(hán):同“邗”,古国名,在今江苏扬州东北,春秋时被吴国所灭而成为吴邑,此指代吴国。夷:中国古代居住在东部的民族。貉(mò):通“貊”,中国古代居住在东北部的民族。
      15.“嗟尔君子”六句:引诗见《诗经?小雅?小明》。 靖,安。共,通“供”。介,给予。景,大。
      16.须臾(yú):片刻,一会儿。
      17.??(qǐ):踮起脚后跟。
      18.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19.疾:声音宏大。
      20.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
      21.假:凭借,利用。舆:车厢,这里指车。
      22.利足:脚走得快。
      23.水:游泳。
      24.绝:横渡。
      25.生(xìng)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26.蒙鸠:即鹪鹩,俗称黄??鸟,又称巧妇鸟,全身灰色*,有斑,常取茅苇一毛一毳为巢。
      27.苕(tiáo):芦苇的花穗。
      28.射(yè)干: 又名乌扇,一种草本植物,根入药,茎细长,多生于山崖之间,形似树木,所以荀子称它为“木”,其实是一种草。一说“木”为“草”字之误。
      29.“蓬生麻中”四句: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会变得和土一样黑。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蓬,蓬草。麻,麻丛。涅,黑色染料。《集解》无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八字,据《尚书?洪范》“时人斯其惟皇之极”《正义》引文补。
      30.兰槐:香草名,又叫白芷,开白花,味香。古人称其苗为“兰”,称其根为“芷”。
      31.渐(jiān):浸。??(xiǔ):泔水,已酸臭的淘米水。此引为脏水、臭水。
      32.服:穿戴。
      33.所渐者然也:被熏陶、影响的情况就是这样的。然,这样。
      34.邪辟:品行不端的人。中正:正直之士。
      35.蠹(dù):蛀蚀器物的虫子。
      36.强自取柱:谓物性过硬则反易折断。柱,通“祝”(王引之说),折断。《大戴礼记?劝学》作“折”。
      37.柔自取束:柔弱的东西自己导致约束。
      38.构:结,造成。
      39.畴:通“俦”,类。
      40.质:箭靶。的(dì):箭靶的中心。
      41.斤:斧子。
      42.醯(xī):本意指醋。
      43.?T(ruì):飞虫名,属蚊类。
      44.跬(kuǐ):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
      45.骐(qí)骥(jì):骏马,千里马。
      46.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驽马,劣马。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 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
      47.舍:舍弃。指不放弃行路。
      48.锲(qiè):用刀雕刻。
      49.镂(lòu):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50.蟹六跪而二螯(áo):螃蟹有六只爪子,两个钳子。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螯,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
      51.蛇鳝:一作“蛇蟮”。
      52.冥冥:昏暗不明的样子,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干。
      53.?福?hūn)?福褐缸ㄐ闹轮尽?
      54.昭昭:明白的样子。
      55.??(téng)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飞的神蛇。
      56.??(shí)鼠:原作“梧鼠”,据《大戴礼记?劝学》 改。??鼠能飞但不能飞上屋面,能爬树但不能爬到树梢,能游泳但不能渡过山谷,能挖洞但不能藏身,能奔跑但不能追过人,所以说它“五技而穷”。穷:窘 困。
      57.“尸鸠在桑”六句:引诗见《诗经?曹风??\鸠》。仪,通“义”。
      58.结:结聚不散开,比喻专心一致,坚定不移。
      59.瓠(hù)巴:楚国人,善于弹瑟。
      60.沈:同“沉”。《荀子集解》作“流”,据《大戴礼记?劝学》改。
      61.伯牙:古代善于弹琴的人。
      62.六马:古 代天子之车驾用六匹马拉;此指拉车之马。仰秣:《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仰秣,仰头吹吐,谓马笑也。”一说“秣”通“末”,头。
      63.草木润:据王念孙考证,“草”字衍,“木”与下文“崖”对文。
      64.崖:岸 边。
      65.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66.恶(wū):即“乌”,疑问助词,哪,何。
      67.数:术,即方法、途径,引申为“科目”。
      68.真:果真,确实。
      69.没:即“殁”,死。
      70.中声:中和乐声,指雅正醇美的乐调。止:极。
      71.大分:大的原则、界限。
      72.?p(rú):同“蠕”,微动。
      73.傲:浮躁。
      74.?裕?zá):形容言语繁碎。
      75.向:通“响”,回音。
      76.方:通“仿”,仿效。
      77.学杂识志:据王引之说,“识”为衍文。
      78.顺:通“训”,解释词义。
      79.原、本:均作动词,指追溯本源。
      80.经纬蹊径:纵横道路,这里指学习的各种途径。经纬,直线与横线。
      81.挈:提,拎。裘:皮衣。
      82.诎:通“屈”,弯曲。顿:抖动,整理。
      83.道:由,遵。礼宪:礼法。
      84.舂:把谷类的皮捣掉。黍:黍子,谷类。
      85.?{:即“餐”,吃。壶: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这里指饭。
      86.??:原指器物粗糙恶劣,这里是恶劣的意思,即指不合礼义。
      87.争气:指意气用事。
      88.致:极致,最高的境界。
      89.隐:有意隐瞒。
      90.瞽:盲目从事。
      91.谨顺其身:指君子谨慎修养自己,做到不傲、不隐、不瞽,待人接物恰到好处。
      92.“匪交匪舒”二句:语本《诗经?小雅?采菽》。匪,非,不。交,通“侥”,侥幸急躁。舒,缓,慢。予,通“与”,赞成。
      93.伦:与“类”同义,指类别。
      94.桀纣:夏朝和商朝的亡国之君。盗跖:古代一个名叫跖的大盗。
      95.数:数说,与“诵”意义相近。
      96.是:指全而粹合乎礼仪之美。
      97.五声:宫、商、角、徵、羽,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98.五味:甜、酸、苦、辣、咸,这里指美味。
      99.应:指对外界事物的应变能力。
      100.成人:全人,完美的人。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鼓励人们通过学习改变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振兴礼义,制作法度,专心致志地去实践君子之道。[5][6]
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刘询讳,又称孙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先秦儒家后期的代表人物。曾两次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东临淄)游学,担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了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今属山东)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与其弟子撰有《荀子》一书。[8]


高一语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劝学》原文及翻译如下: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

帮忙给出高中语文需要背诵《劝学》的课文内容!要准确!
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学恶...

高中必修1语文劝学原文、
【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一语文《劝学》原文及翻译
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 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高一文言文篇目《劝学》
8. 谁能给我高一语文必修一 《劝学》原文 君子1曰:学不可以已2。 劝学(2张)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5,輮6以为轮,其曲中规7。 虽有槁暴8,不复挺9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10则直,金11就砺12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15,...

谁能给我高一语文必修一 《劝学》原文
君子1曰:学不可以已2。劝学(2张)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5,輮6以为轮,其曲中规7。虽有槁暴8,不复挺9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10则直,金11就砺12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15,不如须臾之所学16也;吾尝...

高一年级语文劝学原文及译文
【 #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年级语文劝学原文及译文》,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1.原文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

高一语文《劝学》原文及译文
【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高中必修三语文文言文劝学
意为再好的条件如果没有恒心都将一事无成。 有此三心,学习就不会半途而废了,不半途而废才能成为“君子”,荀子可谓是点到了学习的关键,交给了求学者一把金钥匙,无论世事沧桑,得之者成,逆之者废,切记切记。 6.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中《劝学》的翻译 劝学 荀子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

高一语文劝学翻译
高一语文劝学翻译介绍如下: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原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文...

宁河县18493221740: 高中课文劝学原文+注释+解释课文啊. -
捷瑗利迈:[答案]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 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

宁河县18493221740: 荀子《劝学》翻译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貌岸然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故君... -
捷瑗利迈:[答案] 原文: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宁河县18493221740: 求高一,荀子《劝学》课文及其翻译! -
捷瑗利迈: 劝学 荀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

宁河县18493221740: 《劝学》的原文及翻译是什么?还有字的读音?急用! -
捷瑗利迈:[答案]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輮(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

宁河县18493221740: 高中语文第一册的《劝学》部分文章翻译 -
捷瑗利迈: 【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

宁河县18493221740: 荀子《劝学》节选 译文 -
捷瑗利迈: 译文: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

宁河县18493221740: 谁有荀子《劝学》的原文翻译啊~ -
捷瑗利迈:[答案] 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

宁河县18493221740: 劝学 荀子 高一语文 -
捷瑗利迈: 用心一也:(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用,以,因为. 这是语文课本的注释哦,如果是为了考试可以这样答“因为”.但是某些专家是这样认为的: <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某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注:"[用心一也](这是)因为心专一(的缘故).用,以,因为."释"用"为"以,因为",即把"用"视为连词,把"心一"作为原因分句.其实,古代汉语中"用心"是一个结合得很紧密的动宾短语,意思是"使用心力"."用"不当"因为"讲,也不是连词.希望能帮到你!!!

宁河县18493221740: 劝学原文,翻译,文言知识,文学常识,重点字词 -
捷瑗利迈: 《劝学》原文及翻译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本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

宁河县18493221740: 《劝学》字翻译 -
捷瑗利迈: 輮:通“煣” 用火熨木使弯曲 规:测圆的工具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省:省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