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弘光朝的“南渡三案”

作者&投稿:臧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大悲和尚案
弘光朝的“南渡三案”,即“大悲和尚案”、“童妃案”、“北来太子案”。这三个案中的人物,“大悲案”是和尚假冒明室亲王,而“童妃”和“太子”,当时和后来也已经证实百分之百全系假冒。
奇怪的是,当时和后世,也有不少人深信不疑,认为“童妃”和“太子”都是“真身”。近世的不少文学作品以及电视、戏剧,均渲染吕妃不禁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可是原始人开始看到火,不会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尝,味道挺香。经过多少次的试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勃然大怒
喝问刘有根:"花呢?你所培育的那些花呢?" “童妃”的可怜和“太子”的无辜,以此痛斥弘光帝与马士英等人的 *** 。
就史论史,三案“主角”,确确实实都是冒牌货。可巧,他们又都出在寿命仅仅一年的弘光朝。真正是乱世多怪,让人现在读之,都觉满目荒唐。
先说“犬悲和尚案”。弘光帝即位的这年年底,一名光头大和尚半夜出现于南京,忽然在洪武门大叩门环,大叫大嚷,自称是大明亲王,惊动了不少人。
守门军兵不敢怠慢,立刻把这大胖和尚抓起来,关起来再说。上报弘光帝后,这位皇帝觉得很吃惊,立刻派人严审。
大和尚语无伦次,忽然自称他本人就是崇祯帝,就立刻挨了一顿大板子。和尚哀嚎之后,忽然改嘴,一会儿说自己是“齐王”,一会儿说自己是“吴王”,一会儿说自己是“定王”,颠三倒四,语无伦次。
各种大刑用尽,大和尚挨不过,只得说出实话:“我本名大悲,在苏州当和尚,见天下大乱,想趁机取富贵。”
取富贵的道儿这么多,大悲和尚非走这么危险的“捷径”,而且连皇家宗谱有谁都不清楚,就敢夜叩宫门,真是胆大脑小之辈。阮大铖听说这件事很兴奋,想通过此案攀引得罪过自己的东林党人。老小子能写,笔头快,几天之内就弄出一个涉案人员排名,为了更形象化,他造“十八罗汉”、“五十三参”,一个一个把东林党人罗织其中,煞有介事,“罪行”历历,却完全是“文学创作”。
还好,马士英不想惹麻烦,对大狱不感兴趣,主动把此案压下,只以“妖言罪”杀了大悲和尚了事。
童妃案
按倒葫芦又起瓢。“大悲案”正审着,河南巡抚越其杰上报,说是当地有个妇人,自称是弘光帝当“德昌王”时的妃子童氏,据说在明末战乱中与王爷离失,现已经派重兵护送入南京。"这话现在我却不信。"老道人望着诸葛亮说:"我看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想教你成才,才治好你的哑病,收下你当徒弟。前些年你是聪明加勤奋,师父我苦心教你不觉得苦;现在你是由勤奋变懒惰,虽聪明也枉然哪!还说不辜负我片苦心,我能相信吗?"
本来是想讨好皇帝,谁料大胖子弘光帝见疏立刻拍案大怒:“我哪里有这么一个童妃!”一脚就把桌案踹翻。结果,弘光二年三月初一,“童妃”刚入南京,立即被逮入诏狱,遭到严刑审问。
不久,锦衣卫送上供词,弘光帝御览:
“妾年三十六岁,十七岁人宫,册封之人为曹内监。时有东宫黄氏,西宫李氏。李氏生子玉哥,寇乱不知所在。妾干崇祯十四年生一子,名金哥,啮臂为记,今在宁家庄。”
一看这供词,弘光帝就来气:“我从前只是个王爷,何有东宫、西宫之说?两个妃子姓名不差,一个病死,一个兵乱时自杀,这位‘童妃’,即使有这么回事,郡王娶妾,何来‘册封’之说?”
愤怒之余,朱由崧提笔在案卷上猛写猛批,可以说是他当皇帝一年来最认先生的媳妇真贤慧!"真批签的一个文件。
可以想见,“童妃”肯定是个见过世面的戏迷二百五,可能在战乱中遇到过福王府中的侍女,知道"万两。"一些福王藩府中的事情,然后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编乱造。而且,这位“童娘娘”完全是戏子风范,在河南至南京的途中,她一直以“皇后”自居。所经州县,地方有司只要供献略薄,她会立刻破口大骂,甚至掀桌撩席,完全是市野泼妇的本色。有时,看见有马屁精官员跪于道左迎谒,“童娘娘”肯定会自掀轿帘露出大粉脸,娇滴滴脆生生喊一句:“免礼!”往往吓人一跳,“闻者骇笑”。虽然举止轻浮,这位女子却是个“文学女青年”,她在狱中执笔挥洒,写出一篇让好事者可以下泪的情实始末。从《爝火录》中收记的这份供词看,谬误百出,漏洞多多。
此事由于不甘山中修行的中午吃饭,照样给先生上酒上菜。寂寞生活,化为主婢,取名白素贞和小青儿,来到了繁华锦绣的西子湖畔,寻找人间的自由幸福生活。传得沸沸扬扬,连马士英都私下同人讲:“人非至情所感,谁敢冒称陛下之妃!”
至于东林党人,更是坚信弘光帝是厌恶糟糠之妻,喜新厌旧,并四处嚷嚷,大造这年夏天洪水泛滥,方便家为了逃灾,只得唱门子去。所谓唱门子,也是讨饭的种。每到家就喊大娘大爷,然后开口唱曲,主人就会拿出干粮来打发。方便拉着胡,孩子 康熙对饮水的要求是很高的。般要把水加热煮沸,取蒸馏水饮用。每当夏日大雨倾盆或洪水暴发之际,他绝不饮用河水,他认为这时的河水喝了易生病,因为洪水容易把地表有害的矿物质、粪便甚至腐败的动物尸体冲刷下来,杂于河水之中,这当然是很不卫生的。们唱着小曲,走街串巷,唱了村又村,这年正月里,他们来到了潍坊地界。舆论。
弘光帝这个气啊,而且是又急又气,急的是冒出这么桩离奇的“婚事”,气的是妖妇如此大胆,敢冒自己“另一半”。怒极之下,他下令锦衣卫不给“童妃”吃食,把这位“娘娘”活活饿死。
本为“锦衣玉食”而来,结果,遇到的是“锦衣卫”,吃的是空气食,文学女青年加女戏迷,终于在高墙内断命。
北来太子案
“南渡三案”中,影响最大的要属“北来太子案”或“南都太子案”。
大概在“大悲和尚案”发生的同时,即1644年年底,鸿胪寺高梦箕有个仆人名叫穆虎,自北方逃难往南京方向赶路,半路得遇一年轻人,二人结伴而行。晚间住宿,穆虎忽然发现年轻人的内衣织有龙纹,大惊而问,年轻人回说:“我乃皇太子也!”
穆虎一路小心巴结,南行途中对年轻人呵护有加。转年开春,穆虎到南京,立刻把情况禀告主人。高梦箕闻言,脑子一热,立刻密报弘光帝,同时派人把这位“太子”送往苏杭一带,半是保护,半是软禁。这位小爷不知收敛,四处招摇,元宵灯会,稠人广众之中,观灯浩叹,唯恐周围人不知道他是“崇祯太子”。
弘光帝非常紧张,马上亲笔写信给这位“太子”,让他入南京一见,并派宦官李继周派人把年轻人从金华带郑春城吓了跳,立马站起来,跪倒在地:"大人万万不可。小人只是个卖艺的,哪能当捕头?"入京中。
野史载,李继周、杨进朝二位宦者(皆东宫侍奉太子的旧人),见到“太子”后,马上就抱住他的脚痛哭,似平“太子”是真。据笔者忖度,估计李、杨二人为利益所迷,觉得弘光帝本人都有亲笔信给这位小爷,已经认假为真,他们不该居于人后。
“太子”见二位宦官把自己当“真品”,还有弘光帝的亲笔信,自信心火增,开口就问二位宦者:“汝辈迎我入南京,是让皇帝之位与我坐否?”
二位宦者汨眼正迷离,听“太子”这样一问即吓得发惊。宦官都是人精,他们看到周围卫士众多,答话可不能有所疏失,二人忙跪禀:“这事儿,小的们不知。”
但是,李继周、杨进朝二位东宫旧人拜哭“太子”之事已经传出,路经杭州时,城内巡抚及阖城文武官员均上前敬谒,沸沸扬扬,江南一带百姓雀跃,皆传太子逃出生天,来返南京。
弘光帝气得二佛升天,立刻派人把李、杨两宦者秘密逮捕,板子、夹子、绳子一齐上,把这两位“群众演员”活活打死。殊不料,这样一来,授人以柄,更显得弘光帝有杀人灭口之嫌。
东林党、复社一系的人终于抓住把柄,四处煽风点火,大造舆论。后世之人研究南明史,往往把“正人君子”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的著作当作信史来读,不仅误认为“北来太子”是真,还深信“童妃”也是弘光帝“原配”。其实,黄宗羲当时做得更过头,文笔"大姑娘,勿要抬城隍!趁早回家去,我叫阿祥陪趟。"之中,他甚至影射弘光帝本人都是假冒,连从河南跑来的弘光帝嫡母邹太后,在他笔下也成为冒牌货。
后来,数位东牛耿怒了,骂道:"要不想走的话,你在客栈里自尽也可以。不想死的话,就快走。"但魏鹤寿仍然没有出声,牛耿只得叫衙役将他拉出来。衙役们进去看,立刻慌慌张张地喊道:"不好了,魏鹤寿跑了。"牛耿吃了惊,走进屋里看,果然已经不见了魏鹤寿的踪影。这屋子不大,地上有几麻袋豆子,以及榨完油的菜饼和两大缸菜籽油。林系文友,日后纷纷大做文章,撰写“回忆录”、“亲历记”,对此大肆附和,扰乱视听――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马士英奸人弄权,树假为真,弘光帝之帝位不正。马士英奸人,弘光帝淫庸,都不错,但弘光帝本人,确确实实是福王正身,伦序也应得立,黄宗羲等人的捏造事实,完全是党人之见,完全是文人笔墨宣泄报复,门户私怨而已。
由于东林党人的煽动,南京士民更是个个义愤填膺,本来他们就恨马士英等人专权贪黩,如今有“太子”入京而被囚禁,百姓们终于找到宣泄口,公开叫嚷要替太子“伸冤”。
众议纷纷之下,弘光帝不敢怠慢,对执掌诏狱的人一再嘱咐不要对“太子”用刑,并让人拿出北京皇宫的样式图叫“太子”辨认。
当时,这位小爷很聪明,估计事先做过一些准备,竟然能指出皇后和东宫的位置。三月初,众官会审,他还认得出哪位是太子东宫从前的日讲官方拱乾。
但是,等到曾亲教太子读书三年的弘光朝大学士王铎出场,假太子马上原形毕露。
首先,真的崇祯太子浓眉大眼,声高背厚,行庄立肃,有储君之风,而这位假太子,唇红齿白,清秀伶俐,一看就是个人精。
所以,王铎一眼即知此人是假,便上前问:“你认得我吗?”
“假太子”不知这位爷是谁,本能回答:“不识。”
“你在何处接受大臣的讲书?”王铎问。
“太子”想了想:“文华殿。”(其实应该是端敬殿)
王铎问:“案几之上,平时所置何物?”
“太子”懵懵然,回答不出。那样的细节,现编是编不成的。
又经一系列质问,“太子”汗流色战,呆在当场。
王铎知其是假冒,便大喝左右锦衣卫把这位小爷绑上。
这一折腾,年轻人忽然下跪,泪流满面,招供说:“小人名叫王之明,乃驸马都尉王胬的侄孙,南逃途中,遇见穆虎,他教唆我冒充太子,本来是想到各地方的官员处敲诈些钱财。……”
如此,真相大白。高梦箕家的仆人狡黠(不排除稍后高梦箕本人有想拥假太子入福建称帝到了华山,朱子峰向当地人询问险地张秀才爹娘死的早,是叔父,婶婶抚养成人的,难得张秀才文章写的好,人也是仪表堂堂,还有颗赤子之心,再过几个月就要参加秋试了,张秀才便收拾了行李,准备上京赶考。之处,就准备了些绳索,到险地之处攀登起来;可是走到颗大树底下时,却中了只羽箭;朱子峰忍着痛,看到不舜帝又走到小桑塘村隔壁的大桑塘村,来到位老爹家,只见老爹沉默寡言,老婆婆双眼盲瞎,舜帝更又难过的问老爹:「怎N没有人照广们呢?你们的儿女呢?」两老听,随即老泪纵横。远处道身影。那道身影又连续射了箭,都被朱子峰躲开;可却是发现肩膀越来越痛,伤口处变得发黑。的可能性),很可能利用王之明见过世面的条件,最初可能只想让他冒充太子合伙骗银子,谁知越玩越大,最后把好多人都玩了进去。
即使如此,弘光帝也没有即刻派人杀掉王之明,并对臣子们说出下列掏心窝子话:
“先帝(崇祯帝)与朕,初无嫌怨,朕岂因贪图天下而害其血胤之心!但太祖之天下,不可以异姓顽童混乱之!”
两个多月后,南京被清军攻陷前,一群乱民入狱劫持“假太子”,为他穿上戏服当龙袍“登基”,最终为明朝大臣赵之龙所弹压,并持“伪太子”向清军投降。
弘光帝被擒后,多铎还故意设宴,让伪太子坐在弘光帝上首,质问:“崇祯太子逃难而来,你不让位,又下狱关他,于心何忍?”
弘光俯首不答。
多尔衮、多铎这些大清廷权贵,绝非仅仅好杀好打的简单武人,他们皆是心机险刻之人。北京的崇祯太子是真,他们力称是假,杀之;南京的太子是假,他们反而当众声称是真,做过“道具”后,押往北京,密杀之。真真假假,依时局而定,真是大阴之心!
(蒋红荐)
选自《文汇读书周报》
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秦王春秋司马相如卓文君韩信经典



如果把明朝末代皇帝换成朱元璋,可以抵抗清朝吗?
南明虽然只有半壁江山,但一有长江天险,二是江南一亿之民,三有北方众多起义军的呼应,其势又远优于东晋与南宋——当然朝野很多人的确认为南明就算不能克复中原,划江而治也是很容易的。之所以败亡如此迅速,问题不出在军事上,而出在腐败与内讧上。弘光南渡之后马上就发生了三大疑案,弘光朝满朝文武...

拥有半壁江山的弘光朝拥兵百万,怎么会顷刻间倾覆?
那为什么,占据着半壁江山的弘光朝没有像历史上南渡的晋与宋一样,抵抗住北方的游牧渔猎民族呢,反而仅存一年,接战便顷刻崩塌呢?明朝宗室谱系图 因为弘光朝的建立便埋下了隐患。明朝的京师为北方的顺天府,但一直以来,在留都南京也保留着一套政府班子,南逃的文武大臣们决定在众多的宗室中选择一位...

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都什么结局
明遗民陆圻《纤言》,简略版 真太子--南太子 吴三桂击败李自成救出太子,把太子隐匿于皇姑寺,太子自荐高起潜被带到淮扬,起潜奉弘光朝廷密诏欲杀太子,其侄高梦箕曰不可,挟太子渡江,太子南渡之事在弘光朝廷中传得人人皆知,弄出了辨别太子真伪的南渡太子案,太子被定性为王之明假冒,南京失陷后被多尔衮...

求《幸存录》和《续幸存录》被禁原因
而其中记述最详也最有价值的是“门户大略”和“门户杂志”两篇,在这两篇中,作者详细记载了弘光王朝...在《明史·艺文志》、《千顷堂书目》中,《幸存录》仅作一卷,传抄本有三卷、四卷、六卷不等。夏完淳...另外,还有光绪九年(即公元1883年)刊刻的《胜朝遗事》本、《明季稗史汇编》本、《明末十家集》本...

隆武帝是公认的明君,如果南明由他开局,结果会不同吗?
在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南渡政权中,南明的表现无疑是最差的。从1644年建立至1661年永历帝被俘,真正属于南明的时间只有短短十七年。与历史上的东晋、南宋比起来,南明的开局并不算差。可是,最有希望翻盘的南明弘光政权却只坚持了一年时间就被清军歼灭。之后陆续成立的鲁王监国、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

清军入关后,为什么江北抵抗少,江南抵抗激烈?
清军入关后,对原来明朝的官员和士绅进行笼络,给予他们高官厚禄。因此,清廷很快就在北方地区站稳了脚跟。1645年3月中旬,清军开始南下攻打定都南京的南明弘光政权。当时的南明各方面处境都不算太糟糕,起码比历史上另外两个南渡的王朝(东晋、南宋)要强很多。按理说,这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可让...

朱由崧另议
比如,弘光朝的给事中李清在其著作《三垣笔记》、《南渡录》和《甲申日记》中,并非一味地描绘他的荒淫无度,而是对这些传闻进行了辩驳和澄清,试图揭示背后的真相。这些记载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提醒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不应仅凭一面之词,而应深入挖掘历史的复杂性。因此,朱由崧的故事并非只有...

大明左良玉的一生事迹,左良玉是如何死的原因和经过
此后,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克北京,不久满清入关,在紫禁城取代了李自成的皇位。明朝皇室衣冠南渡,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称帝,为弘光帝。当时拱卫南京的有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四镇兵力,而这四镇兵力中最强大的高杰,也没有左良玉的势力大。当时南明弘光朝的朝政被马士英、阮大铖等人把控,他们排挤...

广陵吊史阁部的注释译文
大将左良玉于是由武昌率数十万之军“清君侧”,进逼南京,被江北四镇之一的黄得功所败而病死,全军降清。因拒左良玉,江南防卫空虚,清兵顺势南下,破徐州,屠扬州,克镇江,势如破竹。南明弘光朝的大臣赵之龙、王峰、钱谦益等献南京城投降,不久弘光帝被俘,弘光政权覆灭。隳,毁坏。南渡局,...

明朝灭亡后成立了哪四大政权
但可惜的是,南明政权自从弘光开始,就陷入了无休止的内斗之中,各路人马之间相互掣肘,互相牵制,战斗力反而不如人数较少的清军。南明前后的几个政权一路往南逃亡,要么逃到海上,要么逃到国外,最后都免不了人死国亡的下场。弘光政权 明朝南渡后,李自成打不过清军,先后丢失了北京和西安,退往湖北。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8833932627: 南明政权三大案是什么 南明政权三大案简介 -
祝类祛风: 分别是“大悲案”、“太子案”和“童妃案”,三大疑案均发生于1645年,严重削弱弘光朝的凝聚力,为其快速灭亡埋下伏笔.大悲案:1644年十二月,忽然有个和尚来到南京,自称是明朝亲王,从兵乱中逃出做了和尚.弘光帝派官员审讯他...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8833932627: 南明问什么灭亡 -
祝类祛风: 多种原因吧,简单说两点.1.派系党争,政权不统一.清军南下,南明小朝廷还在争论谁才是正统,甚至还武力相向.后期还对投诚的农民起义军实行打压.2.军队战斗力弱,军阀私心重.南明各个小朝廷基本没有正规军队,都是靠滥封官爵拉拢军阀,而各地军阀虚报兵力,军心涣散,战力软弱,面对清军又立马投降,甘心充当清军马前卒.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8833932627: 谈迁的故事 -
祝类祛风: 谈迁(1594~1658).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居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今海宁马桥).远祖即生活在这种国破之时,自己也是生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8833932627: 什么的谈迁 -
祝类祛风: 坚持不懈的谈迁 孜孜不倦的谈迁 持之以恒的谈迁 自学成才的谈迁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8833932627: 南明童妃案:弘光帝为何将疑似“王妃”折磨致死 -
祝类祛风: 但弘光帝只看了一眼,登时就勃然大怒,叱道:“朕元配黄妃,续配李妃,安有童妃者?”原来,朱由崧在做郡王的时候,曾娶妃黄氏,只是黄妃无子早死,后来娶妃李氏,李自成率军攻克洛阳的时候,李妃死于难中.明代的典制,亲王郡王立...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8833932627: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主角是谁?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祝类祛风: 主角是清军主帅、豫王多铎. 扬州十日是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发生在清军攻破扬州城后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由于当时南明将领史可法对清...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8833932627: 谈迁是谁 -
祝类祛风:[答案] 谈迁(1594~1658).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居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今海... 不计报酬,不慕虚名,贫寒一生,活的很有骨气、很有节气、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史家. 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8833932627: 关于郑成功的事记 -
祝类祛风: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1-2] 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18833932627: 孔尚任《桃花扇》到底是不是悲剧 -
祝类祛风: 你看的是《南桃花扇》吧,作为一个“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南戏传奇,怎么能是喜剧呢?南明一年的历史就是一个悲剧,最后作者以“入道”作为二人的结局,一个是为了避免文字狱,一个估计就是避开对侯方域降清的深究.《桃花扇》最经典的版本是“王季思”先生的校注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