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解析

作者&投稿:蛮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义,中国虽然偶而没有君主,比如周、召共和之年,但是礼仪并没有荒废。其中,诸夏是指中国的意思。这是孔子对华夷之辨的论述。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而周边则较落后,因此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人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文化和文明程度,而不以种族。
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或称夏、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夷,或称蛮夷、化外之民。东周末年,诸侯称霸,孔子着春秋大义,提出尊王攘夷,发扬文化之大义。如楚国自称蛮夷,其后文明日进,中原诸侯与之会盟,则不复以蛮夷视之;而郑国本为诸夏,如行为不合义礼,亦视为夷狄。

扩展资料:
孔子对华夷之辨的主张
春秋时期,孔子作《春秋》,明确主张大一统,且在大一统之下明“华夷之辨”。“华夷之辨”把文化标准放在区分华夷的首位。它强调华夷有别,夷不乱华。这个文化标准包含了语言、风俗、经济形式等要素,更重要的是包含了周礼这种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奉行中国传统文化(春秋时期指周礼)的族群是华,不奉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族群是夷。也就是韩愈在其著作《原道》中所说的“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华夷的界限并非绝对,夷狄可进而变华夏,华夏可退而变夷狄。
二者的区分不是与生俱来的血统,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获得的文化。随着历史的演进,到了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言人孟子依旧主张天下一统,但其强调“用夏变夷”,反对夏“变于夷”,强调以华夏文明教化落后的夷狄。当时各国林立,但仍认为中国的统一只能在于华夏而不能在于夷狄。
虽然内涵有所出入,但天下一统,“华夷之辨”的主张始终如一。明辨华夷有别,把文化落后的四夷边民统一在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华夏文化中,是实现天下一统的手段。
诚然,当中原政权不稳,边地四夷内迁之时,“华夷之辨”的呼声就会高涨,“华夷之辨”成为汉族政权用来抵御异族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然而乱世之中的“华夷之辨”正如同春秋时期的“尊王攘夷”,并非仅是大民族主义作祟,亦非只是歧视异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夷之辨

《论语》说:“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国的没有君主。”
意思是:《论语》说:“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国的没有君主。”
出自唐代韩愈《原道》。

孔子这么说的原因是
孔子蔑弃夷狄之粗野之风,但孔子曾经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由此深入的想,君子居之九夷,为何九夷就不陋了呢?
这里的陋实指的是礼的风貌。有持礼之人的教化,有这样礼的气氛,一箪食,一瓢饮,何止回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躬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夷狄欠缺的是礼的文化,行于止的敬。君子忧道不忧贫。
扩展资料原句是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翻译
孔子作《春秋》,对于采用夷狄礼俗的诸侯,就把他们列入夷狄;对于采用中原礼俗的诸侯,就承认他们是中国人。《论语》说:“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国的没有君主。”
《诗经》说:“夷狄应当攻击,荆舒应当惩罚。”如今,却尊崇夷礼之法,把它抬高到先王的政教之上,那么我们不是全都要沦为夷狄了?

意思: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有强烈的“夷夏观”,以后又逐渐形成“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在他看来,“诸夏”有礼乐文明的传统,这是好的,即使“诸夏”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没有礼乐的“夷狄”要好。

注释:

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扩展资料:

此语出自《论语八佾》。

常见的误解:

一是把“夷狄”理解为偏远地区或者中国以外、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

二是把此语理解为中国傲视天下,是目空一切,认为其他民族都不如中国。

这种误解的产生,是因为不知道孔子编订的《春秋》中所说的“夷狄”是指缺乏道德礼义的地方或某些人,这是与孔子学说之外的其他书籍的解释不同的。其次不是因为不知道中国文化的类象思维方式。

也就是说“夷狄”和“诸夏(中国)”不是西方形式逻辑中被“定义”出来的“概念”,而只是中国思维方式中用来代表一类事物的“名”有这个“名”就必须要有与之相搭配的“实”,有其“实”也就可以用这个“名”,否则都是“名不副实”。

把此语翻译过来意思是说:如果没有道德礼义,那么就可以把它看作夷狄,如果有道德礼义,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诸夏,没有道德礼义的地方即使有君王,也不如有道德礼义的地方没有君王。”这就是说,道德礼义比君王的存在更重要。



【注释】

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译文】

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评析】

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烈的“夷夏观”,以后又逐渐形成“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在他看来,“诸夏”有礼乐文明的传统,这是好的,即使“诸夏”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没有礼乐的“夷狄”要好。这种观念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

意思
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二十六)“圣人之道”、“善人之道”是大道,更是现实之道,无位可本,又何来“本位”?正因为无位可本,才可以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这,才是真正的大道、现实之道。
详解:这是自古以来引发无数争讼的一章,先说断句。历史上有两种:
(一)、“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二)、“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前一种,“诸”是代词,指代“夷狄之有君”实际上就是“不如夷狄之有君,夏之亡也”,解释为“不像夷狄有君,这是夏朝灭亡的原因。”所谓“有君”,基于“君本位”。
后一种,“诸夏”一词是春秋鲁闵公元年(前661年),管仲在动员齐桓公出兵救援遭北狄攻击的邢国时首次提出,是华夏民族初步形成的阶段。相应该句其实就成了“夷狄有君,不如诸夏无君。”这种断句有两种解释的可能,一种是把“不如”解释成“不像”,也是基于“君本位”;另一种把“不如”解释成“比不上”,相应的“无君”,是指“无君有道”,基于“道本位”。
这两种断句三种解释的争论焦点在于:
1、“诸夏”还是“诸”+“夏”?
2、究竟是“君本位”还是“道本位”?
这个问题之所以争讼不断,主要还是为了第二点,“君”,即“君国”,不单指最高统治者,还指代着“国家”。这样一来,这“君本位”还是“道本位”的问题就变得十分严重,直到今天,所谓“人权”和“主权”的争论,其实还是该问题的变种。
历史上,汉奸们就从中找出了理由。其实,当汉奸还要立牌坊,所有汉奸牌坊都是站在所谓“道本位”的角度写成的:因为“国无道”,而“道”比“国”大,“人权”比“主权”大,所以要取“道”去“国”。汉奸也有汉奸的逻辑,那所谓的逻辑,其实就是一个“道本位”包装下的把戏。
然而,上面的两种断句和三种解释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断句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相当于“夷狄之有君,诸夏之亡也。”和“夷狄之不如,诸夏之亡也。”两句的合并缩略形式。
“夷狄”,和“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中的“戎”一样,都是指代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有君”,有其君、有其国也。“如”,本义“遵从、依照”,不如什么?不如“道”也。但这里的“道”不是指“圣人之道”,而是“诸夏”所标榜的“道”,包括“齐式”的“王霸之道”和“鲁式”的“仁德”之道。“诸夏”,指代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人、民族和国家。“诸夏之亡也”,即“诸夏亡之也”,“之”指代“夷狄之有君、不如”;“亡”,轻视;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意思是: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虽然有他们自己的国体、政体,但由于没有遵从、依照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人、民族和国家的政体、国体,而被后者所轻视。
“亡”,还有过去的意思,“诸夏”所轻视的,其实就是“诸夏”的过去。为什么轻视?因为“夷狄之有君”,夷狄的国体、政体等等都是“诸夏”过去曾经历而今已超越的,“诸夏”因此而轻视,就有“夷狄之不如”的想法。而“诸夏”都是从“夷狄”而来,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人、民族和国家的过去都经历过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阶段,但有些人、民族、国家,“人一富,脸就变”,就像现在很多所谓的中国富翁们,开始看不起穷人、农民、民工,却忘了,所有中国人,都是从农民而来,三代之内都有农民,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留着农民的血。国家也一样,所谓强国对弱国的压榨,诸如现在美国到处贩卖所谓的“民主、自由”,其潜台词都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只要有不同的人、民族、国家同时存在,就必然有“诸夏”、“夷狄”之分,对于民族、国家来说,任何不行“圣人之道”的,无论是“齐式”的“王霸之道”还是“鲁式”的“仁德”之道,都必然会有“先进”对“落后”的轻视和压榨。
而“圣人之道”的“即戎”(就是融合、同化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明确否定“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如果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在狭义角度上是针对本国内部的,在广义角度上,在国与国之间,在天下的范围内,同样有“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在这广义的角度上,其中的“民”就是“民族、国家”的意思了。一个国家、民族,如果不行“善人”之道,用“残、杀”企图让别国、别的民族战栗、恐惧而治理世界,就是遗弃、背叛各国、各民族,而最终也将被各国、各民族所遗弃。一个现成的例子,就是美国,以前历史上所有大帝国的兴亡历史,都是这个广义角度“善人”之道的最好反面教材。相应的,“善人、胜残去杀”让国家长治久安的六字箴言,同样是世界长久和平的六字箴言。而由“善人”、“胜残去杀”这一个硬币的两面所构成的“善人”之道,也就由这章而从狭义的一国状况推广到了广义的天下状况,家国天下了。
至于通常错解所引发的“君本位”和“道本位”争论,是错误的解释所引发的两个伪命题之间的论争。“道”,只有现实之道,没有任何“道”是先验的,具有某种类上帝力量的。所谓“修身、齐家、平天下”,都是现实的“身、家、天下”;“善人”之道、“圣人之道”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一个以“道”为名的借口,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所有“道本位”的把戏,都要先立一个抽象的“道”,无论是自由、民主,还是仁义、道德,都没什么区别。用这个抽象的“道”来“本位”,其实就是以“道”为名编造借口。“圣人之道”、“善人之道”是大道,更是现实之道,无位可本,又何来“本位”?正因为无位可本,才可以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这,才是真正的大道、现实之道。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义,中国虽然偶而没有君主,比如周、召共和之年,但是礼仪并没有荒废。其中,诸夏是指中国的意思。这是孔子对华夷之辨的论述。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而周边则较落后,因此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人群分辨的...

怎样理解孔子说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八佾》,直译过来就是:夷狄虽然有君主,但还不如没有君主的中原诸国。这句话中的“夷狄”原指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人的贬称,认为他们没有礼数、粗鲁、缺乏道德,而实际上“夷狄”在此处是指缺乏道德、...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翻译是什么?
释义: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出处: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八佾》。原文节选: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季氏旅于泰山,...

韩愈原道原文及翻译
”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 ...
翻译: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出处: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八佾》。原文节选: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

孔子有句话的意思是国家灭亡了只要文化还再就不要紧。因为还有复兴的可...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过去所谓夷狄,就是文化落后的边疆地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四种族在当时是没有文化,非常野蛮的。华夏,华是美,夏是中原诸侯的统称。因为夏是中原各部落联盟依据自身文化认同,所组建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商与周的文化制度传承于夏。先来看这一句的字面...

原道(韩愈) 阅读答案附翻译,原道(韩愈) 阅读答案附翻译
”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

夷狄之有君中的之是什么用法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孔子说:“蛮荒的少数民族有国君,不如中原的诸侯国没有国君。”孔子的话中,两个“之”字均为主谓之间。孔子的言外之意是“少数民族有国君,却没有礼仪,还不如中原的诸侯国某个时期没有国君,却葆有礼仪”。另外,鲁国的昭公和哀公都曾经逃亡到别的...

八佾第三原文和翻译
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易也,宁戚。”【译文】林放问礼仪的根本,孔子回答:”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一般的礼节仪式来说,与其奢侈,不如俭朴;就治办丧事来说,与其仪式上办理得很妥善,不如内心悲痛,哀悼死者。”?5【原文】子曰:“夷狄①之有君,不如诸夏②之亡③也。”【...

《八佾第三》全文翻译是什么
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译:孔子说:“夷狄虽...

新密市13457647012: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
承超鹿瓜: 此语出自《论语八佾》,是孔子所说的,人们常见的误解,一是把“夷狄”理解为偏远地区或者中国以外、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二是把此语理解为中国傲视天下,是目空一切,认为其他民族都不如中国.这种误解的产生,是因为不...

新密市13457647012: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亡”是“灭亡”的意思. -
承超鹿瓜:[答案] 亡:没有. 没有道德礼义的地方即使有君王,也不如有道德礼义的地方没有君王.(没有道德礼义就是夷狄,有道德礼义,就是诸夏、就是中原各国)

新密市13457647012: 子曰夷狄之有君的,不如诸夏之亡也翻译!
承超鹿瓜: 大意是孔子认为诸夏强于夷狄之处,即在于礼乐制度,社会的管理,依靠的是制度.而夷狄只能靠强力获取和维持,因此必须要先有个强势的君.

新密市13457647012: 《论语》中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承超鹿瓜: 孔子说:“夷狄之国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新密市13457647012: 夷秋之有君,不如华夏之无也,是孔子原话吗 -
承超鹿瓜:[答案] 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吗? 《论语·八佾篇》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历来有两种解释:一为,文化落后国家虽然有个君主,还不如中国没有君主;一为,夷狄还有贤明之君,不像中原诸国却没有

新密市13457647012: 夷锹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啥意思 -
承超鹿瓜: 子曰: 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 【注释】 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译文】 孔子说: 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新密市13457647012: “夷狄之有君,不若华夏之无也”是什么意思? -
承超鹿瓜: 出自《论语·八倄》——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里的意思有两种相对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落后的民族有君主,不如华夏没有君主统治便利. 另一种说法是,连夷狄(这里指的是楚、吴等国)都有贤明的君主,但是华夏却没有.按照二月河的理解,应该是第一种. 在北大中文系论坛上有讲到的

新密市13457647012: 《论语 八佾》翻译
承超鹿瓜: 夷狄虽然有君,但不会比华夏长久,即使诸夏亡了. 过去所谓夷狄,就是文化落后的边疆地区,孔子的思想是以文化为中心,凡没有文化的,称为夷狄,因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四种族在当时是没有文化,非常野蛮.中国则称中夏、中原,是有文化的.孔子说那些蛮族落后地区的人,也有头子,有君主、酋长.但光有形态,没有文化,有什么用,不如夏朝、殷商,虽然国家亡了,但历史上的精神,永垂万古,因为它有文化.

新密市13457647012: 急!! 子曰:“夷秋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评析 ! -
承超鹿瓜: 百蛮之地虽有君主,但尚未开化,不知礼仪,在孔子看来,没有礼仪的夷秋,还不如虽灭亡而有礼的夏国. 这说明孔子认为 礼仪 是一个文明国家的基本条件.

新密市13457647012: 论语翻译(41)
承超鹿瓜: The Master said, "The rude tribes of the east and north have their princes, and are not like the States of our great land which are without them. " 【注释】 (1)夷狄:古代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