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在为人,为政,为学方面的名言

作者&投稿:郟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写出"诸子百家‘’的名言两句~

古代诸子百家的哲理名言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S226;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S226;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S226;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S226;外篇&S226;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S226;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S226;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S226;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S226;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S226;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S226;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S226;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S226;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S226;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S226;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S226;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S226;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S226;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S226;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S226;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S226;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S226;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S226;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S226;乾&S226;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S226;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S226;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S226;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S226;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S226;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周易&S226;乾&S226;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S226;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S226;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S226;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S226;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S226;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S226;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S226;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S226;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62、记己有耻。——《论语&S226;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S226;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S226;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S226;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礼记&S226;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S226;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S226;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改 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S226;益&S226;象》






72、改过不吝。——《尚书&S226;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S226;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S226;宣公二年》
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S226;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7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S226;魏征列传》
7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7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79、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8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S226;卷一》 8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82、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83、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8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厚 仁
85、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S226;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 8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S226;八佾(yì)》 87、仁者寿。——《论语&S226;雍也》 88、仁者无敌。——《孟子&S226;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S226;颜渊》 90、宽则得众。 ——《论语&S226;阳货》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S226;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S226;公孙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 9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S226;离娄下》 9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S226;荣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S226;魏策》
9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卷九十六 爱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确,恰恰是害了他。 97、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S226;中正》 98、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S226;乾称》 贵 和
9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S226;系辞上》 10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S226;隐公六年》 10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S226;学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S226;子路》 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103、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S226;中庸》
10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S226;梁惠王下》 10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S226;公孙丑下》
106、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S226;兵略训》 107、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S226;西秦录》 108、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10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S226;学而》

什么都是积少成多,做事不遵循规则,做不成。团结力量大。

重 义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敦 亲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贵 和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君子与人和谐相

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

梁惠王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庄

子•山木》

厚 仁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仁者寿。——《论语•雍也》
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知 耻
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诚信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

用。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自 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持 节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明 志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爱 国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我就找到这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 根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幺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
贝勒斯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陈师道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歌德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萧绎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王充
◆勤奋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你的问题太笼统也太大了,建议你更具体一点。


诸子百家在为人,为政,为学方面的名言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见利思义。——《论语•宪问》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中国诸子百家语录
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解语:为政之要,就是正身正心。一个“正”字讲明了德的核心。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企业高管、孩子家长,在日常行事中,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只要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理一方、带好队伍,教育子女。这个“正”就好比“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源正则流清也。

为什么孔子和老子提出来了截然不同的政治理论?
所以孔子的政治主张和伦理观念在当时是最不值钱的。“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当时也是“百家争鸣”当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可是老子提倡的是“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希望是退回原始社会最好。虽然他的世界观中有朴素辩证观点。但他还是认为老百姓应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他既看到了当时...

诸子百家名言精编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以说的多.做得少为耻。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

中国的诸子百家主要关心哪类问题?
1.儒家: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2.道家: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论语•为政篇》|| 思无邪
”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 切 如 磋 ,如 琢 如 磨 。瑟...

诸子百家中,孔子在政治上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战国时期的孟子又是如何...
孔子把伦理学范畴的仁推广到政治上,就是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把政治和伦理结合起来,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孔子开创了中国伦理政治之先河。第一,道德是政治的基础。孔子首先要求统治者的行为要端正,“政者,正也。子率而正,孰敢不正”。为官者道德的高低是政治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其身正,...

为政者,当以王道为主,霸道为辅是什么意思?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纷纷寻求各种治国策略,诸子百家争相提出各自的政治理念,以期被王者或霸主采纳,从而推广自己的学说。王道与霸道便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最初,王道是指古代圣王如尧、舜、禹等人的治国方式,即所谓的“先王之道”。经过孔子、孟子、荀子...

在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文人墨客们都是怎样生活的?
孟子是诸子百家中的辩论高手,当公都子质问孟子为何喜欢辩论时,孟子却回答说,并不是自己喜欢辩论,而是不得已为之,也就是说孟子已经意识到了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善辩是一种能力,而荀子则更清晰地提出了“君子必辩”的主张。 知识分子的好辩之风,伴随着国君礼贤下士而愈演愈烈,这也就导致了这种风气自然而然地会...

诸子百家中有哪些流派,分别有哪些中心思想
墨家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名家 名家注重辩论“名”与“实”之间...

江安县17696546551: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孙武、孙膑的主要思想 -
桐选伸宁: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览表 流派 人物 历史时期 主要思想 代表作品及影响 儒家 孔子 仁的学说,爱人,为政以德;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言论收在《论语》中. 孟子 战国时期 民贵群轻,仁政,保护资源 言论收在《孟子》中 荀子 战国时期 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道家学派创始人,著《道德经》 庄子 战国时期 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 著《庄子》 墨家 墨子 战国初期 兼爱、非攻 法家 韩非 战国末期 反仁政、倡法治、中央集权 著《韩非子》 兵家 孙武 春秋晚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著《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孙膑 战国时期 战胜而强立,敌天下服

江安县17696546551: 儒家思想的经典名言有哪些? -
桐选伸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孔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孔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江安县17696546551: 介绍一下诸子百家,人物,主张,口号了,什么时期得到重用如兵家的
桐选伸宁: 百家简介 一、儒家: 孔子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

江安县17696546551: 当今社会,诸子百家的思想哪些对我们个人为人处世有用 -
桐选伸宁: 诸子百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1.儒家,以孔孟为代表,提倡道德修养,是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主流思想,他的忠、孝、仁、义、礼、智、信、是汉民族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基础标准.2.道家,以老庄为代表...

江安县17696546551: 列举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 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别复制要历史书上的 -
桐选伸宁: 孔子1.仁礼 2为政以德 3.鬼神观,近鬼神而远之 4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老子1.朴素的辩证观 2道是世界的本源 3无为而治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

江安县17696546551: 喜欢研究儒家的朋友们来帮帮我~~儒家关于国家、个人、政府的观念如?
桐选伸宁: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 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

江安县17696546551: 中国诸子百家有哪些?各自的思想分别是什么? -
桐选伸宁: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

江安县17696546551: 诸子百家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越多越好. -
桐选伸宁: 兵家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古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代军事家对战争决策、指挥、统筹及其规律方面的理性认识的总和.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包括若干科学的管理观点,它既把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

江安县17696546551: 诸子百家是什么意思?诸子是什么意思?,百家又是什么意思? -
桐选伸宁: 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 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

江安县17696546551: 诸子百家中儒家的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桐选伸宁: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 孔子(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先世本为宋的贵族,后迁于鲁.他从五十岁起,才开始在鲁国做过较大的官,不久即失去职位,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