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一词源自哪个朝代?有何典故?

作者&投稿:荡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留学生一词来源于哪个朝代~


五里雾中
五里雾中 ( wǔ lǐ wù zhōng )

解 释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出 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用 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 例 郭沫若《关于非正式五人小组》:“对于政协各项协议不大明了的朋友,或许到现在都还在~吧。”

英 文 bewilderment

学生一词来源好像并没有严格的历史考究,大致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论语·先进》中用“弟子”代称“学生”。战国时,开始用“学士”,称学生
东汉时,出现了“学徒”“生徒”“诸生”等词,均是“学生”之意、
唐代“学生”又称为“生员”。明清时,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名生员,文章中常称诸生。
北宋时,又把“学生”称“徒弟”。陈师道《胡士彦挽词二首》云:“徒弟三千子,声名四十春。”
其间,还有“从学”“艺徒”“儒生”“门徒”“书生”“门生”“晚生”“侍生”等,都是学生的别称。
明清的科举制度中,把考秀才的学生称为“儒童”“文童”“童生”。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为“秀才”“秀士”。
自从班级授课制实行以后,开始用“学生”一词来泛指在学校肄业或在其他教育、研究机构学习的人。可见“学生”一词曾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

而现代学生一般指正在学校、学堂或其他学习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机构或工作单位学习的人也自称学生,以前与学生的性质相似的还有徒弟、弟子等等。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可以把学生分为:幼儿园学生、小学生、中学生、高等院校学生等。



”学生“一词,最早指学习养生之道和生活之道。 《庄子·达生》:“ 田开之见周威公 , 威公曰:‘吾闻祝肾学生,吾子与祝肾游,亦何闻焉?’” 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学养生之道也。”


而历史上最早与”学生“意义一致的词是“学子”,《诗经·郑风·子衿》中有“青青子衿”。郑玄笺:“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南宋·林景熙《酬谢皋父》诗“风雅一手提,学子屦满户”仍沿用“学子”一词。现在“莘莘学子”一词中,仍保留了这一称谓。

接着春秋时期,《论语·先进》中用“弟子”代称“学生”。“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韩愈《师说》篇也沿用“弟子”一词。

战国时期,开始用“学士”,称学生。《仪礼·丧服》:“大夫及学士则尊祖矣。”

东汉时,出现了“学徒”“生徒”“诸生”等词,均是“学生”之意。《后汉书·郑玄传》:“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后汉书·寇恂传》:“恂素而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汉书·叔孙通传》:“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有些词沿用至唐代。如韩愈《进学解》:“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

唐代“学生”又称为“生员”。明清时,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名生员,文章中常称诸生。

北宋时,又把“学生”称“徒弟”。陈师道《胡士彦挽词二首》云:“徒弟三千子,声名四十春。”

其间,还有“从学”“艺徒”“儒生”“门徒”“书生”“门生”“晚生”“侍生”等,都是学生的别称。     

明清的科举制度中,把考秀才的学生称为“儒童”“文童”“童生”。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为“秀才”“秀士”。

总而言之,学生一词起初之意并非是现今学习的人,进过一系列演变才逐渐成为当今的学生,可谓由来久矣。



1. 学习养生之道。 《庄子·达生》:“ 田开之见周威公 , 威公曰:‘吾闻祝肾学生,吾子与祝肾游,亦何闻焉?’” 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学养生之道也。” 2. 在校学习的人。 《后汉书·灵帝纪》:“﹝光和元年﹞始置鸿都门学生。” 李贤注:“ 鸿都 ,门名也。於内置学,时其中诸生……至千人焉。”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国子舘学生三百人。”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大致是书院刚成立不久,学生们即爱议论时政,臧否人物。” 3. 借指向人家学习某种知识或经验、技能等的人。 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 4. 晚辈。 宋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名臣》:“宰相王溥父祚 ,少为太原掾属。 宿州防御使既老, 溥劝其退居 洛阳 ,居常怏怏,及溥为相,客或候祚 , 溥常朝服侍立,客不安席,求去。 祚曰:‘学生劳贤者起避耶?’” 明田艺蘅 《留青日札·学生》:“ 陈省华对客,子尧叟等列侍,客不安, 省华曰:‘学生列侍,常也。’” 5. 明清读书人或官场中自称的谦词。 《金瓶梅词话》第七四回:“ 西门庆 道:‘也是淮上一个人送学生的。’” 清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个个是学生提拔,如今皆成大僚了。”《说岳全传》第十回:“学生祖上,原系世代武职,故遗下此剑,今学生已三代改习文学,此剑并无甚用。” 6. 方言。指男孩子。 7.学习知识的人。


“生当作人杰”是那首诗里的?诗人是谁?是哪个朝代的?介绍一点他的情况...
清照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创“易安体”,为宋词大家。词集名《漱玉集》,今本皆为后人所辑。主要作品:词:《武陵春》、《醉花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生道词语解释
生道,一词源自古人的哲学观念,首先体现在其对民众生存状态的关注。在《孟子·尽心上》中,它被表述为“使民生存之道”,意味着为了民众的生存,即使采取必要的手段,如果这种手段是出于保障人民生活的考虑,即使面临死亡,人们也不会对施加此手段的人心存怨恨。晋代的郤诜在《贤良策对》中进一步阐述,...

宋朝的诗人有哪些? 按朝代演变。
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有《山谷词》。 <<-- 朱淑真 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

狂浪生是哪个朝代的人写的诗词?
狂浪生歌词出自作者李宗南,写的并不像是辛弃疾,作者也未回应过。歌词大意是一个将军曾经带领军队大破敌军,但未曾最后如愿,不得志,被去了兵权,看到古道坟茔,感慨万千,只身一人了却残生。歌词戏剧性的说到死后在森罗殿堂依旧狂言不羁,今夕何夕?希望再度奔赴战场杀敌的愿望。很多人说写的是辛弃疾,...

生于哪个朝代 英文
Born in which dynasty?Born in an era或 dynasty. 这个英语的表达不固定某一个朝代名称。如果我们需要在特定的朝代中使用英文表达,比如唐朝,可以说Born in the Tang Dynasty。具体朝代的英文名称要根据历史语境来确定。但一般来说,更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泛指某个时代或朝代。例如:She was born in an...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哪个朝代时谁写的诗句?
曹植及七步诗 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的诗意: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鬼雄一词出自哪里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出处】《夏日绝句》——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译文】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下有寻诗人,须眉映寒碧。 是哪个朝代谁的诗?
张宇、张宇、词少宇、宋代人,还有词叔(《青锁高邑》前第六卷) ,白云居多,宜州地名(现属四川)人。我试过很多次了。元初,西夏时期,仁宗写信给四川的陈皇帝,要求采取十项措施,并下旨进宫。除了秘书、秘书、书记及教师(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一卷)外,其他人士均不得在农历正月初一(一○四一年)...

中国一词什么朝代产生的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百家的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

回避一词最早出自哪朝代?
一、“回避”一词最早出自——汉代。《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二、引证解释:1、避忌,顾忌。①《汉书·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②《南史·颜竣传》:“ 竣 谏争恳切,并无所回避。”③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逸文》:“ 景祐 中 范文正公 知 开封府...

长岛县13712382520: 学生一词源自哪个朝代?学生一词源自哪个朝代?有何典故?
上冒三七: ”《说岳全传》第十回:“学生祖上,原系世代武职,故遗下此剑,今学生已三代改习文学,此剑并无甚用

长岛县13712382520: ''老师''一词起源哪个朝代 -
上冒三七: “老师”源自春秋时代.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 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教师的称谓,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的金文中,称为“师氏”,简称“师”,系教国子的官员.原来是商、周军队的组织单位.西周的统治者为培养善战的贵族弟子,开办了“国学”,有高级军官“师氏”任教. 由于“师”是传授知识的,而“教”又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使“教师”一词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语出:唐代散文家韩愈《进学解》一文)者的美称.

长岛县13712382520: 学校一词有何典故?
上冒三七: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 会有... 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 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

长岛县13712382520: “老板”一词源于何处?有何典故? -
上冒三七: "老板"原是京剧中的一个名词.后来腕比较大的演员都被称之为老板.由于腕赚的钱多,便在外面开买卖(一般都是大买卖),慢慢的,人们便管开大买卖的商人叫做老板.

长岛县13712382520: 桃李——学生这有什么关系 -
上冒三七: 桃李一词的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长岛县13712382520: 古代诗词中学步一词有何典故?
上冒三七: 寿陵余子向邯郸人学习走路的姿式,不但没有学会,反而 连自己原来的走路方式也忘掉了, 只好爬行而归.出典见“邯郸步”条.后世诗文乃用“学步”、“寿陵步”喻 指机械地摹仿别人.南朝•宋•鲍照《侍郎辞阁 “释担受书,废耕学 文,画虎既败,学步无成.”唐•骆宾 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昔余迷学步,投迹忝词源.”清•严复 《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江山如此人亦然,学步羞称时世贤.”

长岛县13712382520: “知音”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什么和什么的故事??? -
上冒三七: 知音”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

长岛县13712382520: 知音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的故事 -
上冒三七: “知音”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后用知音比喻彼此了解情投意合的人 .

长岛县13712382520: 推敲一典故出自我国哪个朝代哪个诗人的诗? -
上冒三七: 推敲的来历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

长岛县13712382520: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出自哪里有什么典故? -
上冒三七:[答案]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荀子,本名叫荀况,又叫荀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是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 在这里,荀子以青与蓝,冰与水的关系作比喻,说明学生只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就能够有所提高,学生一定要有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