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的内涵

作者&投稿:浦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内涵?~

我是“非本色”,这个问题算是问对了。
王守仁,号阳明,为近世儒学史上与朱熹齐名的儒学大家。同时,在他生活的时代,还是一位以足智多谋著称的军事家。“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明史》)”作为我国思想史上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心学思想有三大命题,即“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王守仁晚年着重提倡“致良知”,他曾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可知,“致良知”既是阳明心学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阳明心学思想的逻辑终点。
王守仁在《书朱守乾卷》中云:“人孰无是良知乎?独有不能致之耳。自圣人至于愚人:自一人之心,以达于四海之远,白千古之前以至于万代之后,无有不同。是良知也者,是天下之大本也。”在他看来,良知是完全与生俱来的,不假外求,人人所固有,是有教无类的理论依据。“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通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王守仁《答罗整庵少宰书》)”
基于此,王守仁一生讲学不断,有教无类,在中国教育史上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致良知”看似简单,但初学者要真正全面理解“致良知”的内涵,特别是“致”字,却并非易事。我们可以了解一下王守仁在赣州进行的教化工作,或许可以理解他心目中的“致良知”思想内涵。
正德十二年(1517年),“安定”南赣地区的“山贼”后,王守仁总结了农民为何造反的根本原因:在于民风不善,在于民众缺乏应有的礼制约束,法制观念淡薄。因此,要彻底清除赣州地区的“山贼”,就必须清除心中的贼。

去奢侈,订乡约。正德十三年(1518年)四月,王守仁回到赣州,开始其教化工作。很快,他就亲自拟定一份告谕,首先指出了祸乱始于民风不善。“山贼”存在的时候,一直袭扰老百姓,弄得老百姓穷困不堪,但是却还有奢侈浪费的习惯。做一次喜事或丧事就全部耗尽了多年的积蓄,甚至负债度日。即使在丰收年景,也难以度过青黄不接的时候,一旦遇上天灾人祸,只有流亡成为流民,或上山为寇。
其次,王守仁还列出了一些要革除的陋习:家中有丧事,不用鼓乐,不请和尚道士做法事,不大肆宴请宾客;子女应趁父母在世时及时行孝道,不要等到死了才空费钱财;婚嫁娶,不计较财礼嫁妆,不大会宾客等,并要求“十家牌邻互相纠察.容隐不举正者,十家均罪。”
此外,王守仁还倡导节约,推出全面进行社会改革的措施--《南赣乡约》告谕,期望能通过民众的自治,以稳定社会。

兴学校,行教化。要想让老百姓从内心自觉地接受礼制的约束,还是通过兴办学校进行系统的教授传统道德。很快,王守仁在南安、赣州全面恢复社学、兴建书院,发动社会力量办学,采用官督民办的方式,将境内祠堂中所供的鬼神佛像全部拆除,改建为社学,还出面解决社学的校舍等问题。为了寻找优秀教师,王守仁下令让所属各州县官员,加紧访求“学术明正,行止端方”的乡儒为教师,“量行支给薪米。以资勤苦;优其礼待,以示崇劝”。与此同时,还要求学生家长,管教好子女,让他们必须尊师重道。教学内容主要为三纲五常,封建礼仪等。
王守仁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这一千古真理!
写了这么多,飘过的也给个苦力赞呗。




王守仁是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 陆王心学也是宋明理学的一个分支 宋明理学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就是主观唯心主义 王守仁致良知 通过自己的内心感受世界真理

阳明在《大学问》中说:“致者,至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至”是指至乎极,向极点运动之义。因而致知是一个过程,致知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知至”。阳明在解释“知至”时又说“吾良知之所知者无有亏缺障蔽,而得以极其至矣。”可见,至与极相通,都是指至极良知使其本体回归光明。

“良知”原本就是本体的实在状态,是最高意义的善,是超经验的和非经验的未发之中。阳明为何还要至极其“良知”?在《传习录》中:“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动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的本体。”从反面来看,孩提的良知不能全体显露,是由于私欲遮蔽了良知。虽然良知在本体论的角度对善恶具有绝对的判断,但是人毕竟生活在经验生活,所做出的判断则带有经验色彩。在经验社会中,人必须和物之间建立关系情景,人对物的追求不断扩大,私欲也会无限扩张,对善恶的判断不能按照良知去判断,以至于所做的事情往往和良知背道而行,良知被私欲蒙蔽了。所以作为主体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克服心中私欲、自觉至极良知。而至极良知的有效途径则是主体自身能时时省察克己、常切提撕、戒慎恐惧,能够将伦理道德法则实现最高意义的输入,真正切入自身良知之中,最终使良知重新回归主宰,规范人心、约束行为,重新恢复光明,晶莹剔透、映照万物。

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讲座




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
1、王阳明将自己的思想总结为“致良知”三个字,简而言之,阳明心学就是从人的良知出发,通过知行合一的功夫,达到致良知的境界。(1)、良知 王阳明指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知道老人倒地要...

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内涵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天理在人们的心中,天理的昭明灵觉就是人心之虚明灵觉。通过它,人们便能很自然地感觉或判断出人的行为的善恶是非,从而推动良知,并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机能,以善念支配人的道德行为的过程,此即致良知的功夫。由此可见,王阳明的致良知的学说,充分强调了良知在道德修养中去恶为善的主...

王阳明的"致良知"具体怎么解释?谢谢~
“致良知”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致良知”,人欲去尽,即见天理,即见良知。良知就是天理。

阐述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的内涵
因而致知是一个过程,致知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知至”。阳明在解释“知至”时又说“吾良知之所知者无有亏缺障蔽,而得以极其至矣。”可见,至与极相通,都是指至极良知使其本体回归光明。“良知”原本就是本体的实在状态,是最高意义的善,是超经验的和非经验的未发之中。阳明为何还要至极其“良知...

王阳明的"致良知"具体怎么解释?谢谢~
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

王阳明致良知的内涵
致良知王阳明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他认为...

王阳明致良知的理解
王阳明致良知的理解如下: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理论核心,良知说起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滤而知者,其良知也。在孟子那里良知是一种不经后天学习的先验的是非标准和道德规范。而在王阳明这里,良知范畴已演变为融本体论、功夫论、道德论为一体的最高的哲学范畴。良知...

王阳明致良知四句
有善有恶意之动,王阳明指出,意念的产生是善恶分别的起点,人的善恶行为皆源于此。知善知恶是良知,王阳明提出,能够辨识善恶的能力即为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本能。为善去恶是格物,他将格物解释为实践道德行为,即通过为善去恶来修行,实现个人的道德提升。王阳明的心学强调心的能动性和道德自觉...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内涵?
王守仁晚年着重提倡“致良知”,他曾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可知,“致良知”既是阳明心学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阳明心学思想的逻辑终点。王守仁在《书朱守乾卷》中云:“人孰无是良知乎?独有不能致之耳。...

王阳明致良知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王阳明致良知的基本观点是,良知是每个人都有的内在的最高道德意识;致良知就是通过实践把良知推广扩充到人自身以及自身能影响到的所有事物,其实现途径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主旨观点。

平邑县13054719707: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怎样理解?其中“致”是什么意思? -
裔刻葛根:[答案] 这类话题我不敢乱答,还是百度了下,百科中给出的答案比较完整. 答案如下· 致良知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

平邑县13054719707: 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
裔刻葛根:[答案]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

平邑县13054719707: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怎样理解 -
裔刻葛根: 良知是指既是道德意识,也指你自己的最高本体.致者,本身即是兼知兼行之过程也.这句话其实就是心学的最高法旨 ---知行合一(这句话不用解释了吧.).

平邑县13054719707: 王阳明的"致良知"具体怎么解释?谢谢~ -
裔刻葛根:[答案] 致良知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

平邑县13054719707: 致良知是谁的思想?其主张是什么 -
裔刻葛根:[答案] 王阳明主张心即理,并据此提出知行合一的口号,决心创立良知之学,从而用一种注重身心修养的学说来取代朱熹沉溺词章、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支离决裂的格物致知说.

平邑县13054719707: 王阳明的“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怎么理解?谢谢 -
裔刻葛根: 这是阐述圣人教导的.圣人所指出的道路,就是探究心之本性,人之本体,也就是究竟真理.至于说什么是这个真理.就是知行合一.就是集中一切意念,惟精惟一的去做事.比如孝敬,就有此一心,行此一事.不容易做到.更不容易做好.之所以是真理,就是因为这样做能够断灭妄想和不实.

平邑县13054719707: 王阳明的致良知 中的良知到底是什麽意思 -
裔刻葛根:[答案] 这个问题已经被人讨论了几百年,这里我介绍一种比较常见的解释说法:“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心学体系的理论核心“,良知”说起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滤而知者,其良知也.”在孟子那里“良知”是...

平邑县13054719707: 王阳明心学的良知是什么? -
裔刻葛根: 王守仁的所谓“致良知”则是心之本体,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最高本体.

平邑县13054719707: “致良知,行知合一”是什么意思?
裔刻葛根: 咦 傻伟 你也喜欢这个? 我做个总结——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方法论的两个构成部分. 良知,即人的本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心,自己的罗盘,自己的哲学. 与朱熹的观点不同,阳明先生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而要如何成为圣人,如何达到自己的本心,就需要某种途径,这个途径就是所谓的“格物致知”.世间万物的道理都隐含在自己本身中,能够格物,就能够达到自己的良知. “知行合一”说起来简单,就是把知识与行动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用以致学.讲起来是废话,太肤浅. 没有丰富的阅历,思想的积累,我们很难真正理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