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举贤中唐太宗的观点对今选贤荐有什么借鉴意义?

作者&投稿:郜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紧求“唐太宗论举贤”翻译~

上(指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只)患己不能知,安可诬(冤枉、贬低)一世之人?”
举,可解释为1、作“起”讲,2、确立、建树,3、兴起、发动,4、提拔、推举,5、列举,6、检举,7、全。从上下文看,自然是唐太宗要封德彝推荐有才能的人,因此其他义项只能舍去。诘,可解释为1、询问、追问,2、责问,3、责罚。因为封德彝“久无所举”,所以唐太宗才有所言,问题是询问、责问还是责罚呢?再根据下文阐述的用人所长的观点看,应为“责问”。患,可解释为1、生病,2、祸害,3、担忧。唐太宗提出用人主张后,批评没有举贤是不了解人才,这正是我们国家所担忧的,该选择何项,不言而喻。知,1、知识,2、知道,3、认识,4、了解。至此,毫无疑问选择“了解(人)”。
所以翻译如下:唐太宗命令封德彝推举有才能的人(可是)很久也没有推举出人。唐太宗责问封德彝,(封德彝)回答说:“(我)不是不尽心竭力,只是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奇特的人才罢了!”唐太宗说:“君子用人就好像使用器物一样,各取它的长处。古代治理国家达到大治的人,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吗?只担忧自己不能了解人,怎么可以冤枉委曲一代的人才?”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译: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借鉴意义:选人才的时候不能对其苛刻要求,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而不是要别人样样都精通,学会发现长处才不会埋没人才。


对唐太宗的评价
贞观之治更是传颂千古的封建时代的顶峰。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名臣;李世民采取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祥和,进步的局面。尤其他和魏征的君臣鱼水之情,更是传扬千古的君贤臣忠的美谈。

唐太宗贞观之治实际上是骗局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历史新知可以看出来,只要皇帝陷入政治斗争,无暇顾及百姓的时候,都会迎来一个之治的时代,也就是说,贞观之治的出现,其实和李世民的关系并没有太大。贞观之治是骗局的主要谋臣 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因为唐太宗选贤举能,又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

唐太宗具有什么样的治国思想?
开明务实,举贤任能,关心百姓,同少数民族搞好关系。

选贤任能——胸怀宽阔无偏见
己之所谓贤,未必尽善;众之所谓毁,未必全恶,知能不举,则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又人才有长短,不必兼通,是以公绰优于大国之老,子产善为小邦之相,绛侯木讷卒安刘氏之宗,啬夫利口不任上林之令,舍短取长,然后为美用人首先要知人,而真正知人又不是那么容易的,正如唐太宗说的那样:己之...

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1、唐朝建立 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许多隋朝的官吏也纷纷造反,李渊依世民之计,起兵太原,并于公元618年在长安建立唐朝。唐高祖即位后,乃以世民为帅,领兵次第削平群雄,到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铲除了割据朔方的梁师都,全国复归统一。2、贞观之治 唐大宗李世民即位初始,惩隋亡之鉴,顺应天下...

关于举贤的文言文
8. 文言文 太宗举贤的翻译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译: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

唐太宗说过的名言有哪些?
李世民的一生有哪些名言?

唐太宗,贞观治.清康熙,多建树的意思
意思是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症,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也有很多建树。1、唐太宗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

唐太宗的功过
唐太宗在位共二十三年,其功过如下:一、总结经验教训,选官任贤,大度纳谏。唐太宗在即位之后便听从了尉迟敬德的建议,这主要是如何处理原来属于太子李建成东宫集团的人,尉迟敬德说杀人过多了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因此,唐太宗便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原来太子一派的人,有才干的还委以重任,魏征便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唐太宗的宽容...

你知道唐太宗用人纳谏的哪些故事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一 想一想,你还能从唐太宗用人纳谏的哪些故事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这里有一个“回天之力”的真事。当时,唐太宗 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对于皇帝来说,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 可是,有一个小官张玄素,却上了一道奏折,痛陈此举不妥。他说,修了阿房...

长治县13195287890: 太宗举贤中唐太宗的观点对今选贤荐有什么借鉴意义? -
羿凌复方: 借鉴意义:选人才的时候不能对其苛刻要求,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而不是要别人样样都精通,学会发现长处才不会埋没人才.

长治县13195287890: 唐太宗论举贤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
羿凌复方: 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唐太宗论举贤》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长治县13195287890: 初一文言文 -
羿凌复方: 诘:责问、追问 致:取得、得到、达到 岂: 难道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世无完美之人,举贤任能要各取所长.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到了适合的岗位总能做出好成绩.

长治县13195287890: 唐太宗治国措施,人才如何选拔 -
羿凌复方: 一·选贤任能 不拘一格“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是唐太宗成功兴国的首要策略.他把选拔人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不拘一格,海纳百川,广揽贤才. 不论亲疏,不避怨仇,不囿派系,不计较资历地位,更不问出身,谁...

长治县13195287890: 唐太宗曰:“设官公职,以为民也,当择贤人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材料中唐太宗的用人原则是什么? -
羿凌复方: 唯才是举,知人善任,不拘一格降人才

长治县13195287890: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对现实中有什么意义? -
羿凌复方: 唐太宗用人之道重视才能,还重用像魏征这样敢于谏言的大臣,对现实来说让我们要这样用人才能不断进步.

长治县13195287890: 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 -
羿凌复方: 原则:任人唯贤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贞观政要》 材料二 “(太宗)谓侍臣曰:'国以人为平,人以衣食为本.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

长治县13195287890: 唐太宗的用人原则?唐太宗的这种做法收到了什么成效?太宗的这些举措在今天看来有何借鉴意义? -
羿凌复方: 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إ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借鉴意义: 4.对有用之才,莫要求全责备 1.对可信赖之才,信任是用人的第一标准. 2.用人才不用奴才. 3.大材不可小用,小材不可大用.

长治县13195287890: 唐太宗论举贤文言文翻译
羿凌复方: 唐太宗论举贤文言文翻译:唐太宗让封德彝推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德彝惭愧地走了.唐太宗论举贤,出自《资治通鉴》,内部推荐已成为企业引才的常见方式.此段古文在现代职场中也同样得到很好的释义和应用.如今,内部推荐已成为企业引才的常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一批如举贤网等人才推荐平台,故名思义,就是利用外部资源和人脉关系的传导性,号召众多的职场人士一起向用人企业“举贤”人才.

长治县13195287890: 唐太宗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
羿凌复方: 唐太宗选贤任能,礼贤下士,知人善用.他用人不计前嫌,广开言路,著名的大臣有房玄龄,杜如晦,有“房谋杜断”之说,著名的敢于直言的谏臣魏征,大将李靖,李绩等. 太宗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太宗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贤若渴,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使更多的人才显露出来.إ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正是这些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