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晏子使楚》和《晏子辞千金》的翻译及阅读答案

作者&投稿:彘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晏子辞千金 文言文阅读答案~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的事情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齐景公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齐景公)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道:“我的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朝外,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有衣穿,有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
齐景公对晏子说:“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他)接受了并没有推辞,你推辞不接受是为什么呢?”晏子回答说: “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因此再次拜谢而不敢接受。”
晏子:春秋后期齐国的国相。
景公:齐景公。
奉:招待。
通假字:
反:通“返”,返回。
交游:朋友
食:吃
市租:税租
方:正在
振:救济
以:用
《晏子辞千金》侧重表现晏子的“德”。
此篇以记言为主,虽有叙事,但婉转晓畅,在汩汩滔滔的思辨中折射出人物的心灵之关。全文也可分两段。
第一段写晏子辞“千金”的原委。
开头通过晏子“分食食使者”的简短场景,写出晏子清贫如洗的家境。景公之叹表明晏子的清贫是由来已久,且一直瞒着不让人知道,突出了晏子的俭朴力行与含辛茹苦的一贯作风。这是晏子辞“千金”的缘起。景公“致千金与市租”, “三致之”,晏子“终再拜而辞”,表明晏子非如一般人的惺惺作态,是出于内衷所致,写出了晏子辞“千金”的决心。“婴之家不贫”的一番表白突出展现了晏子作为忠臣、仁人、智者的廉洁高尚的精神境界。晏子家境到了招待使者也要“分食食之”的地步,实在是贫到无以复加。贫穷的原因除了供养众多的家口以外,主要还是将所得俸禄用“以振百姓”与“延及交游”。此处“交游”并非指一般的私交,而是泛指众多的贤才,与下文“士”、上文“宾客”含义大体相同。可见晏子正是用自己辛苦所得的俸薪来尽力为国家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晏子为国为民实在是到了“鞠躬尽瘁”的地步。“十总之布,一豆之食”,就连普通老百姓家的生活也不会低于此。一再声明“婴之家不贫”、“婴之家不贫也”,即从急切的语气中体现了晏子的耿耿孤忠;这种做了好事还要隐瞒的情形,一方面写出了晏子赤诚纯真的个性,另一方面也包含着不肯示君之过的意思,晏子修养之高,令人感慨!同时,这一番表白也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晏子的施政原则,即“忠”、“仁”、“俭”三个方面。当时田氏在齐国“小斗买进”,“大斗卖出”,广为收买人心,在晏子看来,这正是一种“臣代君君民”的现象;至于“筐箧之藏”在齐国这个“好言利” 的国家也是上行下效,如薰如染;而奢侈之风自管仲“山税藻节”以来,更是袭为风尚。“婴闻之”以下三个排比句均是有感而发,不但表现了晏子一尘不染、廉洁刚正的操行,而且从反面写出了其爱民如子、思贤若渴及为国为君竭忠尽智的高尚品质。另外,这段表白还体现了晏子旷达的人生观,其对财富的一番感叹和对“筐箧之藏”者的鄙视,充分表现出其超出尘杂的哲人般的睿智和洞察人生大义的圣人般的胸怀。“足于中,免矣”,便是这种旷达人生观的最好总结。
第二段写晏子面对齐景公的亲自劝说,不为所动,坚辞“千金”。此段以管仲为衬托,进一步突出晏子的俭朴美德。“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精警绝伦之中不乏幽默之趣。此处以“愚人”自比,自谦而深得应对之妙,含蓄之中潜藏着讽世的针芒。管仲对于桓公“书社五百”之赐“不辞而受”已成为千古讥柄,两相对照,晏子的美德令后世钦佩不已。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说:“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全文语言风格质朴而不尚藻饰,但文势于平直之中含有婉曲的风致,虽平和温醇,而幽妙精微之思如瀑出泉涌,故小处皆含大义,寻常道白,亦成格言警句,这是本文长于记言之处。但写人亦能于三言两语之中见出荦荦丰神。如“使者反,言之公”的细节,颇能勾画出使臣的复杂心理:是对晏子家境贫寒的同情?还是对晏子薄待使臣的不满?抑或是对堂堂相臣竟如此吝啬的误会与怨望?种种感情都在“言之公”三字之中。其他如对齐景公的语言描写,一个“嘻”字刻画出其习于奢华、养尊处优的“诧异心理”,特别是在晏子说明“辞千金”的理由之后,景公仍问“何以辞之”,并搬出管仲“不辞而受”.作为先例,可见景公对晏子坚辞 “千金”的行为不以为然,其心中未必不把晏子的这种行为看成“愚人”之举,故虽有上文“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的自责,也难以洗刷其庸主之材的本质。
1、请以“奉”宾客

2、在《晏子辞千金》中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中的“之”意思用法相同的句子。

3、翻译景公使使者至。__________
1.请求让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奉,供养。

2.是寡人之过也

3.齐景公派使臣来到

译为: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用法:”所以然者何。“不是特殊句式
所以:…………的原因
然:样子/这样
何:什么

 


①《晏子使楚》:


译文:

       晏子被派遣到楚国。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严肃地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天就阴暗下来;一起挥洒汗水,就会汇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没有人才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国王那里去,不肖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肖的国王那里去。我晏婴是最不肖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国来了。”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消息,便对侍臣说;“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辞令的人,将要来,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在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人是干什么的?’我们就回答说:‘是齐国人。’大王又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说:‘犯了偷窃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赏赐晏子喝酒。当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从楚王面前走过。楚王说:“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都善于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这样的事,橘子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橘,长在淮河以北就是酸枳,(橘和枳)它们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果实味道却完全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水土不同。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来到楚国就偷盗,难道楚国的水土会使人民善盗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是自讨没趣了。”


题及答案:

1.给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意思。(4分) 
晏子将使楚 (         )       今方来,吾欲辱之,(         ) 

王曰,何坐?(         )      齐人固善盗乎?(          )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楚王赐晏子酒                B. 圣人非所与熙也 C.便索舆来奔丧           D. 因恸绝良久 
3、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实/味/不同          B.其/实味不/同 C.其/实味/不同          D.其实/味不/同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9)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10)圣人非所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5、课文的人物性格刻画鲜明,寥寥数语,就把人写活了,请用一个词概括晏子的性格特点。 
晏子:                         。(2分)                                                                                   
6、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从容以对,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设喻,使楚王十分尴尬, 
其实“橘”指的是:     国人,“枳”指的是:      国人。(2分)   


参考答案: 
1.出使  代晏子  犯罪  本来  2.B  3.C  4.略  5.能言善辩  不卑不亢   6.齐 楚



②《晏子辞千金》


译文: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道:“我的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朝外,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有衣穿,有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
 
       齐景公对晏子说:“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他)接受了并没有推辞,你推辞不接受是为什么呢?”晏子回答说:“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因此再次拜谢而不能接。


题及答案: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方食               方:正

B.终再拜而辞曰           再拜:拜两次

C.进取于君               进:前进

D.以振百姓               振:同“赈”,救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分食食之   ②食之不以其道

B.①使吏致千金与市租  ②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C.①寡人不知  ②孰谓汝多知乎

D.①忠臣不为也  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之”字,全都是代词且指代的对象相同的一项是(    )

①分食食之  ②言之公  ③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  ④一豆之食  ⑤夫厚取之君则施之民  ⑥婴闻之  ⑦以君之赐 ⑧寡人之过也

A.①③⑥           B.③⑤          C.②⑧          D.③⑤⑦

4、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

  

B.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参考答案

1、C

2、A

3、B

4、

A、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

B、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②,今方来③,吾欲辱之④,何以也⑤?”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⑥。王曰,何为者也⑦?对曰⑧,齐人也。王曰,何坐⑨?曰,坐盗⑩。”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⑾,酒酣⑿,吏二缚一人诣王⒀。王曰:“缚者曷为者也⒁?”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⒂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⒃?”晏子避席⒄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⒅,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⒆。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⒇。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21?”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22,寡人反取病焉23。”

注释: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这两则故事的题目都是编者加的。《晏子春秋》是春秋时期齐相晏婴言行轶事的汇编。书中有许多结构完整、描写生动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贤良正直的忠臣形象。全书共八卷。
②〔齐之习辞者也〕齐国的很会说话的人。习,熟练。辞,言词。
③〔今方来〕现在正要来。
④〔辱之〕羞辱他。
⑤〔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
⑥〔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当他到来的时候,请让我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为,于、在。
⑦〔王曰,何为者也〕您就问,“干什么的?”
⑧〔对曰〕我回答说。
⑨〔何坐〕犯了什么罪?坐,犯罪的意思。
⑩〔坐盗〕犯了偷窃的罪。盗,偷窃。
⑾〔赐晏子酒〕请晏子喝酒。赐,赏赐,古代君主拿东西给别人叫“赐”。
⑿〔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⒀〔吏二缚一人诣(yì)王〕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诣,到……去。
⒁〔缚者曷(hé)为者也〕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曷,同“何”。
⒂〔视〕看着。
⒃〔齐人固善盗乎〕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固,本来。善盗,擅长偷窃。
⒄〔避席〕离开座位。这是表示郑重和严肃的意思。席,坐具。古时候把席子铺在地上,人坐在席上,所以座位叫“席”。
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zhǐ)〕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枳,也叫“枸橘”,果实酸苦。
⒆〔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徒,只是。其,它的。
⒇〔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为什么会这样呢?水土不一样啊。然,这样。
21〔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一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难道楚国的水土使他擅长偷东西吗?得无,莫非、难道。
22〔圣人非所与熙也〕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圣人,这里指晏子。熙,同“嬉”,开玩笑。
23〔寡人反取病焉〕我反而自找倒霉了。寡人,楚王自称。古时候诸侯自称“寡人”,表示谦虚。取病,自找倒霉。焉,语气助词,相当于“啦”。

  晏子辞①千金
  晏子方食②,景公使使者至③,分食食之④,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⑤,言之公⑥。公曰:“嘻⑦!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⑧!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⑨。”使吏致⑩千金与市租⑾,请以奉宾客⑿。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⒀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⒁君之赐,泽覆三族⒂,延及交游⒃,以振⒄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⒅,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⒆,是臣代君君民也⒇,忠臣不为21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22也,仁人不为也;进23取于君,退得罪于士24,身死而财迁于它人25 ,是为宰藏26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27,一豆之食28,足于中,免矣29。”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30,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31 。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32?故再拜而不敢受命33 。”

注释:
①〔辞〕辞却,不受。
②〔方食〕正在吃饭。
③〔景公使使者至〕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名杵臼,前547—前490在位。使使者,派使臣。
④〔分食食(sì)之〕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者吃。
⑤〔反〕同“返”。
⑥〔言之公〕言之于公。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齐景公。
⑦〔嘻(xī)〕叹词,表示惊叹。
⑧〔若是其贫也〕其贫若是乎!他穷得像这样。
⑨〔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错误。
⑩〔致〕送。
⑾〔市租〕买卖货物的税款(指收税权)。
⑿〔请以奉宾客〕请求让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奉,供养。
⒀〔再拜〕拜两次。表示十分恭敬。
⒁〔以〕由于。
⒂〔泽覆三族〕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
⒃〔延及交游〕延伸到朋友。交游,朋友。
⒄〔振〕同“赈”,救济。
⒅〔婴闻之〕我听说这样(引古语常常这样说)。
⒆〔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给百姓。夫,助词,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⒇〔是臣代君君民也〕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君民,为人民之君,统治人民。
21〔不为〕不这样做。
22〔筐箧之藏〕用筐箧收藏财物,指敛财。筐和箧都是竹器。
23〔进〕向上。指在朝中。下文“退”指在朝外。
24〔得罪于士〕意思是,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
25〔财迁于它人〕财物转为别人所有。
26〔为(wèi)宰藏〕为家臣蓄积财物。
27〔十总之布〕一种质地较粗的布。总,丝八十根。
28〔一豆之食〕一样食物。豆,古代一种食器。
29〔足于中,免矣〕意思是内心满足就可以免于忧患。
30〔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书社,书写社的人名。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里,里各立社。
31〔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
32〔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意,推测。
33〔受命〕接受君命。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继管仲之后的大政治家。他生活俭朴,忧国爱民,敢于主持正义,又善于辞令,在外交活动中不畏强暴,维护国家尊严,所以在当时名声很大。这篇课文所选晏子的两则故事,分别表现了晏子的才能和美德。《晏子使楚》记晏子出使楚国,用辞令击败楚王,保持了国家尊严,表现了他在外交上的机智。《晏子辞千金》写晏子不受齐景公千金之赐,生活俭朴,并从与管仲的对比中,突出了晏子的高尚品德。
读后思考一下,在《晏子使楚》中,楚人是怎样“辱”晏子的?晏子又是怎样使他“反取病焉”的?在《晏子辞千金》中,晏子从哪些方面陈述了他辞千金的理由?

晏子使楚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就)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 网站地图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道:“我的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朝外,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有衣穿,有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 网站地图
齐景公对晏子说:“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他)接受了并没有推辞,你推辞不接受是为什么呢?”晏子回答说:“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因此再次拜谢而不能接。”

  

  


《晏子使楚》晏子智斗楚王3件事用3个小标题概括
2、力护国威 楚君见晏子身材矮小,问你们国家没人了吗?派你这个小矮子来。晏子说:“我们国家的人多的擦肩接踵。只是有个规定,上等臣访上等国,下等臣访下等国。”言外之意是楚国是下等国。3、智辩楚君 楚君故意找了个人假扮贼人,被捉在晏子面前演戏。楚君说:“你们那里出贼人吗?”晏子...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对比阅读
考题回放] (浙江省金华市2003年中考题) 三、文言文阅读(共22分。 第20、21题各3分,其他每题4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20—25题。 [甲]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

《晏子使楚》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君。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 ...

从《杨氏之子》和《晏子使楚》中感受“语言的艺术”
《晏子使楚》中故事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侮辱晏子,晏子针锋相对,进行反驳,三次挫败楚王,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这三个回合的较量,充分表现了晏子聪明的才智、能言善辩的口才和爱国思想。读来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  本文层次清晰,结构明了。第一部分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第二...

晏子使楚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和对话写法
原文: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翻译:景公说:“好!我听从你的教诲。”于是命令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赏析本文选自《晏子春秋·卷一·内篇·篇二十》,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

晏子使楚文言文课件
许多学生害怕文言文,再好的内容,学生走不进去,也是惘然。 《晏子使楚》是学生接触文言文以来,第一篇较长的文本,文中故事颇具戏剧性,双方不太友善的对话中暗藏诸多机巧:楚王听说晏子是善于辞令之人,想借机刁难他,楚国君臣商议,决定通过诬蔑齐人为盗,进而诬蔑“齐人善盗”。 这些贬损与侮辱,表面上是刁难晏子,实则...

和唐雎不辱使命差不多的文言文
1. 和唐雎不辱使命相同类型的文言文有哪些 最好是一些考题谢谢 阅读《晏子使楚》,回答问题。 (1).“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___。(2).文中还有几处像这样的巧妙回答?请写出来。 1.___,言外之意是___。2.___...

急求!!!晏子使楚文言文教案。
有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是“我要学”,而初一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多持“要我学”的被 动心态,如何将这种消极的心态变为“我要学”的积极心态?老师们都知道需要激趣,用什么方法激趣呢?是老师讲故事,还是营造古文化的气氛?都可以。《晏子使楚》的教学实践证明,学文言文也能与时事相联,从与时事的...

文言文课本剧
7. 古文《扁鹊见蔡桓公》和《晏子使楚》的现代课本剧 人物:晏子 楚王 城门卫兵 武士 画外音: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齐正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 晏子来到楚国城下,只见城门关着,在城门旁开了一个小洞——。 晏子: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卫兵:我国大王说了,你人矮,只配从这小洞里钻进去。 晏子:只...

文言文哪个
1. 文言文有哪些 曹刿论战--《左传》 苏秦以连横说秦--《战国策》 角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秋水--《庄子》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卜居-- 屈原 渔父-- 屈原 风赋-- 宋玉 神女赋 -- 《宋玉》 过秦论(上)--贾谊 七发-- 枚乘 鸿门宴 -- 司马迁 霸王别姬 -...

洪江市18458898189: 文言文《晏子使楚》和《晏子辞千金》的翻译及阅读答案 -
蓬脉可溶: 免矣〕意思是内心满足就可以免于忧患,恩泽遍及父族. 读后思考一下,过王而行〕当他到来的时候? ⑥〔为其来也.《晏子辞千金》写晏子不受齐景公千金之赐,由于您的赏赐,必有一得〕圣明的人考虑多了,楚王赐晏子酒⑾.王曰,指敛...

洪江市18458898189: 文言文《晏子使楚》和《晏子辞千金》的翻译及阅读答案
蓬脉可溶: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的事情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齐景公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齐景公)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

洪江市18458898189: 【甲】晏子使楚 【乙】晏子辞千金[甲]晏子使楚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 -
蓬脉可溶:[答案] 12.(1)犯罪,(2)它的果实,(3)在,(4)同“反”,返回 13.是寡人之过也 14.(1)齐国的人本来善于偷窃吗?(2)景公派使者到了. 15.机智、善辩、清廉、简朴.(意思对即可) 16、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比喻、类比等反驳方式反击了楚王的无礼...

洪江市18458898189: 【甲】晏子使楚 【乙】晏子辞千金
蓬脉可溶: 12.(1)犯罪,(2)它的果实,(3)在,(4)同“反”,返回13.是寡人之过也14.(1)齐国的人本来善于偷窃吗?(2)景公派使者到了.15.机智、善辩、清廉、简朴.(意思对即可)16、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比喻、类比等反驳方式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意思对即可)

洪江市18458898189: 从《晏子使楚》和《晏子辞千金》两则故事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
蓬脉可溶: 维护国家尊严,不卑不亢,机智善辩

洪江市18458898189: [甲]晏子使楚与[乙]晏子辞千金阅读答案[甲]晏子使楚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 -
蓬脉可溶:[答案] 12 (1)犯了……罪(2)果实(3)则意为就 为意为成为(4)返回,通返 13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 14(1)齐国之人本来就喜欢偷盗吗? (2)齐景公派遣使者到了(晏子家). 15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机智有辩才,一心为国的外交家;也是有礼有节,...

洪江市18458898189: [甲]晏子使楚与[乙]晏子辞千金阅读答案
蓬脉可溶: 12 (1)犯了……罪(2)果实(3)则意为就 为意为成为(4)返回,通返 13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 14(1)齐国之人本来就喜欢偷盗吗? (2)齐景公派遣使者到了(晏子家). 15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机智有辩才,一心为国的外交家;也是有礼有节,两袖清风的国家大臣.

洪江市18458898189: 初二文言文《晏子使楚》原文: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倒装句)?”左右对曰:“ 为其... -
蓬脉可溶:[答案] 1、诬齐人为盗. 2、晏子先退一步,假定缚者是齐国人,接着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反驳,先举了个事实:“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原因是什么呢?水土异也.同样,“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原因是什么呢?这就顺理...

洪江市18458898189: 《晏子辞千金》中哪一句和《晏子使楚》中的“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用法相同 -
蓬脉可溶: 晏子还非常聪明、机智、随机应变,他知道如果说楚王的一句坏话,杀身之祸是免不了的,于是他换一种说法说楚王,让楚王自己去体会那句话的含义,眞可以说是诸葛亮的前身啊.

洪江市18458898189: 《晏子使楚》的原文和翻译 -
蓬脉可溶: 原文: 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