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一古文说听到声音就知道是谁来了,闻其声什么来着,是哪一句话?

作者&投稿:伏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给一些古文原文俰翻译~

原文


与元微之书(1)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2)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3)如此?况以胶漆之心(4),置(5)于胡越(6)之身,进不得相合(7),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8),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9)时,有熊孺登(10)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11),上(12)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13)。且云:危惙(14)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15)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16),便请以代书(17)。”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18)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19),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20),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21)三载。形骸且健,方寸(22)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23)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24)同来。顷(25)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26)也。江州风候(27)稍凉,地少瘴疠(28)。乃至蛇虺(29)蚊蚋,虽有,甚稀。湓鱼(30)颇肥,江酒(31)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32)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33),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34)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35)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36)十数株,修竹(37)千余竿。青萝为墙援(38),白石为桥道,流水周(39)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40)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41)。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42),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43)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44)我万里,瞥然(45)尘念(46),此际暂生。余习(47)所牵(48),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49)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50)。



注释


(1)选自《白氏长庆集》。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白居易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779—831),微之是他的字,河南洛阳人,支持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多有唱和。诗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元和十年,元稹也被贬为通州(现在四川省达川市)司马。
(2)欲:将要。
(3)离阔:阔别,久别。阔,久远。
(4)胶漆之心:比喻感情亲密。
(5)置:放。
(6)胡越:胡在北,越在南,形容相距遥远。
(7)相合:在一起。
(8)牵挛乖隔:牵挛,牵掣。乖隔,隔离。指各有拘牵,不得相见。
(9)浔阳:古县名,即现在江西省九江市。
(10)熊孺登:钟陵(在现在江西省进贤县)人,元和年间,在四川任职,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多有交往。
(11)札:短信。
(12)上;首先。
(13)交分(fèn):交谊,情分。
(14)危惙(chuò):指病危。惙,疲乏。
(15)数帙(zhì):几包。帙,包书的包袱或口袋。
(16)白二十二郎:指白居易,他在家族同辈中排行第二十二。
(17)代书:代替信。
(18)左降:即左迁,贬官。
(19)幢幢(chuángchuáng):影子摇晃的样子。
(20)且置是事:暂且放下这事(不谈)。
(21)涉:经历,过。
(22)方寸:指心绪。
(23)诸院:同一大家族中的各支。
(24)提挈(qiè):提携,扶助。
(25)顷:不久前。
(26)泰:安适。
(27)风候:气候。
(28)瘴疠(zhànglì):指南方湿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29)虺(huǐ):毒蛇。
(30)湓(pén)鱼:湓江出产的鱼。湓,湓江,今名龙开河,发源于江西省瑞昌市西南青山,经九江市西入长江。
(31)江酒:江州的酒。
(32)门内之口:家里的人口。
(33)量入俭用:衡量收入,节俭用度。
(34)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
(35)胜绝:绝妙。
(36)乔松:大松树。乔,高大。
(37)修竹:长竹。
(38)墙援:篱笆墙。援,用树木围成的园林护卫物。
(39)周:环绕。
(40)殚:尽,全。
(41)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动,动不动、常常。弥,满。旬日,十天。
(42)忧望:挂念,盼望。
(43)条写:一条条地写。
(44)去:离。
(45)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46)尘念:世俗的思念之情。
(47)余习:没有改掉的习惯,这里指作诗。
(48)牵:牵引,牵动。
(49)笼鸟槛猿:笼中的鸟,槛(木栅栏)中的猿。这里比喻作者自己和元稹都不得自由。
(50)顿首:叩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二册)


赏析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也就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第三个年头,他在庐山营建了一个草堂。草堂落成的第二天深夜,白居易给好友元稹写了这封信,叙述他在九江的生活状况,抒发了离别相思之情。夜深不寐,以笔墨畅谈,可见两人交谊之厚。

信的开头直呼友人,分别三年的离愁别绪也随这一“呼”而出。然后叙近年的交往,对朋友的关怀和信任表示深深感念。叙说自己近况一段,是书信的主体部分。写三件感到宽慰的事,表现出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写建成草堂后的游玩之乐,道出许多文人雅趣。信的结尾,又归于强烈的抒情。“信手把笔,随意乱书”,表明关系密切;信中附诗,更见思念之殷。本文是一篇比较典型的文人书信,浓烈的抒情色彩,灵活的叙事方式,雅洁的语言风格,使这篇书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译文


四月十日夜晚,乐天告白:

  微之啊微之!不见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没有收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日,我和您竞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胶和漆一样紧紧相联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在一起。后退不能相忘,牵制隔离,各自都要老了。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造成这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收到您前年病重时的一封短信,信上首先说了您的病情,其次叙述您生病时的心情,最后谈到我们多年的交谊情分。信上还说: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几包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信,悲伤啊,微之对待我,怎么如此信任啊!又看到寄来的听说我被眨官的诗写道:“灯将燃尽啊,火焰将灭,人影摇摇晃晃,今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夜风吹着雨进入寒窗。”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呢!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悲伤不已啊。

  暂且放下这事不谈,大致叙述一下近来的心境。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下到家人,庆幸没有什么毛病。我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到这里,还有各房孤小的弟妹六七人互相扶助一同来了。不久前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出现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江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恶性传染病。至于毒蛇、蚊虫,虽然有但很少。浔江的鱼很鲜,江州的酒极美。其他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只要衡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身上穿的,口里吃的,还不必求助于人,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绝妙第一,喜爱得不忍离去。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材,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盼望,现在特亲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我一条一条地写在后面吧。
  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子下面,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的和尚。有的坐着,有的睡着。又听到山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发出啾啾鸣叫。平生老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时突然产生。作诗的习惯牵动着我,使我写成了三韵的六句诗:“回忆从前给你写信的夜晚,是考中进士后的天亮前。今夜写信又在何处?在庐山草屋拂晓的灯前。笼中的鸟栏里的猿都未死,人世间你我相见是在哪一年!”微之啊微之!今夜我的心情您知道吗?乐天叩头。

项脊轩志
项脊轩1,旧2南阁子也。室仅方丈3,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4,雨泽下注5;每移案6,顾视7,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8,日过午已昏9。余稍为修葺10,使不上漏。前辟11四窗,垣墙12周庭,以当13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14。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15,亦遂增胜16。借书满架,偃仰17啸歌18,冥然兀坐19,万籁有声20;而庭堦(注:苏教版为“阶”)(jiē)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21,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22可爱。
项脊轩志插图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23,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24而是。东犬西吠25,客逾庖而宴26,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27为墙,凡再变矣28。家有老妪(yù),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29。”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30,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31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32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33,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34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35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无此段文字;沪教版无此段。)[1]
(下文作者写了这篇志多年以后补写的)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36,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37。吾妻归宁38,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39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40也,今已亭亭如盖矣41。[3-4]

注释译文编辑

作品注释
1、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轩:小的房室。
2、旧:旧日的,原来的。
3、方丈:一丈见方。
4、尘泥渗(shèn)漉(lù):(屋顶墙头上的)泥土漏下。渗,透过。漉,漏下。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
5、雨泽下注:雨水往下倾泻。下,往下。雨泽:雨水。
6、案:几案,桌子。
7、顾视:环看四周。顾,环视也。(许慎《说文解字》)
8、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9、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
10、为(wéi)修葺(qì)。修葺:修缮、修理,修补。
11、辟:开。
12、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垣,在这里名词作动词,指砌矮墙。垣墙:砌上围墙。周庭,(于)庭子周围。
13、当:挡住
14、洞然:明亮的样子。
15、栏楯(shǔn):栏杆。纵的叫栏,横的叫楯。
16、增胜:增添了光彩。胜:美景。
17、偃仰:偃,伏下。仰,仰起。偃仰,安居。
18、啸歌:长啸或吟唱。这里指吟咏诗文,显示豪放自若。啸,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19、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兀坐,端坐。
20、万籁有声:自然界的一切声音都能听到。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
21、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22、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通“姗”,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23、迨(dài)诸父异爨(cuàn):等到伯、叔们分了家。迨,及,等到。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了家。
24、往往:指到处,处处。而:修饰关系连词。是:这(样)。
25、东犬西吠:东边的狗对着西边叫。意思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
26、逾(yú)庖(páo)而宴:越过厨房而去吃饭。庖,厨房
27、已:已而,随后不久。
28、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29、相为应答:一一回答。相:偏义复词,指她(先母)。
30、束发:古代男孩成年时束发为髻,15岁前指儿童时代。
31、竟日:一天到晚。竟,从头到尾。
32、阖(hé):通‘合’。合上。
33、瞻顾遗迹:回忆旧日事物。瞻:向前看。顾:向后看。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的意思。
34、扃(jiōng)牖(yǒu):关着窗户。扃,(从内)关闭。牖,窗户。
35、殆:恐怕,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
36、来归:嫁到我家来。归,古代女子出嫁。
37、凭几学书:伏在几案上学写字。几,小或矮的桌子。书:写字。
38、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省亲。
39、制:指建造的格式和样子。
40、手植:亲手种植。手:亲手。
41、亭亭如盖:高高挺立,树冠像伞盖一样。亭亭,直立的样子。盖,古称伞。[1] [4]

作品译文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屋里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这座百年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积聚的流水一直往下流淌;我每次动书桌,环视四周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屋子又朝北,不能被阳光照到,白天过了中午(屋内)就已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我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家中的(这里不翻译成“借来的”)书摆满了书架,我仰头高声吟诵诗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4]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常来。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瞻仰回顾旧日遗物,就像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项脊生说:巴蜀地方有个名叫清的寡妇,她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采矿获利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筑“女怀清台”纪念她。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诸葛亮出身陇中由务农出而建立勋业。当这两个人还待在不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时,世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呢?我今天居住在这破旧的小屋里,却自得其乐,以为有奇景异致。如果有知道我这种境遇的人,恐怕会把我看作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吧!(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无此段文字;沪教版课文原文无此段,其课后“思考与练习”第三题出现本段作为拓展练习;鲁教版无此段。)[1]
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然而这之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我亲手种植的,如今已经高高挺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1] [4]

写作手法编辑
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反映归家家庭的败落。归家原本庭院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自从“诸父异爨”后,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四分五裂之状)。先用篱笆相隔,后来更用一堵堵墙壁阻断往来(“始为篱,已为墙”)。尤其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写祖母到项脊轩来,鼓励作者读书求仕,光宗耀祖这件事,同样可透析出归家家道衰落的状况。归有光祖母的祖父曾在宣德年间担任朝廷官员(太常寺卿),而如今,“吾家读书久不效”,儿辈们科举无望,反以分家为能事,闹得个钟鸣鼎食之家四分五裂,乌烟瘴气,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孙儿归有光的身上了。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的语言、行动和生活细节来表现人物,从不同的角度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情态各别。对母亲,写她听到女儿呱呱而泣时以指叩扉的动作和“儿寒乎?欲食乎?”的问话,突现了慈母对儿女衣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对祖母,写她的“吾儿,久不见若影……”的爱怜的言辞和离去时的喃喃自语和“以手阖扉”的动作等,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老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和期待。对妻子,写她的“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简洁地表现了少年夫妇相依相爱的情状;写她归宁回来时转述小妹们的充满稚气的问话,不但传神地表现了小妹们的娇憨之态,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夫妻依依情话的场面。总之,作者对于各个人物,都能分别抓住他们的特征,用寥寥几笔描绘出他们的音容笑貌和真挚的感情,富于生活情趣,并从中表达出自己对亲人一往情深的怀念。[1]
结构“关”情:文章先写轩的狭小、破漏与昏暗,继而写经过修葺之后的优美、宁静与恬适。轩内积书,轩外花木;白日小鸟,月夜挂影;构成了一种和谐清雅的小天地氛围。而居于这小天地中心的,正是作者自己。他的清贫的生活,高洁的志趣,怡悦的心境,于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的显露出来。“多可喜,亦多可悲”几个字,承上启下,思路陡转。“喜”字应上文,“悲”从以下几个方面而来,一是大家庭的分崩离析,表现了作者对家庭衰败的哀痛。二是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三是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了亲人的抚育和期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最后两节,补记亡妻在轩中的生活片断和轩在以后的变迁,抒发了作者怀念妻子的真挚情意。平淡的文字,唱出了深沉的人生哀歌。
细节“撩”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是归文的一大特色。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现了出来。环境固然清幽、谧静,充满诗意,然而作者更为怀念的是自己的亲人。作者写祖母、写母亲、写妻子,只是通过一两件和她们有关联的事来叙述。笔墨不多,事情不大,只留下人物的一些身影,但人物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
如写母亲听到大姐“呱呱而泣”时,用手指轻轻叩打南阁子的门扉说:“儿寒乎?欲食乎?”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倍感真切。“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悲戚的感情是很自然的生发的。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古文辞类纂选本、〈项脊轩志〉评语》)。
再如写祖母的一段文字,简洁细腻,绘声传神,“大类女郎”,“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两句话;“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一两个动作,把老年人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的惟妙惟肖。写亡妻,只说:“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寥寥数笔,绘出了夫妻之间的一片深情。末尾,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一棵枇杷树。“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今已”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动态。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质朴“增”情:文章动情的另一个原因是语言质朴,不加藻饰。作者不大张声势,不故作惊人之笔,甚至也不采用色彩强烈的词藻来作恣意的渲染,而只是运用明净、流畅的语言,平平常常地叙事,老老实实地回忆。但通俗自然之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浅显明白的文字却能使景物如画,人物毕肖。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的动作等,也都是通过通俗平淡的语言变现出来的,但平淡的文字,道出了人间的亲情。此外,妻婚后来轩的往事,从娘家回来后转述的诸小妹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等细节,无一不是平时如话中露真情。正所谓“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归公墓志铭》)含而不露,以情动人,不去刻意追求强烈的效果,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确实是归有光散文的一个显著特色。
叠字“助”情:和一般叠词一样,文章的叠词也是为了增加形象性和音乐美。如用“寂寂”来烘托环境之清静,用“往往”来渲染门墙之杂乱,用“呱呱”来描摹小儿的哭声,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用“姗姗”;写枇杷树高高耸立,用“亭亭”。用叠词,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而且读起来,音节和谐,更富美感。
一篇散文,作者六用叠词,单纯是为了状物、写景、绘情的说法,难于令人信服。“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刘勰老先生一语中的。写物关情,情景交融,是文章多处用叠词的真实用意。如”寂寂”一词,既强调环境的清幽、静谧,又充满了对“项脊轩”的生活的怀念;“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语言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不满和对家族衰败的哀痛。再如“亭亭”一词,既使人想到树木高高耸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在这一笔中间,寄寓了作者对亡人的感慨和惆怅,读来富有余味。[1]

作品赏析编辑
文章以项脊轩的前后变化为线索,写出一系列家庭琐事,表现了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也表现了作者年青时刻苦读书、怡然自得的乐趣。文章所记的一切,都紧扣项脊轩来写,而以“悲”、“喜”作为贯串全文的意脉。
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修葺后的项脊轩的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1]
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充满了诗情画意: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重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白天,在小屋或仰或躺,或长啸或吟唱悠然自得;有时,静静地独自端坐,可以清晰地聆听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庭院前幽静的环境,吸引着小鸟常来觅食,有人来了也不愿飞走;每当农历十五的晚上,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在墙上,有如一幅清淡优美的水墨画,而且是活的水墨画!——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之极。
第二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多可喜亦多可悲”,家世之痛,思亲之情。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通过老妪忆母,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使作者禁不住潸然泪下(“余泣”);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更是让自己忍不住要大哭一场。
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
第三段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情,是写“悲”的进一步补充,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作者埋头苦读,要实现理想的期望。
第五、六段是补写,通过补叙,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这一部分意在写悲,却先极力叙写当年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以“喜”衬“悲”,衬托今日丧妻的悲哀。最后,托物抒情,借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寄托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1]
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1]

应该是这篇吧:(节选自《韩诗外传·卷六》) 【原文】 世主有先生者,有后生者,有不生者。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申公巫臣问曰:“王何为有忧也?”庄王曰:“吾闻诸侯之德,能自取师者王,能自取友者霸,而与居不若其身者亡。以寡人之不肖也,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是以忧也。”庄王之德宜君人,威服诸侯,日犹恐惧,思索贤佐,此其先生者也。 昔者宋昭公出亡,谓其御曰:“吾知所以亡矣。”御者曰:“何哉?”昭公曰:“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十人,无不曰:吾君,丽者也;吾发言动事,朝臣数百人,无不曰:吾君,圣者也。吾外内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于是改操易行,安义行道,不出二年,而美闻于宋。宋人迎而复之,谥为昭。此其后生者也。 昔者郭君出郭,谓其御曰:“吾渴,欲饮。”御者进清酒。曰:“吾饥,欲食。”御者进干脯梁糗。曰:“何备也?”御者曰:“臣储之。”曰:“奚储之?”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曰:“子知吾且亡乎?”御者曰:“然。”曰:“何以不谏也?”御者曰:“君喜道谀而恶至言,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郭君作色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诚何哉?”御者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曰:“夫贤者所以不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天下无贤而君独贤,是以亡也。”伏轼而叹曰:“嗟乎!夫贤人如此苦乎?”于是身倦力解,枕御膝而卧。御自易以块,疏行而去。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此其不生者也。 【译文】 帝王有天生高明的,有后天学会高明的,也有不高明的。曾经楚庄王具有谋略而当世,面有忧色。申公巫臣问道:“大王因为什么事忧愁啊”庄王答道:“我听说诸侯的德行,能从老师那里取得就可以称王,能从朋友那里取得就可以称霸,但和他们共起居却不像他们的就会灭亡。因为我不是贤能的人,(所以)诸位大夫没有比得上我的,所以忧愁啊”庄王的德行适宜当国君,威震使诸侯顺服,还说自己担心惧怕,思索贤能的人相辅佐,这就是天生高明的。 ----曾经宋昭公亡国,对他身边的御手说:“我知道我为什么会亡国了”御者回话道:“为什么啊?”昭公说:“我被天下归顺而立为国君,侍奉、驾驭马车的有数十人,没有不说:我的君王,美丽的人啊;我说话、行事,朝见我的大臣有数百人,没有不说:我的君王,圣明的人啊。我在宫里宫外都不知道我的过失,因此我要亡国。”于是(宋昭公)改掉暴躁的行为,按照仁义行使道义,不出二年,美名闻于宋国,宋人迎接并且又拥立他为国君,死后谥号“昭”。这是后天学会高明的。 ----曾经郭国国君出郭城,对他的御手说:“我渴了,想喝水。”御手进上清酒。(国君又)说:“我饿了,想吃东西。”御手进上干肉、干粮。(国君)说:“谁储备的呀?”御手回答道:“在下储备的”(国君又问)说:“为什么储备呀?”御手说:“为了防止您在逃亡的路上饥渴而特意准备的。”(国君又问)道:“你早就知道我会亡国?”御手回答道:“没错”,国君说:“那为什么不早劝谏我啊?”御手说:“您喜欢听阿谀谄媚的话,憎恶推心置腹的忠言,我是想进谏的,就是怕自己会比郭城先灭亡(言外之意即被君王杀掉),所以我不劝谏。”君王脸色不悦怒气冲冲的说:“我亡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啊?”御手突然转变了言辞道:“您亡国的原因就在于您太贤明了!”(君王)道: “那我既然贤明,为何不能兴国,反而亡国呢?为什么呀?”御手答道:“普天之下没有贤能的人,唯独您贤能,所以国家灭亡”。国君俯下身子长叹道:“啊!贤能之人的命怎么这么苦呀?”于是身体卷缩成一团,精疲力尽,枕着御手的膝盖侧卧着,御手找了块石头代替自己,扬长而去。国君死在了野外,被虎狼当做食物而尸骨不全。这就是不高明的国君。


纪鹗鸣文言文
简言曰:“假为鴞鸣,灭树殃家,甚于真鴞,非听之误耶?然屈平謇谔,非不利于楚也,靳尚一鴞鸣而三...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物虽犯而弗之校,以学艺文章称。译文: ②...

秋声赋文言文题目
名作状,在夜里(2)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实:名作动,结果实(3)百忧感其心 感:使„„有感触(4)万事劳其形 劳:使„„劳累3、解释其他重点字词:(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 悚然:惊恐的样子(2)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疾走:快跑(3)乃其一气之余烈 余烈:余威(4)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中:心中...

日喻说的文言文现象
(一个)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把发出声音的钟当作太阳。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用手摸蜡烛就晓得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揣摩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yuè),把它...

半夜钟文言文解析
恐怕唐朝时候的和尚寺,本来就有半夜打钟的习俗呢。 2. 【夜半钟声原文及译文是篇古文的说】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的《枫桥夜泊》,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可是这首诗美在哪里呢?今天听儿童学唐诗的碟片里,把这首诗理解成了描述异客乡愁的诗了,把寒山寺的...

睁眼文言文怎么说
1. 耳中人文言文翻译 一、译文:谭晋玄,是本县的一名秀才。他很相信一种气功之术,每日练习,冬夏不停。练了好几个月,自己觉得好像有些收获。有一天,他正盘腿而坐,听到耳中有很小的说话声,就像苍蝇叫一般,说:“可以见吗?”他一睁眼,就再也听不见了。他又重新闭上眼、息住气听,...

远远听到文言文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拍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着哄他睡觉。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

文言文说翻译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 ——清· 袁枚《祭妹文》 说,论也。——《广雅·释诂二》 游于说。 ——《礼记·少仪》。疏:“谓论说。”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夜...

没听到用文言文怎么说
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姑娘的叹息声。 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在回想什么呢?(木兰回答道)木兰没有思念什么,也没有回想什么。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应征...

文言文高山流水译文
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的了我的音声呢?”于是二人成为人生知己。 列御寇在《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

口技文言文全文完整版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 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 妇人拍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着哄他睡觉。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 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

东方市19218421069: 初中有一篇文言文 里面 写到这个意思,听见声音就能知道是谁? -
双韵迪红:[答案] 《项脊轩志》 第三段: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东方市19218421069: 初中有一篇文言文 里面 写到这个意思,听见声音就能知道是谁? 题目是什么 -
双韵迪红: 《项脊轩志》第三段: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东方市19218421069: 高中文言文百段第26篇《口技》的原文?是谁写的……快啊…… -
双韵迪红: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

东方市19218421069: 重赏:文言文<<盲人识日>>的全文解释?
双韵迪红: 参考译文 有一个天生失明的人不知道太阳(的形状),就向明眼人询问.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好像铜盘.”(盲人)敲打铜盘听了听声音.有一天,盲人听到钟响,就以为这是太阳.还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芒好像蜡烛.”...

东方市19218421069: 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1的荆轲刺秦王文言文全文翻译 -
双韵迪红: 译文: 秦国的将领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所有赵国的土地,派兵向北侵占土地,一直到燕国南边的边界. 太子丹非常的恐惧,于是就去向荆轲询问办法,说:“秦兵早晚要渡过易水,如果这样那么我虽然想长久地侍俸您,恐怕是不...

东方市19218421069: 高中有什么文言文、古诗词啊?谁知道喊一声! -
双韵迪红: 高一:1.烛之武退秦师 2、荆轲刺秦王 3、鸿门宴 4.诗经——氓、采薇 5.离骚 6.孔雀东南飞 7.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归园田居其一、短歌行 8.兰亭接序 9.赤壁赋 10.游褒禅山记高二:1.蜀道难 2.杜甫诗三首 3.琵琶行 4.李商隐诗两首 5.寡人之于...

东方市19218421069: 初中有一篇古文,好像是老子的.只记得 好像说什么 凤凰过境 有猫头鹰担心凤凰和他抢死老鼠 -
双韵迪红: 凤凰和猫头鹰 作者:未知作者有一段时间,惠施在魏国当相国,庄子就到魏国国都大梁去找他玩儿.两人在相府相见 ,言谈甚欢.庄子告辞离开后,惠施的门客就对惠施说:“庄周这次来魏国,动机并不 简单——他是想取代您当相国呢!”...

东方市19218421069: 求初中一篇古文课文《口技》 -
双韵迪红: 『原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东方市19218421069: 文言文《惊弓之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它现在的含义是什么? -
双韵迪红:[答案]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玩着玩着看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在这群鸟的后面,有一只鸟吃力地在追赶着它的同伴,也向这边飞来.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

东方市19218421069: 语文高手来?初,范阳祖狄,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 谁知道者是哪片文言文,帮忙翻译以下 -
双韵迪红:[答案] 祖逖闻鸡起舞 【原文】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