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文言文中“之”字的所有意思。

作者&投稿:月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狼》中的之和其各是什么意思?~

(1)之
助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
助词。久[之]:调整音节,不译
助词。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2)“其”的含义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③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译文:
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屠户在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的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扩展资料
《狼三则》都是写屠夫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
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蒲松龄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恶贪官污吏的作家,在《聊斋志异》另一篇故事《梦狼》中,把贪官写成牙齿尖利的老虎,把衙役写成吃人血肉的狼;它们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惨象。作者“窃叹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梦狼》),认为他们“可诛”“可恨”(《王大》)。
《狼三则》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质,凶狠狡诈的特性,表现了对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只能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的主题思想。本则所写屠户遇狼,始而迁就退让,几乎被吃,继而奋起杀狼,使自己转危为安的生动曲折过程,更是突出了这一主题。
《狼三则》的故事是富有深意的,可以说是对《梦狼》的补充,实际上寄寓了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如此,对付现实生活中阶级敌人也必须如此。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以夺取胜利。
道理
对于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屈服,不能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对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只能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
对付野兽必须如此,对付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必须如此。要敢于斗争和坚持,取得胜利。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勇敢地面对,勇敢机智地进行斗争;因为退缩,忍让是没有出路的。
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害己终,自取灭亡。
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狡猾奸诈,最终都会失败。
对付能把狡诈奸猾的狼杀死的"屠夫",那就敬而远之吧。
永远不要向恶势力低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狼三则

文言文《狼》中每个其字的意思分别如下:
1.恐前后受其敌。其,代词,它们(两狼)的。
白话释义: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2.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其,代词,它(麦场)的。
白话释义: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
3.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其,代词,它(柴堆)的。
白话释义: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
4.其一犬坐于前。其,代词,那,指另一只。
白话释义: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5.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一个其,代词,它(柴堆)的;后一个其,代词,他(屠户)。
白话释义: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6.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其,代词,它(狼)的。
白话释义: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
其拼音: qí
释义:
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所。自圆~说。
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早日实现。不能任~自流。
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事。不厌~烦。
4.指示代词。虚指:忘~所以。
5.姓。
6.表示揣测、反诘:岂~然乎?。~奈我何?
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勉之!
8.词缀:极~。尤~。如~。
扩展资料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其,簸也。从竹,象形,下其丌也。,古文箕省。其,籀文箕。
白话版《说文解字》:其,箕簸。字形采用“竹”会义,象形,下部是箕脚丌。古文的写法是“箕”省略“竹”。“其”,就是籀文的“箕”。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更其[gèng qí]
更加。
2.其他[qí tā]
指示代词。别的:今天的文娱晚会,除了京剧、曲艺以外,还有~精彩节目。
3.其余[qí yú]
指示代词。剩下的:除了有两人请假,~的人都到了。
4.惟其[wéi qí]
表示因果关系,跟“正因为”相近:这问题我们了解甚少,~如此,所以更须多方探讨。
5.何其[hé qí]
多么(多带有不以为然的口气):~糊涂。

一、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之,代词,指骨头。

白话译文: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

二、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白话译文: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三、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之,代词,它(指狼)。

白话译文: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

四、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之,代词,它(指狼)。

白话译文: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

五、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助词,的。

白话译文: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六、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助词,凑音节,无意义。

白话译文: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

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半路上,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就把骨头扔给它们。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朝狼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虽然停了下来,但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非常窘迫,害怕前面后面受到狼的攻击。他往旁边看见野地里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禾堆积在麦场当中,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就跑过去,背靠在柴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对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过了很久,它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几刀砍死了狼。屠户正想走开,转身看看柴草堆后面,发现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钻洞进去,以便从背后攻击屠户。

狼的身体已经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杀死了它。屠户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骗对手。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此文出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狼·第二则》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

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聊斋志异》一书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腐败、官贪吏虐、豪强横行、生灵涂炭,都在《聊斋志异》中有所反映,揭示了人民痛苦生活的原因主要来自贪官污吏。

《聊斋志异》在暴露统治阶级贪暴不仁的同时,还写出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对他们表示深切的同情。其中有“大冤未伸,寸心不死”的席方平(《席方平》);

有最终变成猛虎,咬死仇人的向杲(《向杲》);有直人阴间、杀死两吏卒的王鼎(《伍秋月》)。这些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在激发被压迫者的斗争意识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早年即有文名,但始终未中举,直至七十一岁才援例为贡生。

长期为塾师、幕友,郁郁不得志,所著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亦工诗文,著作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



复投之:之,代词,指肉。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又数刀毙之:之,代词,它(指狼)。
亦毙之:之,代词,它(指狼)。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助词,的。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来的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屠户害怕,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急很怕,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刚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了。这才领会到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是狡猾的,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文言文狼重点字词的翻译
一、蒲松龄《狼》中重点字词翻译:1、词语和句子:1)屠:宰杀牲畜。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2)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3)投以骨:同于“以骨投之”。4)从:跟从。5)并驱:一起追赶。6)窘:困窘急迫。7)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8)顾...

文言文狼三则其一
1. 《狼三则》(其一)文言文 一.解释字:1.狼(乃)止:才 2.默(念)狼所欲肉者:想 3.示之(以)刃:给。 看二.解释句子:屠户没有办法,于是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这样狼够不着),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来取肉。三.贪婪本性:既走,又从之. 悲剧结局原因: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四.因为狼一直...

《狼》的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狼》的文言文原文:作者: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

文言文《狼》原文的语句怎么划分?
“其一\/犬坐于前”中“犬”为“像狗一样”,作状语,非主语,准确翻译为“其中一条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所以节奏划分对于理解本文至关重要。如若节奏划分错误,则会产生误解,认为“其中一条狗对坐在前方”。简而言之,学习文言第一步应为节奏朗读,以初步感悟文意。字词解释:止,通“只”,...

狼文言文特殊句
1. 蒲松龄的古文【狼】的特殊句式 省略句 省略宾语: 1.“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2.“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省略介词: 3.“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4.“一狼洞其中”...

《狼》文言文停顿划分是什么?
《狼》文言文停顿划分如下: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狼文言文原文的句子停顿
1. 古文 《狼》的朗读是怎么停顿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只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占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文言文《狼》的原文
文中狼的悠闲假象,屠户的暴起动作,相映成画。这样四个段落写出了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过程。第二部分是作者诙谐风趣的议论。作者指出狼的狡黠,而嘲笑其顷刻两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GuShiWen_dece9c1da6....

文言文狼的词类活用
白话译文: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3)“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白话译文:把骨头扔给狼。 (4)“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白话译文:另一只狼仍然跟从。 2. 文言文狼中的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现象:...

文言文《狼》的加点字解释,初四老师要背,可是我的书丢了
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顷刻:一会儿。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哉,语气词,相当于“啊”。止增笑耳:只给人增加笑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

通州市14778445919: 《狼》文言文中“之”字的所有意思是什么? -
检祥参坤: 一、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之,代词,指骨头. 白话释义: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 二、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白话释义:...

通州市14778445919: 《狼》中的“之”是什么意思一词多义 -
检祥参坤: 复投之 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久之 之:音节助词 又数刀毙之 之:代词,指狼 亦毙之 之:代词,指狼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之:结构助词,的 看看对不对吧,对的话希望采纳

通州市14778445919: 初一《狼》中所有'之'字的解释 -
检祥参坤: 第一个是“又”第二个是“又”第三个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第四个是“它指【第一只狼】”第五个是“它指【第二只狼】

通州市14778445919: 《狼》文言文中“之”字的所有意思. -
检祥参坤: 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

通州市14778445919: 七下语文,狼这课所有“之”字的意思,要快!! -
检祥参坤: 复投之:代词,它们,指狼.久之:过了一会儿,之,代词,补充辅节,没有实在意义. 而两狼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数刀毙之:代词,它 (狼) 亦毙之:代词,它(狼) 禽兽之变诈:的(助词) 叙事:开端——屠夫遇狼 发展——屠夫具狼 进一步发展——屠夫御狼 高潮和结局——屠夫杀狼 启示: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勇敢面对、勇敢机智地进行斗争:退缩、忍让是没有出路的,因为它们像狼一样凶狠、贪婪、不讲人性.主题:本文讲述了一个屠户途中遇狼、具狼、御狼、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页斗不过人,告诫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因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能取得胜利.

通州市14778445919: 文言文《狼》中的之和其各是什么意思 -
检祥参坤: 其: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久之:时间长了 亦毙之:也把狼杀死.

通州市14778445919: 语文文言文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和解释 -
检祥参坤:[答案]一、 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有时可译可是不译.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例如: ① 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

通州市14778445919: 初一古文狼一课复投之的之什么意思 -
检祥参坤:[答案] 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之”的意思是“它”,指代狼.“投之”就是投给狼

通州市14778445919: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例句 -
检祥参坤:[答案]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

通州市14778445919: 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检祥参坤: ①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 ②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