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先是提出中国社会总体上具有乡土本色

作者&投稿:沙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乡土中国》先是提出中国社会总体上具有乡土本色,之后再从这个总体特点出发,对中国社会基本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结构清晰的向读者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一) 乡土本色

大抵是全书的总论 ,它从“乡”与 “土”的社会特征入手来谈乡村社区如何从家庭这样 的种子长成中国基层社会的参天大树。

在《乡土中国》的第一章“乡土本色”中,费孝通为中国社会下了一个定性—“土”。他认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性有三个特点:第一与泥土分不开,第二不流动性,第三熟人社会。“土”指的是 土地、社、农业和守土意识 ,“乡”指的是群、故乡和具 体的时空坐落。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 ,而关于熟悉感 的培养。

“乡土性”强调的是对土地的重视,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 的谋生方法”;“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 的”,靠土地为生的人是离不开土地的, 以土地形成了人们居住的环境形成了家庭, 形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乡村。乡土社会的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是一个“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社会,是一个规则暗含的社会,是一个“抬头 不见低头见”的社会,是个生活成员之间互相了解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熟悉产生信任,因此乡土社会没有法律,也不需要法律。

(二) 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文字常常是与知识联系在一起,乡土社会的知识则是一种来自生活经验的习惯,不需要过多思考。“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 ,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生于斯 ,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这种极端的乡 土社会固然不常实现 ,但是我们的确有历世不移的企图……”甚至经验也无需积累 ,只需重复 ,也就没有历史变迁。也就是,乡土社会受空间狭小、时间阻隔的影响不存在。文字对于他们来说对生活没有影响也没有需要。如果文字要下乡的话,要等基层发生改变以后才能进行。

(三) 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

在外国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乡土中国》传达出:中国的乡土造就了中国人独特个性—“私”, 同时也建构了中国独特的人际关系—“差序格局”。“差序格局” 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中国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不同于西方“捆柴”一样的团体格局,而是一种“差序格局”。费孝通把中国的社会结构比 喻作“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 点所动用的圈子不一定相同的”。每个网络都是以“己” 作为中心,每个网络的中心也各不相同。中国的差序格局具有一种伸缩能力, 这要看那个中心的势力如何。中国的“私”就好像“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

(四)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名实分离

在“差序格局”的影响下, 乡土社会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乡土社会的社会秩序是一种礼治秩序,它是靠着“礼”来维持的, 礼是来自于社会经 验的积累,靠的是传统, 靠的是文化。礼从教化的过程中养 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从, 人服从这种礼是主动自愿 的。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人们追求的是“无讼”。 “礼是社会公认的合适的行为规范”,礼的维持力量与法不同,法依靠国家的权力来维持 ,强迫实施的 统治秩序。而礼依靠的是传统的力量, 依靠的是人们自觉 的遵守, 是一种由个人推展至社会的规范准则, 它正是与 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互配合适应的,通过不断重叠、蛛 网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到其他人, 进而在整个社会营造 一种合适的统治秩序。所以在乡土社会中,“维持礼治秩序 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

礼治的实现必须要以传统的经验可以解决社会生活问题为前提的, 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中 ,“礼”的教化是难有说服力的。而恰恰如此,乡土社会是稳定的,甚至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乡土社会得 “无为”的统治,是一种长老政治得以稳固,并且成为乡土社会的基础。


《乡土中国》先是提出中国社会总体上具有乡土本色
《乡土中国》先是提出中国社会总体上具有乡土本色,之后再从这个总体特点出发,对中国社会基本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结构清晰的向读者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 乡土本色 大抵是全书的总论 ,它从“乡”与 “土”的社会特征入手来谈乡村社区如何从家庭这样 的种子长成中国基层社会的参天大树。

乡土中国产生的影响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出版于1947年,收录的是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自己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提炼而成的十四篇文章。《乡土中国》深刻地剖析了前现代中国社会的国情,提出了差序格局,礼俗秩序等等概念,是中国国情、乡情、民情的学术性报告。60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

乡土中国中愚的概念
乡土中国先是提出中国社会总体上具有乡土本色,之后再从这个总体特点出发,对中国社会基本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结构清晰的向读者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在《乡土中国》的第一章“乡土本色”中,费孝通为中国社会下了一个定性—“土”。他认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性有三个特点:第一与...

急求《乡土中国》的读书笔记及感想5000字左右
由于第一章所提出的乡土社会的局限性,他们在生活中所需要的经验,通过口头讲授就可以传承下来。他们的“不文明”也是乡土社会的特征带来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嘲笑和苛责他们,他们不懂得文字,正如我们到乡下去不认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不知道该怎样跟耕作一样。乡土中国的又一大特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乡土中国人物简介?
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

乡土中国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乡土中国》这本小册子是他从西南联大回到清华园给研究生讲授《乡村社会学》的讲稿汇集。为了讲授这门课,他先是使用美国教材做参考书,后来觉得美国教材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又尝试着使用自己过去在瑶山、江村、云南三村的调查材料,抗战后期,他还一度涉猎经济问题,在报刊发表有关经济的时评。1947年...

如何评价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一本好书,是一本经典的社会学入门书籍。七八十年过去了,书中的理念和对乡土社会的分析仍然鞭辟入里。读过这本书后,读者应当对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本书非常薄,全文不过七万字。正如作者在前言和后记中提到:这集子里所收的十四篇论文...

乡土中国重要意义
乡土中国的价值意义在于它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乡土中国的价值意义体现在它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和智力支持。乡土中国介绍: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

乡土中国中什么是“借住在文字的社会”?
我们先来讲一下“熟人”的定义。“熟人”,是指彼此比较熟悉,曾经打过交道,有一定关系的却又不是十分密切的人。这样看来,只要彼此打过交道,都可以称之为熟人。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以经验事实为基础,提出了“熟人社会”的概念。但他没有把“熟人社会”做严格的概念界定,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小圈子”...

新乡土中国目录
让我们深入探讨新乡土中国的各个方面,首先从认识贺雪峰开始。他是一位致力于农村研究的学者,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对中国农村的深入理解。目录中,苏力的序言为整个作品设定了基调,他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乡土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治理挑战。接下来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篇,"...

新兴区19393094327: 铁路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有哪些内容? -
廖看复方: 道德和职业道德、人民铁路职业道德、铁路职业道德基本规范、铁路运输主要岗位职业道德规范、铁路员工职业道德修养、铁路职业道德建设等. 1、铁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指铁路职业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观察问题、处理  问题...

新兴区19393094327: 乡土中国每章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是什么? -
廖看复方: 《乡土中国》每章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如下:1. 第一章“乡土本色”: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定义了土地的重要性,指出人与空间上不流动,村雨村之间往来很少、孤立、隔膜多.2. 第二章“文字下乡”:在以城市为主...

新兴区19393094327: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是什么? -
廖看复方: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如下: 1、乡土本色:以农为生的人,时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讲解了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其信用并不是并不是依靠契约. 2、文字下乡:从空间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中没有文字的需...

新兴区19393094327: 以提纲形式梳理《乡土中国》 -
廖看复方: 读《乡土中国》 年后到现在,两周左右的时间一直在读一本书,可以说几乎是跪着读完的,那就是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此书只有104页,原以为是一本研究乡土民情的书,茶余饭后乐一乐,然而这本书读起来就是一本教科书,而且是社...

新兴区19393094327: 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传统社会最讲究“圈子”.费孝通早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就提出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
廖看复方:[答案] 18. 运用比喻手法,把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形象的比成涟漪;说明圈子越近的关系越紧密,离圈子中心越远的关系越疏远. 19. 斯隆领导通用公司注重与部下关系的平衡;举例论证,正面证明“现代社会的管理亟...

新兴区19393094327: 乡土中国的地位和影响 -
廖看复方: 《乡土中国》仅有十四篇文章,但是却描绘出了生动而贴切的中国传统形象,对很多问题他以精辟的见解和恰当的改拦比喻做出了通俗易懂的解释.《乡土中国》成为一本既反映中国实际状况,又具有理论深度的著作,在中国的学术界具有比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