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至明清时期士的内涵出现了几次重大变化?

作者&投稿:阙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两汉至明清时期,“士”的内涵确实出现了几次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演进。以下是几次重大变化的概述:
两汉时期:士人身份的确立与儒家思想的独尊。在这一时期,士人主要通过经学考试获得官职,逐渐形成了士族集团。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学说,士人注重道德修养与经学研究。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兴起与士人阶层的扩大。隋唐时期创立了科举制度,使得更多中下层士人有机会进入仕途。这一变化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职的垄断,促进了社会流动。
宋元时期:士商关系的转变与理学的兴盛。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士人与商人的关系逐渐密切。一些士人开始涉足商业活动,而商人也希望通过与士人的交往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同时,理学在这一时期兴起,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士人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明清时期:士人阶层的衰落与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在明清时期,随着专制集权的加强,士人阶层的政治地位逐渐下降。同时,经世致用思潮兴起,强调实践、务实,对传统儒家学说进行了批判与继承。这一变化促使士人更加关注现实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改革。
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政治制度的演进、思想文化的嬗变等。同时,士人阶层的自身努力与追求也是推动这些变化的重要力量。在这些变化中,士人阶层逐渐从封闭的经学研究转向开放的社会实践,为古代中国的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两汉至明清时期士的内涵出现了几次重大变化?
在两汉至明清时期,“士”的内涵确实出现了几次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演进。以下是几次重大变化的概述:两汉时期:士人身份的确立与儒家思想的独尊。在这一时期,士人主要通过经学考试获得官职,逐渐形成了士族集团。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学说,士人注重道德修养与经学研究。...

汉、唐、宋、明的内阁人员组成
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

谁知道古代秦汉、唐宋、明清时期吏员如何分级?所谓吏员就是县衙、府...
吏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汉代的掾属,就是后来吏员的前身,所谓掾,是主管某一事务的小头目;所谓属,是由掾驱使的办事人员。汉代的掾属,还是正式官员,只是级别低下而已(法定为百石和斗食两级) 。到了唐代,正式有了吏员之称。凡是吏员,不列入九品官职,但有编制员额。吏员干得好并达到一定期限,可以通过考...

请问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分别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啊??_百度...
(5)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相权得到加强。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6)宰相制度的废除: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明初沿袭元朝制度,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

关于汉朝至明清时期的选官制度
1.汉朝察举制,包括察举和皇帝征召,以孝廉(品行,才干)为标准;后随着地方豪强势力迅速发展,封建国家行政组织日益瘫痪,变成主要一门第望族为标准来选官 2.魏晋时是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 3.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4.唐朝时继承和完善科举制...

中国古代各时期的爵位大小排列
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以上相当于“诸侯”)。二、秦汉时期的封爵 秦灭六国,实行纯粹的郡县制,赏爵仍为二十等爵。汉仍承秦二十等爵(武帝时改彻侯称列侯),其中七大夫以上为吏爵,可令食邑;七大夫以下为民爵,只及其身与户。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封爵 1、曹魏的封爵 自曹魏起正式废除了秦汉以来...

三公(包括开府仪同三司)属吏有哪些,各时期又有什么变动?
探析历史变迁:三公制度的演变与属吏角色在古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三公的设置与变迁,反映了权力结构的演变与皇权的巩固。自商周时期起,三公制度历经秦汉至明清,其内涵与角色一直在不断调整。让我们穿越时空,一窥这些关键官职及其属吏的更迭。在汉武帝时期,丞相的权力曾一度巅峰,但随着内朝的崛起,如...

请问:古代中尚书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分别都掌管哪些方面...
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中央集权制度的的主要内容:1、加强君主权力 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从两汉到唐朝,王国、豪强、士族、节度使都曾是威胁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大问题;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强化了皇权;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加强。2、加强思想控制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清的八股取士、...

大司农的职权在汉代到明清时期经历了哪些变化?
大司农,秦汉时期的财政经济核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职责的演变。起初名为治粟内史,汉景帝后元年(前143),更名为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再升级为大司农,这一称号一直沿用至东汉,其间虽有新莽时期的改称,如羲和、纳言,但最终回归原名,掌管国家的钱谷和财政大权,与少府并列,地位显赫。西...

镇江市13762996198: 先秦两汉宋元明清时期儒学是怎样变化的 -
莫琼盐酸: 1.先秦:是儒学初创,开始发展传播.这个时候的儒学还是很质朴的 2.两汉:董仲舒独尊儒术.儒学开始爆发式发展.这个时候儒学开始畸形发展,儒学已经开始变味了.夹杂了法家思想.而且不在淳朴,已经有了杂质. 3.宋代:朱熹开创理学. 4.明朝:发展理学.王阳明开始完善心学,并开始发展心学 5.清朝:儒学更是开始为统治者服务改变儒家的基本教义,原始的儒学教义一半都不剩

镇江市13762996198: 明清时期的四民中的士指哪些人 -
莫琼盐酸: 四民:士(学者)、农、工、商.士指的是学者.四民是古代中国政府对平民职业的基本分工,指士(学者)、农、工、商,但其次序历代有所不同.但是由于大型商贾比较富有,普通秀才往往贫困.民间的实际身份高低往往由权利与钱财的...

镇江市13762996198: 简述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
莫琼盐酸: 1、西周时期,大夫以上的爵位和官职是世袭的,大夫以下的低级职务才是挑选士来担任的.西周的士是贵族的最低层,是军队的骨干,是武士的通称.选士的基本方法是乡里来荐举,就是所谓的乡举里选.被乡里荐举出来的人叫秀士.秀士由...

镇江市13762996198: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经历了哪些变化科举制从隋到明产生哪些变化 -
莫琼盐酸: 古代选官制度1.先秦: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标准从爵位到军功)2.两汉:西汉武帝时开...

镇江市13762996198: 八股取士的特点 -
莫琼盐酸: 内容特点:试题出自四书,必须按四书五经代圣贤立言,解释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准. 形式特点:每篇是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的八股文.

镇江市13762996198: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 -
莫琼盐酸: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说明当时商人地位不高,而“士商相混”说明当时商人地位相对的提高,故本题选择C.A说法明显错误;B材料中没有提及;D说发绝对.

镇江市13762996198: 中国古代史,大家帮忙吧,帮我梳理一下.... -
莫琼盐酸: 士族和寒族是对立的 寒族就是平民百姓的出来的有才华的人 士族就是书香门第出的人 他们那些 人往往是很有才华的 但是他们不屑于做官 他们从汉末一直持续到唐中叶...

镇江市13762996198: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阅读下面“选官制度的变 -
莫琼盐酸: (1)选官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 科举制实行时间 先秦时期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时期依据 世 袭 才能、品德到门第考试成绩 备注 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机会 比较封闭.以官举士,百姓不得参与. 中下层地主知识分了提供了机会. (2) ...

镇江市13762996198: 为什么皇帝的妻子叫贵妃 -
莫琼盐酸: 贵妃是一个等级.清朝皇帝的妻子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答应、常在.皇贵妃说明她的级别仅次于皇后,因为皇后只有一个,所以实际上要比皇后受宠.但废后在封建...

镇江市13762996198: 明清时期的科举取士和隋唐时期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
莫琼盐酸: 隋唐时:作为选择官吏的一项重要途径为一般地主乃至平民进入统治阶层保持统治集团的人员更新,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清时:科举制度内容狭窄、形式呆板、思想僵化、束缚士人的思想、毒害了社会风气,是后来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因为统治阶层为了束缚人民的思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